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越邊界談判內幕

2021-01-10 青島晚報電子報
解密中越邊界談判內幕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9.02 星期日

    從1970年代中期起,中越雙方就開始進行邊界問題談判。本文作者李家忠長期在外交部亞洲司和中國駐越南使館工作,對於中越談判解決邊界領土問題,是一位見證人和直接參與者。
中越邊界領土問題緣由
    中越邊界領土問題包括陸地邊界、北部灣劃分和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和海洋權益爭議等三個方面,本文主要講述已談判解決的前兩個方面。
    中越陸路邊界全長1350公裡。中越陸地邊界是由中國清政府同法國政府(當時越南為法國殖民地)於1885年至1897年期間籤署的多項界約劃定的,其中主要是兩項界約,即1887年的《續議界務專條》和1895年的《續議界務專條附章》。雙方在實地分了界,立了300多塊界碑。但受當時科學技術條件的限制,條約對一些地段的文字敘述不夠精確,條約附圖對一些地區邊界線走向的描繪也不夠清楚,而且,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許多界碑被損壞、移動,甚至遺失,邊界線兩側的地形和地物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這些因素導致雙方對一些地段的邊界走向存在不同認識。
    中越兩國歷史上從未劃分過北部灣。 1970年代初後,隨著現代海洋法制度的發展,中越兩國劃分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問題呈現出來。按照以1982年籤字、1994年生效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為核心的現代海洋法制度,沿海國可擁有寬度為12海裡的領海、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和最多不超過350海裡的大陸架。但是,北部灣是個比較狹窄的海灣,最寬處也不超過180海裡。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中越兩國在北部灣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全部重疊,也就是說,整個北部灣均為中越權益主張的重疊區,因此,問題必須通過劃界給予解決。1973年12月,越南政府建議同中國舉行北部灣劃界談判。 1974年1月18日,中方答覆同意談判。
    1974年和1977年——1978年,中越兩國政府先後舉行劃分北部灣問題和陸路邊界問題的談判。中方代表團團長是副外長韓念龍,越方代表團團長先後為潘賢和丁儒廉兩位副外長。在陸路邊界問題上,雙方承認中越陸路邊界是已定界,一致同意以「中法界約」為基礎,根據變化的地形地貌,重新確認。但是除了這個大原則,雙方在具體問題上沒有取得任何進展。後來由於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有關北部灣和陸路邊界的兩種談判被擱置。
陸地邊界談判
    1991年11月,中越關係實現正常化。在新的形勢下,兩國都希望早日解決上述歷史遺留問題,兩國開始就邊界領土問題著手進行實質性談判。
    在等待問題解決期間,為了保持邊境地區的穩定,中越兩國政府於1991年籤署了《關於處理兩國邊界事務的臨時協定》。 1992年,雙方進行了專家級的談判。 1993年,兩國最高領導人作出重要決定,立即展開關於邊界領土問題的政府級談判。 1993年10月,兩國政府代表籤署了《關於解決邊界領土問題的基本原則協議》。
    當時,為順利解決邊界問題,中越雙方重新成立了政府邊界代表團。中方代表團團長先後是唐家璇副外長和王毅外長助理,越方代表團團長是武寬副外長。兩國代表團團長每年會見一次,主要談一些大的原則性問題。有緊急事務,也可以臨時安排會談。具體爭議的問題,由雙方的聯合工作組進行談判,一年要談多次,輪流在北京和河內進行。
    按照1993年10月中越達成的 《關於解決邊界領土問題的基本原則協議》,雙方以1887年和1895年的中法界約及其有關邊界劃分和立碑的文件與地圖的附件和按規定豎立的界碑,來確定陸地邊界線。雙方各自按照自己的認識印製出邊界地圖,然後互相交換。
