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被迫參加的6場戰爭,取得重大的勝利

2020-12-24 騰訊網

中國是一個熱好和平的國家,但是在新中國建立之後,還是遇到一些周邊國家破壞和平的行為。在我們被迫反擊之後,我們也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這些戰爭的勝利給國家之後幾十年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新中國成立之後,經歷了這6場戰爭。

第一場戰爭就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爆發的抗美援朝戰爭,這也是韓戰的一部分。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的戰爭序幕。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直到1953年7月份籤定的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

抗美援朝戰爭

第二場戰爭是1962年中印邊境的自衛反擊戰。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了自衛反擊作戰。從1962年11月16日至1962年11月21日,在中印邊境全線反擊印軍的入侵,最終給予了印軍沉重的打擊。我國取得了戰爭的重大勝利,

對印自衛反擊戰

第三場戰爭發生在我國東北地區的黑龍江省,也就是中蘇珍寶島戰爭。在1969年3月,蘇聯軍隊幾次對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中國一側的珍寶島實施武裝入侵,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進行了自衛反擊,最終擊退了不可一世的蘇聯軍隊,保衛了我國珍寶島的領土主權,維護了我國的邊境安寧。

中蘇珍寶島戰爭

第四場戰爭是發生在我國南海的中越西沙海戰,我國在1974年1月19日,在西沙群島西部的永樂群島海域,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南越海軍的一次小規模戰鬥,最後南越海軍撤退,中國獲得了整個西沙群島,以及周邊海域的控制權。

中越西沙海戰

第五場戰爭發生在1979年,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發生在1979年2月至3月份,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在中越邊境,對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歷時一個月,中國軍隊最終大獲全勝。

對越自衛反擊戰

第六場戰爭是發生在1988年的中越南沙海戰,也叫赤瓜礁海戰。1988年3月14日,中國海軍在中國南沙群島赤瓜礁海域,與前來侵犯的越南海軍發生的武裝衝突。最終我國擊沉了越南軍艦兩艘,重創軍艦一艘,俘虜了越軍40多人,越軍傷亡400多人,中國海軍僅一人受傷。這次的反擊作戰,我國取得的重大的戰果,我國珍愛和平,同時也不懼挑戰。

