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坐著就不站著」,遲早只能在病床躺著

2021-01-18 春雨醫生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4月21日公開一項遺傳學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通過全基因組關聯研究,首次報告了與人類特定久坐休閒活動相關的遺傳位點。研究人員發現,增加看電視的時間可能是冠心病的一個風險因素。

每天上班坐著、開車坐著、回家躺著......總之能坐著就絕不站著,能靜著就絕不動著,久而久之,腰也酸腿也疼,脖子一轉都嘎達嘎達地響......什麼?你說你這是「靜養」?還說不就腰疼嗎,揉一揉就行了?那春雨君就要好好跟你講一下了,久坐對身體的危害,可能要比你想像的嚴重。

坐多久才算是「久坐」?

大家都說久坐,可有的人只是坐一兩個小時,有的人能坐上一天,到底坐多久才算是久坐?

根據美國久坐行為研究網絡(SBRN)給出的定義:久坐是指「以坐姿或斜躺姿勢時能量消耗≤1.5 METs為特徵的任何清醒行為」。這裡不但指出「久坐」狀態下的能量消耗,更指出「久坐」的姿態:坐姿,或者斜躺姿勢,都算是久坐。

(圖源:SBRN)

如果這個定義不好理解,我們可以換一種通俗的說法:一般認為一周在清醒狀態下至少坐五天,大於8小時/天,或持續2小時沒有起身活動和改變坐姿,即為久坐一族。

而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每日坐6小時或以上將增加患病機會,且早死風險增加25%。久坐,已經導致英國每年7萬人死亡。

(圖源:123RF)

這樣算下來,絕大部分的學生黨及上班族,都是久坐人群。

久坐會增加早死風險?

我們都知道,久坐會對頸椎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但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久坐」列為十大致死致病元兇之一。久坐對健康的傷害,不僅僅是身體酸痛這麼簡單。世界衛生組織曾在2008年指出,全球15歲及以上成年人約有31%身體活動不足(男性28%,女性34%),每年約有320萬例死亡與缺乏身體活動有關。

(圖源:123RF)

英國《每日郵報》在2019年3月25日報導了一項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做的研究,研究結果指出:久坐會使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88%,心臟病風險增加14%,肺癌風險增加27%,腸癌風險增加30%,子宮癌風險增加28%。

不僅如此,久坐還會增加死亡風險。2019年4月30日,《美國心臟病協會》雜誌上發表了一項來自澳大利亞的研究報告,根據對14.9萬人8-9年隨訪發現,零運動且每天坐≥8小時的人,相對於零運動且每天坐<4小時的人而言,全因死亡風險上升了52%,而與那些坐得少動得多的人相比,久坐人群的全因死亡風險增加了80%,而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則驚人地增加了107%。

(圖源:123RF)

所以說,生命在於運動,久坐不動幾乎等於慢性自殺。

如何改善久坐對身體的傷害?

世界衛生組織對身體運動提出的建議分為三個年齡組:5–17歲,18–64歲和65歲及以上者。

5–17歲:

為增進心肺、肌肉和骨骼健康,減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風險,5-17歲兒童青少年應每天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到高強度身體活動,且大多數日常身體活動應該是有氧活動。同時,每周至少應進行3次高強度身體活動,包括強壯肌肉和骨骼的活動等。

18–64歲:

18-64歲成年人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每周至少75分鐘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中等和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有氧活動應該每次至少持續10分鐘,每周至少應有2天進行大肌群參與的強壯肌肉活動。

65歲及以上:

老年人應每周完成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每周至少75分鐘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中等和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有氧活動應該每次至少持續10分鐘,活動能力較差的老年人每周至少應有3天進行增強平衡能力和預防跌倒的活動。由於健康原因不能完成所建議身體活動量的老人,應在能力和條件允許範圍內儘量多活動。

而對於上班族、學生黨來說,每天的「有意識打斷」則非常重要。此前,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發布了身體活動/鍛鍊和糖尿病的立場聲明:強烈建議所有成年人(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應減少每日久坐時間,久坐過程中每半個小時中斷一次並輕微活動可帶來血糖獲益。