    由於中越陸地邊界是已定界,故將各自繪製的地圖加以對照後,雙方重合的邊界線約有900公裡。在其餘的450公裡邊界線上,有164處雙方有不同的認識,涉及的總面積達227平方公裡左右,即爭議地區。另外有125處,總面積近5平方公裡,由於雙方的技術差距而出現了不同認識,這些地區,雙方通過合理公平的技術措施,很快就得到了解決。
    1999年2月,兩國領導人公開宣布要在當年內籤署陸地邊界條約以後,邊界談判工作的進度大大加快,至當年11月,絕大多數地段的爭議均已解決。 1999年12月1日,朱鎔基總理訪問越南,第一站是胡志明市。中共中央指示,請朱鎔基在越南說幾句話,口頭表示中越陸地邊界所有有爭議的問題都已獲得解決。為此,王毅外長助理親自趕到胡志明市,就剩下的幾個問題同越方進行最後一次會談,一直談到深夜,順利解決了所有爭議問題。
    1999年12月30日上午,兩國邊界談判代表團團長王毅和武寬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陸地邊界條約草籤儀式。由於條約附圖有100多幅,兩位團長本著高度負責的精神,在每幅附圖上簽字,而且條約和附圖雙方各有一套,兩位團長都要籤字,故儀式進行了將近一個小時。當天下午,中越陸地邊界條約正式籤字儀式在河內國際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條約由中國外長唐家璇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阮孟琴籤署,雙方都有眾多官員出席籤字儀式。至此,中越兩國陸地邊界談判勝利結束。
北部灣劃界
    1990年代中越關係正常化以後,劃分北部灣的談判也進入實質性階段。從1992年起,經過7輪政府級談判、3次政府代表團團長會晤、18輪聯合工作組會談,雙方最終同意,按照兩國在北部灣總體政治地理形勢大體平衡的觀點,根據國際法公認的公平原則,充分考慮北部灣有關情況,達成公平的劃界結果,雙方所得的海域面積大體相當。 2000年12月25日,中國外長唐家璇和越南外長阮怡年在北京籤署了 《中越兩國關於在北部灣領海、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劃界協定》。
    鑑於劃分北部灣問題同北部灣沿海數十萬中國漁民的生計密切相關,所以,中國談判代表在談判中始終認為,北部灣劃界的同時,必須妥善解決漁業的安排問題,劃界協定必須與漁業協定同時籤署、同時生效。越方主管部門對此也給予了充分理解。
    經過多年的談判和努力,2000年12月25日雙方在籤訂北部灣劃界協定的同時,也籤訂了中越北部灣漁業合作協定。之後又經過3年談判,2004年4月29日,中越雙方在北京籤署了漁業合作協議的補充議定書,最終妥善解決了北部灣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開發問題。
    2004年6月30日,中越邊界談判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外交部副部長王毅和越南政府代表團團長、外交部副部長武勇在河內交換了兩個協定的議定書,兩個協定於當日同時生效。
    摘自《紅色往事:黨史人物憶黨史》,歐陽淞、曲青山編撰,濟南出版社

-

相關焦點

  • 中越陸地邊界談判始末,227平方公裡分歧最大地區對半分
    從1977年第一次中越陸地邊界談判開始,一直到1999年《中越陸地邊界條約》和2009年《中越陸地邊界議定書》籤訂,中越解決陸地邊界的外交談判持續30餘年,過程曲折複雜。中越最終以歷史條約為基本依據,在互諒互讓、公平合理的原則下,正式劃定1347公裡長的陸地邊界。其中雙方分歧最大的227平方公裡爭議區的問題,以大體對半分的方式解決。
  • 海外網評:中越外長共同查看邊界界碑,意義不尋常
    (圖/外交部網站)8月23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範平明在廣西東興共同出席中越陸地邊界劃界二十周年暨勘界立碑十周年紀念活動。兩國外長共同現場查看了邊界界碑,並為各自的第一塊界碑描紅。這是中越外長重啟「線下」外交的重要標誌,也為後疫情時代兩國合作注入了新動力。作為中越政府級邊界談判中方代表團團長,王毅談起當年的談判工作依然「感慨系之」。
  • 愚君看天下 | 中越兩國圓滿解決陸地邊界和北部灣問題始末
    一、中越兩國山水相依,但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困擾兩國關係中越陸地邊界長1347公裡,自中越老三國交界處起,直到北崙河流入北部灣處。所謂的中越邊界問題,包括三部分內容,即陸地邊界劃分、北部灣劃界和南沙群島主權問題。長期以來,中方一直認為,中越兩國邊界早就是已定邊界。
