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樂隊的夏天:藝術與商業本不必相互妥協

2020-10-10 Summers

終於還是決定專門為樂夏寫點什麼,但是又覺得自己會寫出一個四不像來,首先我對滾圈的了解並不深入,雖然平時會聽,但也絕不是閱盡千帆的那種,知識面有限;其次是聽音樂這種東西,甚至比看電影更加私人化,感受都是自己的,與別人很難相通;最後,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哪怕是livehouse,終究還是聽覺盛宴,用語言來形容終究會很蒼白。所以就只能大概說說對《樂隊的夏天》這個音綜的看法,以及對一些樂隊的印象。如果夾雜了過於個人的輸出,純屬意外。

第二季真的不如第一季好看了嗎

去年5月《樂隊的夏天》橫空出世,我發自內心的有種made my summer的感慨,對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從去年夏天至今,搖滾、電子、實驗音樂攻佔了我的歌單,以至於突然有天發現自己已經不知道怎麼欣賞那些狹義上的流行樂了。

今年的第二季抓住了夏天的尾巴姍姍來遲,但和第一季的一致好評相比,第二季一開播就不斷地因為各種爭議上熱搜,讓我不得不感嘆,我們真是狹隘又脆弱,連聽個音樂也會起那麼多的爭執。無論是微博還是豆瓣評分都能看出,大家對樂夏2有很多的不滿,所以我想先說說,爭議之中的第二季,真的不如第一季好看了嗎?

其實如果只看參賽樂隊的平均水平和風格分布,第二季是明顯好於第一季的。第一季請來的樂隊既有最好的,也有最差的,參差不齊兩極分化,而第二季參賽的33支樂隊之中沒有明顯的短板,平均水平顯著高於第一季。

而在風格方面,第二季也顯得更加豐富多彩。相比第一季的老搖滾、朋克、disco為主,第二季的樂隊風格更加多樣,有馬賽克這樣標準的disco樂隊,有野孩子、五條人這樣的民謠,有重塑的實驗電子,有超級斬這樣的二次元hard core,還有福祿壽和Mandarin這樣年輕的學院派,可以說這個舞臺比第一季包容的多。

所以如果只看各個樂隊的表演,看"純享版"的樂夏第二季的話,真的會比第一季的觀感更好。所以那些讓大家爭執的東西,主要是來自綜藝的部分,而不是音樂,如今第二季即將收官,就簡單說說第二季裡那些影響觀感的"雜質"究竟是些什麼吧。

  • 無處不在的廣告與用來圈錢的規則

我理解馬東的難處,樂夏第一季雖然贏了口碑,但商業上卻是個折本的生意,所以想借著今年的第二季補一補去年的虧空,這本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主持人的臺詞當中廣告的成分超過了正經內容的話,就真的讓人反感了。這一季的贊助商實在是太多了,多到馬東已經沒有辦法三兩句話進入正題,所以作為觀眾,每次聽歌之前都要聽那麼冗長的廣告銜接,確實影響興致。

如果只是廣告多的話,還不至於那麼爭議,畢竟如今商業社會,廣告無孔不入,大家早就習慣了。樂夏2真正惹來眾怒的,是節目組自己對規則的不尊重。復活賽是可以有的,也是大家喜聞樂見的,畢竟每場比賽都是一首歌決定生死,誰還能沒有個發揮不好的時候呢?所以復活賽給了一些樂隊彌補的機會,而且採用即興的方式也非常考驗樂隊的功力,所以樂夏2的第一場復活賽沒有異議,大家都看得心滿意足。可是從第二輪復活賽開始,大家就開始心累了,比如今年夏天最火的樂隊五條人,反覆地被拉回來參加復活賽,而那些沒有被淘汰的樂隊時不時就會攤上加賽,所有樂隊都被折騰的精疲力竭。而到了第三輪復活賽,由廣大網友氪金投票來決定復活的樂隊,而最後的結果又出乎很多人的意料,讓人不得不懷疑節目組有黑幕,於是才遭到了口誅筆伐。

