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從叫「媽媽」變成「媽」?不光是變扭,還暗示了兩種心理

2021-01-11 爆炸母嬰課堂

寶寶出生後,都要經歷呀呀學語的階段,父母們也都盼著孩子能夠早日開口叫「媽媽、爸爸然後是爺爺、奶奶、姥姥」等等。尤其是作為媽媽的私心,都希望寶寶在1歲左右開始學說話時,第一個叫「媽媽」。

這種場面無數次想起都是莫名的感動,甚至忍不住喜極而泣,想要把孩子再次擁入懷中。可隨著這個臭小子或臭閨女慢慢長大,原先甜甜的叫聲「媽媽」,不知從何時開始,卻變成了「媽」或是「老媽」。

「為什麼我家萌娃從2歲開始一直喊媽,真是欲哭無淚。」「我家那個臭小子,現在才二十歲就整天和他哥哥一起喊我老媽,到現在四十歲了依然如此,甚是無語。」「還是我兒子好,雖然已經是二十多歲成年人了,體型早已經是老母親的兩倍,但還在媽媽,媽媽的叫著,我每天都像泡在蜜罐裡一樣。」

據社會調查發現,絕大多數人小時候會叫「媽媽」,但慢慢長大後便會改口叫「媽」,早已經是普遍現象。

但媽媽們卻不知道,僅僅是一個字之差,不光是聽著變扭,還暗示了孩子這兩種心理變化,需要做到心中有數。

心理和生理發展已經走向成熟:

其實,幾乎所有孩子在小時候都會叫「媽媽」,意味著生理和心理都還沒有發展成熟。

從寶寶機體發育的裡程碑來看,在1歲左右開始學習語言,家長不由自主都會教寶寶「疊字發音」俗稱口語,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一方面是為了寶寶好發音高效輸出語言,另一方面,還處於0~24個月的寶寶,負責機體內發育過程的器官組織還未發育成熟,無法更好地發出單字音。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直到3~4歲語言發展成熟,但在生理上還在依賴媽媽,此時大多數孩子還是會叫「媽媽」。再往後,孩子會受周圍人影響(同學對家長的稱呼),心智成熟後開始叫「媽」。

而對於老媽的稱呼,大概是中年孩子叫老母親的做法,不過聽起來變扭的媽媽可以和孩子直說無妨。

對家長的關係出現了轉變:

孩子從出生後到3歲時,正是認知發展能力的階段,他們喜歡躲在媽媽的臂膀下,做什麼事情都是媽媽做主。即使上幼兒園後,也容易產生短時間的「分離焦慮」,孩子一離開媽媽就容易哭不願意上學。

等開始上小學、中學、大學後,媽媽還把孩子當成小寶寶一樣,每天事無巨細就像保姆一樣,不放手不鼓勵孩子獨立不信任他。

尤其是孩子到叛逆期,如2歲左右會進入第一個叛逆期;7至9歲是第二個叛逆期;12~15歲是青春叛逆期。這些階段媽媽處理不好,更容易出現母子或母女之間的關係破裂,從而「報復性」的從之前叫媽媽改成媽。

