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浩斯論壇既有建築改造的人性化設計

2020-12-23 東方財富網

城市更新&既有建築改造的設計新使命

經過認真的整理和訪談,新市場條件下的包浩斯理念又一次得到了升華。

2020年10月30日,「城市更新&既有建築改造的設計新使命」圓桌論壇繼續進行中,會議開始就進入正題。維拓時代副總建築師,城市更新產品線總經理靳天倚先生首先分享了乾貨滿滿的案例,太陽宮百盛、中關村理想大廈、原來的愛琴海商場、望京小街項目、京東雲中心以及美克美家等。

維拓時代副總建築師,城市更新產品線總經理靳天倚先生

靳先生表示:「我們需要從更前端的、更宏觀的角度來控制這個設計的整個過程,這是一個很密切循環的螺旋過程,還有城市更新上的產品研發等,實際上都是做我們城市更新設計板塊的一個基礎。」在分享諸多案例之後,靳先生對過去的工作經歷和未來的發展,做了一下總結: 「建築師在以往20年左右的快速發展的時候,做空間的建築師反倒不去思考這個內容和內容的特點,內容需要什麼樣的特點來配合它。在我工作這20年,頭十八九年,都是在做整個地產類的項目,我們是在整個地產類項目裡的一個小小的環節,僅僅是其中的一個設計的小環節,在大的流程當中我們承接的是其中一個小鏈條,是一個接力棒式的。上一個做策劃的做完成果之後,我們來做設計,之後我們就會交給做內裝的、做園林的,實際上最後的產品完成我們只是其中一個小環節。 但是在城市更新的板塊,我們有機會也有挑戰,是發生新的變化的,源於什麼呢?是源於城市更新這塊兩大特點,一是項目的複雜性。複雜性源於因為很多資本方介入到城市更新上,資本方對於成本的控制是很嚴格的,時效也是很急的,因為樓已經在那了,你對它進行改造,如果一天不竣工,一天都是成本在出去,所以時效和最後的運營,實際上都是對於它的成本和收益的預期很大的影響。」

「所謂的人性化是一定要和城市更新一起來前進的,要合作,要有核心,要有這樣的一個更高的遠見和意識,才能讓這樣的項目不斷地往前進。」

第二位嘉賓,上海朗綠建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級合伙人、綠建研究院的院長張勝任先生分享關於「舊改的人性化設計」的演講。張先生是建築師出身,現在在甲方角度去詮釋建築改造中,綠色可持續的人性化設計理念。

上海朗綠建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級合伙人、綠建研究院的院長張勝任先生

張院長以上海朗詩綠色中心舉例,倡導的設計原則是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和成本最優等方向進行了全面而且非常專業、數位化、數據化的分享。「如果沒有惡劣的環境,建築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上海朗詩綠色中心,全球首個LEED鉑金、WELL鉑金,還有綠色三星+DGNB+BREEAM的五大認證改造類的辦公建築,建築總規模是5700平方米,地上四層,地下一層。2018年5月份開工的,2018年10月份交付使用的,到目前為止有兩年的運行的數據,張總把整個項目從策劃時期的想法以及後期運行維護階段跟我們策劃時期具體的效果的展現給聽眾。」

有一句話叫『如果沒有惡劣的環境,建築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我們要把一個惡劣的環境用建築隔離開來,形成一個以人為本的建築營造的室內環境,給我們廣大的使用者。但是在做這部分的過程中,並不是說以人為本的話,我們就不計成本。所以從業務的角度考慮,我們成本最優也是非常重要的。所謂成本最優,是跟這個項目本身的定位是要有非常好的匹配、有機的結合。

我們要做到統籌兼顧,均衡發展,基於這些原則,並針對目標的用戶價值,我們就要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和產品方案,要讓建築本身自動能跟人互動,這是我們行業為數不多的能跟未來的科技搭上邊的。更多的還要去開拓我們的視野,了解我們真正這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表現,這樣能做一個完成度比較高的項目。

