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君看天下 | 中越兩國圓滿解決陸地邊界和北部灣問題始末

2021-01-10 澎湃新聞

越南是中國在東南亞方向陸地接壤最多、水域相交面積最大的鄰國。兩國人民在歷史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和交往,兩國共產黨的關係亦非常密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越兩國都選擇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兩國社會制度相同、價值觀相近、發展與安全利益相通,各方面關係不斷發展。連通中國和越南的友誼關,歷史上曾是中國九大名關之一,初稱雍雞關,後稱界首關、大南關,明清時期改稱為鎮南關。新中國成立後,改為睦南關,1965年又改稱友誼關。

一、中越兩國山水相依,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困擾兩國關係

中越陸地邊界長1347公裡,自中越老三國交界處起,直到北崙河流入北部灣處。所謂的中越邊界問題,包括三部分內容,即陸地邊界劃分、北部灣劃界和南沙群島主權問題。

長期以來,中方一直認為,中越兩國邊界早就是已定邊界。19世紀末,中國清政府和當時越南宗主國法國通過《續議界務專條》和《續議界務專條附章》等15項文件,以雙方歷史形成的傳統習慣線為基礎共同劃定的。這些文件歷史上統稱《中法界約》,包括勘界和劃界兩類文件。其中,雲南段長719公裡,主要以分水嶺為界,廣西段637公裡,多以山脊線為界。在這兩部分,也有些地方以沿河流、河溝等為界。

當然,中方也清楚,中越兩國陸地邊界雖然總體上已經劃定,並且立下310塊界碑,但由於種種原因,雙方在某些地段的邊界走向和具體位置上,仍然存在不少分歧和爭議。1957-1958年間,中越兩國曾經兩次互換信件,確認雙方通過談判解決邊界問題之前,均應嚴格維持邊界現狀。

中越邊境的龍邦口岸,已經成為廣西進口越南鐵礦量最大的陸路邊境口岸。(@東方IC)

北部灣是一個半封閉型的海灣,東北西三面被中越兩國陸地包圍,最寬處184海裡,最窄處112海裡。上世紀50—60年,中越雙方通過漁業協定談判,對北部灣海域的漁業管轄權以及雙方漁業合作問題做出規定,確認北部灣海域實行「公海自由原則」,兩國漁民可在這片海域共同捕漁。上世紀70年代,隨著現代海洋權的提出和海洋經濟的發展,中越兩國都認為自己的國家主權涉及北部灣海域,雙方的領海主張和利益訴求發生正面衝突。

南沙群島系南海地區最大的島礁群,由大約230座島嶼、暗礁、淺灘和沙洲共同組成。中國人民最早發現南沙,中國政府早就在南沙行使主權。

雖然南沙群島於二戰期間一度被日本侵佔,但二戰後被當時的中國國民黨政府所收回。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前,國際社會對南海群島屬於中國並沒有爭議。1983年,中國曾對絕大部分島嶼、沙洲和礁灘重新命名,意在顯示主權。至於越南覬覦南海、西沙兩大群島問題,中國始終堅持南沙群島主權不容談判的原則立場,但主張雙方可有爭議的海域擱置爭議,實現共同開發,以便共同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

70年代中期越南抗美救國戰爭結束、南北方實現統一後,中越邊界問題被越南提了出來。雙方先後開展過兩次邊界談判,主要討論兩國陸地邊界和北部灣水域劃界問題,最後無果而終。70年代後期,兩國不斷爆發邊境衝突,最終導致較大規模的戰爭,即對越自衛反擊戰。

二、兩國領導人達成共識,決定共同建設和平友好穩定的中越邊界

1990年9月3-4日,越共總書記阮文靈、部長會議主席杜梅和中央顧問范文同秘密訪問中國,與江澤民等中方領導人舉行了「成都會談」,雙方達成「結束過去,開闢未來」的共識。此時,中越兩國實現關係正常化的條件基本成熟。

