九月隨設計大咖探尋德國|包浩斯百年主題遊學

2021-02-08 設計雜誌


2019年是包浩斯成立100周年。貫穿全年的紀念活動將在德國全境舉行:從全新包浩斯博物館到包浩斯木偶戲,從虛擬實境裝置到包浩斯舞劇場,展覽涵蓋包浩斯遺產的各個方面。此次我們將前往,這場百年紀念的主要城市之一德紹(Dessau),屆時德紹全新包浩斯博物館將開放。


Bauhaus Building by Walter Gropius (1925–26),圖片來源:bauhaus-dessau


一位頭戴奧斯卡·施萊默(Oskar Schlemmer)包浩斯舞劇面具的女子坐在由馬歇·布勞耶(Marcel Breuer)設計的瓦西裡椅(Wassily Chair)上,這是世界上第一把鋼管皮革椅,1926年,圖片來源:bauhaus100



包浩斯百年大展

Berlinischen Galerie

柏林美術館


包浩斯百年之際,將在柏林美術館開啟包浩斯百年世紀大展,屆時展覽將涉及的 60 多位藝術家、建築家、設計師…… 全部來自荷蘭,他們在 1919 年至 1933 年參與和推動了包浩斯體系的發展,囊括近 800 件作品,還有 20 篇稀有的學術文獻,是場規模不可多得的設計大展。



柏林美術館成立於1957年,是一個致力於展出柏林藝術品的協會。早期總部設在夏洛滕堡的一間辦公室,它的展覽在藝術學院(Akademie der kunste)和新國家美術館(New National Gallery)等地展出。2004年,在Kreuzberg的舊工業園區開了一家分畫廊。原建於1965年的建築是一個玻璃倉庫和和花了一年時間翻新的畫廊。到2015,博物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翻新,在翻新中不斷完善,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變革。



柏林包浩斯檔案館

Bauhaus-Archive Berlin 



柏林的包浩斯檔案館,由包浩斯創始人Walter Gropius 設計,收藏了世界上最全的包浩斯學校歷史及其各個創作領域的作品,檔案館裡面珍藏著世界上最全的包浩斯學校歷史及其各個創作領域的作品,其中包括:建築設計、家具、陶瓷、金屬、攝影、舞臺、預備班作品以及著名教師沃爾特•格羅皮烏斯等人的創作。柏林包浩斯檔案館是德國包浩斯研究的重要機構。


由沃爾克·斯塔布(Volker Staab)主持擴建的包浩斯檔案館效果圖


其圓角形立面的獨特建築風格十分著名,在北京的798藝術區就可以看到這類典型建築的身影。



包浩斯檔案館(Bauhaus Archiv)在此期間關閉。新的擴建項目由柏林建築師沃爾克·斯塔布(Volker Staab)主持,計劃於2022年正式開放。由於正在進行的建築工程,此次行程我們將前往 Knesebeckstraße 1-2參觀遷至此的美術館部分藏品和商店。同時也將參觀包浩斯檔案館將於9月6日起於柏林現代畫廊(Berlinische Galerie)舉辦名為「Original Bauhaus」的大型展覽。該展覽通過14個包浩斯物品來闡明作品與大規模生產之間的關係。



德紹的包浩斯學院教學樓 

Bauhausgebäude/Meisterhäuser


德紹(Dessau)是算得上是包浩斯建築實驗的溫床。1919年,建築師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在德國魏瑪成立了包浩斯藝術學院(Staatliches Bauhaus),試圖消解匠人與藝術家間的藩籬,將藝術與手工藝結合的教學方式為當時的建築、美術和設計教育開創了先河。



6年後該校遷址德紹,後輾轉柏林,最終在1933年在納粹施壓下關閉。1925年至1932年間,包浩斯經歷了鼎盛時期。三位包浩斯最有影響力的人物 Walter Gropius,Hannes Meyer和Ludwig Mies van der Rohe都影響了德紹的包浩斯,幾乎所有在德紹創建的包浩斯建築現在都是20世紀現代建築標誌。



本次參觀有選擇的參觀以下建築作品,包括:包浩斯主教學樓/包浩斯大師別墅群/Bruno Fioretti Marquez 之新包浩斯別墅/Carl Fieger的Kornhaus 等。



