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扶貧題材舞臺劇《六盤山下花正紅》緊張排練中

2020-10-10 中企記者調查

由寧夏寧紅演藝集團創作編排的大型原創扶貧題材舞臺劇《六盤山下花正紅》目前已經進入緊張的排練階段。據悉,該劇將於本月下旬正式搬上舞臺與觀眾見面。

排練現場。

據寧夏寧紅演藝集團董事長解成紅介紹,為了打造這部扶貧題材的精品劇目,寧紅演藝集團專門聘請了曾執導大型舞劇《恰同學少年》、大型旅遊演出《尋夢桑源》、《井岡山》、《千尋寧夏》、《清明上河圖》及中韓文化年開幕式文藝演出(首爾)的中央歌劇舞劇院創作室總導演吳慶東擔任該劇總導演,吳慶東還曾執導了聯合國世界經合組織中國年會開幕式文藝演出(北京)及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開幕式文藝演出(寧夏)等大型文藝演出,具有非常豐富的舞臺導演經驗。另據介紹,該劇將由固原市文化藝術館,寧夏旅遊演藝有限公司及寧紅演藝集團下屬的固原市寧紅藝術劇院、中衛市歌舞團、寧紅藝術劇院及石嘴山市蘭嶽藝術劇院等單位參與演出。

排練現場。


導演(右一)在說戲。

《六盤山下花正紅》以寧夏六盤山下六盤村為創作原型,講述了駐村第一書記秦為民帶領六盤山村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故事,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在扶貧政策和閩寧協作模式的支持下,催生和激發了貧困地區群眾的內生動力,共同打贏了一場脫貧攻堅戰的歷史性戰役,阻斷了貧困現象的代際相傳。

導演在給演員說戲。

據《六盤山下花正紅》總導演吳慶東介紹,該劇共由《告別》、《牛》、《政策》、《路》、《蔬菜大棚》、《閩寧協作》等七幕組成,採用倒敘的形式,將歌唱、舞蹈,音樂等多種舞臺藝術形式集於一體,將寧夏脫貧攻堅工作中湧現出的扶貧幹部形象和典型事例進行了藝術創作,充分展現了寧夏扶貧幹部的感人事跡,以舞臺藝術的形式,反映了寧夏700萬各族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

排練現場。

該劇從今年4月開始進入劇本策劃、創作和編排,為了儘早搬上舞臺,連日來,寧紅演藝集團的創編人員及演職人員放棄國慶假期休息,加班加點進行排演。據悉,該劇將於10月17日進行首次聯排節目審查,將於本月下旬正式上演。(李凡 文/圖)

