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稿:劉德華張學友 閃亮拼湊香港集體回憶

2021-03-02 獅說新語

一個時代的印記,少不了歌影視娛樂圈和藝人的身影,香港人的集體回憶也不例外。唱出香港打工仔及小巿民心聲的許冠傑,代表的是香港上一代樂壇最重要的聲音;劉德華和張學友在歌影視領域的成就,彰顯了香港上世紀90年代從製造業走向服務業的黃金歲月和不懈努力。劉德華和張學友就像一般香港人,出身平常家庭,一步一腳印,靠專業成就贏得喝彩和肯定;兩人的成功經驗展現了港人的奮鬥精神,兩人向香港年輕人展示的榜樣非常勵志:無論是什麼環境,無論是什麼教育背景,你都能做好自己。

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一群中年香港人,某日在老同學聚會上,聊著聊著聊到了娛樂新聞。

「于素秋死了!她在《如來神掌》扮演的裘玉華,我最喜歡看,又靚又打得。」甲說。

乙立即補充:「除了一邪『火雲邪神』、雙飛『無定飛鐶』和『九索飛鈴』,以及『三絕掌』天地人三魔,還有曹達華的龍劍飛、林鳳的裘玉娟;我最鍾愛是高魯泉的『東島長離』,他很有趣。」

丙感嘆:「我們小時候看的粵語片,後來變成了粵語殘片,其實那時候的國語(華語)片也不錯;最近井莉、江漢、方逸華先後病故了,真可惜!我們的集體回憶快要失去了。」

其實,港人早在10多年前就已失去了部分集體回憶。2003年,羅文、張國榮、梅豔芳等藝人先後離世,大家至今仍在懷念他們事業如日中天時,百花齊放的香港娛樂圈黃金歲月。

幸好,如今香港還有「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

張學友和劉德華本月中更不約而同與香港最高學府結緣——張學友在中文大學開「大講堂」,劉德華則獲樹仁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

劉德華:榮譽博士是一個榜樣

本月14日,擁有「民間特首」封號的劉德華獲香港樹仁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他在致辭時坦言,希望自己能成為榜樣,讓其他人學習,再推動香港的演藝事業和文化傳承下去。

香港天王劉德華本月14日獲香港樹仁大學頒授榮譽文學博士(新華網)

頒授典禮當天首先宣讀介紹劉德華過去30多年工作生涯的讚辭,為時長達10多分鐘。

「他是正牌香港仔。今年初墮馬,其後傷愈復出時說『這是我生命中的一個拼圖,沒有它就不成立』。」

讚辭不但道出了劉德華人生的三塊拼圖:電影、音樂和公益事業,還解釋了為何他被港人封為「民間特首」,又如何深深影響了香港人,也介紹了他獲得的獎項,他對慈善事業的貢獻等等功績。

明日幸福今日修

劉德華篤信佛教,佛名「慧果」,因此,在事業遇上困境和人生低谷時,絕不會低沉下去。他的「佛偈」包括「心惡則到處是地獄,心善則到處是天堂」「明日幸福今日修」等,俱充滿人生智慧。

只有中學學歷的劉德華在頒授典禮上勸勉年輕人:「青春真好,可以驕傲,可以義無反顧的勇往直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用擔心回頭已是百年身,不用理會當青春一去不回的日子應否後悔。」

劉德華說,聽完大會介紹後,才察覺自己做了那麼多事。他坦言,這不單是一個博士頭銜,而是一個榜樣,讓他人學習無論在什麼環境、什麼教育背景,都可以做好自己。所以他真的感到很開心與激動。

如重返校園將修讀中國文學
 
劉德華坦言,獲頒博士學位時需要站在臺上長達五分鐘,讓他有點尷尬。既已榮升博士,他是否計劃重返大學讀書?他回應稱,當自己再靜下來,有時間時會再次踏入校門,「只要(學校)肯收就可以。」

劉德華指出,學識不一定只是在學校學習,也可在工作中獲得。如果真的重返校園,他將修讀中國文學,更希望可以與大家分享中國文學及歷史。

誰來接班?

香港「四大天王」目前雖仍擁有粉絲無數,但他們總有年老的一天。張學友和劉德華56歲了,還有四年就踏入花甲之年,如何繼續在舞臺銀幕上保持魅力,應該是兩人最重要的功課。

流行音樂反映了一個時代,上一代「歌神」許冠傑唱出了香港打工仔和小巿民的心聲,張學友和劉德華代表了上世紀90年代香港由製造業走向服務業的黃金歲月,張劉之後誰來接班,讓香港影視光輝繼續,讓港人的集體回憶繼續?