德紹包浩斯博物館

(2019年9月8日開幕)


包浩斯學院百年之際,德紹包浩斯美術館的藏品在新館終於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展示,德紹擁有49000件藏品,是世界第二大包浩斯藏品機構,建築有西班牙年青建築師addenda architects (González Hinz Zabala) 在831件競標作品中脫穎而出。美術館於2019年9月8日開幕。





VIP參觀:現代工業建築典範


AEG Turbinenhalle 渦輪機廠


建築師:彼得·貝倫斯 Peter Behrens,落成時間1909。



彼得·貝倫斯——德國現代設計之父,是德國現代主義設計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在建築和設計方面的深遠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1907年他受聘於德國通用電氣AEG擔任公司的設計規劃師,開始了他作為工業設計師的職業生涯。這是世界上第一家公司、第一次聘用一位視覺藝術家來整合工業設計,並成為設計史上第一個在企業擔任「藝術總監」的人。他設計的AEG渦輪機車間成為當時德國最有影響的建築物,被譽為第一座真正的「現代建築」。



百年起重機廠Kirow

尼邁耶之球


正在修建中,9月建成,巴西建築大師尼邁耶Oskar Niemeyer生前最後一件設計作品。



在德國萊比錫正在建設的一個球狀建築是奧斯卡·尼邁耶最後一個建成作品,尼邁耶2012年去世前不久完成的這個方案,一個嵌在老磚房屋頂上的屋頂咖啡廳,使用了白色混凝土來澆築,施工很有難度,期待建成效果…… 


藝術發電廠(全景互動多媒體)

Kunstkraftwerk


藝術可以與科技結合嗎?當我們在觀看藝術,獲取知識時,技術是否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在曾經工業區發電廠改造的藝術空間 Kunstkraftwerk 裡你可以身臨其境,感受藝術的魅力。視覺,聽覺被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被喚醒。在不同的空間,你可以領略到不同的展覽「文藝復興」「嘆為觀止的藝術」,2個小時藝術的多維度互動讓你刷新對藝術觀看方式的認識!



Kultmarken.de-Das Branchen


設計學術交流


 WirDesign 品牌設計事務所


作為德國前十名的設計公司,WirDesign長期服務於德國知名全球企業:德國大眾,布加迪,戴姆勒,德國電力,德國商業銀行以及紐倫堡城市形 象設計,布倫瑞克城市形象設計等大客戶。



公司總裁及創辦人 Norbert Gabrschy 先生接待並帶領參觀。



Norbert 就讀布倫瑞克藝術學院,並在多所設計學院教授品牌設計。WirDesign 成立至今,從規模和業績來說排名德國設計公司前十名,其主 要業務範圍包括:品牌策劃,品牌顧問,品牌管理,品牌設計。Norbert Gabrschy曾多次受邀去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授課,做工作坊。



萊比錫藝術與設計學院


Markus Dreßen 是萊比錫藝術與設計學院HGB教授,德國著名平面設計師,獲得無數設計獎項,是德國設計的代表人物。或去參觀他事務所,或帶領大家參觀HGB。這是德國最知名的設計與藝術學院,著名的萊比錫畫派以及設計系湧現出非常多的設計師和藝術家。



   

Lamm & Kirch


Lamm & Kirch是一家專注於文化領域的書籍創作、視覺識別和展覽為導向的平面設計工作室。其多次參與各大藝術設計院校的講座交流活動。Lamm & Kirch工作室以研究和探索多種形式的視覺語言為基礎導向,善於在「新」與「舊」的概念中發覺「表面」與「潛藏」之間的聯繫。其作品早Chaumont國際海報節上獲獎,並與最美麗的瑞士書籍一起獲獎。同時,其設計方案還多次獲得100個最佳方案。


Lamm & Kirch工作室部分設計作品



Bureau David Voss


Bureau David Voss 工作室是一家以創意意識和知識分享為導向的概念設計工作室。其設計領域廣泛,包含藝術、設計、建築方向。工作室創始人David Voss 畢業於萊比錫視覺藝術學院(HGB)曾在紐約、柏林、慕尼黑等地從事設計工作,對於設計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思維體系。


