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以海上邊界談判,誰會讓步?

2020-11-20 新華網客戶端

 

  黎以兩國海上邊界劃分問題的解決,將直接緩解黎巴嫩的燃眉之急。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作為更迫切的一方,黎巴嫩更有可能為促使協議儘早達成而作出讓步。

沈翊清

  「我們面臨一個推動邊界棘手問題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難得機會。」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司令部10月27日說。第二天,黎巴嫩和以色列兩國代表在設於黎南部納古拉鎮的聯黎部隊司令部,啟動了第二輪海上邊界談判(第一輪談判10月14日啟動),以期為雙方共同開發海上能源奠定基礎。

  不過,據當地媒體報導,在此次談判中,黎以對於860平方公裡的邊境海域劃分問題無法達成一致。有消息稱,對比以往雙方各自提交的邊界劃分圖,第二輪會談中黎以有爭議的海域面積進一步擴大,該爭議海域在近年勘探中被發現蘊藏豐富的天然氣資源。

  從地中海尤其是黎凡特盆地發現油氣資源以來,黎以均單方面提出過海上劃界主張,但由於雙方未建立外交關係,且對薩巴農場歸屬存在領土爭端,雙方並未能開展對領海海域邊界劃分的談判。此番海上邊界談判是雙方在近30年來第一次就非安全問題進行會談。這場備受關注的談判拉鋸戰,將走向何處?誰的處境更為被動?

黎巴嫩故作強勢

  目前黎以官方尚未透露會談細節,黎以邊境城市納古拉在會談期間也是重兵把守。不過,從表現出來的各種跡象,便可觀察出黎巴嫩的被動處境和多重顧慮。

  在公布黎以會談消息之初,黎巴嫩方面稱屆時也將討論雙方的陸地邊境劃分問題,但以色列方面未對此做出正面回應。會談方式也耐人尋味,據稱黎巴嫩方面拒絕與以方進行直接對話,故而會談是通過聯合國代表作為中間人傳遞信息間接完成的。此外,10月14日的首輪會談原定於12日進行,但至今未透露會談延期進行的具體原因。

  不難看出,黎巴嫩看似強硬的態度,一方面是為掩飾其被動處境,另一方面是為回應其他阿拉伯國家關於這一會談性質的猜測和質疑。此前,黎巴嫩總統府就發布聲明,稱此次談判是「間接的」和「技術性的」,不是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或承認以色列國。黎巴嫩談判代表團表示,兩國的談判只涉及海域經濟區的技術性問題。

  有分析人士指出,黎巴嫩經濟局勢加速惡化,真主黨及其政治盟友受到美國經濟制裁,黎巴嫩在這一艱難處境下開啟了與以色列的海上邊界談判。去年以來,黎巴嫩貨幣貶值80%,國家債務率達到GDP的170%,成為世界上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最高的國家。

  而在第二輪會談中,黎巴嫩擴大了海上邊界訴求,這一要求涉及歷史上屬於巴勒斯坦、如今處以色列海上經濟區的部分海域,此前以色列因新冠肺炎疫情延遲了對這片海域的原定開採計劃。有分析人士認為,黎巴嫩本著「利益最大化」提出這一要求,同時也藉此向以方和美方表明其絕不會以弱勢姿態回到談判桌邊。

阿拉伯世界的關切

  黎以海上邊界會談消息一經放出,就受到阿拉伯國家密切關注,並引發激烈討論。黎巴嫩官方幾度申明此次會談是技術性的,沒有任何承認以色列或與其關係正常化的外交意義。

  據以色列12頻道報導,真主黨對黎巴嫩與以色列會談表示默許。且有消息稱,在第一輪會談前夕,兩大什葉派政黨真主黨和阿邁勒運動,反對黎巴嫩代表團中吸納任何平民代表,否則就意味著黎巴嫩屈從於「以色列接受任何形式關係正常化」的邏輯。而這也表明真主黨堅持會談僅限於邊界爭議事務,進而不給美以留下關於「關係正常化」的任何遐想空間。

  雖然黎巴嫩盡其所能撇清所有「嫌疑」,但仍有不少阿拉伯分析人士尖銳指出,黎巴嫩是要與一個自己並不承認的國家談邊界問題。然而,會談場外的輿論壓力似乎比不過黎巴嫩經濟正面臨的壓力。黎巴嫩議長貝裡曾表示,爭議海域問題解決後,黎方可從9號油氣田區塊獲得收益以償還債務。

