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心煩意燥的時候,讀讀王維的這首詩,便會感覺世界是如此美好

2021-01-10 詩詞曲精品齋

唐玄宗開元末年,張九齡罷相,唐朝的政治由清明逐漸變成了渾濁,王維看到朝廷如此,內心掀起了極大的波瀾,思想發生巨大的變化,愛國熱情漸漸消退,漸漸走上了明哲保身的歸隱之路。王維晚年,其實是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一旦王維融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中,便為我們留下了大量優秀的山水田園詩。

王維的山水田園詩,構思新穎、清新雅致,有著極高的藝術造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在王維現存的四百多首詩中,山水田園詩,佔據了多數。下面這首經典的《山居秋暝》便是其最為著名的詩作之一。這首五言律詩,雖然只有40字,但是卻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高超的表現技法,為我們展現出了一幅美妙的山景圖,交織成了一曲清新、和諧、安靜的音樂,讀之大有出塵之感。

山居秋暝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首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以時間節點起筆,突出新雨後、晚來秋的特定環境,帶給人一種幽靜閒適、清新怡人的感覺。試想,一個秋天的傍晚,在一座寂靜的村邊,雨水剛剛洗漱過的青山顯得格外翠綠,天氣舒爽宜人,這是多麼清新、淡遠的意境啊!

而這兩句中,「空」字非常耐人尋味。這裡的「空」,自然不是光禿禿的意思,而是指翠綠、濃鬱的樹木隱蔽了人類的蹤跡,所以顯得「空」。王維寫詩,非常喜歡用「空」字,除了此處,還有像「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的名句。

頷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是極負盛名的千古名句。一場秋雨,仿佛將世界都洗滌乾淨了,空氣顯得格外香甜,到了晚上,明月灑下柔和的清輝,將松樹、山峰、竹林、流水全都灑遍,因為新雨而暴漲的泉水,流過青石,發出叮咚爽朗的水聲,四周靜得出奇,流水的聲音猶如大自然的脈搏。自然之美與心境之美,貼合得天衣無縫。

如果說「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至美的自然之景,那麼頸聯的兩句,就是一幅人文的美景。

頸聯「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由視覺到聽覺,猶如一連串的電影鏡頭,詩人先是聽到竹林中的陣陣笑聲,原來是浣紗的姑娘們結伴回家的笑聲,詩人看到亭亭的荷葉被搖動,原來是漁船回來了。

這兩句詩的妙處,是不見人形卻處處都是人,詩人是聽到的笑聲、看到的蓮動,這就更加襯託了前兩句寧靜的景象,而浣女隱藏在竹林中、歸舟隱藏在荷葉中,多麼富有情趣!這是王維的高明之處,如果由前兩句而來,一直描寫靜態,美則美矣,但也稍顯死寂,可是詩人卻巧妙地加入了「聲音」,這樣就通過鮮明的對比,更反襯靜謐之美。另外,詩人用這兩句,也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淳樸的山村風光圖景,猶如世外桃源一般,帶給人安居樂業之感,這也為後兩句做出了鋪墊。

尾聯「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是抒情,也是詩人從前面景物有感而發的慨嘆。雖然春天早已經過去,但是此處的秋景,卻如此美麗,所以詩人願意留下來,《楚辭》中有「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之句,王維在此處,流露出了對山中秋色的喜愛,同時也體現了他想要歸隱的思想情懷,正如他另一首名詩《青溪》中寫到的:「我心素已閒,清川澹如此」。

王維這首詩,有著高超的藝術剪裁能力,其藝術風格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

(1)詩中有畫的意境之美。歷來評論王維的山水田園詩,都以「詩中有畫」來評論,這一評價出自於東坡,「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而「詩中有畫」正是《山居秋暝》的顯著藝術特色。

深山、新雨,秋天的傍晚,明月高照、清泉汩汩,竹林中是笑聲不斷的浣紗女,荷葉處是穿行而歸的漁船,這不就是一幅天然的山水圖嗎?甚至其中的元素比圖畫更加豐富,聲音、動景也都加入了,讓詩境與畫境達到了完美的統一。

(2)和諧的音韻之美。王維本身是音樂大師,所以他的詩歌中,總是有著和諧的音韻之美,這在《山居秋暝》中表現得更加突出。而其中,頷聯和頸聯,更是如此,不僅對仗工整、格律嚴謹,而且充滿了節奏和音韻的和諧感,「月」是入聲,「照」是去聲,聲調由收殮轉入高昂,這與詩人所見之景完全相符,而「流」字是舌音,讀來便有流水潺潺的感覺,這樣渾然天成的韻律,當真是絕唱,怪不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千百年來令無數人追捧!而「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也是韻律感十足、動靜結合的佳句,有行雲流水之妙!

