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對談陳丹青:「理性美學」是包浩斯不變的精髓

2021-02-15 環球人物
101年前的德國魏瑪,一所僅僅存在14年的古怪學校,讓百年間的美學思潮風起雲湧,這就是「Bauhaus(包浩斯)」。從muji、IKEA看「性冷淡風」的生活嚮往,從Apple、Sony看「極簡幾何」的美學享受,從每一棟摩天大樓的玻璃帷幕後欣賞包浩斯美學的理性延伸。

「不管你知不知道包浩斯這個名字,你都已經生活在一個由包浩斯締造的世界裡。」
——梁文道

COLMO攜手梁文道、陳丹青打造的主題節目《爾雅》,帶領我們重返德國魏瑪,探尋百年包浩斯背後的「理性美學」進化。「什麼是美」,對稱為美、冰川湧動為美、夕陽傾灑也為美,這一切感性的觸達背後都有著一套理性的規則。喜歡自稱「讀書人」的梁文道,對美有著不一般的渴求,渴望著去讀懂美學背後的密碼,回到美學歷史的起點——德國魏瑪,思考什麼叫做美。

包浩斯,就是一場對於「美」的重新思考。

梁文道在節目中講道,一百年前的古典美學已然到了一個浮誇的時代,個人情緒的肆意流露讓「美」已然和生活、和時代相割裂。

 

包浩斯運動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背景下所誕生的,一群志趣相投的藝術大師聚集在一起,實驗一種打破藝術與工藝隔膜的實踐形式,那這一切的基礎是什麼呢?那就是需要重新思考什麼叫做美,需要找到一個最理性的根本的秩序,去貫穿這一切。

 

梁文道解說道:「人類的世界,說到底就是幾個最基本的造型構成的。包浩斯要求學生要先掌握好這些基礎的形式跟顏色是怎麼回事兒,它們各自會帶給我們人類感官一些怎麼樣的心理衝擊。當我們還原到最本質的東西的時候,就可能創造出一些耐久的,走得遠的東西。」

當「追求本質」的理念融入設計時,就是「形式追隨功能」,就是對於美的一次理性解析,這就是包浩斯對於美的一次重新思考。約翰尼斯·伊登、保羅·克利、康定斯基這一類包浩斯大師,所教授的內容,就是將浩蕩繁雜的美學內涵、因人而異的美學感受,以一種理性的思考方式化為最基礎的形式。

 

這就是包浩斯背後的「理性美學」。

·《爾雅:包浩斯的革命》第二集

陳丹青:Less is more並不能

完全代表包浩斯的美學精髓

按照包浩斯革命誕生的本意,極簡風格應該是由上而下的,但為什麼極簡風格卻顯露出精英主義?

 

陳丹青在對談中用一面「清水混凝土牆」解釋清楚了。

這面剛誕生就獲獎的牆,在外行看來,極簡單,在懂行的人看來,卻是極「奢侈」的。這面看似極簡的牆面,在講究「less is more」的背後,卻容納不了一個細節的錯誤。「美學的特點在於關注事物最基礎的形式,強調材質本身的質感,拒絕一切多餘的修飾。但越是簡單的東西,做起來越是困難,一點細節問題都不能有。」陳丹青說道。

而這就是包浩斯精髓中另外的一個核心點「上帝都在細節裡」。

不僅僅講究「少即是多」的簡潔,還需要以一種極致且理性的態度去考究每一個「極簡」的細節,去實現「以簡馭繁」的藝術效果,最終達到一種切合本質的美學展現。

 

這是包浩斯對一個世紀以來的美學乃至生活的潛在影響。

101年前,包浩斯以嚴謹、理性的風格面目出現於世人面前,形成一種理性美學的洪流,並在這一個世紀的變遷中,見證了社會精英的品調變遷。

 

在日益成熟的工業技術的幫助下,包浩斯不斷創造出突破人們想像極限的表現形式,以理性美學將其內涵融入到生活和藝術的每一個細節中。

正如梁文道在訪談中所說:「今天的工業基礎已經使得很多設計師用更好的手段去實現想法,比如COLMO家電,可能以前我們中國是不具備這種工業基礎和技術的,但現在已經能夠做完成度這麼高的東西,那麼的簡約,那麼的強調回歸到最本質的審美去做。「


理性美學的背後,是講究細節的精簡和洞悉本質的功能,而同樣,「精英生活」是理性克制的表達與對生活品質的追求。COLMO AI科技家電正是以包浩斯背後的理性美學為每一個1%超級個體服務,以「洞悉本質」觸達生活本真,以「以簡馭繁」歸還生活理性空間,以「行真致遠」的生活態度,最終實現以理性美學讓精英生活進化。(品牌)