其實對於一個比賽型的綜藝而言,復活賽本就是一個讓節目組合理幹預比賽的手段。通過復活賽,一方面增加廣告收入,另一方面撈回具有流量的選手,保證日後的收視。我相信如果不是因為五條人天然的綜藝感引來了驚人的流量,他們是不可能有如今這麼戲劇的比賽過程的。其實大家也都明白這些操作,明知是坑也會不遺餘力地"撈五條人",那是因為他們的音樂真的很好,又真的很討人喜愛。可是節目組反覆消費參賽的樂隊,無論是樂隊,還是觀眾,都覺得節目組吃相實在太難看。也難怪木馬在遭到淘汰之後的安可是《馬東是個大壞蛋》,歌詞更是直白:你定的規矩,你隨便改,為了HOT 5去比賽,誰想被淘汰,BUT樂隊都太乖。

  • 那些讓人看不慣的傲慢與偏見

讓人不舒服的不止是節目組的騷操作,還有現場評委,甚至是參賽樂隊本身那些或是明目張胆,或是暗戳戳的偏見。

比如滾圈微妙的南北之爭。中國的搖滾確實主要從北方發展起來,北京和西安是最早出現本土搖滾的地方,livehouse也自然是北方更多,於是我們的滾圈很大程度上不是按照風格來劃分的,而是按照地域,勢力最大的自然是"京圈"。北方的東西粗獷豪邁,與搖滾天然相融,起源又早,自然傲視群雄。看看第一季的HOT 5,清一色的"京圈"。不知是我的錯覺還是確有其事,我總覺得南方的樂隊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南方的東西細緻清澈,有時又帶著本土的生猛氣息,而且隨著國門的開放吸收了很多外來的元素,開始出現了迷幻和實驗性質的成分,這些我覺得都是非常寶貴的東西,反觀北方的樂隊,倒是有些功成而居,不思進取了。

可是第一季來自廣西的旅行團,來自客家的九連真人淘汰的莫名其妙,讓人有些意難平。到了今年的第二季,來自廣東的五條人第一次登臺之時,第二現場的那些樂隊竟然會問"不是五條人嗎?怎麼只有2個人?"這種問題。

而對於現場的那些專業樂評人,他們對南方樂隊的理解非常膚淺,即便是張亞東這樣的金牌製作人,在評說五條人之時,也只是說他們的音樂魅力全在歌詞,完全沒有提到他們的音樂中無可替代的海邊小城的鹹濕之感,以及他們在探索聲音實驗方面所作的嘗試。

再比如資歷、情懷和人脈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投票的結果。第二季來了很多老牌的樂隊,比如Joyside、木馬、達達、後海大鯊魚,這些樂隊成立的很早,是很多人的青春和情懷,這當然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就音樂質量而言,作為沒有這份情懷的人,我真的看不到太大的亮點。反倒是一些年輕的,可能只成立了一兩年的樂隊,讓人看到了無限的潛能。大眾樂迷完全根據自己的喜好投票也就罷了,作為專業樂迷,僅憑那些老牌樂隊資歷深,人脈廣就對他們的不足緘口不言,反而對年輕樂隊吹毛求疵,這種嘴臉真的讓人難以忍受。

而比賽結果我們也看到了,年輕的超級斬、福祿壽、Mandarin明明非常優秀,但先後遭到淘汰,如果你同時去追B站上的《德國樂迷看樂夏》這個節目的話,你會發現,那2個從來沒有聽過任何一支中國樂隊音樂的德國專業樂迷,對這些年輕樂隊的技術和颱風是多麼推崇。

所以樂夏二雖然在樂隊風格上看起來比第一季包容了很多,但也僅僅是允許那些小眾的樂隊露個臉,那些充滿了傲慢與偏見的專業樂評人並沒有給年輕人足夠的指點和機會,有點"欺少年窮"的意味,讓人真的惋惜。

那些我印象深刻的樂隊

說了那麼多節目組的事,現在簡單說說那些登上樂夏舞臺,給我留下了很深印象的幾支樂隊吧。

  • 旅行團

其實很多時候,搖滾樂聽的是編曲,是節奏設計,是器樂演奏,是那種"噪"的感覺和態度,而不是旋律。旅行團當然是有編曲的,而且編曲非常好,畢竟樂隊的鍵盤韋偉是非常優秀的製作人,但我想說,旅行團是那種非常少有的,旋律非常優美的樂隊。他們的搖滾不是那種戾氣深重的,而是充滿了溫暖的清新之感。主唱孔一蟬的音色非常溫柔耐聽,有南方人的那種細膩精緻。我本以為他們是那種love&peace的樂隊,但是後來發現他們溫柔的外表下其實非常有自己的堅持,馬東曾問他們一些尖利的問題,比如參賽的其他樂隊中,哪些是你們看不上的,旅行團的這幾個人並沒有想方設法迴避這個問題以防得罪人,而是非常坦然又真誠地說出了他們的想法,比如直言Mr. Woohoo的音樂聽不到時間沉澱出來的東西。這幾個來自廣西柳州的小哥哥,真的是溫柔又堅定。雖然沒能拿到HOT 5,但是完全不影響他們是我第一季最喜歡的樂隊。

