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哈克
扣馬山,海拔800多米,此處山高林密,前後兩側各有4處高地,與主峰遙相呼應。進可攻,退可守。作為諒山城的一座主要屏障,越軍在此地經營多年,形成了以數十座明、暗碉堡與雷區、鐵絲網構成的「死亡陷阱」。而盤踞在扣馬山的越軍,曾一度向我友誼關一帶連射數千枚炮彈,給我國邊民的生命財產造成過巨大損失。
1979年2月27日,頂著濛濛細雨,我軍163師487團主攻部隊抵進至前沿陣地。8時整,隨著上級的一聲令下,在獨立坦克部隊的支援下,戰士們躍出隱蔽部,向著越軍的工事發起衝擊。剎那間,扣馬山上煙塵滾滾,彈雨橫飛。
【嚴陣以待的我軍官兵。】
受到濃煙影響,我軍坦克部隊遭到了越軍接二連三的火力攻擊。
時任坦克2連連長的周詩宜眼見戰士們停滯不前,立即下令:「全連必須馬上展開攻勢,不得停下,堅決出擊!」
話音剛落,他便跳進坦克,在無線電中大吼一聲:「跟我上!」隨即發動好坦克,衝向越軍陣地。借著大霧,越軍瘋狂地向周連長乘坐的62式坦克射擊。看清目標後,周連長發現左側有一門越軍反坦克炮,便高聲命令下屬裝填曳光彈,打擊越軍目標。
步兵根據周連長發射的曳光彈位置,不斷向越軍開火。而我軍炮兵部隊更是「如影隨形」,按照周連長指示的方位,指哪炸哪,把一座座越軍的火力點、工事全都化為了瓦礫堆。
隨著我軍炮火不斷延伸,我步兵分隊隨著彈著點不斷前壓,經過1小時激戰,還擊部隊很快奪下了303高地。
【搭載我軍步兵滾滾向前推進的62式坦克。】
另一邊的536高地上,一場血戰正在上演。
地處扣馬山東側的536高地,是扣馬山守敵南逃諒山的必經之路。為了守住這條退路,越寇在此地布置了極強的火力。除了隱蔽在大霧裡的層層地堡外,輕重機槍、高射炮、60炮、40火....一齊向山下進攻的我軍部隊開火。
坦克7連的趙一凡連長奉命率部為步兵單位承擔近距離火力支援任務。他所駕駛的2號坦克,一路沿著公路猛衝,不顧敵人的槍林彈雨,所向披靡。
趙連長甚至一度單車殺入了越軍的炮兵陣地。越軍炮手一看我軍坦克殺到,紛紛抱頭鼠竄。還膽敢開火還擊的,也被履帶碾壓成了肉餅。敵人一個連的兵力,就這樣沒了。
突然,一排炮彈突然向我軍坦克射來。趙連長發現,在側面的高地上還有幾門越軍的反坦克炮。在他的指揮下,數門坦克炮射出威力巨大的榴彈,把越軍炸了個稀碎。
【發現越軍火力點後,我軍坦克群隨即開火還擊。】
然而,越軍另一處設在山崖下的地堡依舊在向我坦克群射擊。而坦克炮則因角度問題,無法發射炮彈將其擊毀。步兵連的一位班長主動請命,率領突擊組撲向那處據點。在我軍坦克強大的火力支援下,越軍一時間被壓的抬不起頭,更別說開火了。
就在突擊組衝到敵人火力點左側時,趙連長下令各車停止了射擊。藉此機會,這位步兵班長把爆破筒插進了敵人的地堡裡。一聲巨響,越軍的陣地上安靜了。
經過8個小時的激戰,扣馬山8個高地上的越軍盡數被殲。而主峰上的守敵,也在40分鐘後便被我步、坦、炮三方消滅得乾乾淨淨。我坦克部隊還以風捲殘雲之勢,猛打猛衝,一舉衝進諒山西部的七溪,佔領了越軍飛機場,斷了敵人的退路。
與此同時,諒山東部的祿平、橫模一帶也被我坦克部隊打了個對穿。諒山援敵之路也被斷絕。自此,這座城市變得更加孤立。而我軍坦克鐵流,已氣勢洶洶地兵臨諒山城下。
【攻入諒山城中的我軍將士。】
坦克6連殺到諒山北市區的奇窮橋頭,突然和從三裡洞方向敗退下來的兩輛越軍坦克、一輛裝甲車撞了個正著。一看到我軍坦克,越軍駕駛員便加大馬力,企圖逃離。
此時,衝在最前的512號車在周長興連長的命令下,炮口迅速對準越軍坦克油箱,一發就將其炸上了天。另一輛越軍坦克眼看大橋被奪,便企圖下水逃竄。沒成想剛開幾步,便和6連副連長的座駕遭遇,又是一聲炮響,這輛敵人的坦克也去見了閻王。
而那輛勢單力孤的裝甲車,最終被我軍坦克炮齊射炸成了廢鐵。
3月4日,我軍向諒山發起總攻。經兩小時激戰,391、428、文廟高地盡數歸於我手。我軍坦克殺上越軍陣地時,周連長興奮地跳下戰車,用手摸了一下敵人的大炮,說道:
「這炮膛還是熱的,炮彈都還沒來得及打呢!」
【我軍坦克開入已是一片瓦礫的諒山市區。】
周連長看到的這個炮兵陣地上一共有4門57毫米高炮。而光是彈藥就多達5卡車。可叫嚷著要和我軍決一死戰的越軍,要麼是成為坦克手們的炮下鬼,要麼便是逃之夭夭了。他們估計也沒想到,自己會敗得這麼快。
坦克部隊的勇猛攻勢,使得越軍「諒山要塞」最終全線崩潰。而精銳的第3師,也在我軍的重拳打擊下支離破碎,成為了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