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10月18日報導,歐盟峰會17日和18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首日聚焦英國「脫歐」問題,但並未就「脫歐」協議取得突破,目前主要障礙是愛爾蘭共和國和英國北愛爾蘭地區的邊界問題。
歐盟方面認為,恐怕難以像此前預期那樣趕在11月召開一場特別峰會為「脫歐」協議一錘定音。
分析人士指出,預定的談判截止日期日益逼近,英國與歐盟卻繼續滑向「無協議脫歐」這種雙方都不願看到的局面,今年12月的歐盟峰會或將成為雙方達成協議的最後機會。
【新聞事實】17日的首日會議結束後,歐盟官員表示,英方此次沒有拿出有實質內容的新方案,「脫歐」談判欠缺足夠進展,恐怕難以趕在11月召開特別峰會敲定「脫歐」協議,而要拖到12月的歐盟例行峰會再議。
歐盟「脫歐」談判首席代表巴尼耶表示,恐怕「未來數周」還需要與英方代表繼續努力。
不過,據報導,歐盟方面當天也拿出新的提議,即把英國「脫歐」後的過渡期由兩年延長到三年,以便為歐盟和英國下階段談判預留更多時間。
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當天對歐盟其他成員國領導人表示,談判最後階段「需要雙方拿出勇氣、信任以及領導力」。
德國總理默克爾17日在德國聯邦議院表示,她對英國有序脫離歐盟仍持樂觀態度,歐盟與英國90%的談判工作已經完成,但德國政府也對英國「脫歐」的所有可能性做好了準備。
特雷莎·梅15日表示,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談判已在絕大多數領域取得實質進展,雖然時間緊迫,但她仍相信能達成一份「脫歐」協議。不過她也重申,應努力確保愛爾蘭共和國與英國北愛爾蘭地區之間的邊界不會「由軟變硬」。
【深度分析】此次歐盟峰會曾被期待為在「脫歐」問題上「揭曉真相的時刻」,但峰會前夕英國與歐盟談判代表的密集磋商無果而終,降低了各界對此次峰會的預期。
分析人士指出,愛爾蘭和英國北愛爾蘭地區的邊界問題不僅牽扯到歐盟成員國愛爾蘭的未來經濟發展和英國的國內政治,更涉及「脫歐」後英國和歐盟之間的經貿安排,因此成為英國國內各派之間以及英國和歐盟之間的博弈焦點。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峰會雖未達成協議,但歐盟和英國領導人之間的氣氛已不像9月的上次峰會時那樣劍拔弩張,而且他們都公開表達了希望達成協議的意願。此外,對於歐盟提出的延長英國「脫歐」後過渡期這一新提議,英方也沒有明確拒絕,這可能給後續談判帶來轉機。
分析人士認為,愛爾蘭邊界問題雖然複雜,但並未到完全無解的地步。在談判進入倒計時之際,英國和歐盟之間仍在玩一場「膽小鬼遊戲」,看誰在最後關頭先讓步,但雙方還是希望避免出現類似「無協議脫歐」的局面。今年12月的歐盟峰會應該是雙方達成協議的最後機會。
不過,即便與愛爾蘭的邊界問題得到解決,英國「脫歐」前路也並非坦途。特雷莎·梅還要說服保守黨內部和執政夥伴並最終贏得議會批准,而目前保守黨在英國議會中並不佔多數席位。
【即時評論】談判進入倒計時,是好說好散,還是互相傷害,已成為擺在歐盟和英國面前的一道難題。
雖然英國和歐洲大陸國家摩擦不斷,但許多英國人心知肚明,英國可以脫離歐盟但離不開歐洲,歐洲仍是不可替代的夥伴。歐盟也心照不宣,英國「脫歐」後仍將是經濟、安全、外交方面的重要盟友。
對歐盟和英國來說,更多著眼於雙方共同利益,著眼於未來關係的重新塑造,也許是更為現實的需要和選擇。
【背景資料】2017年3月29日,英國正式向歐盟遞交「脫歐」信函,成為首個尋求退出歐盟的成員國。根據歐盟法律,雙方需要在兩年內(2019年3月29日之前)完成「脫歐」談判。
去年12月,歐盟除英國以外的27國領導人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宣布英國「脫歐」可以開啟第二階段談判,將主要聚焦英國「脫歐過渡期」以及歐英未來關係。
愛爾蘭共和國是歐盟成員國,目前英國北愛爾蘭地區與愛爾蘭共和國之間人員與貨物均可自由流動。一旦英國退出歐盟,英國北愛爾蘭地區與愛爾蘭共和國之間的邊界將從現在「歐盟內部兩國的邊界」變為「歐盟區與非歐盟區」的邊界。
(原標題:《歐盟英國沒談攏 「脫歐」協議繼續拖》)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