  • 重塑雕像的權利

我對重塑的興趣是從主唱華東的那句"我不相信靈感,只相信排練"開始的。一個做藝術的人不相信天賦和靈感,真是非常有意思。而後來一首首歌聽下來,我大概明白他的態度了。

重塑是那種頗有工業風的樂隊,追求極致的嚴謹和理性,幾乎是把音樂當成數學來處理,嚴絲合縫,分毫不差,不知是不是和華東曾留學德國的經歷有關。他們用軍訓式的排練和高度的自律保證了他們演出的質量,而在風格選擇上偏實驗電子,用非常精緻的loop來製造聽覺上的刺激,所以聽重塑的曲子總有種怪誕的迷幻感。

不過本季我最喜歡的重塑表演卻是他們和蘇運瑩合作的那場,重塑就像嚴密的建築,雖然巍峨但是過於嚴肅,缺乏靈動,而蘇運瑩的聲音就像自由的鳥兒,在密不透風的建築之間上下翻飛,這種反差相輔相成,給人非常美妙的聽感。

  • 福祿壽&Mandarin

這兩支年輕的樂隊是第二季好大的驚喜。

福祿壽是三胞胎姐妹樂隊,雖然看起來文靜靦腆,又是正統的學院派出身,但是沒曾想到她們的音樂居然會帶有濃厚的中世紀哥特風和宗教音樂的質感,讓人非常驚豔。尤其是和李雲迪合作的《沒咯》,無論是暗黑的歌詞、旋律和舞臺設計,還是李雲迪將鋼琴直接當成打擊樂器來使用,都讓這首歌成為我心目中樂夏2最優秀的表演。可是這場表演取得的成績卻不佳,無論是張亞東還是專業樂評人,都建議她們轉變編曲思路,可是又並沒有說明原因,或者節目組沒有把那一部分剪進來。對此,我只想說:你們非常棒!自信一點,不要輕信別人的看法,不要輕易改變!在中國的滾圈,你們的風格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而Mandarin大概是第二季的33支樂隊中技術最好的樂隊了。主唱Chace 98年出生,是16歲就登上了tomorrow land的全能DJ、製作人,鼓手安雨在爵士鼓圈內是年輕的傳奇,吉他肖駿作為90後,已經是大學爵士吉他專業的導師了。這三人在各自的領域都是頂尖的存在,如今組成了樂隊,用丁太升的話說,是降維打擊。我同意張亞東的說法,他們的技術可以支撐他們作任何的音樂嘗試,他們需要的只是時間。最後止步樂夏的半決賽真的是很可惜,畢竟大多數人聽音樂聽的是快感,而聽他們的歌確實需要很好的樂理基礎。整季的表演,我個人感覺聽感最好的是Cradle Song,鼓聲和節奏真的無可挑剔,中間的英語念白也非常講究。

  • 五條人

最後的篇幅必須留給五條人,因為實在是有太多可說的東西了。我其實一直不太喜歡聽中國的民謠,總覺得聽感很廉價,但是樂夏2中的野孩子和五條人讓我意識到,中國不是沒有優秀的民謠,只是不為大多數人所知而已。野孩子一開口就能讓你感受到西北乾燥的風,以及大山大河的大美之美,而五條人的音樂一起,你就仿佛能聞到潮汕海邊鹹濕的空氣,縣城的人來人往,以及滾滾紅塵中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我曾經寫過一篇小文,聊了聊影視作品中的文學性,五條人的音樂讓我意識到,音樂之中也會包含濃厚的文學質感。樂夏2中很多樂隊的歌詞都非常棒,比如達文西、白皮書、Comz,而五條人的歌詞絕對是獨樹一幟的存在。有非常隨性恣意的,比如

