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中越南海海戰,28分鐘的中越海上戰爭,我軍完敗越海軍

2020-12-25 飛天國史

1988年3月14日,中國科學考察人員正在南沙群島的兩個島上進行正常的科學考察活動,越南海軍乘中國護衛科學考察活動的海軍艦艇折回海南之機,突然對在島上進行考察的中國科學人員開搶開炮,發動了突然襲擊,圖侵佔這些島嶼,並首先又向我方巡的船隻開,打傷了我方人員。

在這種緊急關頭,我國海軍部隊立即出動,以壓倒的優勢直撲敵艦,以三艘護航艦為主力的我軍數艘艦隻,顯示了強大的作戰能力,包括裝備有海對海飛彈和100毫米口逕自動火炮的新型作戰艦艇,在潛艇和其它新型艦艇的協同作戰下,構成了十分猛烈的火力封鎖網,打得越軍僅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

正在向島上發起進攻的越海軍登陸艦(505號)慌忙應戰,但僅僅打了幾炮就難以再有還擊的機遇了,另二艘運輸艦(605號)和(604號)也勿忙組織還擊,邊打邊想溜走……「咬住它們,狠狠地教訓這些傢伙!」我軍指揮員發出了乘勝擊的命令。

頓時,我軍所有艦艇一齊全速緊追,猛烈的炮火天羅地網般的射向敵方的軍艦,火力激烈的程度令越軍士兵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敵艦上不少人顧不上還擊,有的大叫大喊,有的抱頭逃竄,有的跳海奔命,一副狼不堪的樣子。我軍的戰士們則鬥志高昂,越戰越勇。

一位戰士說過:」戰鬥中我腳踏發射踏板,不停地射擊,把我們心中了憋好久的仇恨與憤怒全向侵略者瀉而去,打得這些欺軟怕硬的傢伙落荒而逃「。

有一位炮手痛快地說:「僅我的那一門炮,就將四百多發37毫米的炮彈全部都射中了敵,加上同志們的其它火力,這回可真夠越南人吃飽的了」。

在隆隆的炮火下,滿載武裝人員的越軍(604號)運輸船當即被擊沉,另一艘運輸船(605)號和登陸(505號)被炮火擊成了重傷,拖著熊熊大火和滾滾濃煙地拼命奔逃,(505號)登陸艦在返航途中沉沒,(605)號運輸艦則在海灘擱淺。這場海戰完全是一邊倒的海戰,僅僅打了二十八分鐘,以當場擊沉敵艦一艘,擊傷兩艘,越軍死傷二十多人,失蹤七十四人的巨大損失的慘敗告終,而中國方面則只有一些島上的科學考察者負傷和少數人員受傷,其它方面無一損失,打了一場淨利索的漂亮海戰