1991年11月,越共新任總書記杜梅和總理武文杰應邀訪華,中越關係最終實現了全面正常化,達成了關於處理兩國邊境事務的臨時協定。1992年10月,雙方專家就兩國邊界問題進行了首輪接觸。後來中國總理訪越,雙方就解決邊界問題進一步交換意見,形成如下共識:繼續舉行專家級談判,同時儘早開始政府級談判;首先根據國際法準則,就解決問題的基本原則達成一致;加速談判進程,爭取早日解決海陸所有邊界問題;在此之前,雙方不採取可能導致邊界領土爭端複雜化的行動。

中越邊境的友誼關(@廣西政府網)

1993年8月下旬,中越首輪邊界談判在北京舉行。越方對中方提出的有關談判方式和原則的意見建議,做了積極回應。

但正式會談時,越方又表示:北部灣養育著越南1個省的1500萬人民,因此難以接受中方劃分北部灣的意見。」中方對此表示:「按照公平原則劃分北部灣,對於兩國和兩國人民都有好處。」在南沙和西沙問題上,雙方分歧更大。但最後就草案文本達成了一致,當年10月在河內正式籤署。

根據雙方籤署的基本原則協議,兩國在談判中建立了三個談判機制:一是政府級會談機制:二是陸地邊界聯合工作組、北部灣聯合工作組、海上問題專家小組會談機制;三是兩個聯合工作組框架下設立的有關陸地邊界走向、航攝測圖技術、北部灣測繪等具體問題的專家小組會談機制。

在談判中,雙方確認的邊界爭議和地圖畫法差異處甚多,涉及數百萬平方公裡土地和雙方邊民實際利益,解決起來困難甚大。1997年7月,雙方最高領導人達成了爭取在2000年前籤署兩國陸地邊界條約的共識。1999年2月,雙方明確了兩國關係發展的十六字方針,即長期穩定,面向未來,睦鄰友好,全面合作。

根據兩國關係新世紀發展的總基調,雙方決心把兩國邊界建設成為和平、友好、穩定的邊界,同時決定尊重兩國邊民長期形成的生活習慣和生產生活,不要因為劃界而影響兩國邊民的生產和生活。

中越邊境口岸(@法新社)

1999年10月20-28日,中越兩國邊界談判代表團團長北京臨時會晤,越方接受了中方提出的雙方利益大體平衡和一攬子的構想。此後,經過兩個多月艱苦細緻的共同努力,雙方就爭議地區邊界線走向全部達成一致,完成了有關邊界條約和附圖的所有工作。1999年12月30日,新世紀到來之際,中國外交部長、中方代表團團長唐家璇出席了在越南首都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的《中越陸地邊界條約》正式籤字儀式。2000年4月29日,中國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決議,批准了中越陸地邊界條約。

同年6月9日,越方也完成了國內批准程序。2000年7月6日,中越雙方在北京舉行中越邊界條約批准書互換儀式,這份具有歷史意義的條約正式生效。

三、雙方共同努力,最終解決了北部灣劃界和漁業合作問題

中越雙方在進行陸地邊界談判時,同時也在進行北部灣劃界談判。但由於雙方傳統立場相互對立,現實利益嚴重衝突,彼此互不相讓,進展非常緩慢。而且,中越雙方籤署關於邊界談判和北部灣問題的基本原則協議之後,北部灣的局勢不但沒有緩和,反而變得更加緊張。在有關北部灣劃界談判的過程中,越方加大了對北部灣爭議地區的控制,完全禁止中國漁民在北部灣北部地區進行漁業活動,試圖造成整個北部灣由越南實際管轄的既成事實。

1994年8月,第二輪中越政府級邊界談判在越南首都舉行時,中方從歷史、法理、國家關係和國家實踐等多方面向越方表明:在北部灣劃界達成協議之前,越方應該尊重中國漁民在北部灣的捕漁權,包括在爭議區域的捕漁權。會議期間,越南領導人請中國團長轉告江澤民主席:「越中兩國在社會制度、現行政策方面有許多基本共同點,越南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和各階層人士在發展同中國友好關係的原則問題上高度一致。」實際上,雙方在後來的談判中仍互不讓步,有時甚至發生激烈爭吵,無法達成任何協議。1995年11月越共中央總書記杜梅訪華,雙方領導人就加快邊界談判和北部灣劃界達成新共識,談判開始出現轉機。