Bureau David Voss 部分設計作品



    Hesign設計事務所 


Hesign設計事務所由國際著名平面設計師何見平先生創立於柏林,是一家從事企業形象、品牌推廣、出版及文化交流的設計機構,其設計涉及諸多領域,在企業vi系統設計方面的成就相當,發展至今已經與世界多個品牌合作,曾獲100張年度德語國家年度海報獎、第十三屆拉赫國際海報雙年獎以及紐約ADC優秀獎等多個大獎。


Hesign部分產品設計



柏林手工藝博物館

Kunstgewerbemuseum


柏林手工藝博物館是德國最古老的博物館。藏品包括了歐洲手工藝和設計,包括時尚,珠寶,玻璃,陶瓷,家具,從經典的現代工業設計到巴洛克時代的花瓶,讓人領略手工藝術的發展領會歐洲美學的變遷。



美術館建築是德國20世紀60年代的建築師Rolf Gutbrod 設計,建於1985年。該建築特徵是裸露的建築外立面,融入周邊環境,行程有機的風景,並強調與其相鄰的動物園的視覺對比。



格拉西手工藝博物館 

Grassi Museum


格拉西手工藝博物館包含應用藝術博物館,民族學博物館,大學樂器博物館三大館,是一個規模宏大且有著重大歷史影響的博物館群。二戰期間,格拉西博物館被毀。



自1954年開始至2005年,格拉西手工藝博物館群逐步被改建並重新開放。本次旅行將參觀——應用藝術博物館,該館展示了幾個世紀以來各種設計風格。



馬丁-格羅皮烏斯博物館

Martin Groupius Bau 


馬丁-格羅皮烏斯博物館位於柏林,位置緊鄰柏林圍牆,是柏林最重要的展覽館之一。該博物館建於1877年,由包浩斯創始人沃爾特的叔父——建築師Martin Groupius設計建造。馬丁-格羅皮博物館前身是手工藝博物館,二戰時期遭到轟炸,1966年被列為文物保護建築,如今已經成為國際大型特展的展覽場所。



萊比錫當代藝術美術館

Galerie für Zeitgenössische Kunst Leipzig


萊比錫當代藝術博物館是德國最有影響力的藝術機構之一,它的成立源於東德時藝術關鍵人物Klaus Werner的夢想,而這個夢想在柏林圍牆拆除之後終於實現了。兩德統一之後,克勞斯邀請了西德對文化有興趣的企業家,共同投資建立了一個文化基金會,為全世界的藝術家服務,同時促成東西德藝術相互交流—這便是萊比錫當代藝術博物館的前身。



有尊嚴的住宅

柏林Le Corbusier 住宅大樓


建築師: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 落成時間1957。



1953年柯布西耶應邀參加為推動戰後的重建,而舉行的 Interbau (國際住宅展覽會)。柯布設計的住宅大樓位於西柏林,遠離組委會為展會劃定的漢莎區(Hansa-Viertel)。建築的外觀與1952年他在法國設計的大型住宅項目「馬賽公寓」相似。



席勒公園住宅區 Siedlung Schillerpark

建築師:布魯諾·陶特 Bruno Taut

西門子城住宅區 Siedlung Siemensstad

規劃師:漢斯·夏隆 Hans Scharoun

 

席勒公園住宅區和西門子城住宅區是柏林現代主義風格的居住區其中兩個板塊,這些地區約於1913至1934年起建,建築師以當代風格設計。2008年7月7日,柏林現代主義風格的居住區(Berlin Modernism Housing Estates)被列入 「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西門子城住宅區



建築這些社區的主要建築師是瓦爾特·格洛皮斯、布魯諾·陶特和漢斯·沙倫。他們設計的這些住宅樓體積龐大,可容納成百住戶,在那個人口激增的年代大大解決了普通人的住房問題。住宅樓外觀簡潔大方,內部設施相當齊全,浴室、集中供暖、陽臺一應俱全,這在當時是一個巨大的變革,因為在此之前德國普通人的住宅裡並沒有專門的浴室,廚房往往還兼任盥洗室和客廳。現代派建築師們始創的客廳-廚房-浴室分開的格局直到今天仍是普通住宅的標準樣式。其明快的建築外觀展現出經典的現代主義風格,對20世紀的建築模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席勒公園住宅區