相關焦點

  • 中越南海最後一戰,我軍大勝
    我國維護國土的決心不容挑戰,但由於受地理以及當時軍事實力等原因的影響,我國對南沙島礁進行實際控制的時間較晚,即便如此,1988年我海軍還是與越南發生了南海最後一戰。    1988年1月14日,中國海軍南海艦隊搶先控制南海永暑礁。23日,我552艦抵達永暑礁周圍,護衛我運輸隊將建設高腳屋的器材運上礁,並施工建設高腳屋。
  • 1988年南沙最後一戰,解放軍48分鐘完勝,越南卻30年不敢再提
    對於國家的領土以及中國的主權問題,我們國家從不會示弱,就比如說南海問題上面。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割捨的領土,因為領域遼闊,加上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他國家對於南海覬覦許久,歷史上更是遭過多次侵犯。我國打過兩次海戰,而在1988年的時候,中國在南沙進行了最後的一戰,解放軍僅用了48分鐘的時間就完勝對方,而越南卻30年都不敢再提此事。這場戰爭就是赤瓜礁314大海戰。
  • 中越戰爭我軍撤兵後,許世友下了一道令,令越南發生了什麼變化?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越之間發生了一場戰爭,中國官方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官方稱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我軍是入越南境內作戰,短短一個月,在取得壓倒性勝利的時候,我軍選擇了主動撤軍。
  • 中越戰爭,我軍打贏諒山戰役後,為什麼會突然撤軍?
    2020-12-24 05:23:17 來源: 數碼科技中毒品 舉報   今天我們接著講中越戰爭的諒山戰役
  • 越軍官方資料曝光,越軍內部對1979年中越戰爭,存在不同看法
    嚴重的失敗,極大地挫傷了自詡為世界第三的越軍的軍心和士氣,其內部對於戰爭的方方面面長期眾說紛紜,提出了許多不同的看法。為此,越軍《全民國防》雜誌1988年第2期發表了署名為「軍事」的評論員文章,就一些主要的意見分歧進行了分析。
  •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被迫參加的6場戰爭,取得重大的勝利
    這些戰爭的勝利給國家之後幾十年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新中國成立之後,經歷了這6場戰爭。 第一場戰爭就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爆發的抗美援朝戰爭,這也是韓戰的一部分。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的戰爭序幕。
  • 對越反擊戰,我國難道只有陸軍作戰了嗎?海軍空軍當時在做啥?
    1979年2月17日,由於越南一直在中越邊境製造摩擦,忍無可忍之下,我軍以9個軍的兵力沿著越南6個省被迫還擊。通過現在的資料去了解那場戰爭就會發現,我國雖然出動了幾十萬人,但基本都是陸軍對決,那我們的空軍和海軍在這場戰爭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呢?之所以沒有出動空軍和海軍,最關鍵的原因在於我國不想把戰爭規模擴大!
  • 中越戰爭結束後,越南為何倒退20年?看看我軍撤退時做了什麼?
    我們都知道,中越戰爭經歷了10年的時間,中越邊境始終是打打停停,時常爆發衝突,但是在這期間裡,我國各大軍區都輪流派兵作戰,因此中越邊境成為了練兵場,從中越戰爭裡,解放軍得到了一個重要的經驗, 那便是軍隊要正規化,之前的經驗要與現在的結合起來。
  • 年對越老山作戰真相揭開中越邊境劃界之謎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以後的中越作戰,主要發生在中越邊境『騎線點』上,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都是這樣。所謂"騎線點"就是指邊境上的界山,通常國境線沿山脊延伸,國境線上的制高點即是『騎線點』。按國際慣例『騎線點』一般互不派兵,1979年中越戰爭後,我軍各參戰部隊紛紛返回營區,中越邊境線上的部分重要『騎線點』被越軍佔領。
  • 中越戰爭最後一戰,由一名喝醉酒的越軍團長引發,戰後立馬被撤職
