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倫原聲《胭脂透》:四句判詞四重深意,昭示著人物的命運結局

2021-01-07 小樓追劇

鄧倫原聲《胭脂透》:四句判詞四重深意,昭示著人物命運結局

由廣廈傳媒有限公司打造,導演何澍培執導,李一桐、鄧倫、應昊茗、方中信、李若彤、張雅卓等人主演的民國情感劇《海棠經雨胭脂透》正在芒果TV熱播,該劇是鄧倫繼仙俠劇《香蜜沉沉燼如霜》和現代劇《我的真朋友》之後的又一民國題材情感劇。

這次和鄧倫合作搭檔的是長相甜美清純可愛的李一桐,兩人在劇中演繹了一場愛而不得的虐戀情深。鄧倫為了保證劇集質量和效果,後期專門重新為自己的角色朗月軒配音,令劇迷們的追劇好感備增,也為再次為鄧倫的敬業精神點讚。

這部《海棠經雨胭脂透》匯聚了中生代和新生代兩代顏值頗高的主演,飾演朗斯年的方中信當年曾是紅遍兩岸三地的中國版「裡察基爾」,飾演朗家太太何春言的更是劇迷們熟悉的「小龍女」李若彤,再加上鄧倫和李一桐兩位賞心悅目的男女主,《海棠經雨胭脂透》可謂眾星雲集好戲連連。

在已經播出的16集劇情裡,很多觀眾都被劇中人物的曲折命運和愛恨交織的家族情仇所吸引,而四句判詞和三處伏筆所昭示的人物命運結局更是牽動著劇迷們的心。今天小樓就為劇迷們解讀一番劇中的四句判詞和三處伏筆,共同探索劇中人物的命運走向和結局。

第一句:軒宇亭榭溺紅塵——該句判詞對應的是鄧倫飾演的朗家養子朗月軒的命運結局,亭榭一詞對應著朗月軒的前半生因愧對兄長而身心受困於朗家的亭臺樓閣,溺紅塵一詞暗指他在與心愛之人緣定終生之前要歷經紅塵磨難和人海沉浮,這句判詞其實也預示著朗月軒的一生歷經坎坷命運多波折。

第二句:海棠經雨胭脂透——該句判詞對應的是李一桐飾演的女主顧海棠的命運走向和結局,海棠即是顧海棠本尊,她要歷經風雨才能透出胭脂最美的顏色,這就意味著,顧海棠最終會收穫命運最好的饋贈,但是,在此之前,她會經受風雨的洗禮和考驗。

第三句:已有好月明歸途——這句判詞對應的是朗家大少爺朗月明,應昊茗飾演的朗月明原本心似月明,但因毀容之後自卑以及為情所困,把對海棠的愛而不得遷怒於弟弟朗月軒,因此兄弟二人差點反目成仇,好在朗月明雖然誤入歧途卻終能幡然悔悟,最終收穫屬於自己的幸福。

第四句:莫待無花空折枝——這句判詞對應的是張雅卓飾演的龍家大小姐龍莫嫿,這位龍家大小姐雖然看似驕橫跋扈,但其實單純可愛用情至深。雖然龍莫嫿曾因朗月軒與好友顧海棠翻臉,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資歷漸長,她終究會正視自己的內心,走出陰霾,找到自己的幸福。

四句判詞四重深意,昭示著劇中人物的命運結局。讀懂它們,也許你就讀懂了紅塵中的一顆真心。

《海棠經雨胭脂透》作為一部民國情感劇,整部劇節奏緊湊處處有伏筆和懸念,人物之間的關係也環環相扣非常有層次感。雖然劇中帶著濃濃的青春偶像劇的色彩,但它的故事中卻穿插著家族愛恨以及家國情懷,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即使是男女之間的情感糾葛也不是簡單的三角四角狗血虐戀,它中間還有朗家對養子朗月軒發自肺腑的愛,也有朗月軒為了兄長心甘情願的犧牲。而劇中的男二女二也不是簡單的破壞者,他們也有自己的嚮往和追求,他們也有真摯熾熱的情感,他們的愛也值得尊重和承認。