相關焦點

  • 大型原創扶貧題材舞臺劇《六盤山下花正紅》緊張排練中
    由寧夏旅投旅遊演藝有限公司、寧夏寧紅演藝集團創作編排的大型原創扶貧題材舞臺劇《六盤山下花正紅》目前已經進入緊張的排練階段。據悉,該劇將於本月下旬正式搬上舞臺與觀眾見面。據寧夏寧紅演藝集團董事長解成紅介紹,該劇由國家一級編劇、原寧夏文化廳演創中心主任丁躍編劇,創作編排工作得到了中央歌劇舞劇院的鼎力相助,為了將《六盤山下花正紅》打造成一部精品舞臺劇,寧紅演藝集團專門邀請了曾執導大型舞劇《恰同學少年》、大型旅遊演出《尋夢桑源》、《井岡山》、《千尋寧夏》、《清明上河圖》及中韓文化年開幕式文藝演出(首爾)的中央歌劇舞劇院創作室總導演吳慶東擔任該劇總導演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緊張排練中,預計九月底上演
    以全面反映湖南省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於9月底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首演。目前劇組正處於緊張的彩排階段,主演及來自湖南、上海、重慶等地的歌舞團正在梅溪湖大劇院緊張排練。主創團隊正全力以赴,期待以最好的舞臺效果與觀眾見面。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緊張排練 9月底上演
    連結: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9月底上演紅網時刻9月2日訊(記者 夏君香)以全面反映湖南省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於9月底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首演。目前劇組正處於緊張的彩排階段,主演及來自湖南、上海、重慶等地的歌舞團正在梅溪湖大劇院緊張排練。
  • 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緊張排練 九月底上演
    以全面反映湖南省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於9月底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首演。目前劇組正處於緊張的彩排階段,主演及來自湖南、上海、重慶等地的歌舞團正在梅溪湖大劇院緊張排練。主創團隊正全力以赴,期待以最好的舞臺效果與觀眾見面。
  • 系列報導《六盤山下「尋」藥香》(9)結束篇:飄香的六盤山中藥材
    資源顯示,六盤山廣泛分布著西北、華北和青藏高原三個區系藥用植物90科、618種,所產黃芪、秦艽、柴胡、黃芩、板藍根等道地中藥材質量享譽全國。作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中重要的文化元素,中醫藥幾經沉浮。在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時,中醫藥在戰勝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人們在重新認識中醫藥價值的同時,六盤山區的道地中藥材是否也能迎來發展新機遇?
  • 祁東留守兒童合唱團成員講述《大地頌歌》排練經歷:演出不緊張,長沙很好玩
    圖/記者謝長貴從2019年10月開始前期籌備,到2020年9月27日迎來正式首演,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用差不多一年的時間,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感人肺腑的時代畫卷。而在緊張的排練期間,一群像花朵一般可愛的兒童演員,也給劇組畫上了最美好純淨的顏色。那麼,對於觀眾的讚譽和這段時間付出的汗水,他們怎麼看呢?
  • 長治市大型公益紅色少兒舞臺劇《小小飛虎隊》上演
    8月22日晚,由長治藝澤藝校出品的我市第二屆大型公益紅色少兒舞臺劇《小小飛虎隊》在潞州劇院上演,小演員們的精彩表演贏得在場觀眾陣陣掌聲。舞臺劇《小小飛虎隊》演出現場。(記者 王偉鴻 攝)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藝澤藝校在《小小飛虎隊》原著的基礎上,改編出一部適合小朋友演出的少兒愛國舞臺劇。整部劇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講述的是三個孩子組成小小飛虎隊,與日偽軍鬥智鬥勇、跌宕起伏的故事。據悉,該劇由62名沒有任何表演基礎的長治少兒出演,最小的只有4歲半,最大的13歲。
  • 六盤山下聽雨聲