你看那風有時往東吹有時往西吹我的頭髮就是這樣被吹亂的啊
——五條人《我的頭髮就是這樣被吹亂的啊》

也有藝術感極強的,比如

我們在想像中度過了許多年農村已科學地長出了城市……我們在想像中度過了許多年城市又藝術地長出了農村……我們在想像中度過了許多年許多年之後我們又開始想像
——五條人《城市找豬》

還有的充滿了市井氣息和人文關懷,比如

我當然知道葡萄牙在西班牙隔壁你也非常清楚我現在還深愛著你……我想我今夜喝多了不過話又說回來為什麼你還是滴酒不沾為什麼你還是鐵石心腸
——五條人《地球儀》

而且五條人的很多歌是用方言演唱的,所以我總覺得他們的音樂是一半是賈樟柯,一半是畢贛,既有極強的紀實感,又充滿了蠻荒中的詩意。

而在編曲傾向和舞臺設計方面也是非常用心的。復活賽主唱仁科直接把啤酒瓶當作吉他的劃棒,鼓手長江半決賽中又把垃圾桶當作鼓來使用,除了突出自己隨性灑脫的颱風之外,也是也在不斷探索聲音效果的邊界。

近些年新出的幾首歌不再局限於市井,而是融入了很多迷幻的、實驗的元素,比如膾炙人口的《阿珍愛上了阿強》的後半段solo,再比如今年新出的《食醉狗》,都是非常大膽的嘗試。

不過尷尬的是,五條人音樂本身的優秀大概只是大家"撈五條人"的次要原因,主要原因還是他們天然的綜藝感。樂夏首秀的臨場改歌,以及talking環節的金句頻出讓五條人一夜之間就出了圈。不論是那句讓人忍俊不禁的"我知識分子不打架的",還是擊中了無數社畜神經的"你一定會找到更好的工作",都讓他們成了今年夏天的頂流。

隨後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五條人被淘汰了3次,又被復活了3次,如今闖進了決賽,馬上就要爭奪本季的HOT 5。面對意外的一夜爆紅,仁科戲謔地說自己"飄了,有點膨脹",又認真地說"說真的,我覺得我還是能把握它的",大家在會心一笑之餘又很放心,這幾個海豐縣城出來的青年,永遠那麼真實,永遠那麼可愛,永遠帶著赤子之心。

也曾有媒體採訪他們的時候問過一些敏感的問題,比如你們復活之後的演出,是不是有些向商業妥協了?仁科自然還是那副笑嘻嘻的玩世不恭的姿態,但他的回答讓我有點吃驚又有點感動:"這是個遊戲而已,我們不會向商業妥協,當然商業也不需要向我們妥協,合得來就合作,合不來就算了唄"。

說的真好。很多時候我們總在嘆息這年頭藝術不得不向商業妥協,但我們忽略了,如果沒有物質基礎,藝術又怎麼能繁榮?所以藝術並不天然比商業高貴,我們不希望藝術向商業妥協,其實商業也不該向藝術妥協,就像仁科說的,和則聚不合則分就好了,沒有那麼複雜。

所以對於五條人而言,雖然他們或許被節目組利用、消費,但他們確實獲得了廣闊的舞臺,讓自己的音樂有機會進入更多人的視野;而對於廣大樂迷而言,不管你是愛五條人的音樂,還是愛他們的綜藝感,只要你記得他們在臺上光芒萬丈又幽默灑脫,記得他們在即興環節只用了1分30秒就創作了一個新單曲的風採,又或者你記住了仁科充滿少年感的白T和阿茂的紅夾拖,這季樂夏就總是有所收穫的。

洋洋灑灑說了這麼多,其實我覺得樂夏2雖然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它依然是非常有價值的音樂綜藝,很多樂隊通過這個舞臺從小眾走向大眾,很多樂隊獲得了足以支撐他們繼續追求音樂夢想的物質資源,更是讓我們看到了太多寶藏樂隊,寶藏音樂人。這個節目需要的公正客觀,其實也是我們整個社會所要追求的公正客觀,我們可以批評,但是沒必要苛責。