  • 王毅:我們願同越方把中越陸地邊界維護好、管理好、利用好
    作為同志和兄弟,我們在邊界線上舉行這場紀念活動,就是要撫今追昔,不忘中越傳統友誼的初心使命,牢記彼此共同的理想信念,推動中越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不斷向前發展,賦予兩國傳統友誼新的時代內涵。同志們,朋友們,中越關係正常化以來,在兩黨兩國領導人的親自關心指導下,雙方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陸地邊界問題,歷時9年談判磋商,最終如期籤署《中越陸地邊界條約》。
  • 外交部就中越陸地邊界三個法律文件執行情況總結會等答問
    問:我們注意到,今天中越兩國副外長共同出席了在廣西南寧舉行的中越陸地邊界三個法律文件執行情況總結會,請您介紹一下會議有關情況。答:2009年11月18日,中越兩國在完成劃界談判和勘界立碑工作後,正式籤署了《陸地邊界勘界議定書》、《關於陸地邊界管理制度的協定》和《關於陸地邊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協定》。三個法律文件生效實施以來,兩國涉邊事務合作取得豐碩成果。中越邊界線保持清晰穩定,邊境地區秩序良好,人員和經貿往來密切。習近平主席去年11月訪越期間,兩國領導人一致同意總結兩國陸地邊界三個法律文件執行情況。
  • 王毅在中越陸地邊界劃界二十周年暨界立碑十周年紀念活動上的致辭
    作為同志和兄弟,我們在邊界線上舉行這場紀念活動,就是要撫今追昔,不忘中越傳統友誼的初心使命,牢記彼此共同的理想信念,推動中越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不斷向前發展,賦予兩國傳統友誼新的時代內涵。同志們,朋友們,中越關係正常化以來,在兩黨兩國領導人的親自關心指導下,雙方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陸地邊界問題,歷時9年談判磋商,最終如期籤署《中越陸地邊界條約》。
  • 王毅:借鑑陸地邊界成功實踐,中越完全有能力進一步解決好海上面臨...
    作為同志和兄弟,我們在邊界線上舉行這場紀念活動,就是要撫今追昔,不忘中越傳統友誼的初心使命,牢記彼此共同的理想信念,推動中越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不斷向前發展,賦予兩國傳統友誼新的時代內涵。王毅說,中越關係正常化以來,在兩黨兩國領導人的親自關心指導下,雙方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陸地邊界問題,歷時9年談判磋商,最終如期籤署《中越陸地邊界條約》。
  • 中越雙方充分肯定陸地邊界三個法律文件的歷史性貢獻
    新華社南寧5月24日電(記者程群)中越陸地邊界三個法律文件執行情況總結會24日在廣西南寧舉行。中越雙方對三個法律文件的歷史性貢獻和重要意義給予充分肯定,並圍繞「邊界管理與執法合作」「口岸開放與通關便利化」「跨境經濟和旅遊合作」「邊境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四個議題進行探討。
  • 王毅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出席中越兩國陸地邊界紀念活動
    來源:新華社中越兩國舉行陸地邊界紀念活動王毅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出席新華社南寧8月23日電(記者 潘強)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23日在廣西東興兩國邊界跨界處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範平明共同出席中越陸地邊界劃界二十周年暨勘界立碑十周年紀念活動。
  • 中越邊界的一條河,本以為對岸很落後,實際上很繁華
    北崙河中越邊界西起十層大山,東至北崙河口,全長1300公裡。而北崙河就是中國和越南邊境東段上的一條界河。北崙河在北崙河的河畔,還有一處中越人民友誼公園以及中越人民革命烈士紀念碑。在友誼公園內還有兩棵友誼樹,是一九六零年越南國家主席胡志明東興之行時贈送樹種栽下的,如今已長成枝葉繁茂的參天大樹。不知道你去過這裡嗎?
  • 中越戰爭20年後,雙方籤署邊界條約,法卡山是否都劃給了越南?