這種不是徹底的好或者徹底的壞的人物設定非常有現實意義,也非常令觀眾著迷。最為關鍵的是,鄧倫的原聲為該劇錦上添花,令劇迷和倫粉們極度舒爽。關注小樓,每天跟小樓一起追劇吧!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紅樓夢》中三個人物的特殊判詞
    《紅樓夢》中三個人判詞比較特殊,值得拿出來講一講。一個是賈元春,一個是賈惜春,一個是秦可卿。這三個人都是主角,都屬於金陵十二釵裡的人物,可是在小說裡,他們又不經常出現,對他們印象又不深,究竟曹雪芹寫她們的意義任在?
  • 《紅樓夢》金陵十二釵判詞及人物命運
    大觀園裡女兒們的命運雖然各有不同,但在作者看來都是可悲的,因而統歸太虛幻境薄命司。圖冊判詞和後面的《紅樓夢曲》一樣,使我們能從中窺察到作者對人物的態度,以及在安排她們的命運和小說全部情節發展上的完整藝術構思,這在原稿後半已散失的情況下,特別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在我們讀的後四十回續書,不少情節的構想就是以此為依據的。
  • 《紅樓夢》判詞中的秘密(上)
    在太虛幻境中,賈寶玉看到了《紅樓夢》中很多角色的判詞。這些判詞,是用比較隱晦的詩句,講出了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結局。這對紅樓夢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因為紅樓夢是一個缺失了結局的故事。讀者可以從這些判詞中猜測人物的結局。
  • 《紅樓夢》:薛寶釵和林黛玉的判詞暗示了她們怎樣的命運?
    作者借賈寶玉所見的金陵十二釵判詞暗示了其中各個主要人物的命運。那麼對於書中兩位奇女子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判詞又是怎樣的呢?各位看官請看:「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以上便是對二人的判詞,至於為何將薛、林的判詞放在一起,那就不得而知了,也許只有曹雪芹本人比較清楚吧。首先是可嘆停機德。何解?古代有位賢妻,丈夫在外地讀書,因為想家便回去看她,妻子便毀掉正在織的布匹,勸他回去完成學業,謀求功名,光宗耀祖。
  • 《紅樓夢》第五回判詞
    全書重要的女性一生的命運都被總結成一首一首的詩,放在櫥櫃抽屜裡,讓賈寶玉這個十三歲左右的男孩子打開去瀏覽;或者編成一首一首曲子,唱給賈寶玉聽。他所讀的詩句、聽的歌詞,都是某一女性的「判詞」,像我們在廟裡抽出來的一支籤。小男孩似懂非懂,因為事情還沒有發生,有些人物還沒有出場。那些「判詞」是天機,仙姑透露給賈寶玉,好像要他警醒,可以事先避免。
  • 《紅樓夢》中元春的判詞如何理解?從元春之死看其命運
    這是《紅樓夢》中第五回裡,作者給元春的判詞,概括了元春的命運。怎麼理解這四句話呢?我認為是這樣的——「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宮闈」,是說元春在宮裡度過了二十個春秋之後,懂得了不少道理。所以在她青春年少的時候,才能像火紅的石榴花開那樣,光彩照人,被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是非」即「對錯」也即道理。
  • 《紅樓夢》判詞中的秘密(中)
    在太虛幻境中,賈寶玉看到了《紅樓夢》中很多角色的判詞。這些判詞,是用比較隱晦的詩句,講出了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結局。
  • 我為紅樓寫判詞——《紅樓夢》金陵十二釵判詞賞析
    這樣一個健美開朗的女兒,結局如何呢?       「展眼吊斜輝」,就是說她婚後的生活猶如美麗的晚霞轉瞬間即失。         「水逝雲飛」,可能是預示她早死或早寡,或者命運蹇澀。「因麒麟伏白首雙星」一回,寫她揀到寶玉丟的一隻金麒麟,同她原有的金麒麟恰好配成一對。從回目「雙星」的字樣看,這肯定是對她未來婚姻生活的暗示。那麼她的配偶是誰?是寶玉嗎?似乎是,其實又不是。
  • 《紅樓夢》判詞中的秘密(下)
    在太虛幻境中,賈寶玉看到了《紅樓夢》中很多角色的判詞。這些判詞,是用比較隱晦的詩句,講出了故事中主要人物的結局。
  • 林黛玉的死因被解開,不是上吊和投湖,答案就在香菱判詞中
    關於林黛玉的死因,淚盡而亡是特別明確的結局。對此原文有暗示。下面再簡單聊聊林黛玉到底怎麼死的。 【一】 關於林黛玉上吊自盡的說法,主要是對判詞圖畫誤解造成的。再看看原文對林黛玉判詞的描寫。
  • 紅樓夢判詞及解讀(上)
    脂硯齋曾有過「釵黛合一」說,確切的解說如何,可以研究;但無疑不是否定林薛二人的差別或對立。作者將她倆在一首詩中並提,除了因為她們在小說中的地位相當外,至少還可以通過賈寶玉對她們的不同的態度的比較,以顯示釵黛的命運遭遇雖則不同,其結果卻都是一場悲劇。
