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通訊》雜誌4月21日公開一項遺傳學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首次報告了與人類特定久坐休閒活動相關的遺傳位點。研究人員發現,增加看電視的時間可能是冠心病的一個風險因素。
每天上班坐著、開車坐著、回家躺著......總之能坐著就絕不站著,能靜著就絕不動著,久而久之,腰也酸腿也疼,脖子一轉都嘎達嘎達地響......什麼?你說你這是「靜養」?還說不就腰疼嗎,揉一揉就行了?那春雨君就要好好跟你講一下了,久坐對身體的危害,可能要比你想像的嚴重。
坐多久才算是「久坐」?
大家都說久坐,可有的人只是坐一兩個小時,有的人能坐上一天,到底坐多久才算是久坐?
根據美國久坐行為研究網絡(SBRN)給出的定義:久坐是指「以坐姿或斜躺姿勢時能量消耗≤1.5 METs為特徵的任何清醒行為」。這裡不但指出「久坐」狀態下的能量消耗,更指出「久坐」的姿態:坐姿,或者斜躺姿勢,都算是久坐。
如果這個定義不好理解,我們可以換一種通俗的說法:一般認為一周在清醒狀態下至少坐五天,大於8小時/天,或持續2小時沒有起身活動和改變坐姿,即為久坐一族。
而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每日坐6小時或以上將增加患病機會,且早死風險增加25%。久坐,已經導致英國每年7萬人死亡。
這樣算下來,絕大部分的學生黨及上班族,都是久坐人群。
久坐會增加早死風險?
我們都知道,久坐會對頸椎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但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久坐」列為十大致死致病元兇之一。久坐對健康的傷害,不僅僅是身體酸痛這麼簡單。世界衛生組織曾在2008年指出,全球15歲及以上成年人約有31%身體活動不足(男性28%,女性34%),每年約有320萬例死亡與缺乏身體活動有關。
英國《每日郵報》在2019年3月25日報導了一項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做的研究,研究結果指出:久坐會使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88%,心臟病風險增加14%,肺癌風險增加27%,腸癌風險增加30%,子宮癌風險增加28%。
不僅如此,久坐還會增加死亡風險。2019年4月30日,《美國心臟病協會》雜誌上發表了一項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報告,根據對14.9萬人8-9年隨訪發現,零運動且每天坐≥8小時的人,相對於零運動且每天坐<4小時的人而言,全因死亡風險上升了52%,而與那些坐得少動得多的人相比,久坐人群的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80%,而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則驚人地增加了107%。
所以說,生命在於運動,久坐不動幾乎等於慢性自殺。
如何改善久坐對身體的傷害?
世界衛生組織對身體運動提出的建議分為三個年齡組:5–17歲,18–64歲和65歲及以上者。
5–17歲:
為增進心肺、肌肉和骨骼健康,減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風險,5-17歲兒童青少年應每天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到高強度身體活動,且大多數日常身體活動應該是有氧活動。同時,每周至少應進行3次高強度身體活動,包括強壯肌肉和骨骼的活動等。
18–64歲:
18-64歲成年人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每周至少75分鐘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中等和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有氧活動應該每次至少持續10分鐘,每周至少應有2天進行大肌群參與的強壯肌肉活動。
65歲及以上:
老年人應每周完成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每周至少75分鐘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中等和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有氧活動應該每次至少持續10分鐘,活動能力較差的老年人每周至少應有3天進行增強平衡能力和預防跌倒的活動。由於健康原因不能完成所建議身體活動量的老人,應在能力和條件允許範圍內儘量多活動。
而對於上班族、學生黨來說,每天的「有意識打斷」則非常重要。此前,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發布了身體活動/鍛鍊和糖尿病的立場聲明:強烈建議所有成年人(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應減少每日久坐時間,久坐過程中每半個小時中斷一次並輕微活動可帶來血糖獲益。
比如每隔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起身活動一下,去接杯水或上個廁所都是不錯的方法,實在不行,在座位上做一下拉伸也可以勉強緩解疲勞。但要注意少蹺二郎腿,坐姿儘量挺拔,回家少做「葛優躺」。現在有一種流行的辦公「升降桌」,辦公時可以調節高度坐站姿勢隨時切換,也是不錯的選擇。
下班或周末的時候,陪女朋友散散步,或陪男朋友溜溜彎(沒對象的就自己步行多走幾步,或晚上做會兒平板支撐),感情也好身體也好身材也好,它不香嗎?
編輯:春雨醫生
參考文獻:
[1]Mark S. Tremblay, Salomé Aubert, Joel D. Barnes,et.al.,Sedentary Behavior Research Network (SBRN) – Terminology Consensus Project process and outcom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volume 14, Article number: 75 (2017)
[2]Stamatakis E,Gale J,Bauman A,et.al., Sitting Time,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Mortality in Adults[J].J Am Coll Cardiol.2019 Apr 30;73(16):2062-2072. doi: 10.1016/j.jacc.2019.02.031.
[3]Heron, L., O』Neill, C., McAneney, H.,et.al., Direct healthcare costs of sedentary behaviour in the UK.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jech–2018–211758. doi:10.1136/jech-2018-211758
[4]聯合國新聞,減少久坐,促進健康:世衛組織啟動「身體活動全球行動計劃」,2018-06-04,https://news.un.org/zh/story/2018/06/1010081
[5]世界衛生組織,關於身體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http://www9.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y/factsheet_recommendations/zh/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