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伊始,《東北往事》系列小說問世。
小說不僅讓原作者孔二狗在文學市場一炮而紅,也讓「東北往事」在過去12年間成為影視產業最熱門的IP之一。
但要說到這個IP的興起,就不得不提到8年前的那部網劇。
該劇成為當時話題量最大的劇集,也讓穿著黃膠鞋、七分褲,留著八字鬍,帶著鬥笠的劉海柱成為了屏幕上頗為鮮活的人物形象。
8年過去,在淘夢影業出品的電影[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中,這位不修邊幅、做事一根筋、為兄弟兩肋可插刀的「第一狠人」以第一主角的身份登場。
[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由青年導演周潤澤執導,許君聰、楊蕊嘉、劉奔、龔小鈞、田璐、程漢、楊迪、鄧宛千主演,講述了上世紀80年代初的東北,由許君聰飾演的劉海柱面對張浩然、黃中華等惡勢力的不法行為挺身而出,卻反被陷害報復跌入人生低谷,最終在困境之中絕地反擊的故事。
我們也與飾演劉海柱的男演員許君聰展開獨家對話。揭秘這部將於2020年9月3日愛奇藝獨播上線的新片[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的臺前幕後。
■距離劇版《東北往事》已過去8年,是什麼樣的契機又加盟到電影版的拍攝?
許君聰:可能最大的原因是當初有遺憾。2009年到北京之後,在北京演了兩年半的話劇,然後劇版《東北往事》相當於是我接的第一部影視劇。
當初我以為自己在演這個角色的時候挺放鬆的,但隔了兩三個月看了下素材以後,就發現自己演的像話劇一樣,特別不放鬆,特別不像那種影視劇的演法。
所以說遺憾一直留存了8年,在這8年裡面又拍了好多其它的影視劇,自己的經驗和技巧上可能會有一點提升,所以想再重新詮釋一下這個角色。
2013年劇版《東北往事》中的劉海柱造型
■拿到劇本後,為劉海柱這個角色做了哪些準備?
許君聰:會看一些跟他性格比較類似的影片,再或者就是和他一樣內心比較矛盾的影片。比如[海邊的曼徹斯特]、[小丑],還有[Hello!樹先生]。一邊找感覺,一邊找靈感,再加上跟導演深入地溝通。
■周潤澤導演是新銳導演,與他合作有沒有什麼特別的體驗?
許君聰:和周導溝通起來很順暢,他是一個心思特別細膩的導演,我們有什麼說什麼,沒有任何不愉快的地方,合作起來特別開心。
周潤澤導演曾在2019年初憑[一個好學生的誕生]入選中國導演協會青蔥計劃五強
■你認為劇版和電影版角色塑造有哪些不同?
許君聰:整體人物基調上沒有太大不同,包括造型上也沒什麼不同。主要還是電影版的劉海柱是從他退伍兵轉業之後開始講述,轉業後他到船廠去當工人。
最開始他的性格也不是後期所展現的那樣,這相當於是講了之前他溫情的一面,以及他跟人交流有問題的一面。後期我們看到劉海柱的狀態,會與前半部分的狀態有所對比,是一個人物的成長史。
■劉海柱遇事愛打抱不平,充滿正義感,卻因此遇到很多難題,您怎麼看待劉海柱的行為?
許君聰:我覺得這就是每個人的三觀和對人生的理解不一樣。
他是一個身上特別有正義感的人,有些事情可能在別人看起來就事不關己,但是在他看起來這件事情他覺得不對,他就會去參與。
像我們東北就有好多這種人,老家那邊的朋友,包括好多長輩都是這樣。我的性格和劉海柱也有些類似,遇到這種情況會跟劉海柱一樣愛打抱不平。
■戲中劉海柱有多場打鬥戲份,是否為此做過專門訓練?
許君聰:對,之前一段時間肯定要去健身房恢復一下。因為我以前學過散打,相對來講有一點點基礎,平常也比較愛健身,有氧或無氧的運動都會做一些。
在開拍前半個月,我會比較有規律地進行訓練。具體的動作設計,肯定都是聽現場武術指導老師的。它不像是那種武俠片,不是特別有套路或章法。
他的這種打架,就純粹奔著我讓你出手之後你沒有反抗的能力。所以武術指導給我們設計的動作都是比較立竿見影的,動作特別清晰明了,但非常實用。
劉海柱在片中要單挑多個惡勢力分子
像比如說一些正常的打拳或者踢邊腿的發力方式,因為我之前有一些基礎,就全能用得上了。
比如,你用胳膊進行攻擊,要同時使用你的小腿、大腿,你的髖關節,然後帶動你的整個側身,憑藉經驗就把對方身體送出去了。整個發力點不光是一個胳膊,而是帶動整個全身。
這些都是以前學散打時的一些基礎知識,還是很有幫助的。
■自行車是片中的重要意向,劉海柱因為自行車被陷害,也因此收穫稱讚,收穫愛情,你怎麼看待劉海柱的這一系列遭遇?
