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MO冰箱攜手梁文道和陳丹青,探索理性菁英高階生活之道

2020-11-19 donews

百年前,將魏瑪工藝和藝術建築結合的包浩斯學院誕生,帶來一場轟轟烈烈的美學革命,打破了設計教育中藝術和技術的界限。這所學校僅僅存在14年,卻影響了後世上百年。而今包浩斯已成為現代美學的代名詞。這一次,高端AI科技家電COLMO冰箱聯合梁文道與陳丹青,遠赴德國魏瑪溯源包浩斯,尋求這個百年藝術流派對理性生活之美的影響。

溯源百年包浩斯風格,領略以簡馭繁的工藝美學

魏瑪共和聚集了德國世界最先鋒、最古怪的藝術家,它深深代表著德國古典文化的精髓。此次魏瑪百年包浩斯探索之旅,梁文道以建築設計為支撐為我們呈現了包浩斯以觀念為中心、以解決問題為根本的設計體系。

包浩斯從不教人去模仿,而是從本質去洞悉,強調把物質分解成最基本的質感,理性地構造出一套嶄新的審美觀念。拋棄古典美學的繁雜,回歸本質,是當時包浩斯「形式」課程的核心。這種"形式追隨功能"、"簡約而富涵品位"的設計理念,影響著後世工藝美學產品的設計。這也是COLMO以洞悉本質、以簡馭繁、行真致遠的理性美學生活方式為品牌理念的緣由。COLMO冰箱更引進包浩斯「幾何造物」概念,減少表面拼接,從最本質的點、線、面三維展現對理性美學的追求,實現箱體低調極簡而無形於空間。

梁文道對話陳丹青,探討包浩斯帶來的產品理性進化

包浩斯所主張的「洞悉本質、去除繁雜」的極簡風格越來越被人們推崇。這種在當時因過於前衛而遭受反對的設計理念,在百年之後已成了菁英群體締造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擁有著全球視野和多元價值,處在快節奏和高強度工作生活之中的全球「超級個體」,保留著對於生活細節的品質要求,更享受獨立思考、積極探索帶來的非凡體驗和感悟。

包浩斯簡潔的設計語言,使得工藝產品在具備高完成度的同時回歸最本質的審美。這種沉澱百年經久不息的設計理念,恰逢菁英人群對極致之美的追求,推動著工藝美學產品的理性進化,COLMO的理性美學家居藝術應運而生。COLMO熔幔巖冰箱完美融合包浩斯設計理念,突破性採用熔幔巖石材料,打造出熔幔巖面板細膩的紋理質感,以瓦特納拂晨之境點綴居家生活,推進品質生活進化。

COLMO冰箱理性美學,闡釋理性菁英的生活方式

COLMO冰箱將包浩斯理念升華為「新包浩斯主義」,從外觀至功能都將理性家居美學展現得淋漓盡致。COLMO熔幔巖冰箱汲取包浩斯主義的精髓,在遵循自然與客觀法則的基礎上打破工藝、材料的邊界,不斷尋求先鋒設計和原始質感之間的平衡,用最純粹的自然界元素呈現產品的肌理與色彩,打造現代與質樸感官碰撞的家居美學。

(COLMO冰箱完美融入家居環境)

包浩斯的本質是理性的,任何藝術終須回歸到為人服務的本源上。COLMO冰箱自然秉承這一理念,在外觀上為頂尖消費人群打造品質家居藝術的同時,以AI頂尖科技賦能生活美學,讓藝術返璞歸真。AI全智能保鮮技術的應用締造了菁英群體的健康高品質生活,至此COLMO冰箱理性美學實現了品質生活的藝術化,為菁英群體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卓越體驗。

COLMO冰箱所倡導的理性美學,正引領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向高階生活邁進。此次攜手《爾雅》,是COLMO冰箱對包浩斯主義的致敬,也是對理性家居美學的不懈探索。COLMO冰箱未來也將以探索精神不斷刷新家居藝術,以理性美學推動菁英高階生活進化。


