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是孫儷演藝生涯中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甄嬛這個人物的年齡跨度和心理蛻變都需要她用表演來一點一點完成,而且一定要細膩,要人們一看就知道這是什麼時候的甄嬛。
其實娘娘的表演功底和臺詞功力是數一數二的好,孫儷演過的戲每一本劇本都有著非常多的筆記,可見孫儷其實為了自己的作品,每一次都做一些非常重要的功課,也正因如此,我們才看得到現如今娘娘的成果,可以說任何的成功都是離不開努力的加持。
《甄嬛傳》這部戲裡面有很多哭戲,而其中孫儷的演繹非常的痛徹心扉,甄嬛每個時期應該要怎麼哭,哭成什麼樣子,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設計來儘量完成的盡善盡美的。
我們能夠在劇中看到孫儷所飾演的甄嬛,最初是一個單純的少女,許下一生一世一雙人的美好期許,也能夠看到她最初進宮時,不為名利,不為榮譽,只求歲月靜好,遇到皇上之後,得到了皇上一世良人的承諾,得到皇上深情的看重,就以為自己會一直幸福美好下去,但是現實往往是要比夢想殘酷許多,可憐許多的,甄嬛怎麼也沒有想到,她以為的同心同德,不過是一場夢。
在甄嬛入宮的初期,她可以為皇上想辦法鏟去年家的功高震主,想辦法在宮中為皇上盡一些微薄之力,她以為這就是夫妻,就算曾經有過不快,有過難過,卻還是能夠相互攙扶著走下去,但是一切的一切,都在發現自己僅僅是純元皇后的替身那一刻開始夢碎了。
孫儷曾經說過,讓她最難忘的一場戲,就是和陳建斌完成那場「宛宛類卿」,當時的孫儷十分的入戲,導演也讓她脫離劇本自己發揮,結果孫儷對皇上怒目而視,劇本中並沒有明顯的寫到甄嬛應該什麼時候哭,應該有多傷心,但是孫儷在演的時候,徹底的放開自己,把自己當成甄嬛,去質問這個被自己當做丈夫的男人,結果只得到一句:「宛宛類卿」。
孫儷在這場戲中,眼淚都是情不自禁的留下來,所有心痛的質問,都是最自然的流露,讓人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那股哀傷和不甘心,劇中甄嬛的眼神,她無奈的跪下,撕心裂肺的哭泣,這些細節其實很多都是孫儷自己加上去的,也正是有了這些,讓整齣戲看得飽滿,豐富,更加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