比如每隔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起身活動一下,去接杯水或上個廁所都是不錯的方法,實在不行,在座位上做一下拉伸也可以勉強緩解疲勞。但要注意少蹺二郎腿,坐姿儘量挺拔,回家少做「葛優躺」。現在有一種流行的辦公「升降桌」,辦公時可以調節高度坐站姿勢隨時切換,也是不錯的選擇。

(圖源:123RF)

下班或周末的時候,陪女朋友散散步,或陪男朋友溜溜彎(沒對象的就自己步行多走幾步,或晚上做會兒平板支撐),感情也好身體也好身材也好,它不香嗎?

編輯:春雨醫生

參考文獻:

[1]Mark S. Tremblay, Salomé Aubert, Joel D. Barnes,et.al.,Sedentary Behavior Research Network (SBRN) – Terminology Consensus Project process and outcom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Nutrition and Physical Activity volume 14, Article number: 75 (2017)

[2]Stamatakis E,Gale J,Bauman A,et.al., Sitting Time, Physical Activity, and Risk of Mortality in Adults[J].J Am Coll Cardiol.2019 Apr 30;73(16):2062-2072. doi: 10.1016/j.jacc.2019.02.031.

[3]Heron, L., O』Neill, C., McAneney, H.,et.al., Direct healthcare costs of sedentary behaviour in the UK.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 jech–2018–211758. doi:10.1136/jech-2018-211758

[4]聯合國新聞,減少久坐,促進健康:世衛組織啟動「身體活動全球行動計劃」,2018-06-04,https://news.un.org/zh/story/2018/06/1010081

[5]世界衛生組織,關於身體活動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議,http://www9.who.int/dietphysicalactivity/factsheet_recommendations/zh/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reading@chunyu.me