掃描下面二維碼

與全球1%超級個體一起向理性進化



掃二維碼:加環環微信

備註「環粉」即可加入環環大家庭

電話:010-65363483、65363115

QQ:3144809109

郵箱:3144809109@qq.com

相關焦點

  • COLMO冰箱攜手梁文道和陳丹青,探索理性菁英高階生活之道
    百年前,將魏瑪工藝和藝術建築結合的包浩斯學院誕生,帶來一場轟轟烈烈的美學革命,打破了設計教育中藝術和技術的界限。這所學校僅僅存在14年,卻影響了後世上百年。而今包浩斯已成為現代美學的代名詞。這一次,高端AI科技家電COLMO冰箱聯合梁文道與陳丹青,遠赴德國魏瑪溯源包浩斯,尋求這個百年藝術流派對理性生活之美的影響。
  • 梁文道x陳丹青:人類審美與機器時代的矛盾,還未真正解決
    梁文道對談陳丹青,基於藝術史視角,重新闡釋包浩斯的意義。 1. 比如談文藝復興,講到達·文西,當年他有一封很有意思的求職信,在裡面羅列了一堆關於他懂水利工程、會辦化裝舞會、設計珠寶等等,最後才提到自己會畫畫。 所以今天我們常常會說,達·文西是個全才。但其實那個年代,文藝復興藝術家都是這樣? 陳丹青:是。
  • 爾雅:包浩斯的革命
    · 推薦一個節目,梁文道主講:《爾雅:包浩斯的革命》 · 節目只有兩集,大概28分鐘一集,分為: 《爾雅:包浩斯的革命》(上)理性美學的主張 《爾雅:包浩斯的革命》(下)生活美學的革命
  • 7部紀錄片帶你領略包浩斯的百年風潮
    這是由梁文道及拍攝團隊在2020年探訪魏瑪街頭、包浩斯博物館、包浩斯大學和格羅皮烏斯校長辦公室的紀錄片,分為上下兩集從20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開始抽絲剝繭,回溯理性美學的主張。紀錄片的下集是梁文道和陳丹青以座談的形式,一個從從歷史,文化,以及時代變革的角度旁徵博引,一個從從具體的美學創作細節和美的觀賞角度來分享討論包浩斯對世界的影響力,以及怎樣的影響。#02包浩斯:二十世紀的面孔 Bauhaus: The Face of the 20th Century
  • 梁文道不佩服賈伯斯 陳丹青分不清理想和欲望
    兩個「光頭」的「智慧之光」  陳丹青梁文道桂林談「大學」和「理想」  本報記者 李麗 劉豫 文/圖  11月21日,陳丹青和梁文道來了,為理想國文化沙龍走進廣西師範大學做最後一場的壓軸演講。與以往兩人出席公眾場合時默契地同穿黑衣不一樣,這次,他們出場的服裝色系搭配上,令觀眾享受了片刻的驚豔——經典的「黑白配」,陳丹青一身黑色西服套裝,顯得內斂而深沉;梁文道則穿一件白色唐裝,顯出幾分明快而簡潔。  「我叫梁文道,我就先來做個開頭,給陳丹青老師熱熱身。等一下這場子熱了,就交給陳丹青老師。」沒有開場白,也沒有寒暄和問候,梁文道接過話筒,直奔主題地開始演講。
  • "看理想"6月15日上線 和梁文道陳丹青一起玩彈幕
    喧囂中品讀經典 梁文道《一千零一夜》回到人間作為[看理想]的核心策劃人,知名文化人梁文道是節目幕後團隊中最重要的角色,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深夜戶外讀書節目《一千零一夜》的主講人。在首期節目中,梁文道推薦的是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的成名作《大亨小傳》(又名《了不起的蓋茨比》),並通過對這本書的解讀,來傳遞一個國家整個時代,一起在做著夢的感覺。
  • 土豆理想國打造年輕讀書節目 梁文道陳丹青名家齊集陪年輕人「看...
    土豆理想國打造年輕讀書節目 梁文道陳丹青名家齊集陪年輕人「看理想」 、陳丹青、馬世芳及音樂總監張亞東等人共同出席。
  • COLMO菁英生活節理性美學沙龍 一場生活進化的極致探索
    COLMO理性美學——極簡主義的極致表達在COLMO套系產品打造的直播現場,歐傑向觀眾詮釋了COLMO理性美學的含義:"洞悉本質的科技美學是理性美學的基礎支撐,以簡馭繁的設計美學是理性美學外在表現形式,而行真致遠的生活美學則是理性美學的價值觀所在。
  • 享理性美學讓高階生活進化,首屆COLMO菁英生活節完美收官