(3)禪悅理趣之美。讀《山居秋暝》,大有一種超然物外、放空一切的感覺,這種情趣,或許和王維對佛學的研究有關,禪宗講究心靜,王維中年後便是一個篤誠的佛學者,追求寧靜、不塵不染,是他的修養。這首詩,便將大自然的澄澈、空靈表現地淋漓盡致,人與大自然,早已經合二為一,單純、美好,洗滌心靈,讀完能讓人忘記一切煩心事。

王維的這首名詩,語言自然樸素,不事雕琢,描繪了一幅清幽明麗、雅致清新的景色,有聲音、有畫面、有動感,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人文圖景,全都充滿著和諧、美好,意境之妙,情趣之高,當真是少有人及!

相關焦點

  • 心累時,讀讀王維這首詩,牢記最後兩句,釋懷所有的不開心
    一直很喜歡白落梅的一段話倘若心中藏一彎明月,又何懼世間迷離。煙火紅塵,同樣可以靜賞落花,閒看白雲。」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我們每個人都不過是蒼茫世海裡的一粒沙,把倉促而短暫的生命過得稱心,也是一種境界。王維有詩云「寂寥天地暮,心與廣川閒」,在蒼茫天地間,放空自己的靈魂,當心靈和山水一樣寬廣,又何懼世間的紛紛擾擾呢?
  • 王維的這首詩很冷門,卻寫出了絕美的田園風光,美得讓人念念不忘
    正如宋代文學家蘇軾對王維的評價:「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這首《春園即事》便可以說是「詩中有畫」的代表作之一。《春園即事》是王維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是王維早期的詩歌作品,寫於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2年)前後的一個春天,當時王維正隱居輞川。
  • 王維的這首詩,禪機畢現,悠遠的意境讓人可望而不可即
    ——唐 王維《終南別業》他信仰的建立是與唐代的宗教信仰有關,最直接的影響當來自於他的母親,那是在他父親去世後,母親便開始了齋戒,念起了佛經。等到王維妻子離世後,年輕的王維就已經萬念俱灰,有了出離心,他一生只寫了一首表達愛情的詩《紅豆》來表達對妻子的思念,所以他在這詩中便講的是一個人做事的因果,中歲便是早年,一個「頗」字,便講其研究禪理之久。經歷過,才懂得痛徹心扉的感覺,愛過恨過,才曉得那一切不過是緣法。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寫盡了別情,被稱古今第一
    從先秦的《詩經》,到兩漢的樂府,再到唐詩、宋詞、元曲,離別之情是唱之不盡,離別之詩是不勝枚舉。而這之中,尤以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渭城曲》為最。宋人劉辰翁更是在《王孟詩評》中說:「更萬首絕句,亦無復近,古今第一矣」。
  • 唐代詩最著名的隱居詩人是王維,但這個詩人、這首詩是王維的榜樣
    但是當這一條路被堵死了之後,他們會轉而走向山林之間,走向山河湖海,在大自然的本真的面貌當中尋求到更加真實的自己。在這一點上做得最出色的莫過於王維。王維最讓人欽佩的一點就是,他已經在世俗生活當中證明了自己的價值,還選擇歸隱山林。十幾歲的時候就拿到進士,而後一路升職到右丞相。40歲之後隱居山林,也還是一直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禪意深厚,空靈雋永,值得拜讀
    在王維生活的盛唐時代,中國的佛學發展已經到了全面成熟的階段。在當時,不僅天台、三論、唯識諸宗已經具備了完整的理論體系,華嚴與禪宗也確立了相當成熟的核心思想。王維從小也是在佛風薰染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他的母親崔氏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他的弟弟王縉也信仰佛教。王維自己也在十幾歲的時候就拜了高僧道光為師,向他學習佛理,王維對佛學有著很深的領悟。
  • 王維的三首詩,孤獨的三個境界
    琴音停,公主看向他:「這是什麼曲子?」少年答:「《鬱輪袍》。」在長安城裡,玉真公主從未聽過這樣的音樂,而接下來,岐王讓他遞來詩文,看完,公主眼睛一亮,說:「如果這次科舉你取得解元,我定會全力舉薦你。」而他的父親尤其喜愛詩文,於是便親自指導功課;母親擅長作畫,從小耳濡目染之下,王維的一筆水墨畫練得超然絕群。這樣的王維,一出生便身帶貴族氣質,《集異記》中說他:「妙年潔白,風姿都美。」兼具音樂和文學的造詣,想來見過他的人,也一定會被這如夏花般絢爛的光芒吸引。
  • 王維最美的一首田園暮歸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被選入唐詩三百首
    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王維晚年居住在藍田輞川,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的詩,前期以邊塞題材為主,後期便以山水田園為主,與山水詩人孟浩然齊名,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可以說是詩中有畫,描寫的景象極美,當然,其中也有一些通過山水田園宣揚佛理的詩作,這就要辯證來看了。
  • 王維最美的一首詩,標題僅一個字全文僅20字,小學生會背卻不懂
    王維的詩基本上都是幾十個字的,裡面的意思都是最簡單不過的了,朗讀起來朗朗上口,背起來也更容易。雖然好懂,但是他的詩首首精彩,給我們刻畫出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王維最受小學生喜愛的一首作品,這首詩的題目只有一個字,整首詩只有20個字,雖然簡單但是這首詩卻能夠年年入選小學課本,可見其意境有多絕。
