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騎手的豪邁浪子氣質,讓他們選擇了粗獷狂野的銀飾

2021-12-25 鬍子玩物

吳亦凡前幾天從羽田機場回國的一組街拍照,引發了潮流圈熱議。沒錯,眼尖的朋友已經注意到了脖子上那耀眼的獨眼骷髏,日本銀器大師高山隆的標誌性作品。

高山隆Stop Light大S骷髏吊墜,市價約27,000RMB

美式文化圈的弄潮兒們還蠻驚訝的,畢竟,之前吳亦凡一直是高橋吾郎的Goro's的忠實粉絲。這次不僅戴著Stop Light,還在Ins上發了和高山隆的合照。

到底咋回事,其實我也不是很關心。但聯想到不管是高山隆還是高橋吾郎,兩位作為日本美式文化的先驅,好像都是美式重機文化的愛好者。機車、銀飾,是怎麼聯繫到一起的?

銀飾,作為每一個喜愛機車的復古愛好者來說,都必不可少。騎士們對於銀飾的熱衷,大概和女人對口紅的執著不相上下。不同的是,銀飾對騎手來說,不僅僅是裝飾品,更是一種精神象徵。

機車騎手為什麼喜歡佩戴銀飾呢?這還要從摩託車文化說起。具體點說,是從美國的印第安摩託和哈雷摩託講起。

美國,摩託重要發源地之一,有著濃厚的摩託文化。提及美國,人們就會聯想到美式機車。提到機車,人們也很容易想到美國。尤其是哈雷摩託。但比哈雷更早的美式摩託還有「印第安摩託」。它同樣是美國機車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901年,美國第一家摩託車公司Indian Motorcycle®成立,生產了第一輛印第安摩託,算是最早開啟摩託車歷史的。為了紀念這臺具有破冰意義的摩託車,設計者亨迪和海德斯頓將其命名為「印第安」(Indian),因為在當時,印第安人被認為是新世界自由、獨立、不斷開拓的象徵,他們希望印第安摩託一樣具有純種的血統和拓荒精神。

想要感受這種精神的可以看下電影《世上最快的印地安摩託》(World's Fastest Indian),根據紐西蘭賽車傳奇人物伯特·孟若伯特·孟若的真實故事改編拍攝。

1919年,第一代Indian Scout(偵察兵)應運而生,Scout車系也自此成為百年來的經典車款。

1922年,體格更魁偉的Chief(酋長)一經推出成為傳奇。

當時,整個摩託車的發展很大程度得益於一戰,因為戰場需要,摩託車成為機械化部隊的主要力量。各國製造商們接到了大批軍用訂單,一邊掙了錢,一邊還有部隊實操實練,免費給做實驗反饋技術問題。總之,那幾年,製造商們賺得盆滿缽滿。同理,二戰又是一個輪迴。

各國的摩託車製造商,如英國諾頓、凱旋,美國印第安、哈雷等國際一線摩託車品牌也都是這個時期集中發展起來的。儘管這些製造商在成為摩託製造商之前,幹什麼的都有。有做自行車的、縫紉機的、絞肉機的.不過那又怎樣,都是研究機械技術嘛。

但很快戰爭結束了,摩託車市場真正進入了長久的冷卻期,生產商失去大批軍用訂單。很多退伍軍人,和一些社會上的年輕人無所事事,想要發洩自己的精力和情緒,於是,摩託車便成了他們的首選。紛紛跨上摩託到處遊蕩,慢慢形成了組織。

1953年,印第安摩託製造商由於作坊式經營在產量上掉鏈子,沒有佔領市場,走投無路被迫宣告倒閉。不過,在2010年被北極星收購後又重獲新生,依靠著濃厚的牛仔、酋長等原汁原味的美國西部文化,和倡導的自由、開拓、繼承傳統、做自己的機車精神,仍然受到一群美式摩託愛好者的喜愛。

而作為二戰美軍用車迅速普及開來的哈雷,頗受戰後老兵們的青睞,再加上垮掉的一代和嬉皮運動,讓哈雷蒙上了自由、狂野、不羈的精神符號,當時各種影視宣傳也多有哈雷的身影,於是一躍成為美國龍頭老大。

儘管經營失敗也不能抹去印第安摩託車在歷史上帶來的榮耀,至今,哈雷車手在公路上遇到印第安車手,依然會向他們揮手致敬。

其實,印第安和哈雷在一定程度上一脈相承,它們遵循傳統,保留上世紀工業年代的血統,一如既往的笨重複古的鍍鉻風硬金屬風。哈雷騎士也永遠是皮衣夾克,紋身、典型的上世紀美式風。