相關焦點

  • 吃飽後該躺著、坐著,還是站著?醫生給出了標準答案
    吃飽後該躺著、坐著,還是站著?「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飯後一支煙,賽過活神仙」……關於飯後習慣的諺語有很多,但這些做法未必正確,照做反而可能有害健康。
  • 蔡志忠:老婆說我站著躺著都不厲害,我坐著很厲害
    雖是玩笑之語,卻意味深長,真正厲害的人,全在於屁股「坐得住」。漫畫大家蔡志忠今年70多歲,工作起來還是一坐就很長時間,更驚人稱奇的是肩膀不疼,腰背不痛,他自稱是入定狀態。蔡志的老婆曾說他站著躺著都不厲害,坐著很厲害!
  • 站著、坐著、躺著都能瘦,先碼後做
    /坐著/躺著三個版本!(不用說,我就是直接選躺著的。。。)放鬆時不要靜止不動,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甩一甩手臂和腿,甩去酸脹感。1. 經典開合跳 感受大腿和小腿肌肉的逐漸緊繃感和肩部的酸痛感2.弓箭步 4.交叉跳 03 坐著瘦:大腿小腿一起瘦難度指數:所需時間:35min該組練習
  • 公園草地拍照,站著、坐著、跪著、躺著,用對姿勢拍照好看
    站著拍照公園草地拍站著的照片,不要讓自己在面對鏡頭的時候,呆呆的站著會顯得特別的呆板,而且手臂貼起來也顯胖。(正確地釋放如下)1、左邊的女生這樣站在公園草地上拍顯胖又不好看,所以可以讓右邊的女生一樣,不會做表情可以不看鏡頭,讓手動起來放在頭上,兩條腿也自然的分開,會更加自然好看。2、也可以讓自己站著一隻腳可以伸出去稍微微腳尖點地,並伸向鏡頭,一隻手提包,另外一隻手扶帽子,自然不做作。
  • 飯後站著還是坐著好?這樣做養生不傷身
    有一部分人說,飯後應該坐著,煲煲劇,休息休息,但是又有人覺得,飯後就不應該坐著,這樣容易胖。有些人一吃完飯,睡意就來了,於是選擇一個好的方式,午休一度,但是又有人認為吃完就睡實在不利於消化。當然,還有人是選擇飯後站一段時間,或者直接去散散步,認為這樣更好。那到底怎樣好?
  • fgo新劍階章西女王立繪形象被槽 武內:能躺著騙氪絕對不坐著
    對於畫師武內社長來說,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能躺著騙氪絕對不坐著。新四星劍階章西女王,出自社長武內的手筆,其形象方面被玩家吐槽和貞德臉完美撞上了,說神似完全不過分,或者說是貞德和總司聯展進化,然後在海邊曬過頭了也不過分。之所以說武內摸魚偷懶和吐槽章西女王形象,是因為他本可以畫得更好,但如今就是膚色塗黑,然後換了衣服,連立繪都不換確實讓人有點難受。
  • 吃飯後,坐著、躺著、站著,哪個會更好?飯後什麼事不能急著做?
    吃飽喝足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有很多人在吃晚飯以後,都會習慣性地躺著,或者是坐著不動。有的人比較注重健康,聽說吃完飯後,站一站會有助於消化,就會吃完飯站起來走動走動。相對於這幾種說法,你認為哪一種是對的。每個人的看法都不相同,也不知道到底哪個才是正確的,下面我們就來好好地探討探討。
  • 肚子痛得都站不起來了,為什麼不能躺著拍片?
    影像技師:阿姨,您在這邊站好,我先給您拍一張腹部立位片。患者家屬:什麼?我媽媽肚子痛得都站不起來了,躺著不能拍嗎?為什麼還要站著拍? 其實腹部片站著拍和躺著拍是有區別的。 臥位腹部平片,俗稱「躺著拍」;立位腹部平片,俗稱「站著拍」。
  • 為什麼躺著不暈,坐/站起來就頭暈眼花?醫生告訴您可能原因
    躺著沒事,一起床就頭暈,坐著站著也不對勁,眼睛看到的物體在旋轉,有時兩眼發黑,走路不穩,需要攙扶,過幾分鐘就慢慢好了。 李大爺稱每次起床,就有這些症狀,每天都不敢起床,擔心頭暈摔跤。為弄清原因,李大爺來到湖南旺旺醫院神經內科就診。
  • 長期躺著玩手機,最後都怎麼樣了?這4個後果遲早要自己承受
    人如果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就會全身酸痛。於是,大多數人喜歡躺著玩手機。曾經流行的「葛優躺」,就形象地說明了現代人的玩手機姿勢。然而,長期躺著玩手機,舒服是一時的,危害卻是一世的。長期躺著玩手機,嚴重傷害眼睛。
  • 寧波這個男人把媽媽的病床推進自己的修車鋪,一邊照顧她一邊賺錢養家!這樣的陪伴他已堅持了兩年!