萊比錫特色居民區 


參觀19世紀末經濟大繁榮時期的歷史主義風格建築和街區。萊比錫象所有德國東部的大城市一樣,在兩德統一後大興土木,老建築重新翻修,新建築拔地而起,整座城市充滿了生機。







波茨坦廣場


波茨坦廣場位於Potsdamer Platz 10785 Berlin,是新柏林最有魅力的場所。其引人注目的建築集餐館、購物中心、劇院及電影院等於一身,使它不僅吸引著觀光的遊客,也吸引著柏林人經常到此一遊。



柏林圍牆倒塌之後,波茨坦廣場曾是歐洲最大的建築工地。22層高的德比斯大樓(debis-Haus)由累措·皮亞諾(Renzo Piano)設計,其巨大寬闊的正廳內設有Jean Tinguely的機械雕塑"Meta-Maxi"。



布蘭登堡門


最初布蘭登堡門是柏林城牆的一道城門,因通往布蘭登堡而得名。重建的布蘭登堡門是冷戰時期分裂的象徵,如今卻成了德國重新統一的見證。



布蘭登堡門高26米,是一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砂巖建築,以雅典衛城的城門作為藍本。由12根柱子支撐著平頂,東西兩側各有6根,前後立柱之間為牆,將門樓分隔成5個大門,正中間的通道略寬,是為王室成員通行設計的,早先也只有王室和被王室邀請的客人才可以通過。


柏林大教堂


柏林大教堂位於柏林市的施普雷島。早在15世紀這裡就有了教堂,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需要的變化,教堂一再改建。



今天的柏林大教堂於1894年開始動工,1905年完成,二戰期間教堂曾一度被毀,後又於1975年重建。教堂裡有德國皇室霍亨索倫家族的陵寢。柏林大教堂最大的特色便是穹頂天窗上繪有一隻聖潔的白鴿,代表著三位一體中的聖靈,在陽光的照射下仿佛正在從天上飛臨凡間。今天在柏林大教堂還會舉辦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動。


博物館島


博物館島在柏林市中心,由新博物館、國家畫廊、佩加蒙博物館、博德博物館組成。因位於施普雷河的兩條河道的匯合處,故有博物館島之稱。這個小島街道整潔,綠樹成蔭,空氣清新,風景優美。島上的主要建築基本上都是博物館。其中以佩加蒙博物館最為著名。




哈克庭院


坐落於柏林米特區的哈克庭院(Hackesche Höfe)就在柏林交通樞紐哈克市場(Hakescher Markt)一側。



哈克庭院於1906至1907年期間修建完成,由8座互通的庭院組成,佔地約9200平方米,是德國最大的院落群建築。百年前的哈克庭院設計將辦公、住宅、購物與娛樂結合到了一起,顛覆了傳統庭院的概念。



萊比錫市中心老城


萊比錫最著名的建築物之一就是在老城廣場中心,建於1556年的舊市政廳大樓(Altes Rathaus),現為市歷史博物館。它共分三層,最下面是棕紅色石材砌築的拱廊,中間為簡潔的黃色牆身,最上面是紅瓦斜坡屋頂。屋頂上還建有6座造型優美的高閣樓,閣樓中間高聳的鐘塔是廣場的中心標誌。這棟大樓以其優美的外觀而成為德國最漂亮的文藝復興建築之一。



柏林比基尼


世界上最酷的百貨——柏林比基尼[BIKINI BERLIN]百貨位於柏林Budapeste大街,緊鄰柏林動物園,以及德國著名購物大道選侯帝大道(Ku』dann)。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見證了冷戰時期的動蕩和繁華。直到2013年進行的規劃和修繕,才使得BIKINI呈現出新的風貌。



柏林Anna1908


柏林1908號安娜擁有19世紀的建築外觀,酒店坐落於柏林中心地段,距離威廉皇帝紀念教堂和柏林動物園不到10分鐘車程。酒店有美麗的露臺設施,在酒店就可欣賞到柏林美麗的風景。