1996年2月14日,連接中越兩國的桂越鐵路恢復通車,中越關係展現出更加良好的發展前景。兩國代表團團長出席桂越鐵路恢復通車儀式後,在越方諒山一側舉行會談。中方就北部灣劃界談判問題提出新建議,其核心內容是在談判過程中,必須對兩國漁民在北部灣的正常作業予以考慮。當年3月,中越北部灣劃界聯合工作組舉行第六輪會談,雙方確認公平原則是劃分北部灣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原則,同意儘快提出各自的主張線。但是,在中國海南島是否擁有與中國大陸同樣的構成海洋權利基礎和享有同樣的劃界效力問題上,雙方立場差距很大。此後兩年,雙方對北部灣劃界問題始終不能達成一致。

1999年2月,越共中央新任總書記黎可漂訪問中國,中越最高領導人達成了在2000年年內解決北部灣劃界問題的重要共識。雙方代表團商定,兩國在北部灣劃界談判進行時,可單獨形成漁業問題協議,將來與北部灣劃界協議同時籤署。

2000年10月,談判取得突破性進展,雙方就北部灣試劃方案達成了初步協議。在當年12月中旬舉行的北部灣聯合工作組第十七輪會談中,雙方就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方案線及相關協定文本,全部達成一致。中越兩國關於北部灣劃界的實質性談判,圓滿結束。

雙方漁業專家解決了劃界後的漁業安排問題,確定了雙方漁業長期合作的基本原則,劃定了共同漁業區和過渡性水域,形成了中越北部灣漁業合作協定文本。

據中國前外長、曾經擔任中越南邊談判代表團團長的唐家璇回憶,自1992年起,中越兩國在長達8年多時間裡,共舉行兩輪專家級談判,7輪政府級談判,3次政府代表團團長非正式會晤,18輪劃分北部灣聯合工作組會談,3輪聯合專家小組非正式會談,6輪漁業專家小組會談和測繪專家小組會談。「中越邊界談判密度之高,在中國外交史上絕無僅有。」

2000年12月24日,越南國家主席陳德良訪問中國,雙方領導人高度評價《中越北部灣劃界協定》和《中越北部灣漁業合作協定》。雙方隆重舉行了這兩份文件的籤字儀式。2004年6月,越南和中國先後完成了對上述兩個協定的批准程序。6月30日,中越兩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在河內交換了各自的批准書,兩協定正式生效。中越兩國同時還把中越北部灣協定提交給聯合國備案。

2004年6月30日,時任中越邊界談判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外交部副部長王毅(左)與時任越南政府代表團團長、外交部副部長武勇(右)在河內分別代表本國互換《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於兩國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劃界協定》批准書。

到此,困擾中越兩國的陸地邊界紛爭、北部灣劃界和漁業合作問題,歷史性地得到解決。

中越兩國尊重歷史,面對現實,著眼未來,經過堅持不懈的共同努力,終於在新世紀來臨之際,以雙方都滿意的方式,較好地解決陸地邊界劃分和北部灣劃界以及北部灣海域漁業合作問題。遺憾的是,由於極為複雜的多方面原因,雙方在南海島礁主權和海洋權益方面的爭端未能解決,甚至還不時發生衝突。有鑑於此,雙方應認真總結兩國陸地邊界和沘部灣劃界積累的寶貴經驗,發揚坦誠對話,真誠合作,相互尊重和彼此包容的時代精神,妥善處理歷史遺留的海上爭議和糾正,開拓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新局面,為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做出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康巳鋆 顧心陽

圖文編輯/陳陽

作者:於洪君,察哈爾學會首席研究員,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外委會委員,中國前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