接下來是中國建築系統門窗聯盟新聞發言人、系統門窗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黃濤先生聊的話題是門窗與健康生活。

通過門窗的維度來聊一聊我們在既有建築的改造過程中,應該怎麼樣來設計我們的門窗,從而能夠為我們整個建築賦予一次新的生命,讓我們的使用者能夠更加開心地在我們居所裡面生活。如果在考慮門窗事情的時候,我希望以後不僅僅考慮的只是門窗,而是更多的能夠考慮門窗如何更合理地設計,才能為我們所有使用門窗的消費者也好,使用者也好,帶來更舒適的體驗。

2020年10月30日下午,進入本次論壇的第三部分——「既有建築改造裡面的設計新生命關於人性化設計」案例篇,一進正題,現場及線上流量就已達到130萬。

此前,已對存量建築和既有建築改造的板塊,涉及到的社會問題、經濟問題,包括人文情懷、生態設計,嘉賓們都做了很完善的介紹和分享。即將要探討的主題是「設計領域如何多專業協調」,這將會在實際項目中給我們非常良好的指導。

世界知名建築師長谷川倫子先生

會議開始,由世界知名建築師長谷川倫子先生傾情分享了他們在既有建築改造裡面如何體現人性化的設計。長谷先生說道:「……怎麼樣尊重人性這點非常重要。……非常希望建造更多和環境融合,和環境融為一體的建築,這是我們一直以來要秉持的設計理念……始終秉持著用當地的材料做一些建築,讓它和時代去融合,和時代一起跟著建築留在人們的心中」。長谷先生還舉例了上海船廠項目,建築源泉是看來很不值錢的磚瓦,經過太陽照射產生不同圖案,還有樹照射出來的光線感等細節部分。接著還舉例了「北京前門辦公室」、「東京車站的商業設施」、「廣崇美術館」和「上海虹橋SOHO」。

長谷先生分享完畢後,進入矚目的圓桌對話環節。本環節邀請的嘉賓都是在實際項目中,已經積累了經驗和心得,藉此機會與聽眾交流。參加對話的嘉賓如下:

金螳螂副總裁/設計研究院執行院長季春華

希洛建築科技(廣東)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永漢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研科技環境與室內設計中心主任曹殿龍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工業和信息化分會秘書長吳恩振

MG設計諮詢創始人劉佳奈惠

主持人:「面對這樣的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築改造多專業協調的趨勢下,季院長作為設計院的管理者如何面對和統籌這類項目的呢?」

季春華:「這好像不是設計的問題,而是管理的問題。……我們的業主越來越專業了,專業和專業之間的銜接有很多的消耗,比如說時間溝通成本、財務成本,互相之間發生錯誤博弈的成本,等等都會影響到項目開發周期。……每個專業都想把自己做的最好……這個經濟模型融合到一起的時候,可能要合併,或者考核的體系都會發生變化,這個實際上是人對工作量最終的考核,這是最需要解決的事情。……第二個要解決的是制度……做好自己專業的同時,要理解其他專業需要你配合的地方。……第三個關鍵詞是協同……會協同到一個人身上,或者是他的知識和他的整合資源上,或者是公司能否已經整合了這些資源。」

主持人:「曹老師有一些項目,像以前做的海口美蘭機場,再往前的機場和醫院,包括一些醫院的改造項目,在實際操盤項目的時候,一個設計師應該怎麼樣實質的去解決困境和問題呢?」