談判牽涉多方利益

  此番黎以海上邊界會談引起外界尤其是阿拉伯世界的密切關注,並不僅僅因為黎以長期以來的敵對狀態,更是出於阿拉伯世界對美國中東政策和以色列外交突圍的觀望和擔憂。

  10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稱還會有幾個阿拉伯和穆斯林國家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同日以色列國防部長本尼·甘茨稱,他「聽到來自黎巴嫩的積極聲音,甚至談及與以色列實現和平」。自9月15日阿聯、巴林與以色列在白宮籤署「亞伯拉罕協議」以來,就結果而言,美國已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主導促成了以色列與阿聯、巴林、蘇丹3個阿拉伯國家關係正常化。

  需要注意的是,黎巴嫩情況的特殊性使其不可能像阿聯、巴林等國家一樣輕易與以色列握手言和。上世紀70年代,以色列曾對巴解組織在位於黎巴嫩南部的基地進行了一系列襲擊,加劇了黎以邊境緊張局勢。

  1978年,以色列因巴解組織成員在其境內製造的導致數十名平民死傷的「海岸公路大屠殺」事件,於同年3月14日入侵黎巴嫩,並佔領了幾乎整個黎巴嫩南部地區。緊接著3月19日,安理會通過第425號和第426號決議,要求以方停止軍事行動並撤出黎巴嫩領土,同時決定建立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以色列並未立即服從聯合國決議。在此之後,以色列和黎巴嫩又多次發生邊境武裝衝突,黎以「藍線」臨時邊界一直處於緊張局勢中。至今,雙方仍因薩巴農場的歸屬問題存在爭議。

  此外,黎巴嫩與敘利亞唇齒相依,在以色列問題上長期密切互動,共進共退。黎巴嫩作為「什葉新月」的重要支柱,國內真主黨及其盟友勢力對國家政策的影響不容忽視。因此,黎巴嫩與以色列的關係變化將牽連多方利益,當下談「關係正常化」為時過早。雙方當下談判焦點,或僅圍繞地中海上860平方公里海域的邊界劃分問題。

誰更有可能做出讓步

  此前,就地中海海上邊界劃分問題,賽普勒斯曾分別與黎以兩國籤訂協議。兩份協議對黎巴嫩和以色列專屬經濟區外部界線劃分端點一致。但黎巴嫩2007年與賽普勒斯籤訂的專屬經濟區劃界協定,後因未批准換文而失效,故黎巴嫩於2011年10月制定《第6433號法令——劃定黎巴嫩專屬經濟區邊界線》,但坐標表中的最南端點改變,向西南移動約17千米,從而造成當前雙方對860平方千米的重疊海域劃分產生爭議。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相關規定,聯合國一方面可能以2007年和2011年雙方分別與賽普勒斯的劃界協定作為基礎,認為此片海域及其自然資源不屬於黎巴嫩。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聯合國可能選取兩國重合海域的中間線作為基礎,考慮地理和社會經濟等因素進行重新劃線。

  黎巴嫩以目前客觀上的弱勢出席談判,恐難以如其所願通過「利益最大化」策略獲得談判的優勢地位。再者,黎以兩國海上邊界劃分問題的解決將直接緩解黎巴嫩的燃眉之急。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作為更迫切的一方,黎巴嫩更有可能為促使協議儘早達成而作出讓步。

  (作者系浙江外國語學院環地中海研究院阿拉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來源:2020年11月11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23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誌」