相關焦點

  • 大陸劇:樂隊的夏天第二季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
  • 33支樂隊集結,明晚《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開啟躁燃夏天
    》第二季將登陸愛奇藝開播,首播兩期。《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陣容強大,33支樂隊中,有「正在巡演」的人氣樂隊,有「沒聽說過」的年輕樂隊,也有「消失很久」的老炮樂隊,每一支都很有看點,讓人十分期待。去年的《樂隊的夏天》,帶動了樂隊文化風潮。其中像「新褲子」「盤尼西林」「刺蝟」等樂隊,更是通過節目收穫了大量粉絲。
  • 蹲一個《樂隊的夏天》第二季
    如今看綜藝節目已經成為閒暇生活中的一部分,音樂的、文化的、搞笑的、深度訪談的……在去年差不也是這個時候有幸參與了一次《樂隊的夏天》節目錄製,當時還不是任何樂隊的粉絲,聽過的樂隊也只是零星的幾支老牌樂隊而已,出於對綜藝節目錄製現場的好奇,填寫了報名信息,但沒想到就這樣通過了。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陣容官宣,33支樂隊已經集結完畢……
    7月14日晚,《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在官方微博宣布了參賽樂隊陣容。名單包括野孩子、達達樂隊、木馬樂隊、聲音玩具、Joyside、重塑雕像的權利、後海大鯊魚等33支樂隊。《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的陣容除了一些老牌樂隊外,還有其他的身影,像蔡維澤的「傻子與白痴」、白舉綱的「白日夢症候群」等,這幾支應該算是新一季樂隊裡的「偶像派」了。
  • 福祿壽樂隊哪裡人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終於播出
    福祿壽樂隊哪裡人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終於播出時間:2020-07-28 06:14   來源:唯美村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福祿壽樂隊哪裡人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終於播出 最近,終於播出的《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依舊是備受關注。第一期節目裡,福祿壽樂隊讓不少觀眾眼前一亮。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官宣 頂配陣容開啟躁燃夏天
    》第二季,繼7月10日公布超級大樂迷陣容後,於7月14日公布了33支樂隊陣容。33支樂隊頂配集結 「新聲」力量燃躁開場在14日官宣的陣容中,《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集結了校園民謠元老級樂隊水木年華、頂級後朋樂隊重塑雕像的權利、頗具傳奇色彩的武漢樂隊達達、詩意十足的木馬樂隊、來自後海的「衝浪手」後海大鯊魚、闊別十年的朋克樂隊Joyside、殿堂級民謠樂隊野孩子等國內極具影響力的老牌樂隊,陣容堪稱頂配。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你喜歡哪支樂隊?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等了很久,終於來了。經過6期播放,一共33組樂隊都已經第一輪表演完畢,並且產生了20強。我這個看熱鬧的外行,從去年第一季後喜歡上了新褲子和刺蝟,對第二季的期待也挺高的一般來說,第二季都會不如第一季,《樂隊的夏天》也不例外。這種不如,其實並不是說這些樂隊不如第一季,其實是節目的用心程度和呈現給觀眾的東西,可能不如第一季。比如,對樂隊的介紹和採訪,比較流於表面,熱衷於所謂的「找梗」。對樂隊理念和音樂表達,介紹不多。請來的超級樂迷、專業樂迷和大眾樂迷,都沒有什麼介紹,票數就會比較奇怪。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淘汰賽回顧
    隨著《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第一賽程結束了,知乎上冒出了一個扎心的問題:《樂隊的夏天》變味了嗎?出於對第一季的認可和對第二季的期待,這個問題我不想輕下論斷。第一季時,這是一個可以當成音樂節來看,同時又有綜藝製作質量的節目,雖然影響力有限,但在小圈子裡的成功,足以抬高第二季的身價。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還沒開播,答案就已經出來了!
    馬東和他《樂隊的夏天》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檔將「樂隊綜藝」做成成功案例、並且用一個夏天的時間,打造出的又一個爆款綜藝品牌。以至於2020年過去一半,好多年輕人都在翹首期盼的綜藝節目依然是它——《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當《樂隊的夏天》終於官宣第二季的參賽名單時,或興奮或失望的死忠粉也直接炸了鍋。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眾口難調~
    一開始聽到樂2要開播的時候,我是超級期待的,畢竟第一季的時候通過這個節目認識了很多樂隊,也遇到我最愛的刺蝟。雖然很多人都笑稱第二季也可以叫撈五條人(再撈五條人,又撈五條人...),但不可否認的話,自帶話題的他們為節目帶來一波波的熱度。總歸是好壞摻雜吧。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關於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一些想說的