    自1979年2月對越自衛反擊戰以來,中越兩國在邊境上已經打了很多年了。1984年,在中越邊境上,中國軍隊經過18天的浴血奮戰,成功收復了老山、者陰山,越軍在這次戰鬥中傷亡慘重,此後再也無力發起大規模的戰役。 雖然大規模的戰鬥沒有了,但是小規模的戰鬥還是經常性的。
  • 1988年中越海戰令越南明白軍力差距
    據說,雙方雖然討論了南海等問題,但會談始終保持和睦的氣氛。  報導稱,兩國關係雖然在主權問題上存在矛盾,但自6月起出現變化的徵兆。越南國家主席張晉創自2011年就任以來首次訪問了中國。在雙方國家主席會談時,習近平主席建議:下決心指導和推進南海問題政治解決。兩國還同意在海上發生意外時建立熱線聯繫,並在北部灣聯合進行資源調查。  不過報導稱,雙方在「現場」的摩擦並沒有改善。
  • 帶你揭開國共海軍的南海四大秘聞
    蔣經國先生對西沙海戰的表態據一位80多歲的臺灣老人告訴我,1974年1月19日上午,我軍西沙海戰打響後,19日下午,臺灣蔣介石總統的長子,時任國民黨行政院院長的蔣經國先生,就在臺灣中視上發表談話,他說:「中共海軍正與南越海軍在西沙激戰,你們海軍(指國民黨海軍)要看著辦。」我又問這位老人,當年蔣介石對我軍西沙海戰有否講過話。
  • 中越戰爭,參戰雙方各自損失了多少人?這裡的數據較為真實
    中越戰爭,參戰雙方各自損失了多少人?這裡的數據較為真實提起「中越戰爭」,相信大家了解的並不多,這是上個世紀70年代,中國和越南打得一場大型惡仗。當時為了打贏這場仗,我國共派遣了將近30萬解放軍入越作戰。
  • 中越戰爭712大戰:一天發射3400噸炮彈,英國雷達助陣,我軍大勝
    我們並不想去挑起任何一場戰爭,但是善良不等同於懦弱,面對越南一而再,再而三的叫囂,膨脹的欲望已經蒙蔽了他們的雙眼,為了阻止越南的進犯,維護人民的安全,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此展開。1.越南為奪老山地區,制定MB84計劃當然中國和越南不僅只有這一場較量,1984年的中越712大戰同樣讓我們印象深刻,中越712大戰是建國之後解放軍打出的最漂亮的幾場仗之一。
  • 1979年中越邊境戰的幕後主謀,竟然是他!
    中國如果要在南邊同越南交火,一旦打大了,除了地面部隊與空軍協同作戰之外,海軍也必須參戰。越南國土狹窄,又有漫長的海岸線,越南海軍又最薄弱,如果中國真想一勞永逸地徹底解決越南問題,從海上進攻和登陸,把越南截成幾段分割圍殲是最好的戰略戰術。當年中國南海艦隊是中國海軍中力量最薄弱的艦隊。在越南戰場動用海軍,就需要從實力強的北海艦隊和東海艦隊抽調軍艦南下支援北海艦隊。
  • 中越戰爭:打破越南稱霸東南亞的美夢,也打擊了蘇聯的帝國夢
    對越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始末中越雙方的歷史淵源在我們的傳統認知當中,中越雙方的關係其實似乎長期以來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越南作為中國的鄰國,從中國古代開始,就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中國古代,又很長一段時間,越南是作為中國的屬國存在的,對於古代中國來說,越南就像是中國的某一個諸侯國。
  • 中越戰爭為什麼會爆發,越方損失多少?越南教授用數據給出了真相
    但是,越方一直覺得是我方侵略他們,他們才是受害者,而且他們似乎還以為打贏了我軍,這種"自嗨"的模式持續了數十年。直到2019年,越南一教授經過研究當年的歷史,用真實數據給出了真相。79年中越戰爭,越方是受害者?
  • 愚君看天下 | 中越兩國圓滿解決陸地邊界和北部灣問題始末
    至於越南覬覦南海、西沙兩大群島問題,中國始終堅持南沙群島主權不容談判的原則立場,但主張雙方可有爭議的海域擱置爭議,實現共同開發,以便共同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70年代中期越南抗美救國戰爭結束、南北方實現統一後,中越邊界問題被越南提了出來。雙方先後開展過兩次邊界談判,主要討論兩國陸地邊界和北部灣水域劃界問題,最後無果而終。
  • 中越戰爭爆發後,美國給蘇聯打了一通電話,蘇聯放棄出兵援助越南
    然而1969年,蘇軍多次武裝入侵珍寶島,我國邊防部隊被迫反擊。同年,蘇軍在邊境上侵擾我軍,爆發了「鐵列克提事件」,導致我方38名士兵犧牲。從那以後,中蘇關係徹底交惡。另一方面,越南領導人胡志明於1969年去世後,黎筍上臺,取得了北越的領導權。1975年,北越擊敗南越,統一了越南。兩任領導人,有著不同的外交態度。胡志明親中,而黎筍則主張親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