別墅



德國人住宅的講究程度世界聞名,來到德國當然要感受一下德國別墅的住宅生活,從住宅感受德國人對於建築的考究精神。



約瑟夫·羅德餐廳


約瑟夫·羅德餐廳位於柏林市中心,備受當地藝術家,知識分子的喜愛,該餐廳以20世紀初重要德語作家奧地利作家——約瑟夫·羅德命名,餐廳極具特色,保留了1920年老柏林風格。



哈登貝格咖啡館


位於柏林藝術大學對面,是大學教授和學生聚會(甚至授課)的餐廳沙龍。在此就餐,可以感受德國藝術大學學生咖啡館學術氣氛,屆時將與建築系的一位中國學生共同就餐,討論交流。



奧爾巴赫地窖餐廳


要說萊比錫知名度最高的餐廳恐怕非——奧爾巴赫地窖餐廳(Auerbachs Keller)莫屬,畢竟歌德巨著《浮士德》就是因為他在萊比錫求學期間,經常來這家餐廳聆聽關於浮士德,為尋求更深奧的知識和權利,出賣靈魂與魔鬼交易的傳說,才創作出《浮士德》劇作。而這家建於1525年、原就是很有名的老餐廳,因為歌德又更出名了,且延續至今。



第一天 / 啟程 北京-柏林

- AEG Turbinenhalle 渦輪機廠

- 柏林Le Corbusier 大廈

- 約瑟夫·羅德餐廳


二天 /柏林

- 柏林美術館

- 哈登貝格餐吧

- 包浩斯檔案館Bauhaus-Archive Berlin 百年紀念展

- 拜訪 WirDesign 品牌設計事務所

- Bikini Haus柏林比基尼


第三天 /柏林

- 拜訪 Hesign設計事務所

- 席勒公園住宅區 Siedlung Schillerpark

- 西門子城住宅區 Siedlung Siemensstadt

- 布蘭登堡門/弗裡弗德西大街


第四天 /柏林-德紹

- 柏林手工藝博物館 Kunstgewerbemuseum

- Martin Groupius Bau藝術展

- 波茨坦廣場/德意志大教堂/博物館島/Hackesche Höfe


第五天 /德紹

- 德紹的包浩斯學校教學樓 Bauhausgebäude/Meisterhäuser

- 德紹包浩斯博物館(2019年9月8日開幕)


第六天 /德紹-萊比錫

- 德紹——萊比錫

- 格拉西工藝博物館 Grassi Museum 

- 百年起重機廠Kirow—— 尼邁耶之球

- 多媒體工廠 Kunstkraftwerk


第七天 /萊比錫

- 萊比錫市中心老城

- 設計事務所 Lamm&Kirch、Bureau David Voss

- 孔子學院

- 奧爾巴赫地窖餐廳


第八天 /萊比錫-柏林-北京



以上行程僅供參考,請以最終出團為準。

 

報名聯繫:


旅行小助手:17610995705

(微信同步)


費用: 32000元/人


※ 含 ※


 1.全程標準雙人間住宿;

2. 商務活動安排;

3.全程優秀中文導遊翻譯;

4.境外交通;

5. 門票;

6. 含餐;

7.北京-柏林 往返經濟艙機票



※ 不含 ※


 1.護照辦理費用;

2. 籤證費;

3.一切私人費用:包括洗衣、電話及傳真、

收費電視節目、宵夜、酒水、行李搬運費、超重費等;

4. 因個人疏忽、違章或違法引起的任何費用;

5. 由於氣候或飛機、車輛、船隻發生故障(不可抗力),

導致時間延誤或行程更改所引起的經濟損失和責任;



團進團出,禁止脫團!

因天氣、故障、ZF、航班運力等不可抗拒因素,行程取消或順延,我方盡力協調,保留根據當地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之權利,屆時請配合諒解。


行程僅供參考,最終行程將依據實際情況確定和參觀人員具體要求而定,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圖片來源於網絡,請以實物為準。

