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成功的綜藝是哪一個?這個問題應該沒有什麼疑問。
馬東和他《樂隊的夏天》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檔將「樂隊綜藝」做成成功案例、並且用一個夏天的時間,打造出的又一個爆款綜藝品牌。
以至於2020年過去一半,好多年輕人都在翹首期盼的綜藝節目依然是它——《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當《樂隊的夏天》終於官宣第二季的參賽名單時,或興奮或失望的死忠粉也直接炸了鍋。畢竟,最終公布的33支樂隊名單,相較於之前網上盛傳的版本還是有不小的出入。
所以這樣一個問題也應運而生:第二季《樂隊的夏天》,相比於第一季,會有怎樣的前景呢?
大家最關注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哪些樂隊能夠搭上這班快車扶搖直上?
說的再直白點兒:究竟誰能火?
因為《樂隊的夏天》已經被烙下了鮮紅的標籤,那就是樂隊的「升值器」。
2019年《樂隊的夏天》火了之後,不明就裡的觀眾甚至以為中國搖滾火了,實際上搖滾的市場雖然有了一定提升,但是真正火了的還是在節目中躋身頭部的樂隊——一檔綜藝節目怎麼可能改變一種音樂市場的文化核心呢?頂多也就能提升一些市場經濟罷了。
當然這不是一種貶義的評價:新褲子的彭磊和龐寬、刺蝟的子健應該算是憑藉自己的人格魅力重新定義了一次偶像,瞬間升級了自己的視野條件。
當他們不再需要為生計而發愁的時候,自然能夠更加專注於藝術創作。
#Click 15和盤尼西林樂隊都曾經是混跡地下Live house的基層藝術工作者,如今也有了更好的賺錢機會。哪怕他們只是搖滾界的個體,但對搖滾界來說也是好事一樁。
那麼到了《樂夏》第二季,誰能夠代替搖滾界承載這些「好事兒」呢?
翻看《樂隊的夏天》官宣的第二季陣容,老樂隊的成色似乎並沒有第一季那麼陳釀。
當然,想要在找出來一兩個「痛仰」或是「面孔」這樣幾乎能代表近代搖滾史的樂隊,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事實上,第二季當中的達達、Joyside和後海大鯊魚的風格和業內資歷都足夠讓他們像新褲子和痛仰那樣兌換成最終的優異成績。
當然,他們並不是這一季節目中資格最老的「老炮」,也不是所有老炮都能指望這個節目「翻身」,這是後話。
因為更加重要的是,他們的形象與風格更像是那種能夠被大眾所接受的魅力。他們都有足夠多的故事可以講,也都有能夠讓人蹦起來的音樂。
比較讓人擔心的是,後海大鯊魚的主唱付菡能把音準保持到什麼級別——某種程度上來說,後鯊是和痛仰有些相似的樂隊。他們都能在摩登天空主導的草莓音樂節上壓軸演出,也都有足夠的資歷、粉絲和優秀的作品。
至於現場發揮,有些時候真的需要一些機緣巧合。
對於搖滾樂的老粉來說,這檔節目的另外一個意義就在於圓夢了。如果一定要說《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有哪些方面直接完成了對第一季的超越,無疑就是「搖滾老炮」的數量了。
達達自不必多說,多少人看到這個名字就想哭;還有很多人在感嘆有生之年能夠看到Joyside能夠走上綜藝節目,我們也樂於看到關錚刷新全國網友對於鼓手的認知——宣傳海報上沒有看到關錚的時候其實有些讓人意外,好在他在個人微博上讓人放了心。
另外一類搖滾老炮的出現是讓人有些意外的。Carsick Cars的張守望一度像一個孤傲的劍客一樣行走在北京的各大Live house,重塑雕像的權利出現在這裡也像是在挑戰節目組的選拔底線。
他們都不太像是那種能被大眾接受的藝人和樂隊,但恰恰因為他們的存在,中生代搖滾的血脈才得以被人認知。