相關焦點

  • 英國脫歐談判未取得突破,北愛邊界問題仍為最大障礙
    不過,據報導,歐盟方面當天也拿出新的提議,即把英國「脫歐」後的過渡期由兩年延長到三年,以便為歐盟和英國下階段談判預留更多時間。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當天對歐盟其他成員國領導人表示,談判最後階段「需要雙方拿出勇氣、信任以及領導力」。
  • 解密中越邊界談判內幕
    解密中越邊界談判內幕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9.02 星期日     從1970年代中期起,中越雙方就開始進行邊界問題談判。
  • 王毅:借鑑陸地邊界成功實踐,中越完全有能力進一步解決好海上面臨...
    王毅說,中越關係正常化以來,在兩黨兩國領導人的親自關心指導下,雙方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陸地邊界問題,歷時9年談判磋商,最終如期籤署《中越陸地邊界條約》。這是中越兩黨兩國站在歷史和未來的高度,著眼兩國人民根本長遠利益作出的重大決斷,為兩國邊境地區共同繁榮發展夯實了基礎,為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合作開闢了前景。二十年來,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越邊境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
  • 歷經4年談判、3任首相「脫歐大戲」落幕 最後關頭是誰讓步了?
    當地時間24日,英國首相詹森在唐寧街10號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英國已經完成同歐盟的談判,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現全面的政治和經濟獨立。當天下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布魯塞爾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歐英達成協議。最後關頭,誰讓步了?
  • 中越陸地邊界談判始末,227平方公裡分歧最大地區對半分
    從1977年第一次中越陸地邊界談判開始,一直到1999年《中越陸地邊界條約》和2009年《中越陸地邊界議定書》籤訂,中越解決陸地邊界的外交談判持續30餘年,過程曲折複雜。中越最終以歷史條約為基本依據,在互諒互讓、公平合理的原則下,正式劃定1347公裡長的陸地邊界。其中雙方分歧最大的227平方公裡爭議區的問題,以大體對半分的方式解決。
  • 愚君看天下 | 中越兩國圓滿解決陸地邊界和北部灣問題始末
    至於越南覬覦南海、西沙兩大群島問題,中國始終堅持南沙群島主權不容談判的原則立場,但主張雙方可有爭議的海域擱置爭議,實現共同開發,以便共同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70年代中期越南抗美救國戰爭結束、南北方實現統一後,中越邊界問題被越南提了出來。雙方先後開展過兩次邊界談判,主要討論兩國陸地邊界和北部灣水域劃界問題,最後無果而終。
  • 商業談判|讓華爾街聞風喪膽的昆鷹律師事務所的談判秘訣
    所以說,「談判破裂的底線」因個人實際狀況不同而不同。重要的是,要看清自己所處的狀況,並明確「談判目的」。明確了「談判目的」,自然也就明確了「談判破裂的底線」。並且,如果能夠整理出「絕不能讓步」和「可以讓步」的條件,打出「讓步牌」以達成「談判目的」的戰略也會得到明確。
  • 英國人在「脫歐」談判中使出的那些高招,招招拍案叫絕!
    如果不在歐盟比在歐盟得到的好處更多,誰還願意留在歐盟呢?就這樣,歐英談判的第一個焦點問題——政府援助問題出現了。歐盟強調公平競爭,嚴格控制歐洲國家對本國企業給予援助,阻止各國參與補貼競賽;英國政府卻對企業進行高額補貼,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英國向企業提供許多支持,以促進經濟復甦。英國政府對企業的援助當然是不合理的,有違公平競爭的原則嘛。
  • 英愛領導人一周內再次會面,北愛邊界問題的「最後一搏」?
    外界認為,這是英國與歐盟的「脫歐」談判突然終止後,英國在北愛爾蘭邊界問題上的「最後一搏」。此前,對於英國「脫歐」後英國的北愛爾蘭地區與歐盟成員國愛爾蘭之間的邊界安排,英國政府與歐盟一直難以達成共識。據英國《衛報》9日報導,詹森與瓦拉德卡此次選在了英格蘭西北部會面,而非英國首都倫敦或愛爾蘭首都都柏林。
  • 論電影《王牌對王牌》的談判技巧
    之後,丹尼叫來另外一個轄區局且同為人質談判專家的克瑞斯·塞比安,兩個人就談判的控制權及丹尼的是否清白髮生了激烈的談判。電影的一開頭就為我們呈現了身為談判專家的丹尼·羅曼與持槍挾持自己女兒的嫌犯進行談判的場面。丹尼與嫌犯隔著門首先就養狗的話題進行交談,包括狗的品種,養狗的好處、壞處等等。