    1.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第一喜歡joyside的邊遠,第二喜歡木馬的強強,第三喜歡五條人的仁科。2.joyside裡的貝斯手劉昊說邊遠在過著一種大家都羨慕的生活,但是大家不敢這麼活。邊遠在別人看來是孤獨的,但是當你置身一群人中間,你同樣會感覺孤獨。沒有人能完全理解一個人,保持適當距離更有助於關係長久。邊遠身上有一種歷經滄桑卻仍然保持單純,純粹的氣質。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與夏天再見
    第二季《樂隊的夏天》完結。祝賀「重塑雕像的權利」獲得Hot1,重塑在最後一場的演出自帶聖光,再次幫助提高了整個樂夏以及觀眾的音樂Level,而且是讓人聽完頭皮發麻的那種Level,把一眾超級樂迷都聽酥了,都已經語無倫次了。他們滴水不漏而且嚴絲合縫的團風和曲風,完全說明了,除了他們自己,任何外部力量都沒有重塑「重塑雕像的權利」的權利。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為何高開低走?
    引文:第一季的大獲成功,讓第二季似乎"想得更多",多了的或許就是一絲功利心,從第一季裡需要樂隊,給予樂隊最大的尊重,到第二季裡,樂隊依賴節目"想紅"的感覺表露無遺,多了一些講故事,真正音樂的內容減少了很多。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第二期歌單 11支樂隊名單排名一覽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第二期歌單奉上!傳奇樂隊輪番來襲,11支樂隊蓄勢待發,一場超嗨盛宴即將到來~究竟誰會成為今晚的TOP6?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第二期歌單 責任編輯:鄭莉莉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收官,評論兩極分化,進步還是退步?
    引發這些爭議的不只是因為哪支樂隊被淘汰,而是就音樂本身產生了巨大的審美差異。說得再直白一點,一大批觀眾對於《樂隊的夏天2》裡大量的後朋,後搖,先鋒實驗音樂欣賞無力。因此,很多人說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不如第一季好看。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終究是五條人的夏天啊
    不了解樂隊,第一季超級好看,可以繼續期待。第二季中我聽說過名字的有,後海大鯊魚,傻子與白痴,HAYA,水木年華。大家要好好準備呀,期待期待2020.10.12看完了最後一集。可以說,這個夏天是五條人的夏天。從我作為觀眾的角度來說,我完全不了解搖滾樂,對樂隊的認知也是從各大綜藝節目組了解到的,比如《我是歌手》的haya,《明日之子》的蔡維澤。所以,我看這個節目的,對綜藝性的看重要遠大於音樂性。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文案,用熱愛讓夢想無界
    去年夏天,《樂隊的夏天》颳起一陣樂隊浪潮,他們的熱血和對夢想的執著感染著觀眾、也讓我們認識了許多優秀樂手,了解到了小眾的文化。還帶火了新褲子、刺蝟等樂隊。今年,《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來了,帶著全新的導師陣容周迅 、大張偉 、張亞東、馬東,和33支樂隊,點燃這個盛夏。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人氣樂隊空降南京,有你的愛嗎?
    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鳴)《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要來南京了!8月29日、30日,「幕燕·星巢音樂嘉年華」將邀請《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中的人氣樂隊——木馬、島嶼心情、法茲、霓虹花園、超級斬等樂隊,為南京樂迷奉上一場音樂盛宴。
  •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要來了,你期待嗎?
    隨著2020年的到來,《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也即將到來。官方也放出了第二季的擬邀陣容。他們是:黑豹樂隊 / 後海大鯊魚 / 杭蓋 / Joyside / 木馬 / 火星電臺 / KAWA / 好妹妹樂隊 /丟火車 / 島嶼心情 / 馬賽克 / 鳥撞 / 閃星樂隊 / 敗犬 / 異國人 / 告五人 / 橘子海 / 廚子與戲子 / 老王樂隊 / 椅子樂團這樣來看《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還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花錢樂夏
    第二季的樂隊類型更多元化,但真正像第一季的新褲子、刺蝟、海龜、痛仰那種雅俗共賞的比較少,我心中只有木馬是這個級別,其他像重塑、五條人旋律上不好聽,達達、joyside音樂性上過於簡單偏流行,haya、馬賽克、椅子都是風格單調有點混到後面的,而比較驚豔的白皮書、康姆士又離開的太早,沒唱幾首,所以到前十的時候我對留下的陣容是比較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