相關焦點

  • 享理性美學讓高階生活進化,首屆COLMO菁英生活節完美收官
    ,從美食、文化、設計等領域入手,一同探索了生活理性之美、簡約之美和極致之美,感受生活向高階進化的過程。雲遊萬象 · 寫意未來——COLMO空調理想家居生活發布會為了讓更多菁英用戶深入體驗COLMO打造的未來廚房,探尋生活理性美學的奧義,感受生活獨特魅力,5月16日,COLMO攜手京東7FRESH七鮮超市發起了"菁英生活節之塔尖食界觀"直播 ,並在京東、抖音、騰訊等多個平臺同步播出。
  • COLMO菁英生活節理性美學沙龍 一場生活進化的極致探索
    從本質的極簡到極致的菁英,COLMO將文化菁英梁文道、著名建築師張永和、資深文化項目出品人Maurice Li、一言一吾創始人朱麗康(以下簡稱Julia)以及COLMO工業設計總監歐傑聚集在一起,通過直播沙龍與場景互動的形式,從美食、文化、設計等領域入手,一同探索生活理性之美、簡約之美和極致之美。嘉賓們對於菁英生活的本質洞察,引發現場一波又一波思維碰撞的熱浪。
  • 梁文道對談陳丹青:「理性美學」是包浩斯不變的精髓
    從muji、IKEA看「性冷淡風」的生活嚮往,從Apple、Sony看「極簡幾何」的美學享受,從每一棟摩天大樓的玻璃帷幕後欣賞包浩斯美學的理性延伸。「不管你知不知道包浩斯這個名字,你都已經生活在一個由包浩斯締造的世界裡。」——梁文道COLMO攜手梁文道、陳丹青打造的主題節目《爾雅》,帶領我們重返德國魏瑪,探尋百年包浩斯背後的「理性美學」進化。
  • 梁文道x陳丹青:人類審美與機器時代的矛盾,還未真正解決
    《爾雅:包浩斯的革命》(下集) 生活美學的主張 前不久,我們已經簡要從社會史和思想史的角度,回顧過包浩斯這所學校誕生的時代背景。今天想與你分享COLMO攜手看理想推出的《爾雅:包浩斯的革命》節目第二集。
  • "看理想"6月15日上線 和梁文道陳丹青一起玩彈幕
    濃縮世界名作於手機屏幕 陳丹青以藝術家之眼看《局部》由陳丹青參與創作並擔任主持人的《局部》,與普通的藝術鑑賞類節目不同,不是講藝術史,也不講繪畫入門,而是藉由陳丹青的眼睛、語言、洞察與審美,講述中西方名畫名作的一個個微細局部,一處處沒有人注意到、但看過之後會恍然大悟、拍案叫絕的精彩細節。
  • COLMO冰箱跨界四位藝術家,徵索不止一面的理享人生
    許式「理享與偏見」,讓生活回歸本源  品鑑會後的理享家沙龍上,許知遠從個人經歷出發,分享了「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所堅持的理性思考與自我價值求索,從作家到書店經營者,再到文化節目主創,一路走來,許知遠都在追求一種更恆定的自我價值渴望。「精神和物質的理性統一,將我的理想生活實現與還原」,許知遠分享道。
  • 梁文道不佩服賈伯斯 陳丹青分不清理想和欲望
    兩個「光頭」的「智慧之光」  陳丹青梁文道桂林談「大學」和「理想」  本報記者 李麗 劉豫 文/圖  11月21日,陳丹青和梁文道來了,為理想國文化沙龍走進廣西師範大學做最後一場的壓軸演講。與以往兩人出席公眾場合時默契地同穿黑衣不一樣,這次,他們出場的服裝色系搭配上,令觀眾享受了片刻的驚豔——經典的「黑白配」,陳丹青一身黑色西服套裝,顯得內斂而深沉;梁文道則穿一件白色唐裝,顯出幾分明快而簡潔。  「我叫梁文道,我就先來做個開頭,給陳丹青老師熱熱身。等一下這場子熱了,就交給陳丹青老師。」沒有開場白,也沒有寒暄和問候,梁文道接過話筒,直奔主題地開始演講。
  • 土豆理想國打造年輕讀書節目 梁文道陳丹青名家齊集陪年輕人「看...
    陳丹青嘆被捲入新世界 「知識分子應該做節目」陳丹青參與創作並擔任主持人的《局部》,是一檔以畫家之眼觀看藝術傑作的節目。陳丹青的發言在現場引發陣陣掌聲和笑聲,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梁文道透露,馬世芳的母親陶曉清是臺灣樂壇德高望重的「民歌之母」,而出身音樂世家、看遍臺灣二十多年來樂壇盛衰的馬世芳,卻在現場表示,看到豆瓣上大陸文藝青年對於臺灣音樂歷史的考究,讓他覺得感動和嫉妒。為了讓媒體更了解《聽說》的節目形式,馬世芳現場上演無剪輯直播版的節目,而且開講的主題是音樂大師李宗盛。
  • 香港衛視主持人--梁文道的「咖啡之道」
    從1998年開始,梁文道就不斷活躍於香港文化界、知識界,足跡範疇從大學講師、文化從業人員、自由撰稿人、電視電臺節目主持人、牛棚書院院長、中學校長、商業電臺臺長、電影創作人和劇評家、作家、書評家、食文化研究人、時事評論員、樂評家,到公共危機處理專員、環保權益維護者、香港愛護動物協會的動物保育大使和觀察員、古蹟研究員、文化推廣研究學者、愛滋病權益維護義工等。2008年,梁文道皈依了南傳佛教。
  • 「文藝商人」梁文道:我不要做優衣庫,我要做極高端的東西