相關焦點

  • 包浩斯大篷車,正在朝陽大悅城演繹包浩斯百年精神
    大篷車同時也是一座資料豐富的迷你圖書館,這裡呈現著來自德國圖書信息中心最新出版的包浩斯書籍和來自德國國家旅遊局「百年包浩斯」的新鮮資訊,歡迎每一位同仁前來閱覽。部分包浩斯舞臺展示及試穿服裝和包浩斯書籍由德國圖書信息中心提供支持、部分包浩斯舞蹈表演服裝由來自北京各大院校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生設計。包浩斯舞臺《Stage and Dance》THE MECHANICAL BALLET 奧斯卡·施萊默 Kurt Schmidt, 1923
  • 迪特·拉姆斯 | 包浩斯百年 德國傳奇設計師同名記錄片再度火炸
    當然還要感謝好朋友超級設計粉兒Tara。要不是她大早上的分享,就可能忙到忘記觀看這位傳奇設計師超級惹火的紀錄片。視頻字幕:B站用戶zhekaizhang畢竟海量信息太繁雜,常常被砸暈。而這次,乘著包浩斯百年的春風,值得再次停下手裡所有的事,駐足膜拜——
  • 7部紀錄片帶你領略包浩斯的百年風潮
    這部影片是德國傳媒公司與德國之聲旗下的 Planetfilm 合作推出的關於包浩斯的歷史與設計原則的三集紀錄片。分別探究了包浩斯成功公式的背後、包浩斯的原則是如何發展以及探索未來。紀錄片的第一集,主要講述了包浩斯的被迫關閉,是如何促使其影響力散播海外,甚至到達了像日本這樣的國家的。第二集則將帶領觀眾從德國德紹到美國紐約,從瑞典Almhult到德國Ulm,考察包浩斯對全球藝術、設計和建築的影響。視頻的最後一集「The Utopia」則探討了包浩斯哲學對當今全球化社會的影響。
  • 20-01-27【攝影機】ARRI攝影機直播德國包浩斯大學百年慶典
    ARRI攝影機直播德國包浩斯大學百年慶典 包浩斯大學建校百年紀念的開幕慶典實況使用4臺AMIRA和2臺ALEXA Mini在Arte Concert平臺上進行流媒體直播。2019年紀念包浩斯大學建校100周年的活動在柏林藝術學院舉行了盛大的開幕慶典。慶典由德國聯盟總統弗蘭克-瓦爾特.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開場,邀請到德國爵士鋼琴家邁克.沃爾尼(Michael Wollny)做一場名為「包浩斯音樂 - 和諧理論」的現場表演。
  • Debian 11 公布「包浩斯風格」默認主題
    將於2021年發布的 Debian 11 終於確認了新的默認主題。
  • 梁文道對談陳丹青:「理性美學」是包浩斯不變的精髓
    101年前的德國魏瑪,一所僅僅存在14年的古怪學校,讓百年間的美學思潮風起雲湧,這就是「Bauhaus(包浩斯)」。
  • 維歐藝術留學:德國包浩斯設計學院碩士好不好申請?
    眾所周知,包浩斯設計學院是兩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一所德國設計學校,深刻影響了藝術、建築、產品設計和排版印刷等領域的後續發展,是一個複雜且矛盾的思想熔爐。那麼包浩斯設計學院研究生好申請嗎?維歐藝術留學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 臺灣文創與體驗商業深度遊學
    知學學院結合臺灣最新的商業發展,精心研發了這一趟臺灣商業遊學行程,一次臺灣行12位大咖聚集,任何一位老師已經足以震撼,我們再出發。8月20日-26日,一起赴臺灣商業饕餮盛宴,探尋臺灣商業活力背後的邏輯...
  • 包浩斯也存在性別不平等?看看這些「包浩斯女孩」的故事……
    圖片:© Géza Pártay / Photo © Bauhaus-Archiv,Berlin 在一篇以包浩斯為主題的匿名文章《女孩想學點什麼》(Girls Want to Learn Something)中,闡釋了這樣一個事實。這篇發表於1929年德國某周刊,長達三頁紙的文章,展現了這所著名的德國學校的年輕女性在尋求創意、職業生涯新道路時懷抱的希望。
  • 這些偉大的建築竟然都是包浩斯風格?!
    展覽《包浩斯:新世界的先驅》今年是包浩斯誕辰100周年,百年來它未曾從時代的洪流中退去。
  • 沃爾特·格羅佩斯:包浩斯創辦人、20世紀最重要的設計家|世界現代設計史17
