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之後,影視作品的過度解讀還要狂歡多久?

2020-08-29 劇影小生L

《隱秘的角落》應該是最近熱度最高的電視劇了,熱門影音平臺有五十多萬人為之做出評價,其中五星好評過半,也榮登「一周華語口碑劇集」榜首。

拋開高收視率好口碑不談,自播出以來網上解讀該劇的文章與視頻也是數不勝數,很多網友看了之後不禁自我調侃「看了個寂寞」。經過這些「高深莫測」的分析,《隱秘的角落》也似乎被扒了個「一絲不掛」,不再隱秘。

這些解讀者的觀點,總結來看大概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1.普普死了,當她哮喘發作張東升沒有及時送她去醫院
2.嚴良死了,或者死於張東升刀下或者掉海裡淹死了
3.老陳死了,他開車去找嚴良時傷口流血
4.朱晶晶是朱朝陽推下去的
5.朱永平與妻子王瑤是朱朝陽算計之下死在朱朝陽手上,甚至王瑤就是朱朝陽補刀殺害的
6.普普的弟弟根本不存在,那30萬是她為了自己要的

另外還有許多關於此劇「細思極恐」的細節,不勝枚舉。在沒看這部劇之前,僅僅從這些分析中,我就感受到了滿滿的陰鬱和黑暗,更激發了我極大的好奇。

然而當我看完這部劇之後,真的覺得可笑又荒繆,又是一部被過度解讀的影視作品。為什麼說「又」呢?因為近些年,這種現象太多了。

當年周星馳的《大話西遊》上映時遇冷,據說後來經過電影學院的老師放映討論之後就漸漸火了,之後關於它的解讀也遍布媒體網絡。後來導演劉鎮偉在接受採訪時被主持人問到這部電影的「後現代主義」問題,他都覺得有點懵,只能含糊其辭。

前兩年黃渤的一部電影《一齣好戲》也曾被許多媒體人討論分析,甚至說島上的一切都是黃渤所飾演角色的幻想,其他人早就死了。

凡此種種,多不勝數。面對這些媒體人的自嗨臆想,《大話西遊》裡孫悟空有句臺詞十分應景:I 服了You!

說回今天主要談論的影視劇《隱秘的角落》,看完這部劇後,我看到的結局就是導演用鏡頭和語言展示給我們的:普普活著,嚴良活著,老陳活著,朱永平和王瑤的死與朱朝陽半點干係也沒有,朱晶晶也不是朱朝陽推下去的,普普就是個單純可憐的小姑娘,別把她想得那麼壞。

其中,我覺得比較有討論餘地的就是普普的結局和朱晶晶的死因。

劇中有個鏡頭警察向葉警官報告找到普普了,然後他們去張東升嶽父母家調查取證。這裡似乎暗示普普死了,可是這與後面大段的劇情相矛盾。後面老陳與嚴良的口中,普普活著,與弟弟也配型成功。

至於該相信哪種結局,恐怕也是主創團隊給予觀眾充分的想像空間,也對應了張東升對朱朝陽的提問,關於笛卡爾的結局,他相信哪一種?

關於朱晶晶的死,後面朱朝陽帶警察指認現場時他的回憶明顯出現了矛盾的地方,後來普普信中的話也暗示朱朝陽與此事有一定關係。但也無法證明是朱朝陽把朱晶晶推下去的,只能說明朱朝陽有可能見死不救,眼睜睜看著妹妹支撐不住掉下去。

而網上那些過分解讀劇情的人,我想大概有不少人是受到了原著《壞小孩》的影響。原著中朱永平一家三口的死與朱朝陽脫不了干係,而普普與嚴良在小說中的角色也都死了。

可是,他們沒意識到《隱秘的角落》是脫胎於《壞小孩》卻自成一體的獨立影視作品,沒必要非得把二者生硬地聯繫在一起。

該劇導演也曾說過:

「創作的初衷就是把人性的複雜一面展現出來,但是不展現純粹的惡。最後希望大家在生活裡要避開這些惡,讓自己學會愛,學會正確的愛。

想給觀眾呈現出更多的樂趣,比如喜歡埋線索彩蛋,讓大家看劇時有種交流互動的感覺,但一些過於誇張、過分的解讀,也沒有必要。」

影視作品本就是以虛構為主的,也會採用很多誇張和藝術性的手法,觀眾在看的時候從主觀出發有不同的感受情有可原,但是過度解讀真的該適可而止了。

觀眾老爺們,簡單看看圖一樂多好,想得太多可能覺得咱自己都成虛夢一場了。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關於電影的過度解讀
    《隱秘的角落》看了嗎?這大hito網劇最大的亮點,便是它從第一段鏡頭到故事尾聲都縝密且一環扣一環的人物劇情編排,也使得這部劇不僅多人看,還超超超超級多人「七嘴八舌」地討論分析劇情。當然,院辦也歡迎官方來打臉我的「包二奶學說」(x) 其他被過度解讀的影視作品
  • 優質的「寶藏」影視創作,懂得為觀眾創造「隱秘的角落」
    在上海師範大學影視傳媒學院副教授趙宜看來,《隱秘的角落》成功因素之一,是其作為IP改編作品,通過大力度改編與原著小說互相關聯又各自獨立,進而為觀眾參與深度解析與二度創作提供了一個在欣賞比對中生發更多可能性的文本空間。而在網際網路時代,觀眾二度創作的內容同樣成為IP改編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拓展了作品的內涵深度,同樣也提升了作品的傳播力與生命力,成為一筆不可估量的財富。
  • 《隱秘的角落》熱愛腦補解讀的你恰巧忽視了這些隱秘的角落
    一旦劇方足夠尊重影視規律做出質量及格線以上的產品,必定口碑和流量大火。畢竟在當前的事態下,人們憋的發慌,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像樣的公共影視關注點了。記得上次在影迷圈出現類似的影視腦補解讀向熱點,還是2018年韓國導演李滄東參加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探討階層、存在和虛無的懸疑電影《燃燒》。
  • 豆瓣8.9分的熱播好劇《隱秘的角落》:是不是被過分解讀了?
    這些都源於最近熱播且廣受熱議的一部電視劇《隱秘的角落》。那這部《隱秘的角落》好到什麼程度呢?好到一開播沒多久,豆瓣評分就超過了9分,到現在大結局已經播完一周了,分數也還有8.9分。這個分數在國產劇裡絕對屬於鳳毛麟角的存在,要知道大部分比較優秀國產劇都只在7~8分徘徊。可見《隱秘的角落》有多優秀。
  • 從創意、道具、主題看《隱秘的角落》中的影視語言及其思考
    (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一部好的作品總是能給觀眾留下回味無窮的魅力,《隱秘的角落》即是如此。《隱秘的角落》以數學老師張東升和優等生朱朝陽兩條線索展開。集的棄劇用戶中有35%是在前7分鐘內棄劇,第7分鐘之後,所有拖拽、快進以及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會有提升20%,幾乎有40%觀眾會在前三集就棄劇」。一部作品好不好,開篇調性很重要,這決定了是否能很好地抓住觀眾的好奇心和眼球,也決定了一部作品是否可以留住觀眾,無疑《隱秘的角落》做到了這點。
  • 迷霧劇場的角落 藏著怎樣的隱秘
    愛奇藝副總裁、《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總製片人戴瑩告訴記者:「當時我們就想,如果能規模化生產這類優質作品,或許可以影響國內短劇集的生態,促進整個影視行業的發展。」隨後,戴瑩啟動了手上另兩個紫金陳小說改編項目《壞小孩》和《長夜難明》(即《隱秘的角落》和即將播出的《沉默的真相》)的籌備工作。   今年6月,愛奇藝官宣了「迷霧劇場」的片單和首支預告。
  • 《隱秘的角落》,一部引起爭議的作品,網友:藝術有責任嗎?
    《隱秘的角落》,一部引起爭議的作品,網友:藝術有責任嗎?是我越來越瘋狂了嗎?最近看了《小丑》,還有前段時間熱播的《隱秘的角落》,個人覺得這兩部影視作品,一部電影一部電視劇都還行,不算壯觀,也不算可怕,還算不錯的兩部影視作品。
  • 影視分享 | 我只想好好的看一部劇——《隱秘的角落》
    在受到手機這種APP的狂轟亂炸之後,我也很不情願的一口氣擼完了短短12集網劇——《隱秘的角落》。 不情願「是因為過度安利真的會讓人厭惡,而」一口氣擼完「是說,這劇是真的好看!從構圖,到配色,再到配樂,從視聽語言再到全員演技,如此在線的作品不多,《隱秘的角落》算一個。好奇的童鞋可以找來看看,保質保量的好劇。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的重生
    關於「過度解讀」劇情。最近新榜的一個統計顯示,一部《隱秘的角落》網劇,公眾號誕生了一百多篇10萬+,這劇簡直成了自媒體解藥。好劇有熱度,當然是好事,但是對於劇情的過度解讀,卻也把一部好劇弄得有些神神叨叨的。特別是有些網友對於不同意自己解讀的聲音,一律算作是「沒有看懂」,簡直了。什麼是過度解讀?