從心理學上來看,叛逆期的寶寶更需要父母的理解,以及試著傾聽孩子需求,尊重他的決定才能建立濃厚的感情,和「命令式媽媽」相比,孩子更喜歡和他做朋友的媽媽哦。

今日話題:你有沒有細心地發現孩子改變稱呼了呢?不妨留言分享你對這件事的感受~

相關焦點

  • 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背後隱藏著4大心理變化,你要留意了
    不過你們有注意到孩子對母親稱謂的變化嗎?一位媽媽說,我的女兒以前也經常「媽媽、媽媽」地喊,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就開始叫「媽」了。這樣的叫法讓我感覺關係生疏了許多,心裡很不舒服。據社會調查發現,絕大多數人小時候會叫「媽媽」,但慢慢長大後便會改口叫「媽」,早已經是普遍現象。很多媽媽不知道,僅僅是一字之差,不光是聽著變扭,還暗示了孩子4種心理變化。
  • 孩子突然喊「媽」而不是「媽媽」,意味著什麼?可能是心理有問題
    有人說,世界上最動聽的詞語,就是「媽媽」,不管照顧孩子有多麼辛苦,可是當自己聽到孩子喊「媽媽」的時候,身上所有的疲憊會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幸福。但是突然有一天,孩子不再喊「媽媽」,而是直接喊一個字——媽,你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孩子為什麼會突然改變對媽媽的稱呼呢?
  • 稱呼從「媽媽」變成「媽」,暗含了孩子心理的變化,家長別大意
    孩子從牙牙學語開始到滔滔不絕,從步履蹣跚到健步如飛,他們對你的稱呼也從「媽媽」變成了「媽」。這個變化雖然看似簡單,但在它的背後,其實暗含了孩子心理的4點變化,家長們可不能忽視。從「媽媽」變成「媽」,見證著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小馮是一位90後寶媽,平日裡性格活潑,從來不在孩子面前擺父母的架子,所以女兒從小就和小馮感情好,兩個人總是湊在一起聊天、逛街、吃美食。
  • 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
    閨蜜卻道:「最近幾天我兒子都直接叫『媽』了,我突然覺得他長大了,但不知道怎麼回事,那一刻我真的好失落!」雖然我的女兒目前仍然還是叫我「媽媽」,但閨蜜的那種心情我是能理解的——從「媽媽」到「媽」,不僅意味著孩子長大了,也意味著孩子和母親的距離又遠了一些,不知道各位媽媽們,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呢?隨著孩子漸漸的長大,開始改了稱呼!叫「媽」了!
  • 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
    閨蜜卻道:「最近幾天我兒子都直接叫『媽』了,我突然覺得他長大了,但不知道怎麼回事,那一刻我真的好失落!」雖然我的女兒目前仍然還是叫我「媽媽」,但閨蜜的那種心情我是能理解的——從「媽媽」到「媽」,不僅意味著孩子長大了,也意味著孩子和母親的距離又遠了一些,不知道各位媽媽們,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呢?
  • 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真相扎心了!
    閨蜜最近問我,「你家孩子怎麼稱呼你啊?」我答,「當然是叫媽媽了,要不然怎麼稱呼?」閨蜜卻道:「最近幾天我兒子都直接叫『媽』了,我突然覺得他長大了,但不知道怎麼回事,那一刻我真的好失落!」@若夢:從奶聲奶氣的一聲「媽媽」到簡短的一句「媽」,,再到兒子的一聲「老媽」,有失落也有欣慰……@球球:我小時候也這樣想過,我叫我的媽媽「媽媽」,而我父母叫奶奶的稱呼是「媽」,我當時想應該是長大了都這樣叫吧,但我對媽媽的稱呼不會變吧。後來,我也改成了「媽」。哎,時間真的飛逝,現在我的孩子叫我「媽媽」,不知道何時改為「媽」。
  • 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閨蜜卻道:「最近幾天我兒子都直接叫 『媽』 了,我突然覺得他長大了,但不知道怎麼回事,那一刻我真的好失落!」雖然我的女兒目前還是叫我「媽媽」,但閨蜜的那種心情我是能理解的。從「媽媽」到「媽」,不僅意味著孩子長大了,也意味著孩子和母親的距離又遠了一些,不知道各位媽媽們,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呢?
  • 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兩個稱呼竟有這麼大的區別
    閨蜜卻道:「最近幾天我兒子都直接叫『媽』了,我突然覺得他長大了,但不知道怎麼回事,那一刻我真的好失落!」雖然我的女兒目前仍然還是叫我「媽媽」,但閨蜜的那種心情我是能理解的——從「媽媽」到「媽」,不僅意味著孩子長大了,也意味著孩子和母親的距離又遠了一些,不知道各位媽媽們,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呢?隨著孩子漸漸的長大,開始改了稱呼! 叫「媽」了!
  • 從叫「媽媽」到「媽」,孩子對你稱呼的改變,其實是場母愛的分離
    每個母親最期待或者最懷念的,應該就是牙牙學語的孩子口齒不清的那第一聲「媽媽」。但不知何時,這聲「媽媽」就簡化成了「媽」。從「媽媽」到「媽」,僅僅少了一個字,但卻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一個朋友動不動就感慨惆悵,經常問幫媽她是不是老了。幫媽問她:「怎麼會這樣說?」。