正是這樣的豪邁浪子氣質,讓他們選擇了風格粗獷狂野的銀飾。

不信,可以看看日本最受歡迎的兩大美式風格銀飾品牌。

上世紀70年代,美國的機車文化跨越大西洋傳到了日本,那些無法從戰爭陰影中擺脫的廣島退伍軍人們,同樣把對生活的壓力與失望,再次寄託給了摩託車,形成了「暴走族」文化。

美式和機車同樣影響了高橋吾郎和高山隆。他們的銀飾品牌甚至可以粗暴地總結為印第安風格和哈雷風格。

先說高橋吾郎和他的Goro's。若你不清楚,那提到」葉子「項鍊你大概也知一二,很多明星都上過身。

Goro's重新定義了鷹和羽毛在銀飾界的地位,將印第安傳統發揚光大。其中羽毛銀飾,幾乎成為Goro's代言符號。

印第安風格(Native American Style),也叫美國原住民風格,是美式復古風格的重要分支。而為了完整再現印第安文化中的自然崇拜,高橋吾郎曾深入到印第安土著民中學習。

印第安人幾乎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圖騰和符號是其文化組成中的重要部分。他們相信「萬物有靈論」,崇敬自然。

比如,在印第安文化中,鷹擁有所有的智慧,能傳遞神的信息,充滿勇氣和力量,是一種神聖的動物。在印第安傳說中,好勝的酋長死後會轉化成飛翔的雄鷹,繼續保護大地和族人。

所以Goro's銀飾的靈感均來自老鷹、太陽、矛頭、麻葉等具象元素。除了印第安元素圖案和堅持純手工製作,高橋吾郎亦得到了當時印第安的一種傳統制銀秘方,令他所製作的銀飾與其他傳統出品的有不一樣的色澤,且在長時間佩戴後,會慢慢氧化成為灰黑的銀色。

不同於Goro's的印第安細膩風,另一個銀飾老大Stop Light走的是哈雷式粗獷風格。

年輕時的高山隆受美國電影《Easy Ride逍遙騎士》和《American Graffiti美國風情畫》的影響,愛上了美式機車文化。帶著熱情和叛逆,高山隆在1999年開創了銀飾品牌Stop Light(紅燈)。

《逍遙騎士》

直至今日,高山隆依然熱愛機車,除了每天騎車上下班,還有幾臺珍貴收藏款式。

高山隆收藏的愛車:70年代的 Harley Davidson FXS

高山隆將機車元素和叛逆的哈雷精神融入了Stop Light的設計裡,盡情展現粗獷硬派、不羈,天馬行空。比如著名的獨眼骷髏。因為骷髏一直是機車愛好者的最愛。

比如,一頭尖細、一頭平粗的閃電造型。在他本人看來,閃電是特立獨行的象徵,代表了年輕、個性、叛逆。

和高橋吾郎一樣,高山隆一直也是沒有助手幫忙,全部自己製作完成。

講到這兒,大家可以領會到為什麼機車騎手都喜歡戴銀飾了,因為銀飾是態度和精神的表達,一如他們腳下跨著的機車一樣。

每一個銀飾都是機車騎手們的熱愛的生活方式,狂野奔放的夢想,自由不羈的態度。

粉絲群招募

如果你嚮往自由優雅的生活方式,想做有品位的男士。那就掃描下方的二維碼,加鬍子好友,回復暗號「鬍子玩物」,可加入鬍子玩物粉絲群,找同好,搶紅包,發禮物,聊生活,等你來!