曹殿龍:「今天的話題是既有建築改造,更大的範疇是城市更新,……我們的發展周期非常短,是跨越式的,……系統化設計的程度越來越高,每個人的角色不一樣,同時最重要的是設計管理變成了其中最核心的問題,管理在項目裡面是貫穿始終的。我們所說的既有建築改造,是一個非常難的課題,面臨著政策法規、市場的投資,還有從業人員對行業和素質的理解,以及各個系統的配合以及建造,驗收等等……我們的發展一定不是在消耗整個資源和社會,而是要不斷的和人和環境找到一種平衡,今天的論壇再過幾年回頭看今天的話題都可能會變得非常也引領性,我也希望在這個類型裡面去做更多的嘗試,做更多的努力,獲得很多的機會,一起去改變一些,或者美化社會和環境。」

主持人:「曹老師的建研院是設計院裡面的標杆,在面對設計的新使命這塊,曹老師覺得應該設計一定要實現自己的哪些技能、團隊要解決哪些問題呢?」

曹殿龍:「作為建研科技,在改造項目類型裡面,在全國很多方面是很權威,甚至很專業的。實際上我們定義成三個層面,原來講的院子、面子、裡子的事情。我們現有的很多改造已經開始關注到整體的健康建築,綠色建築,智慧建築的層面上,但是這個層面解決的是具體的原有現狀和重新定義的功能。未來,可能我們對於整個建造這塊的方式上,結合技術和工業化的綜合內容來實現各種手段,……設計院一直是在引領所謂的行業發展和規範性的事情,同時也是應用和實踐的很好的平臺,這個未來肯定也會呈現出很多應用的項目作為實踐,來呈現給大家。」

隨後中國建築裝飾協會的吳秘書長針對「既有建築改造給城市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好處」這一話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吳秘書長:「今天上午我參加另外一個論壇,聽到兩個數據很驚訝,中國有11億人口沒有坐過馬桶,10億人沒有坐過飛機。我們行業裡面還有一個統計,既有的住宅面積現在是700億平米,每年大概進入舊房改造的市場大概每年7500億的市場,公建裡就不講了,有更多的市場空間。」

「疫情期間,很多事情夾雜在現在建築體裡面,新常態化的家居生活,會對功能性要求發生轉變。……未來設計的新使命就是讓建築持久維新,我們進入了大運維時代,我們設計的使命是什麼,我們講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提供有效的供給,在有效供給的時候我們如何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現在的BIM技術的運用,對整體建築改造也是一個挑戰,要把原來的建築進行數位化,再轉化成未來建築的樣子。未來更新手段是工業化+數位化的模式,希望更多的企業在數位化這塊,包括BIM技術上加大應用。未來可期,我們一直路上,肩負著新的使命再出發。」

主持人:「設計師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特點,才可以適應市場的需求。」

吳秘書長回答道:「現在推的首先是數位化營銷、信息化管理、BIM設計,工業化生產,裝配化施工,數位化的交互、智能化的運用,大數據化的運維,全產業體系上講的。我們也在推」數字健康裝修體系「,未來很多東西都是通過數位化的手段,我們叫數位化的預控,包括剛才我們提到的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智能化應用對我們未來城市的場景,數位化是一種工具,創意永遠在我們設計師手裡,希望設計師能了解文化,傳承文化,發揚文化。」

借著吳秘書長的回答,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面對這樣的市場趨勢如何實現產品的人性化、高品質和定製化的需求呢?希洛譚總給出了這個答案。

希洛建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永漢譚總:「對於我們做系統門窗解決方案的,能夠產生什麼關係,一個是節能,還有就是根據地域的生活方式。至於希洛怎麼樣解決柔性化生產和可定製化的概念,因為我們從產品研發開發就是屬於一個系統化的產品製造,還有我們本身有自己的上遊企業,對整個系統的打造相對會全產業鏈的打造就是方案,這樣能夠實現柔性化,可定製化,去實現跟既有建築改造的項目連接在一起。」

