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設計學院與上海市建築學會聯合成立「上海國際建築與設計...

2020-12-22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2020年11月27日-28日,上海市建築學會2020年會暨「上海市建築學會2020年學術高峰論壇——塑造可持續發展的韌性城市」在黃埔江畔舉辦。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聯合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RIBA,美國建築師學會AIA上海分會共同主辦主題論壇「CONNECT|城市·聯結:如何與城市共生——國際建築師論壇」,邀請上海市建築學會理事長曹嘉明、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中國委員會榮譽副會長Peter Marshall、美國建築師學會(上海)副會長Hugh Whitmore,以及Chapman Taylor、Gensler、MVRDV、PCPA、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上海通正鋁結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等國內外知名建築與設計公司資深專家,共同探討建築與設計如何與城市共生這一話題。設計學院院長阮昕、副院長車生泉、建築學系支部書記劉士興、副系主任曹永康、教師代表張健教授、莊慎教授等出席論壇。論壇由設計學院王林教授主持。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王林教授

上海市建築學會理事長曹嘉明

曹嘉明、Peter Marshall、Hugh Whitmore為本次論壇致辭,分別從上海市建築學會、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美國建築師學會等不同角度,肯定了上海在國際建築與設計行業的地位,以及各國建築師、設計師在上海交流的重要性。

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中國委員會榮譽副會長Peter Marshall

美國建築師學會(上海)副會長Hugh Whitmore

阮昕和曹嘉明共同為設計學院與上海市建築學會聯合成立的「上海國際建築與設計文化交流中心(ASSC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Exchange)」揭牌。中心依託上海市建築學會,設在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並進行日常運行,阮昕任中心主任。該中心旨在引領和推進中國與國外建築師的交流與發展,團結和組織上海市的國內外建築與設計領域工作者,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和政策,促進國內外建築師的交流,為上海建築事業服務。上海的國際建築師與國內建築師可以依託中心平臺,充分交流,互相學習,推動建築與設計事業的進步,同時擴大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及國際影響力,助力行業凝聚力與資源結構的提升等。

「上海國際建築與設計文化交流中心」揭牌儀式

Chapman Tayor董事蔣毅先生

在隨後的論壇環節, Chapman Tayor董事蔣毅先生開展了以「Evolving with the city – renovation as a catalyst」為題的演講,以公司標誌性作品為例展示公司的9個綜合功能和6大基本原則,體現了如何在城市中保留原有框架的基礎上增加「毛細血管」,打造城市的標籤。

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執行總建築師徐維平先生

Gensler建築設計事務所 Roman Wittmer先生

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執行總建築師徐維平先生圍繞「單元與整合——多尺度下的空間韌性」,展現了集約化城市的概念,並提到宜居與自然是建築師的初心和責任。

來自Gensler建築設計事務所的資深設計師Roman Wittmer先生以「Urban Renewal in Times of High Speed Urbanization」為題,強調社區在人與人之間起到重要的連接作用,建築設計應從不同的層面升級改造。

MVRDV亞洲區負責人Steven Smit先生

MVRDV亞洲區負責人Steven Smit先生指出「一切皆為城市主義」,引入未來低碳建材的研究案例,預估2021年追蹤建材碳排放的「材料通行護照」將全面投入應用,並提及木建築在未來低碳建築中的應用前景。

上海通正鋁結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元文先生

上海通正鋁結構建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歐陽元文先生作題為「大跨空間鋁結構的應用與發展」的主題演講,從鋁結構的發展歷程、特點及優勢,用一系列國內外知名的建築作品體現了鋁結構工業化數字製作、可循環利用等愈發具有競爭力的特色。

PCPA高級董事、聯合創始人Fred Clarke先生分享了題為「A History of Resillience and an Island in the City」的報告,闡述了芝加哥城市內沿河建築如何隨城市發展而變遷的前世今生。

各位嘉賓從不同尺度、不同角度、不同時間跨度分享了各自的項目案例與思考,為我們解讀了當今世界格局下城市發展的建築學意義,從城市歷史、空間、結構、發展的多種可能性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建築學的饕餮盛宴,也為上海國際建築與設計文化交流中心工作的展開拉開了序幕。

論壇期間,與會學者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討論。部分與會者感言,交大設計學院給建築界業界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論壇的舉辦,為建築與設計行業學者、設計師、從業人員等各方人員更好地了解國際國內行業前沿、更有效地針對國內外學者及實踐者面對的共性問題進行交流提供了平臺,助力推動中國建築與設計行業與國際接軌的一致性,為我國推動建築業進步和城鎮建設優化做出貢獻。