張學友登上香港中文大學講堂

為紀念香港樂壇歷史最悠久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今年踏入40周年,香港電臺《十大中文金曲》製作班子精心策劃了講座節目《金曲40大講堂》,邀請多位重量級音樂人,一起回味他們的音樂歷程,同時展望香港流行樂壇的未來。

從年輕人到中年人 粉絲跨世代

《金曲40大講堂》第一集請到「歌神」張學友到香港中文大學與近千名師生見面,反應熱烈,門票在網上秒速搶光。張學友顯然已成為跨世代歌神,歌迷不限50多歲中年人,千禧世代年輕人也是粉絲。

在「講堂」上,中大學生首先選出三首他們感受至深的張學友金曲,然後聽「歌神」分享感受。

流行樂壇巨星張學友近日受邀到香港中文大學講堂為『金曲大講堂』講座主講(取自香港電臺網站)

《遙遠的她》首先被選出,張學友1985年初出道的作品。「歌神」在歡呼聲中高呼:「有沒有搞錯!」他笑言,實在是太久遠了。

第二首獲選的是《她來聽我演唱會》,1999年作品。張學友做出「無眼看」的驚呆樣子,大聲問:「(你們)出世了?」臺下學生笑成一團。

獲票最多的歌曲是「大熱門」《吻別》,1993年作品,也是當年長期高踞卡拉OK點唱榜榜首的歌曲。張學友回憶《吻別》盛況時嘗試解釋何謂雷射盤,「即是把CD放大八倍,放入卡拉OK播,現在已經被淘汰了。」

生存不容易 自認運氣好

在講堂上,張學友經常把「搵食」(謀生)掛在口邊;他認為,文藝一點的說法,「搵食」就是生存。張學友來自基層家庭,一家五口靠當船員的父親養活,童年生活窮困,從小就被教導得自己設法解決問題。

張學友透露,當年他參加歌唱比賽得獎後,雖和唱片公司籤了約,還是等到唱碟大紅後才敢辭工。他說:「唱歌跟其他行業一樣,要不斷學習和努力,做藝人還要加上運氣,尤其是在最初起步時。」

張天王自認運氣好,遇到一首好歌,讓很多人產生共鳴。他告誡想入行的中大學生,人生未必努力就可以。他遇見過不少很努力的人,最後也不成功,只能轉行,大家要有心理準備去接受現實。「先找一份不需要運氣的工作,搵到食(能生存後),再選需要運氣的事去做、才講理想。」

張學友認為,即使運氣好、順利起步,下來仍需要努力和學習。他還說:「即使你父親是李嘉誠,只有一個方法——就是做你鍾意,做你想做的,我相信你就能成為行業內做得最好的,你自然會行(走)得前。過程是很辛苦的,甚至中間想放棄,我自己也是如此。」

短短一個多小時的講座中,張學友講述他從無名小卒到走紅,由「搵食」到發展理想。過程貫穿著他做人做事的原則,無形中解釋了他紅足30多年、在娛樂界屹立不倒的生存之道。

亞視奇蹟復活

2017年踏入歲末,香港演藝圈多位舉足輕重的臺前幕後前輩,先後在今年與世長辭,他(她)們都是都是港人耳熟能詳的名字,創造了上世紀的香港光輝。

幕前方面,除邵氏前女星井莉,還有秦萍、江漢、武打演員韓國材、高飛;粵語影視圈則有武打女星于素秋、無線的歐陽佩珊、首屆香港健美小姐冠軍馬清儀,以及甘草演員廖麗麗等人先後離開人世。
 
幕後方面,邵逸夫遺孀方逸華、金牌經理人陳自強、「無線電視化妝大師」陳文輝等也已撒手塵寰。

逝者已矣,但電視臺卻不受生老病死規律影響,已停播逾一年半的亞洲電視(亞視),最近奇蹟復活。

亞視官網最近出現COMING SOON的預告畫面(新華網)

本月中,亞視宣布以網絡電視形式「復活」經營,除邀得前無線(TVB)高層吳雨擔任行政總裁,還獲得無線老將陳志雲、何麗全、區偉林、朱慧敏及曾華倩等人倒戈,據說陳志雲將轉到幕前主持《百萬富翁》節目。

明年1月底復活

亞視去年2月被前主要投資者兼債權人王徵入稟申請清盤,其後王徵把有關債項售予協盛協豐旗下的星鉑企業,令後者成為亞視最大債權人。星鉑一方早前向法庭提交債務重組方案,獲準明年1月底「復活」亞視,屆時觀眾可透過機頂盒收看節目。

亞視坐落大埔的廠房去年4月1日停止運作(網際網路)

亞視此前早已招兵買馬,聘請約百人籌備開臺,並將開拍劇集及復辦《亞洲小姐競選》等節目。另外,還啟動了「ATV亞洲電視App」,當中包括各種節目和用戶與節目互動的功能。

學者:新瓶裝舊酒難留住觀眾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梁麗娟認為,復活的亞視節目若只是新瓶裝舊酒、重複過去成功模式以及推銷集體回憶,難以迎合現在觀眾對電視文化的要求。