    後經過數輪談判,雙方籤訂了陸地邊界條約,正式確定了邊境線。然而對於老山、八裡河東山、者陰山、法卡山、扣林山等幾個重要地區的劃分,有關介紹少之又少,以至於後來有人認為老山、法卡山都劃給了越南,那麼事實到底如何?
  • 黎以海上邊界談判,誰會讓步?
    第二天,黎巴嫩和以色列兩國代表在設於黎南部納古拉鎮的聯黎部隊司令部,啟動了第二輪海上邊界談判(第一輪談判10月14日啟動),以期為雙方共同開發海上能源奠定基礎。  不過,據當地媒體報導,在此次談判中,黎以對於860平方公裡的邊境海域劃分問題無法達成一致。
  • 中越舉辦重大活動,信息量巨大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剛剛迎來2國重要客人之後,王毅又赴中越邊境參加了一場重大活動,信息量巨大。據外交部網站消息,8月23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廣西東興兩國邊界跨界處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範平明共同出席中越陸地邊界劃界二十周年暨勘界立碑十周年紀念活動。
  • 中越北部灣劃界爭議及結果
    北部灣歷史由來1894-1895年,中法戰爭爆發,中國雖然在戰場上取得了勝利,但是由於清廷軟弱無能,竟然「不敗而敗」,承認了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於1887年,和法國籤署了《中法續議界務專條》,劃分了兩國陸地邊界
  • 中越邊界分割,延續了近千年,早在宋朝就已形成你知道麼?
    宋、交邊界在交阻立國之初大體形成後,由於丁氏王朝國柞短促,且與宋朝關係較好,雙方沒有發生邊境衝突,加之宋朝當時忙於國內統一戰爭,宋、交雙方既沒有展開邊界問題的討論,也沒有對邊界進行勘定、分劃,因而個別地段存在模糊不明的情況。其後,在李氏王朝時期,宋、交之間因邊界不明而導致的邊境衝突接連不斷。
  • 英國脫歐談判未取得突破,北愛邊界問題仍為最大障礙
    不過,據報導,歐盟方面當天也拿出新的提議,即把英國「脫歐」後的過渡期由兩年延長到三年,以便為歐盟和英國下階段談判預留更多時間。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當天對歐盟其他成員國領導人表示,談判最後階段「需要雙方拿出勇氣、信任以及領導力」。
  • 雍正當年犯下的糊塗,後來在中越邊界劃分時挽回,越南至今都不服
    我們都知道,越南在獨立之後,其實中越兩國的邊界也一直還是含糊不清的,而且對於邊界上一些小的村莊也是,你說你的,他說他的,誰都不願意做出讓步。到了明末時期,國內十分混亂,越南也便趁此機會將國界向北推移個80裡。
  • 1979年越南陳兵中越邊界,製造邊境衝突,這是忘恩還是負義?
    前言:中越有著兩千多年的交往感情,可以說是「恩深、義重」,在期間,雖然有摩擦,但是和平共處還是主流。「友誼之光,萬世輝煌」曾是越南偉人胡志明生前 的宏願。但是從1973年起,中越兩國關係出現裂痕,最終是兵戎相見。
  • 中越邊界戰爭,給越南造成多大損失?越南至今無法面對現實
    中越邊界戰爭,給越南造成多大損失?越南至今不敢面對現實!文/歷史加工廠各位小可愛們,大家好。關於中越之前發生過的戰爭小編也曾經給大家講過,由於最開始的時候,美國與越南發生爭端,於是挑起了戰爭,原來是中國的一個鄰國,不管關係是親還是疏,中國都把幫助越南當成了自己的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幫助越南取得了勝利,可惜的是,後來越南不知道是因為中國曾經幫助過他,而覺得中國很好欺負一樣,竟然自不量力的想要攻打中國,搶佔中國的領土。
  • 1887年中越劃界,為何邊境地區的越南人爭相歸附中國?
    公元1887年,中法兩國劃定了中越邊界(彼時越南已經被法國殖民控制),當時確定了北崙河北面的「京族三島」歸屬中國。對於劃歸中國的決定,京族人民歡欣鼓舞,他們欣然接受了從越南人變成中國人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