來源:觀察者網,2019-11-17

原文連結:https://m.guancha.cn/YuHongjun/2019_11_17_525424.shtml

相關焦點

  • 中越陸地邊界談判始末,227平方公裡分歧最大地區對半分
    從1977年第一次中越陸地邊界談判開始,一直到1999年《中越陸地邊界條約》和2009年《中越陸地邊界議定書》籤訂,中越解決陸地邊界的外交談判持續30餘年,過程曲折複雜。中越最終以歷史條約為基本依據,在互諒互讓、公平合理的原則下,正式劃定1347公裡長的陸地邊界。其中雙方分歧最大的227平方公裡爭議區的問題,以大體對半分的方式解決。
  • 解密中越邊界談判內幕
    本文作者李家忠長期在外交部亞洲司和中國駐越南使館工作,對於中越談判解決邊界領土問題,是一位見證人和直接參與者。中越邊界領土問題緣由    中越邊界領土問題包括陸地邊界、北部灣劃分和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和海洋權益爭議等三個方面,本文主要講述已談判解決的前兩個方面。    中越陸路邊界全長1350公裡。
  • 王毅:借鑑陸地邊界成功實踐,中越完全有能力進一步解決好海上面臨...
    據外交部網站,8月23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廣西東興兩國邊界跨界處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範平明共同出席中越陸地邊界劃界二十周年暨勘界立碑十周年紀念活動。王毅在致辭中表示,中越是山水相連的社會主義鄰邦,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
  • 王毅:我們願同越方把中越陸地邊界維護好、管理好、利用好
    ,隆重紀念兩國陸地邊界劃界二十周年和勘界立碑十周年。首先,我謹代表中國政府,歡迎兩國各部門以及邊境省區代表出席此次活動,感謝你們多年來為推進中越陸地邊界合作和兩國關係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中越是山水相連的社會主義鄰邦,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在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解放的艱苦鬥爭中,雙方並肩戰鬥、生死與共,結下「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誼。
  • 王毅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出席中越兩國陸地邊界紀念活動
    來源:新華社中越兩國舉行陸地邊界紀念活動王毅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出席新華社南寧8月23日電(記者 潘強)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23日在廣西東興兩國邊界跨界處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範平明共同出席中越陸地邊界劃界二十周年暨勘界立碑十周年紀念活動。
  • 王毅在中越陸地邊界劃界二十周年暨界立碑十周年紀念活動上的致辭
    首先,我謹代表中國政府,歡迎兩國各部門以及邊境省區代表出席此次活動,感謝你們多年來為推進中越陸地邊界合作和兩國關係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中越是山水相連的社會主義鄰邦,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在爭取民族獨立和國家解放的艱苦鬥爭中,雙方並肩戰鬥、生死與共,結下「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情誼。在推進符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雙方攜手並進、同舟共濟,推動兩國全方位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 中越雙方充分肯定陸地邊界三個法律文件的歷史性貢獻
    新華社南寧5月24日電(記者程群)中越陸地邊界三個法律文件執行情況總結會24日在廣西南寧舉行。中越雙方對三個法律文件的歷史性貢獻和重要意義給予充分肯定,並圍繞「邊界管理與執法合作」「口岸開放與通關便利化」「跨境經濟和旅遊合作」「邊境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四個議題進行探討。
  • 中越北部灣劃界爭議及結果
    1887年,和法國籤署了《中法續議界務專條》,劃分了兩國陸地邊界。但該條約只劃分了北部灣島嶼的歸屬,卻未劃分北部灣海域的歸屬。所以這給後來我國與越南北部灣劃界帶來了諸多爭議,進而遲遲沒有完成劃界工作。這是因為當時中方主持勘界、條約事務的兩江總督張之洞、廣西勘界事務大臣鴻臚寺卿鄧承修認為,越南在歷史上水師便十分孱弱,從來沒有實際控制過北部灣,且中國以往和外國籤署的類似不平等條約,也只劃分陸地、並未劃分海洋歸屬。
  • 外交部就中越陸地邊界三個法律文件執行情況總結會等答問