搖滾很帥也很酷,但並不一定是現在年輕人喜歡的那種「帥」法和「酷」法。這些中年男人能夠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至於大眾能不能接受,那是另外一個問題。
像木馬、聲音玩具、左右、島嶼心情這些人,則是變數最大的樂隊名單。他們容易讓人想起第一季時候的果味VC、黑撒和醒山。
有名氣有粉絲也有作品卻不能在綜藝節目裡順風順水是一個有些悲傷的故事。畢竟33支樂隊總會有人傷心,至於傷心的是誰其實也不太重要,因為節目過後,也就沒人記得了。
其實看到這個名單最大的感受,還是《樂隊的夏天》團隊能夠吸取不少第一季時候的經驗和教訓。
成功的經驗重點在於風格化,第一季的#Click 15、Mr. WooHoo都是風格化音樂成功的典範,所以第二季他們也找來了重塑、旋轉保齡、大波浪等等,搖滾樂的世界是多元的,這樣的決策對於節目和市場都是好事。
至於失敗的經驗教訓,顯而易見在於資本的吸納。
第一季裡面的兩個男團樂隊毫無疑問是徹頭徹尾的失敗,於是在第二季裡面,他們也不再唯資本是從了——我不太相信作為一檔專業的樂隊節目會主動邀請水木年華和白舉綱進組,但是既然他們進來了,一些童年回憶和流量粉絲也會跟著進來。
相比於男團樂隊,至少從音樂方面來說他們還有不少值得期待的部分,這本身並不算是壞事。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不得不說一說值得期待的新面孔了。
馬賽克、法茲、白皮書、達聞西等等樂隊的名字,都是近年來在Live house裡打拼過並且有些冒尖的樂隊。
事實上,關於「XX樂隊有沒有資格和實力上樂夏」這樣的話題,已經從去年夏天蔓延到了今年的夏天。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沒有懸念的,當然是有更多值得讓大眾知道的優秀年輕樂隊沒有獲得這個寶貴的機會,但能夠出現在這個名單當中的樂隊,已經足夠讓人期待了。
所以最關鍵的問題「究竟誰能夠成為贏家」,答案究竟是什麼?顯而易見,當然是摩登天空。
2020年《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摩登天空旗下走上這個舞臺的樂隊數已經達到了三分之一,哪怕他們作為投資人做這樣規模的投資,都已經不可能虧本了,更何況摩登天空與樂夏的關係已經家喻戶曉。
大多數的音樂廠牌都處於艱難境地,摩登天空本應也是,但《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的到來,對他們來說應該是一劑「止痛良藥」。
那麼「樂夏」本身呢?節目能夠達到的高度,恐怕還是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前面講過的,節目組吸取第一季的經驗教訓完成了樂隊陣容的升級,但是老牌樂隊的組成相比於第一季有了很大差異,年輕樂隊的實力足夠雄厚,但是話題性很難站到能夠頂替盤尼西林地位的個體——畢竟我們不能總是死皮賴臉的指望著著「黑刀」老師丁太升來提升黑點和話題性吧?
更加重要的問題是,他們會不會失掉成功的本真。
從「樂夏」之前公布的節目預告片來看,似乎有些被當今最紅火的男團女團式選秀給晃到,甚至拿出道這樣的字眼放在一幫三四十歲的搖滾樂手身上——合著這幫糙老爺們兒前邊十幾、幾十年都白混了?多多少少顯得對獨立音樂人們沒那麼尊重。
他們也在努力,他們找來了「朋克教父」大張偉和更加真實的「搖滾女粉」周迅老師。
哪怕這是根據流量擬定的嘉賓陣容,這樣的努力都足夠打在點兒上了。馬東和他的團隊理應知道這檔節目成功的核心是什麼:搖滾精神,最獨立的東西才能夠產生最獨立的價值和文化影響。
這個高度拔得有點高了,但他們有機會達到這種高度。
「商人」馬東,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