許君聰:這個自行車在劉海柱整個人物的成長史裡面非常重要。加上自行車這個東西,它作為交通工具在整個七八十年代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
劉海柱在離開船廠後,讓他能在社會上賴以生存的唯一技能就是修理自行車,他要靠這個東西養活自己。
整個角色的性格也因此在前後轉變非常大。
劉海柱之前是一個比較內向,嘴特別笨的人。遇到問題他解決不了,他就只能用拳頭來解決問題。
但是到後來發現好多事情是拳頭解決不了的,這對他來講是非常重大的一個打擊,這也是他後來性格逐漸轉變的原因。
■影片在冬天拍攝,拍攝中是否遇到過一些比較困難的地方?
許君聰:東北的冬天太冷了。我們有一天在松花江一個廢棄的鐵橋取景,那時候氣溫只有零下20度,鐵橋上風還特別大。
劇組在橋上搭了一個導演的帳篷,你從帳篷出來,不到10秒鐘,說臺詞就會有一些問題。你會說不清楚話,因為臉會被凍僵,你的鬍子上面會粘上水汽,結成冰碴兒。
那天我們要搶拍橋的鏡頭,所以說無論拍到多晚,都得把它拍完。我們在橋上拍了將近7個小時,大概拍到半夜三四點鐘,拍完上車之後感覺自己都被凍出幻覺了,似乎剛才的拍攝像做了一場夢一樣。
許君聰在[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東北片場花絮
■你在電影、電視劇、話劇等領域都有涉獵,在表演方式上有什麼比較大的區別?
許君聰:我覺得區別還是挺大的。
首先我們聊舞臺這一塊,舞臺表演需要你有很大的表演張力。你整個的面部表情,還有你的肢體語言,一切都要往大了做,要不然舞臺下的觀眾會看不清。
但是到了院線電影這塊的話,表演就需要你要特別收著演,它投射到電影院的大銀幕上,你任何一個特別細微的表情,都會被觀眾看得非常清楚。
這就需要你在整體表演上要儘量收斂,而話劇就是儘量去放大。
然後我覺得網絡電影可能介於院線電影和話劇兩者之間,你的表情要稍微大一些,因為你針對的是電腦屏幕,手機屏幕。
所以肯定是達不到話劇的放開,但也肯定要比院線電影要再放開一些,介於兩者之間。
■近年來網絡電影市場越來越繁榮,許多電影也開始選擇在網絡首播,你怎麼看待這一現象?
許君聰:我覺得特別好,現在已經到了網際網路時代,網絡電影的存在肯定是有道理的,而且的確是更加方便,更加利於現在這種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可能在將來成為一種趨勢。
而且隨著現在網絡電影公司規模越來越大,製作越來越精良,中間的界限會越來越模糊。
可能會變得沒有什麼院線電影和網絡電影的區分,就像最開始我們聊到電視劇和現在的一些投資過億的大型網劇,哪個好,哪個不好,其實界限已經很難來區分了。
我感覺再過個幾年時間,院線電影和網絡電影這所謂的兩種稱呼應該也會越來越模糊。
楊蕊嘉、龔小鈞等主創片場合照
■有沒有特別喜歡的一些影片和角色?
許君聰:那太多了,比如說[聞香識女人]、[肖申克的救贖]。
再有我個人喜歡一些比較小眾的影片,特別喜歡那類內心想法和他的外在形象非常矛盾的角色。比如王寶強老師的樹先生,我覺得這類角色王老師已經演得登峰造極了。
還有我比較喜歡那種在表演痕跡上幾乎為零的表演,比如[海邊的曼徹斯特],男演員卡西·阿弗萊克的表演我特別喜歡。
一個人真正面臨那種極大情感波動的時候,比如說親人的離去,面臨這種極其大的壓力時,其實人是沒有什麼太大反應的,沒有什麼又哭又鬧的狀態,因為短時間內他的內心是反應不過來的。
[海邊的曼徹斯特]中卡西·阿弗萊克的表演,為許君聰帶來非常多的表演靈感
■有沒有特別喜歡的演員?
許君聰:國內的話,黃渤老師、寶強老師,還有李雪健老師。
國外的話,達斯汀·霍夫曼、湯姆·哈迪,還有傑克·吉倫哈爾和希斯·萊傑。希斯·萊傑我特別喜歡,另外我覺得吉倫哈爾這個演員太棒了。
■接下來有什麼新的作品計劃?
許君聰:現在正在拍的這個電影[中國飛俠]是聚焦「快遞小哥」這個群體的,會在8月22號殺青。
然後23號我會飛到青海去拍一個藝術片[鹽湖計劃]。吳鎮宇老師是男一號,我演一個放羊牧場的老闆,但其實是一個毒梟,偷偷摸摸運毒的這麼一個人。這個片子可能要一直拍到10月了。
你如何評價《東北往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