MG設計諮詢創始人劉佳女士分享了「該如何面對和滿足這樣的市場?有什麼比較關鍵的因素。」

劉佳女士稱:「我接觸更多的是日式的圈子,他們擅長舊建築改造,更注重自然,環保,存在著一種敬畏。他們更擅長做城市更新的項目。既有建築改造比做個新建築還難,一些非常高端,非常需要精緻化的東西,這個市場會慢慢的細分化。我個人認為城市更新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要對前人的尊重,這一點如果能夠深耕的話,應該是我覺得中國的建築應該能夠非常沉下心可以做的非常好的建築出來的。」

MG設計諮詢創始人劉佳奈惠

主持人:「說起敬畏之心,維拓設計院的季院長曾說設計師對既有建築改造要具備四個能力,其中就有一個敬畏之心,對以前建築的敬畏之心,對建築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敬畏之心,的確大家在冥冥之中會追求這樣的方向。現在開始第二輪的問題:請問下季院長方便不方便說,金螳螂在這個市場下有什麼動作?面對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築改造的領域裡?」

季春華:「 我們在做城市更新的時候,是把它推倒重來還是廢物利用還是我們要把它原來沉澱的文化,城市的肌理,兒時的印象,曾經發生的事件通過這些建築的保留能留下來呢,這個城市的故事是不是能留下來呢,這個非常重要。……我們除了技術的要求以外,更多的是要我們思考怎麼樣賦予它新的生命,……有幾件事情,我可以重點提一下,第一是EPC整體協同,不斷的訓練自己的協同能力,整體的把握能力。……第二個是提升我們的裝配式裝修,……第三個是BIM的應用,我們在不斷的從兩個思路上去解決問題,一個是運用,一個是在思考如何把多年的裝飾管理經驗放在我們的BIM平臺上,……虛擬裡面可以解決很多的問題,比如說你所有的碰撞,時間的碰撞,材料的碰撞,系統的碰撞,或者說價格預算的碰撞,都可以在裡面體現解決掉。」

截止圓桌會議分享結束,線上觀看量是230萬。

希洛建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永漢譚總也做了最後的總結詞,他表示,作為中國製造的新勢力,希望多一點參與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築改造當中。

論壇結尾,主辦方德國新包浩斯設計精英大師協會秘書長,包浩斯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中國區負責人馬山山女士強調,城市更新與既有建築改造未來將是大部分設計師需要去思考和面臨的問題,而對於存量市場的優化,我們秉承什麼樣的原則和宗旨?我們應該有怎樣的願景?這兩天的論壇,我們的嘉賓已經給出了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包浩斯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精神和理念,過去的一百年實現了現代主義設計的普及,而未來的發展或許也在發生著改變,就像101年前的包浩斯大學校長格羅皮烏斯建立這所學校的初衷一樣,他覺得他設計和建造多少棟建築,都沒有辦法解決現在的困境和問題,建一所大學,是可以解決現存設計問題最有效的途徑。

「因此,設計教育在當下依然是包浩斯大學首要推動的事情,未來包浩斯大學將會不惜餘力的為推動建設人類美好生活環境作出貢獻!2021年包浩斯大學將推出針對在職設計師的碩士教育項目和在線學習項目,也敬請關注!」

(文章來源:中國網地產)