    吃飯前,張仁中給母親系上飯兜。 鄭凱俠攝於2020年5月9日上午10點多,鎮海招寶山街道漲鑑碶社區廟前路的一間修車鋪門口,張仁中像哄孩子一樣,輕聲細語地哄著坐在輪椅上的老母親。因為腦梗,母親說話含糊不清,但是張仁中心領神會。兩年前,張仁中曾在心裡期盼著,臥床的母親能夠起身下地,如今,在他的精心照顧下,母親不僅可以坐輪椅出門,還可以自己吃飯了。
  • 躺著也能贏!護舒寶液體衛生巾降臨天貓超市躺買日
    但當「社畜」程度提升的時候,尤其是當女生們在不舒服指數最高的那幾天,卻還要戴著口罩蜷縮在工位時,還是忍不住想當一個能「躺贏」的人生贏家啊。不用想了!就在3月28日這個美好的周六,護舒寶將降臨到天貓超市#躺買日#,不但有讓女生們用了就忘不了的液體衛生巾作為「大boss」,還有受歡迎的考拉褲褲和雲感棉系列同時上陣,讓所有女生躺著買個夠,還有機會參加幸運抽獎成為人形「錦鯉」。
  • 飯後站著好還是坐著好,躺著好還是散步好?
    然而也有人覺得飯後應該坐著比較好,更有人覺得飯後站著或躺著才是比較好的選擇。這些說法各有各的道理,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看待呢?隨著現代人健康意識的提高,有一個詞叫做「個性化」,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即便是面對同一種疾病,醫生也會告訴我們要因人而異。同樣的,在日常的保健當中,我們也是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區分對待。
  • 分娩只能躺著生?花樣百出好像做瑜伽,快看你適合哪一種
    之前《知否》大火的時候,看到女主角明蘭的站立產子姿勢時,我老公像見到什麼稀奇事物似的大呼小叫,第一次見到還能站著生孩子的。我剜了他一眼,一邊看一邊稱讚這部劇製作精良,終於有一部電視劇,沒有把女性分娩場景刻畫成千篇一律的「躺在床上使勁喊」。
  • 可以坐著聽躺著看的電視?
    但這不代表家裡就不需要電視了,因為電視的大屏實在是手機那個小屏幕無法比的,如果想追劇觀影更加暢爽,還是要購置一臺電視的。如果你不知怎麼選,那不妨來看看這兩款KKTV電視。智能電視時代,電視的功能不單單只是能用來看了,還能輕鬆滿足其他的使用需求,為大家帶來更精彩的居家生活。
  • 高鐵和公交有所不同,如果坐過站怎麼辦?只能買票返回去嗎
    高鐵和公交有所不同,如果坐過站怎麼辦?只能買票返回去嗎很多人在長途出行的時候,都會選擇乘坐火車或者高鐵,但火車高鐵有時候並不是直達,甚至中間還會經過好幾站,那麼就可能會出現坐過站的情況仍出行在外,難免會有糊塗的時候,坐過站的時候該怎麼辦呢?
  • 站著剪片真的比坐著更有效率?
    另一方面,在使用站立式辦公桌2到3周之後,我發現並不應該完全只站不坐,某些情況下坐著對我來說更自然。當我做編輯工作時,站立著更為舒適。而對於那些更為被動的任務,比如預覽素材或是組織項目,我更願意坐著。在使用站立式辦公桌的第一周,我在上床睡覺時所感受到的疲倦感比之前更重。儘管這只是普通的一周工作,而我卻更累,這是因為我的身體並不習慣這種新的狀態。
  • 面對她們,王思聰再有錢也不好使,只能一旁幹站著
    但現場電腦系統壞了,瞬間變成隨便坐。王思聰來晚了,也沒找著座位,這會快開場了,還是只能站著。我就知道人多,跟趕廟會似的,所以我才沒去悲哀的是,他不止可以站著看,晚上還可以躺著看,挨個看。你服不服?是一線沒錯了,王思聰都只能為她當背景板
  • 體驗報告:躺著坐阿航A380飛機往返杜拜
    其實早在2012年6月,曾經也是坐過一次阿航的A380,當時這架飛機剛來北京。時隔四年,A380要首航廣州,於是我又體驗了一次,而且返航時去了我最愛的南方城市廣州。在北京坐阿航A380商務艙以上,可以提前預定專車來接。座駕是一輛比較高端的轎車,還有一個帥氣體面的司機小夥。
  • 貴州公交墜湖後,他救人「拼」到虛脫,在病床上一再說「要能早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視頻來源:新京報據陳陽陽回憶,當時看到滿地被撞碎的橋墩,他就意識到有車掉下去了,但當時還不知道是公交車。後來,水裡遊泳救人的群眾體力不支,他把施救群眾拉上船,顧不得自己根本不會遊泳,穿上救生衣就下水。他穿著救生衣,努力藉助手腳滑動漂到有氣泡的水域。「水很渾濁,我試著慢慢潛下去想看看水下的情況,但是看不清,只能看到水面上有氣泡冒上來。」他判斷,有氣泡的地方應該是車墜湖的位置。於是就泡在水裡,打算為後續趕來援救的消防員作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