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上的今天1953年7月14日抗美援朝最後一戰金城戰役志願軍徹底打...
歷史上的今天1953年7月14日抗美援朝最後一戰金城戰役志願軍徹底打服韓國 2013-08-15 11:45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志願軍被俘最高將領吳成德:回國後被開除黨籍,屈辱生活22年
抗美援朝戰役對於中國的影響是重大的,這一場戰爭讓世界各國真正看到了中國的實力,讓他們正視到了中國的存在,也才有了後來的太平。這一場戰爭我們獲得了勝利,創造了奇蹟,但是在面對聯合國軍的攻擊時,我們也付出了很多,除了犧牲的將士外,當時也有2萬多名志願軍官被俘虜。那麼大家知道當時被俘虜的最高將領是誰嗎?此人名叫吳成德。吳成德是第3兵團第60軍第180師的師政委。在抗美援朝戰爭之前,他已經參加過很多戰役,革命經歷是很豐富的。
-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志願軍穿什麼?
當時嚴懲了個別不法奸商,他們在給志願軍做的棉衣裡塞進劣質棉花,致使志願軍戰士負傷後感染,造成不必要的傷亡。志願軍的栽絨帽,有的有帽簷,有的沒有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特別是東北地區作為支援抗美援朝戰爭的重要基地,為志願軍提供了大量軍服、軍鞋、食品、炮彈、火箭彈、炸藥等軍需物資。
-
抗美援朝:19餘萬志願軍烈士尋蹤|抗美援朝戰爭|韓戰|中國人民...
然而,正是在這樣裝備對比懸殊的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勝了以美國為首的16國組成的「聯合國軍」和受其指揮的韓國軍隊。歷時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以中朝軍民的勝利和美國的失敗而告結束。韓戰交戰雙方最後將戰線穩固在「三八線」上,迫使「聯合國軍」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於1953年7月27日,在《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上簽字,確定「三八線」為臨時軍事分解線。
-
中鐵四局98名志願軍老戰士老同志獲頒「抗美援朝 70周年紀念...
△點擊視頻,觀看抗美援朝戰場真實影像「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半個多世紀前,這首嘹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曾在中華大地廣為傳唱。70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歷經兩年零九個月捨生忘死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
抗美援朝,韓德彩俘虜美王牌飛行員,44年後,韓中將與其再見
凱旋迴國後,先後擔任了空軍師長、軍長、南京軍區空軍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尉軍銜,1960年晉升大尉軍銜,1964年晉升少校軍銜,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同時榮獲勝利功勳榮譽章,1991年晉升中將軍銜。
-
志願軍唯一被俘女兵,在朝鮮關押2年多,回國後過得如何?
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 1951年的第五次戰役爆發後,楊玉華所在的部隊在朝鮮明月裡,遭到了美軍三個師的兵力包圍,師部衛生隊的29名女護士除了楊玉華,因為生病無法行動自如外,其餘大部分都衝出了包圍圈。
-
徐焰:抗美援朝,志願軍為什麼能贏?| 青課
最後是戰鬥力平衡,敵有裝備技術優勢,我們有人的精神優勢。毛岸英第一批入朝。在領袖的帶動下,當時全國人民掀起了抗美援朝運動,全國三千萬青年報名要求上前線。另外,我們的幹部戰士精神面貌跟美國軍隊不一樣,他那是花錢僱來的,怎麼會願意賣命?而我們的志願軍都是翻身的農民和工人,他們認識這場戰爭是為支援被侵略的朝鮮而戰,是為保家衛國而戰的。
-
志願軍一個師7000多人被俘,冒死回國後,最終為何還被授銜?
於是1952年聯合國為了緩和情況,由當時的中立國成立了遣返委員會,於是在1953年聯合國軍與中朝雙發達成協議,先把各自的傷員戰俘遣返,也是減輕他們的看護壓力。當然,大部分戰俘問題仍然得不到解決,於是1953年5月的夏季攻勢開始了,在我軍的凌厲攻勢下美軍再次接受了談判,這也是最後一次戰役。
-
抗美援朝最後一戰,馬踏裡山大戰美軍陸戰隊,我軍為何炮轟樹林?