相關焦點

  • 從阿根廷到印度,看百年包浩斯留下的世界建築遺產
    今年是包浩斯誕生100周年。1919年4月,德國建築師沃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創立了最具影響力的藝術與設計學校:包浩斯。學生們在那裡學會如何專注於簡潔與功能。教師則青睞於三原色與清晰的形狀。納粹將其視為培養烏託邦式理智主義的溫床,並在1933年時對其實施強制關閉,這使包浩斯的教師、學生及美學分散並傳播至世界各地。
  • 這些偉大的建築竟然都是包浩斯風格?!
    穿梭在各個城市街頭的你是否發覺,包浩斯式建築其實無所不在?今天,時尚芭莎藝術就從建築角度為你盤點那些最經典的包浩斯作品。雖然工廠建成早於包浩斯的建立,但其推崇的現代主義風格已初現眉目:輕巧的鋼梁結構替代老式笨重的建築結構;大片玻璃幕牆使工廠看起來通透而輕盈。格羅皮烏斯開創了現代主義建築的先河,並為包浩斯的建立埋下伏筆。
  • 沃爾特·格羅佩斯:包浩斯創辦人、20世紀最重要的設計家|世界現代設計史17
    在兩德統一後位於魏瑪的設計學院更名為魏瑪包浩斯大學(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它的成立標誌著現代設計教育的誕生,對世界現代設計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浩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現代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
  • 2020第二屆醫院養老建築設計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年11月10日,由中國勘察設計協會高等院校勘察設計分會、醫院與養老建築學術聯盟主辦,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第二屆醫院養老建築設計創新論壇在京拉開帷幕。隨後他從常規功能、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範的功能、空間布局的合理性、新技術新手段在未來醫院應用的空間、設計流程的科學性、應對重大事件的突發、人性化的設計七個方面提出了未來醫院設計應該關注哪些方面的問題。
  • 九月隨設計大咖探尋德國|包浩斯百年主題遊學
    柏林的包浩斯檔案館,由包浩斯創始人Walter Gropius 設計,收藏了世界上最全的包浩斯學校歷史及其各個創作領域的作品,檔案館裡面珍藏著世界上最全的包浩斯學校歷史及其各個創作領域的作品,其中包括:建築設計、家具、陶瓷、金屬、攝影、舞臺、預備班作品以及著名教師沃爾特•格羅皮烏斯等人的創作。
  • 包浩斯式設計對工業設計史來說,具有哪些影響?\\問答
    讓我們共同創造未來的新建築:建築,雕塑和繪畫。" 舉個例子,原始人住房子只需要一個洞穴,不需要樣子好看,也做不到住的舒適; 而包浩斯設計師希望住的房子是用現代的建築材料(例如鋼筋水泥)根據自己喜歡的風格建造的。通過這種方式,包浩斯有效平衡了人們對於設計的偏見,將工藝品與雕塑、繪畫等藝術相提並論。
  • 走近大師丨沃爾特·格羅佩斯:包浩斯的誕生
    而格羅佩斯就是這所世界上第一所設計學校的創始人,「包浩斯」一詞也是格羅佩斯創造出來的,是德語 Bauhaus 的譯音,由德語 Hausbau(房屋建築)一詞倒置而成。於是在成為校長後,他將實用美術學校和魏瑪美術學院合併成為專門培養建築和工業日用品設計人才的學校——公立包浩斯學校。
  • 包浩斯大篷車,正在朝陽大悅城演繹包浩斯百年精神
    如今,包浩斯不是一座學校、一種建築風格,而是一股可能影響社會走向的現代化的美學力量!部分包浩斯舞臺展示及試穿服裝和包浩斯書籍由德國圖書信息中心提供支持、部分包浩斯舞蹈表演服裝由來自北京各大院校服裝設計專業畢業生設計。包浩斯舞臺《Stage and Dance》THE MECHANICAL BALLET 奧斯卡·施萊默 Kurt Schmidt, 1923
  • 展覽預告|包浩斯100年互動展:在靈感產生的地方呼朋引伴
    柯布西耶住宅-工作室柯布西耶住宅-臥室正如建築師王小紅在《大師作品分析》所寫,「柯布西耶」的建築和他的思想一樣,清晰且勇敢,他堅持一種真實的對建築的尊重。這種真實的事實是高貴,純粹,智慧的感知,可塑性之美,以及比例的永恆品質。」
  • 「理想國」包浩斯:瓦爾特·格羅皮烏斯
    請環顧四周,留意你身邊的物件,或許你所見所用的產品,正是來自「包浩斯」的經典產物,作為包浩斯的奠基人,也是現代主義設計的奠基人,請一起走進瓦爾特·格羅皮烏斯的世界。談到包浩斯,即便你不是建築設計從業者,也不會對它感到陌生,實際上包浩斯是一所學校,1919年由德國建築師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創建,遺憾的是這所學校僅存在了14年便被迫關閉,不過包浩斯解體後卻影響了未來100年的設計風潮。「包浩斯」有三個基本觀點: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