相關焦點

  • 工裝靴裡的一腳蹬,機車浪子最愛的靴款:工程師靴
    不知道有沒有人猜出來,我說的這種靴型是Engineer Boots工程師靴,也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機車靴。又稱Engineer's boots或Engineering boots,典型的美式工作靴。因其粗獷、重型的風格氣質,是機車騎手們的最愛。
  • 與哈雷機車掌門人聊天后,才知道機車文化正在變革......
    ▲所以我在想呀,就算騎不上也買不起機車,能穿上代表機車的衣服也是個不錯選擇。那麼,他們又如何在機車服的功能性還有外型的時尚性上找到一個平衡的呢?就如 H-D 會推出十分經久耐磨的機車皮靴,但必須保證騎手的舒適感。而其次,H-D 新店還有許多 T 恤、帽衫、牛仔褲,以更偏向日常穿著的舒適面料打造。
  • 看楊坤如何用CHOPPER機車詮釋搖滾
    先讓我們看一下坤哥和他們的戰友們的速度與激情提起美國的機車文化,訂製CHOPPER便是一個不能被忽視的主題,冰冷的金屬與熱情的黃金烤漆,以及象徵心中熱情的怒吼骷髏,展現美式機車粗獷而不妥協的機械美學Chopper可隨車主的喜好,自行設計、改裝,打造獨一無二、狂野華麗的機車
  • 牙克石:鐵路之城 木刻楞建築多姿多彩 獵刀細膩鋒利喊山號子粗獷豪邁
    而通往山頂隧道口的鐵路又會因地勢高、落差大,蒸汽機車難以爬坡上行。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設計師們設計出了一條長度為7公裡的螺旋展線。 獵刀細膩鋒利 承載人們對森林的敬意 中國最後的「狩獵部落」:敖魯古雅使鹿部落,是中國最後的「狩部落」,他們是中國唯一飼養馴鹿的民族
  • 機車文化|從泰國機車黨紀錄片《Krahang》反觀邊緣人群「鬼火少年」 / 含影片
    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活下去並不輕鬆,其實往往比選擇大家普遍選擇的路更艱難更需要勇氣。想做的事情,不斷的失敗不斷的堅持,這過程很辛苦,但選擇了自己所愛的事,遇到的那些辛苦也會變得甜蜜,這種辛苦讓人覺得充實和幸福。」
  • 吳宣儀「機車少女」穿搭,低胸v領背心搭配「5cm熱褲」,帥氣又炫酷
    有氣質有魅力。那種魅力簡直從內而外散發出來,著實的很有吸引力。吳宣儀的美就是帥氣又炫酷的那種,走路都帶風的那種。自帶氣場。 上衣選擇了性感v領背心,胸前採用褶皺設計感,不僅打造了小性感,也完美的收腰修身。很好的修飾了整個上半身的曲線。v領的設計感,天鵝頸,迷人鎖骨,美麗的香肩。都完美展示。也是展示女人魅力十足的一面,太有女人味了吧!
  • 保山新青年 | 玩機車的都是猛漢?不,他們很可愛
    有的人追求速度,有的人追求機車的品質,有的人熱衷於改裝,有的人熱衷於收藏,帶來的是激情,是念舊,是信仰。機車騎行所帶來的的自由是一種未知力量,它可以引導你去往任何的方向。不管前方是什麼,當你有著往前走的毅力,就會一股腦的往前衝。對於阿豪和樂樂而言,這種力量的意義還在前方,保持不變的是他們的熱愛和實踐。黑夜守護者!
  • Chrome Hearts 從不止是一個銀飾品牌
    創立品牌的原因很簡單,是因為熱愛機車文化的他們找不到喜歡的機車夾克,所以 Chrome Hearts 最初生產的是以摩託車文化為靈感的單品,而且當時 Chrome Hearts 的銀飾只是為了讓皮制服裝更具舞臺效果。直至 Chrome Hearts 在 1992 年獲得 CFDA 年度配飾設計師大獎之後,大眾才開始關注 Chrome Hearts 的銀飾。
  • 除了Goro's,日本這些牛逼的銀飾你還可以買!(下篇)
    》《除了Goro's,日本這些牛逼的銀飾你還可以買!(中篇)》這兩篇文章中列舉了除了Goro's,日本還有哪些銀飾品牌值得我們關注,今天小編繼續給大家帶來日本銀飾系列的下篇,也是最終篇了哦,看看最後這四個牛逼的品牌!
  • 機車生活|韓國CORO機車博主生了一個可愛的寶寶 / YAMAHA SR400
    但無論是甜是苦,人是為了快樂才活著的。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活下去並不輕鬆,其實往往比選擇大家普遍選擇的路更艱難更需要勇氣。想做的事情,不斷的失敗不斷的堅持,這過程很辛苦,但選擇了自己所愛的事,遇到的那些辛苦也會變得甜蜜,這種辛苦讓人覺得充實和幸福。」
  • 鬆散機車丨恕我直言,你有什麼可豪橫的?
    在機車圈總有這麼一部分人,他們不去研究騎行技巧,不去在意機車性能,而總是去關注誰的車更好,更有面子,可是這種強行吹噓,只適用於應對菜鳥,遇到真正愛車的玩家就會瞬間「啞火」了,尤其是遇到鬆散機車這樣的機車「大佬」!看鬆散機車如何給這些人上一課!