據悉,於27日舉辦的年會高峰論壇上,阮昕受邀作「城市的韌性來自哪裡?——從居住模式與密度談起」的主題演講。通過對世界典型居住模式案例的系統分析,深入剖析了居住的物質和精神屬性,提出了「密度誤區"的理論,指出人口疊加並不是實現城市擁擠文化的途徑,揭示了城市韌性可持續發展的密度科學判斷方法。受邀出席高峰論壇的還有原建設部副部長、中國建築學會名譽理事長宋春華,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中國科學院院士常青,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曾成鋼,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朱劍豪,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陳繼良等。

相關焦點

  • 建築可閱讀:設計一份伴手禮,把「上海建築」帶回家
    建築不僅體現城市內涵和特色,更是一座城市的生命與記憶。漫步上海街區,各個時期的歷史建築散落各處,每一幢都像一本無言的書,等待人們去仔細閱讀。在品讀這些建築的同時,總會升起一個念頭:能把它們帶回家就好了。12月24日13:30,把上海建築帶回家—上海市首屆「建築可閱讀」伴手禮創意設計大賽啟動儀式正式啟動。
  • 【上海科技報】十年,同濟智慧助推上海打造全球「設計之都」
    2014年,「上海-佛羅倫斯中意設計交流中心」揭牌成立,成為中國首個海外設計產業基地。2016年,上海中心大廈竣工,成為建築設計新標杆、上海第一高樓、中國地標。2017年起,黃浦江兩岸濱江開放空間景觀、照明、市政設計全面提升,「工業鏽帶」變「生活秀帶」。依然是2017年,上海市設計學IV類高峰學科建設計劃正式啟動,同濟設計創意學院之後連續三年QS排名亞洲第一!
  • 上海市公共建築和基礎設施數位化運維重點實驗室...
    2020年11月18日,上海市公共建築和基礎設施數位化運維重點實驗室啟動儀式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木蘭船建大樓A100創新中心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呂西林,華建集團總工王衛東,上海建工集團總工龔劍,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裁李向民,上海地鐵維保公司總工王如路,上海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劉文光,上海市土木工程學會秘書長葉國強,上海市科委基地建設與管理處項目主管周婧,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
  • 上海城市設計競賽圖紙_2021年上海城市設計競賽圖紙資料下載_築龍...
    本次參賽的設計師分別來自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新加坡、荷蘭、日本、韓國多個國家,評審團隊包括SANAA建築師事務所合伙人、2010年普利茲策獎獲得者西澤立衛以及日本知名建築師石上純也、上海市建築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葉松青、深圳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唐興斌、上海日清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總建築師宋照青、《世界建築》主編張利、上海市城市規劃學會副會長葉貴勳、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專家委員會
  • 「地產住發杯」上海裝配式建築方案設計競賽三階段工作說明會召開
    原標題:2020年「地產住發杯」上海市裝配式建築方案設計競賽 第三階段工作說明會正式召開2020年「地產住發杯」上海市裝配式建築方案設計競賽第三階段工作說明會於12月11日下午在上海地產集團城方創新中心正式舉行。本次競賽共有近40個方案團隊參賽。
  • 上海東方體育中心入選「上海新十大地標建築」
    2019「上海新十大地標建築」評選活動於2020年1月6日在滬揭曉。本次活動對改革開放以來建成的上海城市地標建築進行評選,旨在體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上海經濟社會的發展成就,展示上海作為「世界會客廳」面向未來的發展活力,展示上海這個建設中的國際文化大都市的獨特魅力。
  • 20餘位國際建築設計大咖齊聚北京
    匯聚建築業界前沿科技和最新理念的BAU Congress China(BCC)國際建築科技大會作為CADE建築設計博覽會中的重要活動之一,於2020年10月29-31日震撼回歸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
  • 第七屆中國國際空間設計大賽 (中國建築裝飾設計獎)公告
    10項、2016年度中國建築裝飾傑出醫療空間設計機構9項);第七屆中國國際空間設計大賽(中國建築裝飾設計獎)優秀組織獎12項;第七屆中國國際空間設計大賽(中國建築裝飾設計獎)推介品牌16項。>   附件六:《第七屆中國國際空間設計大賽(中國建築裝飾設計獎)推介品牌名單》    中國建築裝飾協會 中國國際空間設計大賽(中國建築裝飾設計獎)組委會    2017年6月18日 第七屆中國國際空間設計大賽(中國建築裝飾設計獎)獲獎作品名單1、酒店空間方案類