她也指出,每月支付38港元(6.54新元)收看亞視節目或許能吸引老一輩及熟悉亞視的新移民掏腰包,但如果節目平平無奇,僅依靠一兩個成功的綜藝節目,將難以長久留住觀眾。



相關焦點

  • 香港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當年究竟誰最火?
    當那一代的歌迷現在都已經年過不惑,圍繞偶像誰更火的爭論早已不復存在了,畢竟都是美好回憶,歲數大了,火氣也小了。今天主要是回顧那段歷史,懷念一下有過的青春。其實說到最火,「歌神」張學友應該是個另類,長相是四大天王裡面最出戲的,同時,歌唱素質又是公認最高的。連1994年去香港開中國火演唱會的魔巖三傑都說,四大天王裡除了張學友都是小丑。當時金歌金曲不成文的規定就是張學友必拿獎,其他三人爭男歌手,可見學友走的是專攻歌唱路線。
  • 集體回憶,香港男明星今昔對照
    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為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回憶,各類型男星層出不窮,伴隨著80、90後的成長。只是隨著我們長大,他們也不再年輕。看著這些容顏的轉變,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6、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偶像,但每一代人都有相同的偶像——劉德華
  • 曾經香港四大天王誰最紅,黎明、劉德華、郭富城、張學友
    香港四大天王有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在20世紀90年代最受歡迎的四位男歌手,四大天王命名於1992年,此後被大眾廣泛認可,風靡全亞洲,四人幾乎壟斷了90年代香港樂壇的所有獎項,也是當時香港演藝界的代表人物,有很多網友及各自的粉絲們經常討論,四大天王到底誰最紅,今天就給大家一一分析下。
  • 劉德華張學友,誰才是四大天王之首?看香港人怎麼說
    1989、1990年劉德華在樂壇實現「跨界層」飛躍,打敗張學友成為年度最夯歌手,尤其1990年的《可不可以》專輯,一經發售銷量即達到4白金,徹底奠定了劉德華樂壇地位。譚詠麟與此同時劉德華還成功打入臺灣市場,是第一個打入臺灣市場的香港歌手,整個90年代劉德華都是臺灣市場唱片銷量之王,光芒整整閃耀了10年之久。
  • 劉德華張學友,誰才是四大天王之首?看香港人怎麼說
    1988年註定是個不尋常的年份,這一年張學友已經是樂壇最受矚目的新星,整個樂壇對他寄予厚望。同年劉德華也異軍突起,其發行的個人第3張唱片《回到你身邊》首次達到白金銷量。《回到你身邊》也是梅豔芳最喜歡的劉德華歌曲,兩人曾數度合唱,梅豔芳去世後劉德華徹底將這首歌「封印」,再也沒唱過。
  • 容祖兒香港演唱會神級嘉賓,謝霆鋒劉德華張學友張信哲等紛紛登場
    容祖兒香港演唱會神級嘉賓,謝霆鋒劉德華張學友張信哲等紛紛登場 據了解8月5號左右開始,容祖兒就持續將在香港紅館開近二十場的演唱會,和一些懂特效演員或唱跳歌手的演唱會不一 樣,容祖兒和鄭秀文的演唱會,不僅僅有動聽的歌聲,華麗的服裝,優美的舞姿,同時最令人期待的還有每一場都將出現不同的嘉賓。
  • 比楊受成還牛的香港大佬,劉德華幫忙養孩子,張學友出資辦葬禮
    不過今天小編要說的這個人,他比楊受成陳惠敏還牛的香港大佬,劉德華幫忙養孩子,張學友出資辦葬禮。據說他當年去世的時候,是張學友拿了20萬,這位大哥辦的葬禮。劉德華知道他們生活調配配件不是很好,就叫來身邊的很多歌手,舉辦了一次大型演唱會,專門紀念柯受良。還把在這場演唱會上賺的錢,全部給了柯受良的老婆孩子,這也是在幫柯受良養孩子。
  • 被男二搶鏡的五部香港電影,烏鴉一戰成名,劉德華被張學友秒殺
    張學友《旺角卡門》在劉德華的電影生涯中,《旺角卡門》是對他有著重大影響的一部電影,在這部電影出演之前,很多人都說劉德華不太會演戲。這部電影也是王家衛為劉德華量身打造的,目的為明確,就是讓華仔能夠證明自己,能夠火起來。
  • 盤點香港樂壇黃金時期銷量冠軍唱片:張學友霸榜,劉德華痛失冠軍
    作為香港黃金期第一代歌神,許冠傑對於香港歌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有力地推動了粵語歌的發展和流行。二、1983年度:羅文、甄妮:《射鵰英雄傳》值得一提的是,專輯中好幾首離別心緒的歌曲,是獻給離開香港移民外國的那些港人和同行,表達了對香港前途的信心。十、1991年度:黎明《是愛是緣》1991年度,下一代歌手集體接班,這張專輯中有《對不起我愛你》、《OH夜》、《人在黎明》、《是愛是緣》等好歌,要知道當年是有張學友的《情不禁》(主打歌每天愛你多一些)、劉德華《再會了》《愛不完》等神專,可知這個冠軍有多麼不容易。