  • 【家長課堂】當孩子不再喊你「媽媽」,而是「媽」
    閨蜜最近問我,「你家孩子怎麼稱呼你啊?」我答,「當然是叫媽媽了,要不然怎麼稱呼?」閨蜜卻道:「最近幾天我兒子都直接叫『媽』了,我突然覺得他長大了,但不知道怎麼回事,那一刻我真的好失落!」@若夢:從奶聲奶氣的一聲「媽媽」到簡短的一句「媽」,,再到兒子的一聲「老媽」,有失落也有欣慰……@球球:我小時候也這樣想過,我叫我的媽媽「媽媽」,而我父母叫奶奶的稱呼是「媽」,我當時想應該是長大了都這樣叫吧,但我對媽媽的稱呼不會變吧。後來,我也改成了「媽」。哎,時間真的飛逝,現在我的孩子叫我「媽媽」,不知道何時改為「媽」。
  • 你的孩子叫你「媽媽」還是「媽」?背後的變化值得每一位父母思考……
    @絕世美顏:確實是,小時候孩子從來都是媽媽的叫,也就是八九歲開始孩子會媽媽和媽之間切換的叫,慢慢的可能就會叫成媽了,母愛確實是一個逐漸分離的過程。 @若夢:從奶聲奶氣的一聲「媽媽」到簡短的一句「媽」,再到兒子的一聲「老媽」,有失落也有欣慰.
  • 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不叫「媽媽」改叫「媽」?是娃不愛母親了嗎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家裡的孩子開始叫自己「媽」了,老母親有些失落桂芳的孩子今年10歲多點,上小學4年級,兒子個子長得很快,眼看都快到媽媽肩膀了,是個小小的「男子漢」了。有天兒子放學之後和朋友玩,回來的時候喊了一嗓子:「媽,我回來了,我要喝水!」看兒子跑得滿頭大汗的樣子,桂芳給他倒了杯溫水,然後反應了一下:「你叫我什麼?」「老媽啊,有啥問題。」
  • 孩子對你的稱呼,由「媽媽」變為「媽」,暗藏幾種心理變化
    可隨著年齡增長,很多孩子開始不再叫「媽媽」,而是直接叫「媽」。母親們知道這是孩子長大的一種側面表現,但心底難免有些失落。前兩天和同事彤彤聊天時,她就提到了這件事情,她說總覺得孩子和自己不親了。01從「媽媽」到「媽」,是孩子和自己不親了嗎彤彤有個5歲的兒子,今年才上幼兒園大班,可卻已經「長大」的跡象了,就比如他不喜歡媽媽在同學前叫他的小名
  • 為啥嬰兒吃奶喜歡「扭來扭去」,是不舒服嗎?這些信號媽媽要讀懂
    有些寶媽會發現,小傢伙們在吃奶的時候喜歡扭來扭去,似乎一刻也消停不下來,如果將寶寶放下來,那他們就更加不聽話了。面對這樣的情況,寶媽們心裡不免有些犯嘀咕:為啥小嬰兒吃奶的時候喜歡「扭來扭去」呢?是因為不舒服嗎?雖然寶寶年紀小不會說話,但這些信號媽媽們可要讀懂。
  • 新生兒吃奶總喜歡「扭來扭去」,寶媽感到奇怪,孩子是想讓你幫忙
    01媽媽發現孩子吃奶時喜歡「扭來扭去」小劉發現自己孩子吃奶的時候總喜歡扭來扭去,不好好吃,這讓寶媽感到非常奇怪,於是問了很多寶媽,她們都稱沒有這種情況。於是小劉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看看有沒有人能解答她的疑惑,寶寶明明是想要吃奶,為什麼還扭來扭去,然而過一會就不吃了。小劉非常擔心孩子是不是生病了,或者出現什麼問題,想必也有些家長存在著這種困擾,新生兒吃奶的時候總喜歡「扭來扭去」,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 原來賴床是因為這個,還為叫孩子起床而生氣?看看這位媽媽的做法
    天氣逐漸轉冷,每天叫醒熊孩子起床上學,變成越來越困難的一件事。進入初冬時,送胖米去上學,校門口的保安開著玩笑說,孩子們一天比一天來的晚了,等再過段時間,早上叫都叫不起來嘍。我之前沒太大感受,最近隨著天氣越來越涼,杭州又進入雨季,天天陰沉著天,每早起床果真變成一件折磨人的大事。
  • 從「媽媽」到「媽」,孩子對你稱呼的改變,是一場母愛分離
    還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我的語文老師告訴我們「小孩子叫爸爸媽媽總是疊字,這是因為他們還小,叫人的時候不會拐彎,不會單音叫,所以只會說疊字。」其實孩子叫媽媽,不僅僅是因為和母親天然的關係,還有孩子對媽媽的依賴,而媽媽在聽到孩子這樣叫自己的時候,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就感。但是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孩子會對母親的稱呼就會從「媽媽」變成「媽」。
  • 爸爸說:「你媽是個智障.」孩子的回答引人深思
    每一個孩子最願意看到的,就是父母之間真誠地相親相愛。而我們給孩子最實在的愛,就是彼此尊重對方、包容對方,這是為人父母不可或缺的一種修養。丹琳的兒子升入初中後,校園裡有多個社團,家裡人都鼓勵孩子多報幾個社團,鍛鍊自己。突然,孩子好奇地問:「媽媽,大學裡的社團會不會更多,更有趣?你有加入過嗎?」
  • 準媽媽做胎夢,是胎寶寶在向自己做暗示嗎?胎夢對孕媽有影響嗎?
    比如說夢到奔跑的嬰兒,或者是步履蹣跚的老人,甚至是一些稀奇古怪的動物,夢到這些內容,不禁讓孕媽們懷疑,這是不是肚子裡的孩子在暗示自己呢?    準媽媽做胎夢,是胎寶寶在向自己做暗示嗎?  老一輩的人總會給孕媽們科普,夢裡出現蛇,可能肚子裡懷的寶寶就是女寶寶。
  • 章子怡曬兒子第一次叫媽媽,孩子先叫爸還是先叫媽?背後有講究
    等到一段時間過後,娃就可以慢慢地發出一些類似"說話"的聲音,不少寶媽都會趁這個時期教自家娃叫"媽媽",盼望著娃開口的那一天叫的就是"媽媽"。章子怡兒子第一次開口叫媽媽,孩子先叫爸還是先叫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