    他推出的新節目《八分》可以說是脫胎於原來那個節目,但又有所不同:「現在這個節目會把重點放在當下,貼近正在發生的事件,和大家一起透過各種門類的知識和洞見,接近並理解每天正在影響我們每一個人日常生活的趨勢和力量。」《八分》是一個音頻節目,今年夏天將在看理想知識平臺上線。
  • 《一千零一夜》喜迎第100夜 梁文道將解讀《燭燼》
    優酷自製高品質網綜《看理想》系列《一千零一夜》今日喜迎第100夜,主講人梁文道將解讀國人鮮為人知的匈牙利「國寶級」作家馬洛伊•山多爾作品《燭燼》。作為網際網路垂直內容的開山之作,《看理想》系列自上線起就深受好評,形成了品牌IP,其「知識社群」的模式,更是為垂直類內容乃至網際網路綜藝,開闢了一條新徑。
  • 《局部》第三季回歸:陳丹青主講義大利文藝復興溼壁畫
    這檔由陳丹青主講,文化品牌「看理想」和優酷共同出品的節目,前兩季總播放量超過1.1億,豆瓣評分高達9.5,網友譽為「看理想系列中最精良、最值得深思的節目」。  《局部》節目聯合出品方「看理想」創始人劉瑞琳女士表示,「看理想」在起步之初是以BBC藝術紀錄片為楷模的,比如像約翰·伯格《觀看之道》,還有克拉克的《文明》,羅伯特·休斯的《新藝術震撼》、西蒙·沙瑪《新藝術的力量》,這些都是藝術世界中鼎鼎有名的紀錄片,理想國都翻譯出版了它們的同名書籍。但這些紀錄片都是電視時代的節目,而《局部》是網際網路時代的作品。
  • 天荒地老讀下去,直到世界末日 梁文道的誓言
    看理想第一季當中的[ 局部 ]和[ 聽說 ],已經播完了。儘管聽說和局部暫時和大家告別,但這不是永別,他們還要回來繼續轟炸你們的聽覺和視覺.[ 聽說 ] 大概會休息一個多月,然後重出江湖,換一番面貌,講一些不同的東西,不再只講臺灣的流行音樂,第二季將會從美國、日本一直到整個華文世界,當然不會是漫談,會有一條線索,把這麼龐大的流行音樂世界穿起來,就讓我們期待吧。
  • COLMO洗衣機聯合《十三邀·夏日特別版》,用理性美學讓生活進化
    音樂延伸至生活,思想凝練於理享  在COLMO獨家特約播出的《十三邀·夏日特別版》節目中,張亞東表示「極具理性的音樂會震懾我,比較理性的部分是我認為是美好的、特別的「,「理性」和「理享」讓這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越來越活出自己的樣子。
  • 讓陳丹青做你的美術老師:《局部》第2季
    在最近的一次訪談當中,陳丹青提到他最近受邀在義大利做的一個項目,文藝復興前後的溼壁畫,大體上的觀點和他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很像:大畫家的一生容易被簡化,被符號化和標籤化。比如梵谷就是向日葵和自畫像,倫勃朗就是夜巡,德加就是跳芭蕾.我自己的理解是大時代和大畫家也是一樣的道理,好比工業革命會被簡化成蒸汽機,當然這完全沒有錯,但人們不太會去注意工業革命時期除技術創新以外的變化。
  • 詳解菁英計劃
    2014年後取消籤證費和學費的相關資助,主要對其生活費、差旅費進行資助。1次往返國際旅費(其中國際旅費標準為歐美地區人民幣0.8萬元,亞洲及大洋洲地區人民幣0.6萬元);每月1.3萬元生活補貼。在國外留學期間,通過QQ、微信和郵件等手段,由專職人員與學員保持24小時即時溝通,及時為其解決海外留學生活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據成果調研結果顯示,51.02%的菁英學員表示,全面化管理服務使其在異國他鄉深切地感受到祖國的溫暖。
  • 美的冰箱探索新鮮度 代言人陳坤全新大片新鮮來襲
    2019年 6月,中國·雲南境內一場兼具顏值與實力的邂逅發生在了波光瀲灩的撫仙湖上 智能保鮮領導者美的冰箱攜手實力派演員,凍齡男神@陳坤共同為大家揭曉了&34;的美的微晶冰箱·星耀灰在過去並肩而行的一年裡@陳坤 不斷探索人生的全新高度
  • 存在主義與現代生活的荒誕性 一千零一夜 · 讀書會
    現在,「706青年空間· 圖書館」和「看理想」一起合作,推出線下版的「一千零一夜」活動,這個將梁文道老師的《一千零一夜》引到線下,將喜歡讀書和討論的夥伴們重新聚在一起,我們都相信,這個時代,有人讀書。
  • 陳丹青最好的黃金十年都在宣傳他,烏鎮為他建造博物館
    陳丹青告訴記者說:「我說我可以想像不出國,但無法想像出國之後不曾結識木心。」有媒體將木心稱為「被遺忘的文學大師」。2017年10月14日,位於烏鎮西柵的木心美術館最新特展開幕。來自英國和愛爾蘭的四位文學巨匠:拜倫、蘭姆、王爾德、伍爾夫「來了」,樸樹、李健、梁文道、竇文濤、蔣雯麗、趙薇、王安憶、詹宏志、羅振宇、劉小東、蔣方舟等眾多嘉賓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