  • 當你孤獨的時候,讀讀這7首詩詞,陪你度過艱難
    當你倍感孤獨時,不妨讀讀這些詩,為你的心驅散陰霾,普照陽光…… 孤獨是分種類的,因別人而起的孤獨,常常會使人倍感失落、乏味;因內心而起的孤獨,才能讓人獲得最極致的充實。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當你看穿生活的本質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而享受孤獨的人,向來如此。
  • 王維的一首詩,讓自己走出了人生的絕境
    這首詩是唐朝著名詩人王維所寫。這首詩雖然沒有王維其它的詩出名,但是這首詩的功勞可不小,因為有這首詩,王維躲過了一劫,它可以說是王維的救命詩。 寫這首詩的時候,正是安史之亂的時候。安史之亂發生的時候,王維本來是和皇帝唐肅宗在一起的,結果在行程中掉隊,被叛軍所擒。 王維想逃跑,但沒有成功,後被叛軍押到洛陽。
  • 王維的生死之交!王維寫他的詩很多,他從王維輞川別業回家作此詩
    話說這天,裴迪又大清早去到王維家串門同王維談天說地、互相對詩、聊聊近況、聊聊人生、互相寬慰、發發呆、看看風景,整整呆了一天。在回家路上充滿喜悅地、美滋滋地寫下這首詩:華子岡唐代:裴迪日落松風起,還家草露晞。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 唐代大詩人王維的《相思》膾炙人口,這首詩裡的「君」究竟是誰
    他寫有一首膾炙人口的詩——《相思》,詩的內容是: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首五絕寫出了詩人心中的相思之情,隨著《唐詩三百首》流傳之今,幾乎家喻戶曉。很多人認為這是作者思念自己所愛的人而寫得一首詩,其實不然,這首詩還有一個不為人熟知的名字叫《江上逢李龜年》,可見這是眷懷友人之作,所以詩中的「君」應當指的是李龜年,而不是他的妻子。
  • 當你孤獨的時候,讀讀這些詩,陪你走過艱難
    當你倍感孤獨時,不妨讀讀這些詩,為你的心驅散陰霾,普照陽光……詩人被俗世功名所束縛,無法與隱居山中的友人相見,便寫了一首詩遙寄自己的思念。人在社會中摸爬滾打,為了生存難免被俗事纏身,有時我們看著這個熙熙攘攘的世界,也會想要逃離到幽靜的山中,享一世清靜。但生活還要繼續,活著,是一種責任,儘管一路風雨,但每一步都要用心走完。
  • 7.王維《辛夷塢》
    辛夷塢(wù)【唐代:王維】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è)。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火火星球,我是今天的小主播也是火火的學生李昕楚。今天咱們要一起來學習是王維的《辛夷塢》這一首詩。這首詩非常短,卻用簡練的語言,卻為我們展現了深刻的思想和充滿意趣的畫卷。我們先來朗讀一下這首詩吧!
  • 王維一首懷友詩,被誤會為愛情詩,讓人們錯「愛」了1300多年
    我國關於愛情的精美古詩不勝枚舉,不知道果爸收錄在下面這幾句比較常見的詩句,你最喜歡的是哪句?是漢代才女卓文君的「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是唐代風流才子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也許有人會說,以上都不是,王維的《相思》,才是愛情詩的「聖經」。
  • 王維寫了一首夏天的詩,可稱為經典,但卻有人說是「抄襲」
    最喜歡王維筆下的山水田園風光和生活,景濃淡皆宜,人不驕不躁。他寫春天是「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寫秋天是「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寫冬天是「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那麼,夏天呢,被詩人稱作「日長睡起無情思」的夏天,在王維的筆下是如何呈現的呢?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 心累時,讀讀這三首詩:繁華過處皆雲煙,淡淡人生靜靜過
    一個心靜的人,才能在這喧囂的世間做最真實的自己。佛語有云:「心就是土,土就是心。人心本無染,心靜自然清。」心中若有桃花源,何處不是水雲間?同樣的,心若靜了,不管身在何處,都能尋得一方淨土。心累時,讀讀這三首詩,於悠然天地間,撫平我們的焦躁。1.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
  • 為什麼我認為王維的《山居秋暝》是最美的詩?
    本人雖然喜歡詩詞,但畢竟精力和時間有限,涉獵不多,而中國的古詩詞又浩如煙海,我只能:就我所知,就我所感,就我所喜好,推薦我認為的一首最美詩詞,這首詩就是唐朝王維的《山居秋暝》。接下來,我們先看看原詩是怎麼樣寫得,再來探討這首詩到底美在何處?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一種情懷和心境?
  • 王維一首著名的禪詩,在輕鬆愜意中,讓憂傷孤獨得到慰藉解脫
    說到唐朝詩人王維,您也許會想到那首膾炙人口的小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寫這首詩時,王維才十七歲,而他剛來京城那年,也不過十五歲。一個青蔥少年懷揣夢想,離開家闖蕩京城,憑藉自己的本事打拼出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