  • 劇集|從《隱秘的角落》,解讀「兩難結構」的屬性魅力
    ——黑格爾 十二集叫好又叫座的《隱秘的角落》,點燃了這個夏天,讓人在迷霧中看到了國劇的希望,也再一次成為了「內容為王」的佐證。《隱秘的角落》改編自推理之王系列的第二部《壞孩子》,講述了三個小孩在暑假爬山出遊拍視頻拍到了殺人現場,而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犯罪故事。
  • 十大國產懸疑影視作品,《白夜追兇》第八,《隱秘的角落》第十
    懸疑影視作品一直被認為是看起來最爽的。縝密的推理,跌宕起伏的劇情,都讓人腎上腺激素分泌。但很長一段時間裡,觀眾提到懸疑劇就只能想到《神探夏洛克》、《犯罪心理》等外國影視作品,認為國產懸疑劇都是形式大過內容。
  • 《隱秘的角落》硬核解讀,主創否定暗黑結局,我反對甩鍋原生家庭
    要說這個夏天最火熱的電視劇,非《隱秘的角落》莫屬,作為一部憑一己之力短時間縮減了全國登山者人數,同時推高笛卡爾傳記銷量的作品,一時間刷屏的各種所謂暗黑解讀撲面而來,有鑑於此,本文就以《隱秘的角落》為例子,談一談該如何解讀影視作品。結構上我們分為4個部分,首先我們會簡單介紹一下本劇以及它可以出圈的原因。
  • 隱秘的角落雙向結局,是被過度解讀了嗎?
    伴隨兩周的超高關注度,熱播的懸疑網劇《隱秘的角落》終於在高能、高分、高熱度的話題討論中落下帷幕。連章子怡也在微博發文盛讚,稱這是可以與英劇美劇抗衡的國產劇,值得一看!後來開播之後,口碑才越來越好。要說整個電視劇的劇情,其實也很簡單:三個性格迥異的孩子,因為一場懸案,牽連出幾個家庭的故事。 電視劇的結局相信很多人都看得雲裡霧裡,有些人甚至表示看不懂,那是因為導演其實用了雙結局的走向,隱藏的真正結局藏在了很多人看不到的地方。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解析:你可以選擇童話,因為朝陽必將東升
    總算是趕時間看完了《隱秘的角落》,大結局看得我有些迷惑,這大柔光、這回憶、這剪輯,總讓我覺得導演有話不能明說。後來翻了翻解析,我一臉懵逼,咱們看的是一個劇嗎?網友看《隱秘的角落》:■■■■■■,我看《隱秘的角落》:■網友們長篇大論圖文並茂義正言辭,我:「阿巴阿巴阿巴……」這個劇有兩條線,明線是張東升殺人,暗線是朱朝陽利用張東升殺人。哇塞這麼一想,張東升好慘啊,就是個工具人。
  • 別再過度解讀朱朝陽了
    隱秘的角落》的每一個鏡頭裡,捕捉隱藏的「秘密」。 從各大網絡討論區的熱帖來看,這樣的解讀成為主流。還有不少人篤定黑暗才是真實,最後加上一句「你也可以相信童話」,但卻隱隱包含著嘲諷:如果不往黑暗裡解讀,不過是相信童話的「傻白甜」。1.過度解讀?
  • 青春期的多稜鏡——影視劇《隱秘的角落》多面人性心理探索
    近日由秦昊、王景春領銜主演的影視劇《隱秘的角落》火熱播出,該影視作品改編自紫金陳的推理小說《壞小孩》,該劇主要講述沿海小城的三個孩子在景區遊玩時無意拍攝記錄了一次謀殺由此展開冒險的故事。該劇以懸疑為主線,探索人性的不同角度,挖掘人性不同心理,引發網友熱烈關注。
  • 《隱秘的角落》象徵含義和結局探討,每個動物都有它的意義
    標題《隱秘的角落》,隱秘其實可以拆分成隱藏和秘密,其實這也代表了劇中幾乎所有角色自己隱藏的秘密。正因為有秘密,象徵意義就尤其能證明和塑造角色的豐富性。很多人都在找《隱秘的角落》中的細節和彩蛋,確實主創做得非常用心,但主創自己也承認有些細節找得連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所以我認為合理和過度解析之間,或許真正的區別就在於象徵意義。
  • 他可以與《隱秘的角落》不同的解釋
    這個「神劇」是《隱秘的角落》。整部戲演員被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演技打破了。閻良,朱朝陽,普普都很年輕,但是表現也是值得稱讚的。人物的心理活動和人物形象的刻畫都是一一呈現的,不允許觀眾跳入戲中。還有老演員張頌文、秦昊和演員「在線指導」和年輕的演員,船員也叫「影帝教學基地」。不得不說,邏輯和有組織的《隱秘的角落》很受歡迎,豆瓣得分是8.9。
  • 《隱秘的角落》導演:有些解讀過分誇張了,比如朱朝陽補刀後媽
    大刀闊斧改編原著,最黑暗的部分全部刪掉,播出後卻好評如潮,對改編結果推崇備至,這樣的情況,在國產影視劇中,著實少見。這部劇,就是最近熱度居高不下的《隱秘的角落》。《隱秘的角落》完結後,網友對劇集的解讀興趣達到一個高潮,大到朱朝陽推沒推晶晶、普普/嚴良/老警察死沒死、王瑤是被張東升殺的還是被朱朝陽補刀的
  • Feng向標|《隱秘的角落》:超3萬網友評分9.4,過半相信結局多重解讀
    文/小羊自《十日遊戲》和《隱秘的角落》開播以來,「迷霧劇場」Feng向標調查已吸引了超過3萬人投票。其中,《隱秘的角落》更是頻頻出圈,備受歡迎,在Feng向標調查中取得了9.4的高分,超過80%的觀眾給出了5分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