  • 校園建築規劃設計: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海寧國際校區)/案例
    設計: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在教育資源跨境流動成為常態的全球化時代,浙江大學提出了建設國際校區的戰略構想。
  • 我司參展2020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築博覽會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我司參展2020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築博覽會由聯合國人居署、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主辦、上海市綠色建築協會承辦的「2020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築博覽會國家會展中心我司作為上海市優秀勘察設計單位也積極參加了此次活動。在展會上向來自五湖四海的參觀者展示了我司二十多年深耕人防專業領域所取得的成績,向同行和行業專家、領導匯報了我司研發的「結建人防系列」、「地鐵人防系列」和「兼顧特殊功能需要的人防系列」等13種防護專利設備,得到了與會人士的一致好評和認可。
  • 關於公布第十屆中國威海國際建築設計大獎賽暨2019國際大學生建築...
    陳曉齊 劉亞超  陳  穎  黃文龍  秦  瑩  吳文梁 4 溼地中的紅磚塔 上海空格建築設計諮詢有限公司 高亦陶 5 湖州鶴和小學 蘇州九城都市建築設計有限公司 東南大學建築學院 張應鵬  王  凡  董霄霜
  • ...藝術學院產學融合創新設計作品亮相上海國際時尚消費品博覽會
    中國教育在線訊 第四屆上海國際時尚消費品博覽會於11月10-12日在上海浦東新國際展覽中心舉行,博覽會由諸多行業領頭企業參加,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俞濤校長受邀為開幕式致辭,應用藝術設計學院向主辦方爭取到大學生創意設計聯動展出項目,並作為聯合承辦單位組織策劃了「創意設計產學融合交互論壇」。
  • 課堂秀|創新設計學院第二季國際聯合設計教學工作坊即將啟動
    2020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第二季YOUNG to young國際聯合設計教學工作坊2020.6.15-7.15 即 將全 面 啟 動YOUNG to young 是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設置在第三學期(又稱小學期)的國際課程項目,是中國美術學院首次嘗試區別於傳統教學單元的跨班融合的全球聯合教學實驗。
  • 上海交通大學2020年視覺傳達設計(含環境設計) 專業招生簡章
    上海交通大學2020年視覺傳達設計(含環境設計) 專業招生簡章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秉承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學術傳統。在錢學森學長的建議下,於1986年創建設計學科;1999年開始招收「設計藝術學」碩士研究生,2011年起全國首批招收「設計學」碩士研究生,2015年設立「設計科學與工程」交叉博士點。
  • 上海名媛建築地圖
    「金嗓子」上海市靜安區華山路699弄周璇,30年代上海著名歌星、影星,被叫作「金嗓子」,代表作有《何日君再來》、《天涯歌女》和《夜上海》等。徐志摩出事去世後,她完全拋棄了社交場,只專注於繪畫,在1941年上海大新公司(今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樓上舉辦了個人畫展。
  • 安藤忠雄如何用幾何構成詮釋建築藝術—— 上海保利大劇院建築設計
    一.項目簡介保利大劇院是大家熟悉的安藤忠雄在上海的作品,劇院坐落於上海市嘉定區嘉定新城
  • 上海這些經典建築,出自中國建築師之手
    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鄭時齡表示:上海的很多老建築出自於中國建築師之手他們和外國建築師一樣佔據了魔都建築界的半壁江山下面請一起去看一看在上海,那些凝結著中國人設計才華的經典建築吧!
  • 臺北綠色藝術建築獲國際設計大獎
    陶朱隱園在設計、施工過程中,將科技與環保融合,使用浮力通風塔、雙效熱泵、風力發電設計等大量節能設備,比一般的鋼筋混泥土建築低34%的碳排放量,在臺灣第一個獲得低碳建築住宅類鑽石級別預認證,並多次獲得國際建築設計獎。
  • 2018創意生活設計(金蝴蝶)獎超強國際評委陣容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設計創意學院教授委員會主席;全國藝術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工業設計工程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評審專家;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專家
  • 新作|一座拔地而起的懸空「竹椅」 -懸竹,上海/來建築設計工作室
    此時此地 ▼視頻 來建築-設計工作室 ▼懸岸飛橋 唐徐國 ▼畫意 來建築-設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