1950年,美帝國主義不顧聯合國的反對,悍然入侵朝鮮。中國共產黨為了中國的國防,為了新中國順利發展,於是發起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正式出國作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正式開始,在經過了幾次的戰役後,中國人民志願軍成功將美國軍隊和朝鮮偽軍打出了三八線以外。
-
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啟示
他們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是「最可愛的人」。 70年後的今天,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國際戰略格局震蕩多變。面對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有必要回顧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汲取其中的戰略思維、歷史智慧和精神力量,努力克服當前困難局面,全面奪取新的歷史時期的偉大勝利。
-
氣壯山河的凱歌 永載史冊的豐碑——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
2020年9月27日,從韓國仁川機場起飛的中國專機降落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機上搭載著117位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的遺骸。 這是第七批回國的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9月27日,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工作人員在擦拭烈士英名牆。
-
志願軍兩位空軍司令員,回國後擔任什麼職務?各自授何軍銜?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志願軍首批數十萬部隊跨過鴨綠江,開始與美帝主義侵略者展開激戰。在這場大戰中,志願軍除了常規的步兵,還出動了空軍、炮兵、防空兵和裝甲兵。特別是空軍,當時在蘇聯的秘密支持下,不僅擊落了多架美軍戰機,而且還掩護了我方後勤交通運輸線,功勞很大。志願軍空軍先後有兩位司令員,那麼他們都是誰?
-
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的密碼
志願軍渡江後,鑑於志願軍隱蔽入朝尚未被敵察覺,毛澤東、彭德懷果斷放棄原定先組織防禦的計劃,採取在運動中殲滅敵人的方針,於1 0月2 5日首戰兩水洞。當天,毛澤東向志願軍總部連發6封電報,親自部署作戰計劃。志願軍第40軍第118師主力採取攔頭、截尾、斬腰的戰法,激戰5小時,全殲南朝鮮軍1個步兵營和1個炮兵中隊,取得入朝作戰後的首次大捷。
-
影片展現的中國志願軍抗美援朝史
《英雄兒女》是1964年由長春電影製片廠製作並出品的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雖然改編自巴金的中篇小說《團圓》,但男女主人公王成和王芳均有志願軍戰士原型。王成那句「為了勝利向我開炮」,來自兩位戰士事跡。1953年4月,陸軍23軍67師201團步行機員蔣慶泉及戰友,在朝鮮石峴洞北山遭到強敵圍攻。絕境中,蔣慶泉向步話機高喊向他的碉堡頂開炮。同年7月,23軍73師217團的步行機員於樹昌在戰鬥中呼喚炮火,與美軍同歸於盡。王成最後手持爆破筒撲向敵人也有原型。
-
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及現實啟示
這是第七批回國的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圖為禮兵手捧靈柩護送志願軍烈士遺骸啟靈。(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為保衛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
-
台州322位老戰士、老同志獲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吳堅偉給楊森毫送上紀念章後合影昨天上午,仙居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吳堅偉給仙居縣橫溪鎮92歲的楊森毫送上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322位老戰士、老同志獲國家級紀念章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同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許許多多的適齡青年應徵入伍,遠赴異國作戰。這其中就有許多台州熱血青年,他們懷揣著一顆勇敢的心,雄赳赳氣昂昂奔赴朝鮮戰場。
-
偉大勝利 巨大貢獻——網友熱議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
1950年那個秋天,應朝鮮黨和政府的請求,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高瞻遠矚,審時度勢,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承擔起保衛和平的歷史使命。 經過2年9個月的英勇奮戰,抗美援朝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
-
【偉大勝利 英雄讚歌——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
原四川軍區司令部、政治部獻給邱少雲家鄉的錦旗1952年10月12日,志願軍第15軍在鐵原東北391高地反擊戰打響了。391高地位於鐵原東北10公裡處,山勢險要,南朝鮮軍有1個加強連駐守,是其安在志願軍前沿陣地的一個「釘子」。拔掉這個「釘子」不僅可以改善志願軍第15軍的防禦態勢,而且可以對敵軍前沿構成威脅。從志願軍前沿陣地到391高地,地勢較平緩,中間有3000米的開闊地,難以構築坑道。
-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8部老電影講述的抗美援朝歷史
《上甘嶺》劇照壹抗美援朝初期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率領下,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場,25日,揭開抗美援朝戰爭序幕。1950年10月25日-1951年6月10日,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