    新華社銀川8月5日電 題:六盤山下聽雨聲  新華社記者陳曉虎、張亮、楊穩璽  山大溝深,植被稀少,十年九旱,固原——六盤山下的這方水土,被謂為「苦瘠甲天下」,聯合國糧食計劃署稱其「不適宜人類居住」。
  • 大型原創實景舞臺劇《原鄉》排演加速
    12月底將進行首場公演來源:南方日報近日,筆者探營大型原創實景舞臺劇《原鄉》排練現場,了解到該劇的分場排練已基本完成,11月將進入「客都人家原鄉劇場」實景排演,首場公演將在12月底進行。《原鄉》的演員們正在進行排練。受訪者供圖「準備,一二三四、噠!五六、噠!
  • 2017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藝術作品新創作項目 交響樂《海路的交響》表演團體及排練情況
    自2018年3月開始,以大連藝術學院為申報主體的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藝術作品新創作項目交響樂《海路的交響》進入了緊張的排練階段。
  • 芒果臺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即將與觀眾見面!
    以全面反映湖南省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於9月底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首演。目前劇組正處於緊張的彩排階段,主演及來自湖南、上海、重慶等地的歌舞團正在梅溪湖大劇院緊張排練。主創團隊正全力以赴,期待以最好的舞臺效果與觀眾見面。
  • 芒果臺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即將與觀眾見面!《大地頌歌》
    以全面反映湖南省精準扶貧歷程為題材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將於9月底在長沙梅溪湖大劇院首演。目前劇組正處於緊張的彩排階段,主演及來自湖南、上海、重慶等地的歌舞團正在梅溪湖大劇院緊張排練。主創團隊正全力以赴,期待以最好的舞臺效果與觀眾見面。
  • 六盤山:坐著高鐵來看雪,誰是冬天的網紅?
    銀西高鐵12月26日正式通車 坐著高鐵來看雪 誰是冬天最靚麗的網紅 十二月中的這一天,我要送自己一份任性的禮物。 我心中的大眾滑雪場,固原六盤山周溝滑雪場和須彌山滑雪場,我來啦!
  • 「男一號」谷智鑫《大地頌歌》排練現場突然喊停,原因竟是
    《大地頌歌》中的「男一號」十八洞扶貧隊龍隊長排練現場谷智鑫卻突然說「演不下去了!」真扶貧隊長龍秀林咋還偷偷抹起了眼淚?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臺前幕後的故事你都值得擁有!他大膽探索和創新扶貧模式使曾經一窮二白的十八洞村徹底告別貧窮谷智鑫有豐富的舞臺劇經驗
  • 排練舞臺劇與前TVB總經理演對手戲超緊張 老公鄧健泓十分支持
    香港歌手石詠莉日前到電臺接受訪問,期間石詠莉就透露自己目前正忙著舞臺劇的彩排,看來現在的藝人都在尋求不一樣的發展,不止局限於自己原本發展的領域,而是尋求多方面的發展,所以說做藝人看起來很好,但是實際上,他們要承受更多的東西。
  • 上海戲劇學院原創舞臺劇《女兵日記》全國校園巡演排練日記——一起來當兵!
  • 天津商業大學管理學院榮獲「言·成」舞臺劇冠軍
    第五屆「言·成」大型舞臺劇晚會11月4日落下帷幕,管院學子各顯神通,團結協作,參賽作品《回來》貼近生活,打動人心,憑藉跌宕起伏的情節、演員們的精彩表演,一路過關斬將排練過程中,賴永欣同學關注細節,認真思考,迸發出許多有創意的點子,幾乎把所有的課餘時間都花費在了《回來》劇本上,他的努力激勵著整個團隊奮鬥進取,最終奪冠。這部話劇是他的心血,這次奪冠對他而言意義非凡。
  • 上海戲劇學院原創舞臺劇《女兵日記》全國校園巡演排練日記——飛揚吧,綠色青春!
  • 歌劇《銀杏樹下》進入緊張的音樂作業和戲劇排練階段
    歌劇《銀杏樹下》進入了緊張的「音樂作業」戲劇排練階段,在落地排練前還有一個階段,圈內人稱之為「戲劇坐排」。咋聽到「坐排」這個詞兒,我首先想起了那首兒歌:《排坐坐分果果》。其實不是那回事兒。「戲劇坐排」是歌劇在進入舞臺排練前的一個環節,是主創人員和演員們一起探討劇本、研究人物角色、熟悉臺詞、音樂等的過程。
  • 一曲扶貧讚歌 促成苗圃、聶遠20年重歸舞臺的機緣
    一出《情系賀蘭》,促成了苗圃和聶遠20年後重回舞臺的機緣,這部由中國煤礦文工團和銀川市文化旅遊廣電局聯合創作的扶貧大戲,近日登臺二七劇場。劇中,苗圃飾演福建援寧的「第一書記」郭閩蘭,而聶遠則飾演她的丈夫遲子儀、寧夏農業研究所的研究員,最終,郭閩蘭將生命留在了那片土地上。如果說角色滿滿的真情實感是他們重歸舞臺的緣由,那麼以此表達對千萬扶貧幹部的景仰則讓表演多了真誠的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