    問:我們注意到,今天中越兩國副外長共同出席了在廣西南寧舉行的中越陸地邊界三個法律文件執行情況總結會,請您介紹一下會議有關情況。答:2009年11月18日,中越兩國在完成劃界談判和勘界立碑工作後,正式籤署了《陸地邊界勘界議定書》、《關於陸地邊界管理制度的協定》和《關於陸地邊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協定》。三個法律文件生效實施以來,兩國涉邊事務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中越邊界線保持清晰穩定,邊境地區秩序良好,人員和經貿往來密切。習近平主席去年11月訪越期間,兩國領導人一致同意總結兩國陸地邊界三個法律文件執行情況。
  • 版圖專題 | 中國的領土邊界和鄰國
    版圖專題 | 中國的領土邊界和鄰國 2020-07-16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外網評:中越外長共同查看邊界界碑,意義不尋常
    (圖/外交部網站)8月23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範平明在廣西東興共同出席中越陸地邊界劃界二十周年暨勘界立碑十周年紀念活動。兩國外長共同現場查看了邊界界碑,並為各自的第一塊界碑描紅。這是中越外長重啟「線下」外交的重要標誌,也為後疫情時代兩國合作注入了新動力。作為中越政府級邊界談判中方代表團團長,王毅談起當年的談判工作依然「感慨系之」。
  • 中越海警北部灣一起做成關鍵之事,不同以往意義非同凡響
    在海面上,中越海警之間的關係也一直在迅速且大幅度地發展,近日中越海警在北部灣共同辦了件大事。 中越海警在北部灣共同辦了件大事 根據人民網所報導,近日中越海警在北部灣共同辦了件大事,中國海警22603、4303與越南海警8003、8004艦在北部灣展開聯合巡演。
  • 中越邊界的一條河,本以為對岸很落後,實際上很繁華
    越南是我國的鄰國之一,同時也是一個旅遊業發達的國家,而越南和我國的邊界線有一段就是一條河流。中越邊界的一條河,本以為對岸很落後,實際上很繁華,這裡就是北崙河。北崙河中越邊界西起十層大山,東至北崙河口,全長1300公裡。而北崙河就是中國和越南邊境東段上的一條界河。
  • 回顧越中陸地邊界20周年:涉及到中國的2個省區、越南的7個省
    2020年,越中陸地邊界已經籤訂了20周年,中國-越南的陸地邊界,也是這兩個人口大國聯繫緊密的標誌。中國-越南的陸地邊境有1281公裡,這也是兩個人口大國超長邊界,總共設計了中越兩國的共9個省:中國的2個省區、越南的7個省。中國-越南的陸地的地圖如下所示。
  • 中越舉辦重大活動,信息量巨大
    兩國外長宣布,中國和印尼正式建立人員往來「快捷通道」,在確保防疫的前提下便利人員往來,維護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助力彼此經濟復甦。此外,王毅還在海南同巴基斯坦外長庫雷希舉行第二次中巴外長戰略對話,雙方就新冠肺炎疫情、中巴雙邊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值得關注的是,就在剛剛迎來2國重要客人之後,王毅又赴中越邊境參加了一場重大活動,信息量巨大。
  • 中越合拍紀錄片《南溪河畔》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為紀念和慶祝中越建交70周年,由廣西廣播電視臺和越南國家電視臺聯合拍攝的紀錄片《南溪河畔》於1月13日和14日在兩國進行了同步播出,在越南、廣西、桂林等地引起熱烈反響,引發了兩國民眾對中越友誼傳統的熱烈討論。
  • 中越青年界河對歌 祝願兩國友誼長存
    北京時間12月17日上午10時許,中國和越南兩國青年在中越界河北崙河上搭臺對歌,以歌傳情,共同祝願兩國人民友誼長存。  作為正在越南芒街市舉行的2011越中(芒街-東興)國際商貿•旅遊博覽會的重要內容之一,中越青年界河聯歡活動以歌會友、以歌傳情,迄今已舉辦了10屆,深受中越兩國邊民的歡迎。
  • 近百張圖片解讀自衛還擊作戰始末,對忘恩負義之人必須嚴懲(上)
    07凱旋而歸,凱旋門下迎親人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官方稱為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或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在民間被習慣稱作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國際上則又將其視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一部分),是指於1979年2月17日至3月
  • 1979年越南陳兵中越邊界,製造邊境衝突,這是忘恩還是負義?
    前言:中越有著兩千多年的交往感情,可以說是「恩深、義重」,在期間,雖然有摩擦,但是和平共處還是主流。「友誼之光,萬世輝煌」曾是越南偉人胡志明生前 的宏願。但是從1973年起,中越兩國關係出現裂痕,最終是兵戎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