  • 古裝劇中的假鬍子造型,唐嫣粗獷豪邁接地氣,梅豔芳則是有點猥瑣
    在《金玉良緣》裡的造型就顯得比較粗獷和豪邁了,那一臉的痞子和絡腮鬍,令她看起來就像個土匪,看起來搞笑又接地氣。
  • 美國機車文化的起源與發展探究 國內並沒有成體系的機車文化!
    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退伍軍人在曾經伴隨他們在生死邊緣的摩託車中找到了靈感,摩託車不但是他們很有用的戰爭工具,而且是他們在戰場上經歷腎上腺素激增的一種方式。因此,二戰戰勝國美國的第一批由退伍軍人為主體的摩託車俱樂部誕生了,摩託車成為了延續騎士情感的一條紐帶,俱樂部則成為了騎士情感宣洩的匯聚地。」 機車文化的發祥地在美國」的說法是成立的。
  • 陝西方言有粗獷豪邁的一面也有柔情的一面,如果深挖,就更有意思
    陝西方言最粗獷豪邁的一面,盡在秦腔裡。建議來西安的朋友們都去聽聽秦腔,只有見識過秦腔那史詩般的嘶吼,才能真切感受到這片土地上傳唱千年的喜怒哀樂。這份悲壯與豪邁怕只有陝西話才能表達得如此熱血沸騰,震撼人心。同時,陝西方言也有柔情的一面。當用陝西話將唐詩唱出來,一樣令人驚豔。2018年3月,曹軒賓登央視《經典詠流傳》用陝西方言獻唱《別君嘆》,這首歌根據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全新譜上旋律創作而成。
  • 盤點經典夾克,機車風最帥
    襯衫選擇的是立領,領口未系凸顯肖戰性感的頸部曲線,荷爾蒙爆棚,很撩人。黑色刺繡夾克搭配金色的線條和亮閃元素融合的圖案設計,增強了視覺效果同時,平添幾分金屬風的時尚質感。下身搭配的是黑色修身長褲,凸顯腿部線條的筆直與修長!肖戰這套服飾搭配,是在舞臺上演唱《餘年》,時候首次帥氣亮相。
  • 阿拉善【醉美機車營地】近百家商戶一次看全,CONCRETE在那等你
    ps:以下是近百家商戶,排名不分先後CONCRETE集合商店杭城資深玩家運用貨櫃作為載體;融合了美式服裝、刺青、美式簡餐與復古騎士元素;以自己的角度與理解進行實體的品質精神詮釋;建立了他們覺得最棒的復古文化集合體。
  • 機車露營|臺灣金旺二人組,日式炸串/蘇聯帳篷
    但無論是甜是苦,人是為了快樂才活著的。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活下去並不輕鬆,其實往往比選擇大家普遍選擇的路更艱難更需要勇氣。想做的事情,不斷的失敗不斷的堅持,這過程很辛苦,但選擇了自己所愛的事,遇到的那些辛苦也會變得甜蜜,這種辛苦讓人覺得充實和幸福。」
  • 當「聖誕老人」遇上機車
    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2月19日 (外代一線)(1)當「聖誕老人」遇上機車 12月19日,人們在保加利亞索非亞參加一年一度的「聖誕老人」機車巡遊。新華社/路透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2月19日 (外代一線)(2)當「聖誕老人」遇上機車 12月19日,人們在保加利亞索非亞參加一年一度的「聖誕老人」機車巡遊。 新華社/路透新華社照片,外代,2020年12月19日 (外代一線)(3)當「聖誕老人」遇上機車 12月19日,人們在保加利亞索非亞參加一年一度的「聖誕老人」機車巡遊。
  • 外賣騎手,倒在寒冬裡
    韓飛嘆息,「也上不起補習班。」 那個月,韓偉只休息了一天,沒有送外賣,他和莊紅把小兒子帶上,去了天安門、鳥巢,這也是夫妻倆第一次在北京玩。等第二天他們各自去上班,小兒子就一個人待在出租屋裡。接單,取餐,上路,送貨,一邊擔心超時,一邊擔心出車禍,每個環節都很緊張,只有下班了,手機不再彈出單子,人才能放鬆。但堅持跑了兩天,林華還是決定留在外賣行業,因為掙錢確實比他之前要多。 在北京,韓偉和林華都住在順義的一個村子裡,十多平的房子,用玻璃板隔出廁所和廚房,租金一千左右,房間排著房間,一層能有六七家。
  • 「致敬勞動者」他們是外賣騎手
    "簡易的送餐箱,一部手機武裝自己",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無論颳風下雨,只為讓我們吃上熱騰騰的飯菜,他們就是現代城市的新興群體——外賣騎手。騎手把餐食送到每一個消費者手中,背後付出了很多汗水和辛勞。外賣小哥雖然辛苦,但心懷夢想,創造了不可忽視的群體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