    他參加組織了德國工業同盟,是包浩斯(BAUHAUS)的創辦人。補充:包浩斯(Bauhaus,1919/4/1—1933/7),是德國魏瑪市的 「公立包浩斯學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簡稱,後改稱「設計學院」(Hochschule
  • 【臺灣文創與體驗商業深度遊學】 知學學院8月20日-26日
    知學學院結合臺灣最新的商業發展,精心研發了這一趟臺灣商業遊學行程,一次臺灣行12位大咖聚集,任何一位老師已經足以震撼,我們再出發。8月20日-26日,一起赴臺灣商業饕餮盛宴,探尋臺灣商業活力背後的邏輯...
  • 包浩斯式設計對工業設計史來說,具有哪些影響?\\問答
    A:Amber 不太明白"包浩斯式設計"是指什麼,暫且理解為包浩斯風格的設計。 "The ultimate goal of all artistic activities is to build!...
  • 那些湮滅在歷史中的包浩斯女孩兒去哪兒了?是時候抵抗遺忘了
    德國1919年修訂了《魏瑪憲法》,其中第109條規定男性與女性享有同等的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包括投票權與任職權。圖片來源:weimar.org1919年於一戰的廢墟中,沃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在魏瑪建立了包浩斯學院,意圖將藝術和技術在工業設計與生產中融合。
  • 從阿根廷到印度,看百年包浩斯留下的世界建築遺產
    今年是包浩斯誕生100周年。1919年4月,德國建築師沃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創立了最具影響力的藝術與設計學校:包浩斯。學生們在那裡學會如何專注於簡潔與功能。教師則青睞於三原色與清晰的形狀。納粹將其視為培養烏託邦式理智主義的溫床,並在1933年時對其實施強制關閉,這使包浩斯的教師、學生及美學分散並傳播至世界各地。
  • 重塑中國人居未來 回望百年包浩斯有何深意
    「只要每個人,都保持好奇心,以及開放的態度,都能夠時時刻刻通過自己的眼睛,找到包浩斯的影子。」老霍說,「無論是包浩斯學院,還是包浩斯創新的設計理念,影響都非常深遠。」那麼如何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裡,更好地理解包浩斯?老霍通過對一些關鍵詞的深度詮釋,幫助我們領悟和思考。
  • 你不知道的包浩斯風格--鋼管椅的前世今生
    1919年,德國魏瑪成立了一所僅有200名師生的學校——包浩斯。包浩斯的創始人非常有想法,他不走尋常路,自定義了一套新的教學形式。正是這樣的不走尋常路的學校,無論是在建築學、美術學、工業設計,包浩斯都佔有主導地位。包浩斯學院也教育了很多優秀的學生,誕生了很多優秀的作品。
  • 包浩斯論壇既有建築改造的人性化設計
    即將要探討的主題是「設計領域如何多專業協調」,這將會在實際項目中給我們非常良好的指導。世界知名建築師長谷川倫子先生會議開始,由世界知名建築師長谷川倫子先生傾情分享了他們在既有建築改造裡面如何體現人性化的設計。長谷先生說道:「……怎麼樣尊重人性這點非常重要。
  • 「理想國」包浩斯:瓦爾特·格羅皮烏斯
    請環顧四周,留意你身邊的物件,或許你所見所用的產品,正是來自「包浩斯」的經典產物,作為包浩斯的奠基人,也是現代主義設計的奠基人,請一起走進瓦爾特·格羅皮烏斯的世界。談到包浩斯,即便你不是建築設計從業者,也不會對它感到陌生,實際上包浩斯是一所學校,1919年由德國建築師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創建,遺憾的是這所學校僅存在了14年便被迫關閉,不過包浩斯解體後卻影響了未來100年的設計風潮。「包浩斯」有三個基本觀點: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
  • 一封廣州設計周的獨白_鳳凰網
    恩仕展廳浴繽紛系列產品全部由設計大咖打造「對話包浩斯」百年盛典—— 一場「百年包浩斯 x 中國設計」的世紀對話適逢包浩斯誕生100周年,德國包浩斯大學官方代表應廣州設計周與Athena·阿賽納教育之邀共同舉辦「對話包浩斯」百年盛典,這也是德國包浩斯大學官方代表首次來華與中國的設計師展開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