中越南沙海戰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的密碼
    黨中央的英明決策和戰略指導是贏得戰爭勝利的政治前提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百廢待興,無論是財力還是軍力對比,中國和美國都相差懸殊。面對美國對朝鮮的武裝幹涉以及對我國安全的嚴重威脅,在毛澤東同志主持下,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反覆權衡利弊,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英明決策。
  • 新中國成立以來舉行過幾次閱兵?看懂2019國慶大閱兵
    02  1950年,18歲的年輕戰士楊玉增,和部隊一起接到一項重大而光榮的任務:拿上槍,坐上汽車,組成汽車機械方隊,參加新中國成立一周年的閱兵。  熱血方剛的楊玉增並沒有意識到,這是一次有著非凡意義的國慶閱兵,從閱兵場到戰場的距離如此之近。  那年的夏天,韓戰爆發。
  • 1953年抗美援朝勝利後,最後一批志願軍,卻在41年後才回國
    近代的中國,因為戰爭的緣故,被打得滿目瘡痍,整個國家到處都是戰爭造成的創傷。因此新中國成立時,老百姓都特別激動,一心希望發展經濟,過上吃飽穿暖的好日子。可是新中國成立沒多久,便被迫派兵去了美國,跟美國等國際聯軍,在異國他鄉進行了一次慘烈戰鬥。
  • 贏得一步險棋,挽救了新中國的命運
    作者以全景式、立體化再現了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美援朝戰爭。書中描寫的一幕幕場景,剪輯成一個個鏡頭,匯入到我之前從電影、電視以及其他各種渠道嵌入在我腦海裡的有關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記憶之河,震撼、驚悚、英勇、犧牲,從危機四伏到轉危為安,是我對抗美援朝戰爭的認知。我一直以來心裡就有個迷題,那就是假若在新中國歷史上沒有抗美援朝戰爭,或者是沒有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中國將是怎樣的?
  • 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展演
    此外,《我和我的祖國——獻禮音樂會》《祖國頌歌——上海愛樂樂團原創作品交響音樂會》《「美麗祖國·幸福歌」席燕娟獨唱音樂會》以音樂會的形式,歌頌了新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30餘場演出圍繞「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宏大主題,都交上了一份關於「原創」的答卷。
  • 「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戲曲史重大項目聯盟秘書處」在上海師範大學...
    今天,「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戲曲史重大項目聯盟秘書處」在上海師範大學設立,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所長王豐、文化和旅遊部科技教育司社科處處長王卉與上海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林在勇、上海師範大學校長朱自強共同為秘書處揭牌。
  • 抗美援朝戰爭打出了什麼
    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政協會上,毛澤東曾宣布「佔人類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這句話在朝鮮戰場上變成了現實。抗美援朝戰爭可謂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這一仗不僅打出了中國的世界軍事強國地位,通過引進蘇聯的裝備和技術,使過去「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軍隊走向現代化,同時中國還通過得到「156項」重大援助為工業化奠基。今天的人們仍能感受到這一仗給我國帶來的重大政治、經濟和軍事利益。
  • 趙俊芳: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校人事制度回溯及評價
    運用長時段的研究方法,藉助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頒布的高等教育政策文件,系統回顧70年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歷史進程,總結其聚人、評人、聘人中呈現的從多元經本土到域外、從思想政治經教學科研至教學科研師德並重、從終身經約束至淘汰等基本特徵,針對發展中存在的四對衝突提出未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構路徑,以助力我國「雙一流」建設。
  • 中越戰爭的勝利,為中國帶來了什麼?美專家:世界都沒意識到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並不受國際重視,畢竟中國在當時的西方國家看來,戰鬥力並不強,能夠戰勝日本也基本都是因為有著蘇聯和美國的幫助,但是隨著中國經歷一場又一場的戰爭之後,中國的地位逐漸提升,特別是在產線戰爭中,讓世界認識到了中國的強大,即便是面對當時軍事實力世界第一的美國,也能不落下風。
  • 【最新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數據「數說」脫...
    本文原標題:《【最新發布】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數據「數說」脫貧攻堅重大成就》新中國成立70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減貧扶貧,出臺實施了一系列中長期扶貧規劃,從救濟式扶貧到開發式扶貧再到精準扶貧,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扶貧開發道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 這一仗取得重大勝利,彭老總卻很不滿意:沒有達到我的要求
    以抗日戰爭時期百團大戰第一階段為例,八路軍打了日軍一個措手不及,全線取得了重大戰果。但是,此戰也暴露出八路軍實際戰鬥力,與彭德懷的要求還存在相當差距。例如,正太路上的日軍據點,守敵最多的也僅僅是中隊規模,大部分是小隊甚至是分隊規模,但是八路軍乾淨利落地全殲守敵的戰例卻並不多見。
  • 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啟示
    」,他們來自農村、廠礦和學校,但是為了祖國安危、為了世界和平勇敢奔赴異國戰場,同朝鮮人民共同抗擊美帝國主義侵略者,取得抗美援朝的歷史性勝利。  70年後的今天,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國際戰略格局震蕩多變。面對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有必要回顧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汲取其中的戰略思維、歷史智慧和精神力量,努力克服當前困難局面,全面奪取新的歷史時期的偉大勝利。
  • 美國歷史是怎樣記載韓戰的?帶你還原一個真實的韓戰
    但是美國歷史記載了韓戰的詳細原因。那就是1950年6月25日,朝鮮在蘇聯的支持下,派遣軍隊入侵南方(也就是韓國),而美國政府顯然不能置之不理,杜魯門政府立刻命令美國海軍和空軍支援韓國。同時美國還說服聯合國,以朝鮮入侵韓國的名義,讓聯合國成立世界聯軍一起參與共同對抗朝鮮的入侵。
  • 深度剖析:解放戰爭為什麼能取得勝利
    1946年9月,解放戰爭取得了勝利,明年就是解放戰爭勝利75周年,歷史總是引起人的追憶和深思。 為什麼當時作為執政黨,在抗戰勝利的巨大威望下,在美國等西方的援助下,擁有優勢兵力的國民政府,僅短短3年就全面崩潰,失去政權,逃至臺灣。
  • 人民日報刊文追憶新中國成立籌備過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推翻了壓在身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揭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開啟了偉大的新徵程。
  • 抗美援朝之初很多人都反對,勝利之後中國究竟得到了什麼?
    抗美援朝戰爭,新中國成立之後的第一場對外戰爭。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是否應該參加這場戰爭,當初很多人都持反對態度,那麼在抗美援朝戰爭之中,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
  • 「黨建治學」齊德學:值得驕傲與紀念的偉大勝利
    今天,我們紀念這一偉大勝利,需要以發展的思維、長遠的眼光來審視歷史、觀察現實、思考未來,更好地從歷史中汲取經驗和啟示。 這場戰爭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奠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一窮二白、百廢待興,鋼產量只有15.8萬噸,幾乎沒有現代工業。就是在那樣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我們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 新中國建立後,美國對臺灣的態度為何先冷後熱?不僅因為韓戰
    1950年1月5日,在新中國成立三個月零五天之後,美國總統杜魯門就臺灣問題發表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聲明,杜魯門說道:他保證遵守《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關於將臺灣歸還中國的規定。與此同時,杜魯門還承諾:
  • 韓戰結束後,所有參戰國:我們是勝利者!紛紛扭頭,你也是?
    各國加入韓戰而這時,北方的軍事實力強於南方,而當時二戰剛剛結束,美國把焦點放在日本上,並沒有理會朝鮮。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攻打南下,想要6周內解放南方,至此韓戰爆發。但美國的目標卻不再是三八線而是鴨綠江,至此,剛剛成立的新中國不得不管。起初對於是否出兵,各元勳們都持反對意見,因為新政府剛剛成立,百廢待興。但是毛主席還是明確的支持出兵,援助朝鮮,抗美援朝。這場戰爭中,各方都付出了「慘痛」代價,最終取得勝利,把美軍趕出來三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