  • 香港8大歌星排名,張學友不是第1,王傑第5,劉德華都只能墊底
    香港8大歌星排名,張學友不是第1,王傑第5,劉德華都只能墊底第一名
  • 香港四大天王評價周星馳:張學友正客觀,黎明直接,劉德華最虛偽,郭富城有禮貌
    周星馳,影迷一般叫星爺、星仔,周星馳的媽媽是內地人,但是周星馳出生及成長於香港,可以說是在香港成長出來的優秀人才。
  • 1997年,張學友被20位美女包圍親吻,香港樂壇走向衰落
    從此,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成為時代的寵兒,統治了香港樂壇整個90年代。 在四大天王最火的那幾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十大勁歌金曲等重大樂壇頒獎禮上,十首金曲經常有6-7首被四大天王壟斷。
  • 一代「歌神」張學友,承載了多少人的回憶
    在上世紀90年代,有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歌手,當時也正是香港流行樂壇的鼎盛時期,最出名的無疑就是當時的「四大天王」——劉德華、張學友、黎明、郭富城。張學友作為一代「歌神」毫無疑問在「四大天王」中無論是歌藝、颱風都是位列第一的。張學友的歌聲也承載了許多80後的回憶。
  • 香港大男八大歌星排名,張學友不是第一名,張國榮第四,劉德華只能排名末尾
    張學友曾說,他才是真正的歌神,若我們同臺,請不要叫我歌神,我會很尷尬。「在他面前,沒有誰是巨星,所以我不可以自稱巨星。第二名:張學友張學友是當之無愧的歌神,歌神的名號可不是蓋的,當年專輯世界第二僅次於麥可傑克遜,被認為亞洲樂壇第一人。
  • 香港樂壇10大男歌手,劉德華第10,張學友第5,張國榮第3
    香港真正意義上的流行歌發展至今已將近三十年,其中湧現出一批著名的巨星,推出過大量膾炙人口的名曲,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成長中的青少年。以下評單並不單純是比唱功和知名度,而是綜合了歌手本身的實力和巔峰時刻對於樂壇的影響力以及對於華語音樂的貢獻的比較。10、劉德華大中華區樂壇和影壇巨星,華人娛樂圈影、視、歌綜合發展最成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 劉德華與張學友各自己的3首歌曲對比,祝劉德華59歲生日快樂
    (本文章也有相應的視頻,喜歡看視頻的朋友,也可以翻看我9月22日發布的視頻《不比唱功,劉德華的歌已經超過了張學友,提前祝劉德華生日快樂》標題時有改動,有出入請見諒)上世紀90年代初,比較多的人認同的是黎明,因為那時香港流傳著一句話:「你紅,紅得過黎明?」似乎那時候黎明才是四大天王中排第一的!
  • 努力了30 年的劉德華,在音樂路上是否已經超過了張學友
    「有風吹過的地方就有張學友的歌聲」,似乎張學友才是四大天王之首。當年劉德華憑藉這首歌還獲得了十大勁歌金曲獎,可以說這首歌為劉德華在香港樂壇成為1997年,該曲獲得香港電臺年度十大中文金曲,1998年,該曲獲得香港TVB最受歡迎國語歌曲金獎。
  • 2018年12月-2019年1月香港主要演出(劉德華、張學友)
    關注微博和微信公眾號「香港紅館」後,在對話框輸入任意關鍵字,如張學友、劉德華、BTS、BLACKPINK等,即可收到相關演出最新資訊
  • 劉德華張學友,誰才是華語樂壇真正的唱片銷量之王?
    劉德華張學友淵源極深,兩人合作了很多電影,大多數劉德華主角張學友配角;音樂上同為「四大天王」,在唱片銷量、獎項爭奪上較量了20多年互有勝負。 其實兩人的較量在「四大天王」之前就開始了,80年代末「譚張爭霸」時期樂壇最閃亮的兩顆新星就是張學友劉德華!
  • 張學友、劉德華合作的八部電影,七部都是經典,只有一部不盡人意
    提起張學友、劉德華的名字,相信大部分觀眾都不陌生。在香港樂壇之上,兩位天王曾風靡一時。而在港片銀幕之上,兩人出演的許多經典作品,也讓不少影迷記憶猶新。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聊一聊張學友、劉德華合作的八部電影。在這八部作品中,七部都是經典,只有一部不盡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