  • 「紫微鬥數」你和配偶吵架誰會先讓步?
    吵架是情侶們都繞不過的一關,既是情緒的宣洩也是觀點的交鋒,吵歸吵,吵完還要繼續生活,用姐姐今天教的方法,就能看出未來的婚姻生活中,誰會先做出讓步。命宮與夫妻宮,中間隔著一個兄弟宮,命宮與夫妻宮想要交流,就跨不過兄弟宮這個宮位,所以兄弟宮就可以看自己與另一半是如何交流的。
  • 王毅:我們願同越方把中越陸地邊界維護好、管理好、利用好
    ,隆重紀念兩國陸地邊界劃界二十周年和勘界立碑十周年。同志們,朋友們,中越關係正常化以來,在兩黨兩國領導人的親自關心指導下,雙方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陸地邊界問題,歷時9年談判磋商,最終如期籤署《中越陸地邊界條約》。這是中越兩黨兩國站在歷史和未來的高度,著眼兩國人民根本長遠利益作出的重大決斷,為兩國邊境地區共同繁榮發展夯實了基礎,為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合作開闢了前景。
  • 脫歐談判「絕處逢生」,英歐放手一搏
    來源:北京商報談判團隊後撤,領導人親自下場,在這場「脫歐」大戲進入一個月的關鍵倒計時階段,仍舊毫無進展的雙方終於開始發力。只是四年了,橫在英歐之間的依舊是老問題:漁業捕撈權、公平競爭規則分歧仍在,但如今雙方各自的要價其實早已明了,不過是在賭一個誰能妥協更多的結果。
  • 王毅在中越陸地邊界劃界二十周年暨界立碑十周年紀念活動上的致辭
    同志們,朋友們,中越關係正常化以來,在兩黨兩國領導人的親自關心指導下,雙方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陸地邊界問題,歷時9年談判磋商,最終如期籤署《中越陸地邊界條約》。這是中越兩黨兩國站在歷史和未來的高度,著眼兩國人民根本長遠利益作出的重大決斷,為兩國邊境地區共同繁榮發展夯實了基礎,為深化兩國全面戰略合作開闢了前景。
  • 從《安家》來解讀《麥肯錫教我的談判武器》
    而惡性談判是完全不尊重對方利益的談判。在談判中對手可能經常會使用類似於欺詐的無德談判戰術,我們不鼓勵使用這些戰術,但是一定要能夠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能夠識破它。俗話說,談判的成功要素,80%是因為事前的準備,那談判前應該怎麼做呢?
  • 原創:小議採購商務談判
    孝公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商鞅先後兩次實行變法,開始推行革新時,為了取信於民,他派人在城中豎立一木,並告知:「誰人能將之搬到城門,便賞賜十金。」秦民無人敢信,後加至五十金,於是有人扛起木頭搬到城門,果然獲賞五十金,從此宣示與開展孝公變法,史稱「徙木立信」。北宋王安石,在一首稱讚商鞅的詩中以「一言為重百金輕」,來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
  • 澳洲稱東帝汶發起海上劃界調解委員會不具法律效力
    據新華社報導,澳大利亞外交部長朱莉·畢曉普(Julie Bishop)和總檢察長喬治·布蘭迪斯29日發表聯合聲明說,東帝汶針對其與澳大利亞海上劃界糾紛而提議成立的調解委員會不具有舉行海上劃界聽證的法律權力,該委員會的最終報告將不具有法律效力。
  • 使徒行者2黎sir的第五個臥底是誰 會是梁思敏嗎
    ­  使徒行者2第五個臥底是誰?使徒行者中有五個臥底,目前出來了四個,第五個是誰呢?下面一起看看吧!­  使徒行者2黎sir的第五個臥底是誰­   在使徒行者中,大家應該最關注的就是臥底了吧。網劇剛開始就有五個臥底被炸死了,然後黎sir死之前交代卓凱一定要找到自己手下的五個臥底並且保護他們的安全,那麼這五個臥底目前已經出來了四個,還有一個是誰呢?­  阿梅、樂少鋒的哥哥、徐天堂還有cherry,那麼還有一個是誰呢?­  很多網友們猜測是梁思敏,因為之前劇情說過黎sri喜歡收女的做臥底,那麼魏德信身邊的那個女人梁思敏是臥底嗎?
  • 沒想到,《老友記》裡的羅斯看著木木的,談判卻這麼有一套!
    修蒙「不走尋常路」,要求其他演員在談判中應立足於集體貢獻,不要在乎個人給節目帶來的價值。如果他們能團結起來,不在乎誰「客觀上」片酬拿得多或少,那麼他們手上就多了談判的籌碼。接下來,修蒙亮出了王牌。他為了表示自己的承諾,首先做出了犧牲:他要求製作單位降低他第3季的片酬,這樣的話6位主演的片酬就都一樣了。
  • 板門店談判紀實
    歷史經驗證明,即使我方準備讓步,在敵人施加壓力時也不能示弱,需要待對方招數用完後再讓步,這是一種重要的鬥爭策略。否則以後敵方動輒施壓將後患無窮。1953年3月5日,史達林突然去世。蘇共中央領導集體的主要注意力轉向內部問題,因而於3月19日致函毛澤東和金日成建議改變原有的談判方針,儘可能快地結束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