    在這近兩個月的COLMO菁英生活節旅程中,COLMO以4月25日舉辦的菁英生活節理性美學沙龍為起點,分別舉行了COLMO洗衣機、冰箱、廚衛、空調等各大品類專屬活動,通過直播、沙龍、發布會、品鑑會以及分享會等形式,與線上線下菁英圈層直接對話,邀請他們在COLMO構建的理性美學世界中徜徉,深入感受COLMO展現出的理性美學力量,共享生活向高階進化。
  • 讓陳丹青做你的美術老師:《局部》第2季
    陳丹青的說法是,談到文藝復興就只有:三傑米開朗琪羅、拉斐爾、達文西,但事實上最好的畫幾乎在此之前就已經畫出來了,所以他願意繼續糾結溼壁畫。2. 既然 「最好的畫早就已經畫出來了」 陳丹青在訪談中提到了另外一點,他說不建議現在的年輕人再畫畫了。現在的藝術表達形式更加的豐富多彩,而繪畫已經過時了。繪畫和看畫談論畫,更多的只是一種消遣。
  • 我們需要再經歷一次包浩斯
    暗指國立包浩斯學院將區別於傳統院校教育,在戰後重建人們的美好生活。這理想聽起來太過偉大,甚至虛無,可是這所學校做到了。在那個年代,藝術屬於貴族,浮華的建築,精緻的器皿,一切美的東西,屬於上流社會。包浩斯希望能改善勞苦大眾的生活,讓人人都有權利享受美的東西。可在當時,美是昂貴的,是為少數人定製的。於是包浩斯鎖定了「理性美學」,讓好看的東西能夠批量生產,實現工業化。
  • 「理想國」包浩斯:瓦爾特·格羅皮烏斯
    請環顧四周,留意你身邊的物件,或許你所見所用的產品,正是來自「包浩斯」的經典產物,作為包浩斯的奠基人,也是現代主義設計的奠基人,請一起走進瓦爾特·格羅皮烏斯的世界。談到包浩斯,即便你不是建築設計從業者,也不會對它感到陌生,實際上包浩斯是一所學校,1919年由德國建築師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創建,遺憾的是這所學校僅存在了14年便被迫關閉,不過包浩斯解體後卻影響了未來100年的設計風潮。「包浩斯」有三個基本觀點: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
  • 陳丹青:談韓寒 姜文 馮小剛,說說藝術與時代的關聯
    (事件發生後,陳丹青一直沒有正面回應過此事。韓寒在6月25日的博客中表態最後一次就此事發言:「這是一件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和陳丹青以一個讀者的身份,表示各自不喜歡讀某些作家的書和喜歡讀某些作家的書,而不喜歡讀某些作家的書是因為他們的文採不好。」)
  • 水墨五人談:陳丹青+田黎明+李津+劉慶和+武藝
    :你們幾位為什麼要找我談「水墨」話題? 當然,圍繞水墨兩個字,各種理論就會圍上來,涉及美學,涉及美術史,等等等等,油畫就不會有這問題。我從來沒見過一群西方人談論一組創作,關鍵詞是「油畫」。我喜歡水墨畫。我認為全世界最好的繪畫是中國的水墨畫。當然,我指的是古典作品。但西方人物畫傳來後,國畫家就有點「慫」了,開始自卑,好像不如人家。可是我看了大量中國古典人物畫,非常了不起,從顧愷之開始就起點很高。
  • 一貼看全陳丹青作品
    >直播通知時間:2016.11.10日  16:00--18:00直播人:郝中豹(暱稱:觀扈居士)直播內容:山東高考素描靜物時間:2016.11.10日  14:30直播人:毛雙直播內容:中國美術學院中國國際設計博物館介紹德國包浩斯設計作品
  • 陳丹青最好的黃金十年都在宣傳他,烏鎮為他建造博物館
    陳丹青告訴記者說:「我說我可以想像不出國,但無法想像出國之後不曾結識木心。」有媒體將木心稱為「被遺忘的文學大師」。2017年10月14日,位於烏鎮西柵的木心美術館最新特展開幕。來自英國和愛爾蘭的四位文學巨匠:拜倫、蘭姆、王爾德、伍爾夫「來了」,樸樹、李健、梁文道、竇文濤、蔣雯麗、趙薇、王安憶、詹宏志、羅振宇、劉小東、蔣方舟等眾多嘉賓也來了。
  • 陳丹青:大學畢業生不能談藝術,先養活自己再說
    來源:素說趣談(網易號)陳丹青曾說,大學畢業生不能談藝術,藝術是理想,先養活自己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