  • 特別美工筆畫《紅樓夢》金陵十二釵正冊人物 含判詞和背景
    有四句詩道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林黛玉和薛寶釵兩人共用這一幅畫和判詞上畫著是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有四句詩道 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林黛玉和薛寶釵兩人共用這一幅畫和判詞畫著一張弓,弓上掛著一個香櫞。也有一首歌詞云: 二十年來辨是非,榴花開處照官闈。 三春爭及初春景?
  • 《海棠經雨胭脂透》收官 以現實為導向彰顯真善美內核
    2月27日報導由廣廈傳媒有限公司出品,導演何澍培執導,鄧倫、李一桐、應昊茗、張雅卓、方中信、李若彤等主演的民國言情劇《海棠經雨胭脂透》,正在浙江衛視周播劇場每周一至周四晚22:00熱播。自該劇播出以來,其複雜的人物關係及高潮迭起的劇情牢牢抓住了劇迷的心,而以月軒(鄧倫飾)和海棠(李一桐飾)為代表的個性鮮活的角色,在弘揚民族品牌,傳遞以人為本的人文理念,以及正確的愛情觀等方面,以潤物細無聲地方式默默地影響著電視機前的觀眾。
  • 《紅樓夢》十二釵判詞詳解
    實際上,要讀懂《紅樓夢》,讀懂第五回的十二釵判詞極為關鍵,今天我們就來詳細分解一下這些判詞。曹雪芹安排寶玉打開的第一冊是「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中的一冊,內容是一幅畫,畫中內容是「又非人物,也無山水,不過是水墨滃染的滿紙烏雲濁霧而已「,判詞是: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 《紅樓夢》:十二金釵,十二判詞,句句真言
    探知她們的命運和悲歡離合。賈元春是賈家最大的政治靠山,她的命運關乎賈府興衰。她很小就被送入宮廷,與父母骨肉分離。《紅樓夢》中「賈元春歸省元宵」大篇幅寫她在元宵節這天回家省親,骨肉親情讓人落淚。賈元春的判詞中,「虎兕相逢大夢歸」也預示著她最後死於殘酷的政治鬥爭。
  • 小生鄧倫拍戲堅持用原聲,除了演技,他的歌聲也讓人著迷
    鄧倫最讓人佩服的是堅持拍戲用原聲,在新生代裡面,他的臺詞功底是很突出的。現在演員敢每部片子都用自己原音的不多,鄧倫就算一個。像是《香蜜沉沉燼如霜》《因為遇見你》《加油你是最棒的》都是鄧倫自己的聲音。去年他的新劇《海棠經雨胭脂透》幾乎全劇組用的都是配音,最開始的預告上面鄧倫飾演的角色用的還是配音,但播出後,大家發現,鄧倫默默為角色配上了自己的聲音。所以觀眾再看鄧倫主演的電視劇時,因為用的是原聲,所以每一句語氣和人物情感都能對上,觀眾看起來也特別舒服。
  • 《紅樓夢》十二金釵判詞及解析,漲姿勢!
    《紅樓夢》人物中,短命的都有令人信服的原因,唯獨元春青春早卒的原因不明不白。這本身就足以引人深思。作者究竟怎樣寫的,從「虎兔相逢」四個字是無法推斷的。《恨無常》中有些話也很蹊蹺,如說元春「蕩悠悠,芳魂消耗」,「望家鄉,路遠山高」。倘元春後來死於宮中,對築於「帝城西」的賈府並不算遠,「路遠山高」、「相尋告」云云,都是很難解通的。
  • 《紅樓夢》裡賈元春的判詞透露了什麼秘密?紅樓死結指的是什麼?
    賈元春是《紅樓夢》裡非常重要的人物,她雖然只正式出場一次,卻成為牽動賈府命運至關重要的關鍵人物。她貴為皇妃,但是也躲不過悲慘死去的命運,為什麼這樣說呢?今天就跟大家探究一下。第一,紅樓死結指的是什麼?有關《紅樓夢》的四條最難破解的不解之謎,有兩條與她直接相關。
  • 紅樓夢:林黛玉「被」吊死,只因不了解判詞圖畫的意思
    我要說這絕不可能,但這一年多寫相關文章,發現這個說法的擁躉特別多,就轉門寫一篇文章解釋一下林黛玉的判詞那幅畫。寶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擲了,再去取「正冊」看。只見頭一頁上便畫著四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詞,道是:可嘆停機德,【甲戌夾批:此句薛。】堪嘆詠絮才,【甲戌夾批:此句林。】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甲戌雙行夾批:寓意深遠,皆非生其地之意。】
  • 紅樓夢人物判詞《終身誤》,金玉良緣到最後只能是意難平
    《紅樓夢》中有12位紅顏薄命的主要人物,被稱為「金陵十二釵」。在小說的開篇,曹雪芹借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給她們每個人的命運埋下了伏筆。其中最讓人感慨的就是薛寶釵、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糾葛。薛寶釵和賈寶玉是金玉良緣,但在賈寶玉心中只惦記著他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