  • 變態包浩斯大揭秘;草間彌生愛飛向天空;環保少女的巨幅壁畫 | 90後建築眼
    壓縮毯的設計看上去有那麼一點像 「古代奇葩發明」,但是那些看上去蠢蠢笨笨的設計,其實也挺有用。在沒有建模軟體的從前,建築設計師們用什麼來模擬太陽經過房屋模型的情況呢?房子的某些部分陽光過多還是不足?是否會產生怪異的陰影?該設計在夏天(太陽高)是否和冬天(太陽低)一樣運行良好?
  • 包浩斯女孩的設計之路
    包浩斯女孩的設計之路 她利用建模軟體構建口罩模型,依靠針織面料結構組織的靈巧性使口罩一體成型,成功設計出一款可重複使用、可防水可防菌的針織口罩。從口罩的設計到選材,無一不是支晨親力親為。
  • 組委會丨第三屆「包浩斯獎」國際設計大賽獲獎名單揭曉
    由北京包浩斯文化藝術院、包浩斯國際設計協會、「包浩斯獎」國際設計大賽組委會發起主辦的第三屆「包浩斯獎」國際設計大賽,旨在傳承
  • 維歐藝術留學:德國包浩斯設計學院碩士好不好申請?
    眾所周知,包浩斯設計學院是兩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一所德國設計學校,深刻影響了藝術、建築、產品設計和排版印刷等領域的後續發展,是一個複雜且矛盾的思想熔爐。那麼包浩斯設計學院研究生好申請嗎?維歐藝術留學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 7部紀錄片帶你領略包浩斯的百年風潮
    ···包浩斯(bauhaus)——無論你是學習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家具設計,還是平面設計、服裝設計、藝術設計專業,一定都或多或少聽說過這個名字。影片中德紹包浩斯時期一些罕見的檔案影像以及對包括校友及名人的訪談展示學校在建築、戲劇、攝影、家居設計等多方面成果,最終展現出包浩斯對當前以美國為代表的工業社會的重要意義。
  • 包浩斯100年跟你有什麼關係?坐下來就知道了……
    解答:包浩斯(Bauhaus,1919.4.1-1933.7)是最初創立於德國魏瑪市的「公立包浩斯學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簡稱,對世界現代設計和設計教育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後來,藉由包浩斯學生在設計、藝術、文化領域的活躍,包浩斯也漸漸成為了一種更廣泛的風格和精神代表。
  • 上海交大設計學院與上海市建築學會聯合成立「上海國際建築與設計...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聯合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美國建築師學會AIA上海分會共同主辦主題論壇「CONNECT|城市·聯結:如何與城市共生——國際建築師論壇」,邀請上海市建築學會理事長曹嘉明、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中國委員會榮譽副會長Peter Marshall、美國建築師學會(上海)副會長Hugh Whitmore,以及Chapman Taylor、Gensler、MVRDV、PCPA、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
  • 透過《夢想改造家》看日本的建築結構
    最新一季的夢想改造家回歸了,作為近幾年比較火的綜藝節目,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尤其是建築、設計等專業的同學們,裡面有許多教科書般的現場。最新一期的節目比較特殊,家裡有位患有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奶奶,為了設計出一個難忘的家,節目組又請來了有"神之手"之稱的本間貴史老師。
  • 匠志景觀:如何在景觀設計應用中體現人性化
    二戰中,軍事科學技術人員開始運用人體工程學的原理和方法設計坦克、飛機的內艙,使人在艙內有效地操作和戰鬥,並儘可能使人長時間地在小空間內減少疲勞。二戰後,各國把人體工程學的實踐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運用到空間技術、工業生產、建築及室內設計等領域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