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28日,上海市建築學會2020年會暨「上海市建築學會2020年學術高峰論壇——塑造可持續發展的韌性城市」在黃埔江畔舉辦。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聯合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美國建築師學會AIA上海分會共同主辦主題論壇「CONNECT|城市·聯結:如何與城市共生——國際建築師論壇」,邀請上海市建築學會理事長曹嘉明、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中國委員會榮譽副會長Peter Marshall、美國建築師學會(上海)副會長Hugh Whitmore,以及Chapman Taylor、Gensler、MVRDV、PCPA、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上海通正鋁結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等國內外知名建築與設計公司資深專家,共同探討建築與設計如何與城市共生這一話題。設計學院院長阮昕、副院長車生泉、建築學系支部書記劉士興、副系主任曹永康、教師代表張健教授、莊慎教授等出席論壇。論壇由設計學院王林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王林教授
上海市建築學會理事長曹嘉明
曹嘉明、Peter Marshall、Hugh Whitmore為本次論壇致辭,分別從上海市建築學會、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美國建築師學會等不同角度,肯定了上海在國際建築與設計行業的地位,以及各國建築師、設計師在上海交流的重要性。
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中國委員會榮譽副會長Peter Marshall
美國建築師學會(上海)副會長Hugh Whitmore
阮昕和曹嘉明共同為設計學院與上海市建築學會聯合成立的「上海國際建築與設計文化交流中心(ASSC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Exchange)」揭牌。中心依託上海市建築學會,設在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並進行日常運行,阮昕任中心主任。該中心旨在引領和推進中國與國外建築師的交流與發展,團結和組織上海市的國內外建築與設計領域工作者,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和政策,促進國內外建築師的交流,為上海建築事業服務。上海的國際建築師與國內建築師可以依託中心平臺,充分交流,互相學習,推動建築與設計事業的進步,同時擴大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及國際影響力,助力行業凝聚力與資源結構的提升等。
「上海國際建築與設計文化交流中心」揭牌儀式
Chapman Tayor董事蔣毅先生
在隨後的論壇環節, Chapman Tayor董事蔣毅先生開展了以「Evolving with the city – renovation as a catalyst」為題的演講,以公司標誌性作品為例展示公司的9個綜合功能和6大基本原則,體現了如何在城市中保留原有框架的基礎上增加「毛細血管」,打造城市的標籤。
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執行總建築師徐維平先生
Gensler建築設計事務所 Roman Wittmer先生
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執行總建築師徐維平先生圍繞「單元與整合——多尺度下的空間韌性」,展現了集約化城市的概念,並提到宜居與自然是建築師的初心和責任。
來自Gensler建築設計事務所的資深設計師Roman Wittmer先生以「Urban Renewal in Times of High Speed Urbanization」為題,強調社區在人與人之間起到重要的連接作用,建築設計應從不同的層面升級改造。
MVRDV亞洲區負責人Steven Smit先生
MVRDV亞洲區負責人Steven Smit先生指出「一切皆為城市主義」,引入未來低碳建材的研究案例,預估2021年追蹤建材碳排放的「材料通行護照」將全面投入應用,並提及木建築在未來低碳建築中的應用前景。
上海通正鋁結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元文先生
上海通正鋁結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元文先生作題為「大跨空間鋁結構的應用與發展」的主題演講,從鋁結構的發展歷程、特點及優勢,用一系列國內外知名的建築作品體現了鋁結構工業化數字製作、可循環利用等愈發具有競爭力的特色。
PCPA高級董事、聯合創始人Fred Clarke先生分享了題為「A History of Resillience and an Island in the City」的報告,闡述了芝加哥城市內沿河建築如何隨城市發展而變遷的前世今生。
各位嘉賓從不同尺度、不同角度、不同時間跨度分享了各自的項目案例與思考,為我們解讀了當今世界格局下城市發展的建築學意義,從城市歷史、空間、結構、發展的多種可能性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建築學的饕餮盛宴,也為上海國際建築與設計文化交流中心工作的展開拉開了序幕。
論壇期間,與會學者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討論。部分與會者感言,交大設計學院給建築界業界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論壇的舉辦,為建築與設計行業學者、設計師、從業人員等各方人員更好地了解國際國內行業前沿、更有效地針對國內外學者及實踐者面對的共性問題進行交流提供了平臺,助力推動中國建築與設計行業與國際接軌的一致性,為我國推動建築業進步和城鎮建設優化做出貢獻。
據悉,於27日舉辦的年會高峰論壇上,阮昕受邀作「城市的韌性來自哪裡?——從居住模式與密度談起」的主題演講。通過對世界典型居住模式案例的系統分析,深入剖析了居住的物質和精神屬性,提出了「密度誤區"的理論,指出人口疊加並不是實現城市擁擠文化的途徑,揭示了城市韌性可持續發展的密度科學判斷方法。受邀出席高峰論壇的還有原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建築學會名譽理事長宋春華,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中國科學院院士常青,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曾成鋼,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朱劍豪,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繼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