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 影像 24分18秒 2014
如何讓藝術發聲,怎麼樣去尋找這種感覺,這種感覺怎麼樣變成作品。第一個事情是回到自己,剔除一些別人都有的感覺,尋找自己獨有的因素,在最早的時候它可能很小,也許就是個性,或者是率真,或者是直接,所以首先要認識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他敏感的一點,可能過去一些經歷的,影響個體對當下一些東西的認識。這種影響表現在畫作中、影像中,它直接影響了藝術家的創作方向。作品本身不能脫離個人的經驗和情感,去深化你對作品和心靈的理解。
▲其實不然 影像 3分鐘 2014
[身體/經歷/體驗]
作品《其實不然》,緣於鼻炎對自己的折磨,鼻涕清稀長流如水。我想,這麼多水流在這裡,難道能長出樹葉嗎?結果不是,它只會讓我在不知不覺間,枯萎,消亡。這件視頻中,人臉倒置,鼻子裡的樹葉雖然朝上,但卻不是在生長,而是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枯萎直到消失不見,這個過程速度極其緩慢,幾乎不易察覺。視頻在最後投影在土上,土壤既是樹葉生長的必要條件,也是人最後入土為安的消亡之所。
▲鎖 影像 3分38秒 2015
[親情/童年/一生中的某一段記憶]
哲學上,時間是抽象概念,表達事物的生滅排列。其內涵是無盡永前,其外延是一切事件過程長短和發生順序的度量。你的過去可以影響你現在的想法、感受和行為,而些現在的想法、感受和行為反過來又改變了你過去的記憶。
▲Somewhere in Time 影像 3分35秒 2015
《somewhere in time》裡所出現的那座鐘是我爺爺1964年在北京買的,和我爸同歲,它於我總是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情緒。小時候,我最愛聽每到整點的時候,它身體裡那一聲聲悠揚的鐘聲。但如今它已經有很多年不走了,但舊雖舊了,也並不覺得老。它記錄的是清清白白,乾乾淨淨的表面上的人生,沒有一點人世上的悲喜糾葛,人走的路它都走過,可是到底只是個鐘,滴答滴答就這樣一輩子,箇中所隱含的諷刺和感傷,遠勝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我把時間的順序倒置,在意念中讓時間倒流,把時間分割成一系列整點規則的時間單元,篡改時間不間斷的流動性,打破時間、空間界限,讓心裡意識肆意縱橫於時空之間,自由地將往昔與現在,夢幻與現實,記憶與想像融為一體。在這兩個並置的時間畫面中(時間的視覺性和聲音性),產生「第三個畫面」,它是內在的,精神上的,是我所描繪的另外一種時間和情緒。
▲結婚證 影像裝置 15秒循環播放 2014
[愛情/婚姻/男性和女性]
「我們談論愛情,談論的是存在於每個人本質之中的最深的要求。體驗到愛情,但同時又要批判造成此種現象的社會條件,相信愛情能從一種零星出現的個別現象發展成為普通的現象,是一種合理的信仰,這一信仰是以認識人的本質為基礎的。」
▲() 影像 7分10秒 2015
作品《( )》並不完全是單一為我的愛情而做,但確實是因它給了我靈感,以它為起點而做。生命按其本質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一個完全變化的過程。而愛既是結合也是新生命的開始。畫面最開始,是靜謐神聖的,在一呼一吸,一擺一動之中正在醞釀著一場熱烈的新生,伴隨著如同血與汗一樣熱烈的水與霧氣,兩個生命一躍而出並發現對方,相互試探,當水柱像電光劃破空氣,讓人來不及回味一心向前,而後它們慢慢合而為神,彼此的呼吸相互交纏:生得雜花盛開,每條觸角盡力觸碰天空的最上遊,死得墜向谷底接近地核的火熱與絕對靜寂。這既是生命的結合也是新生命的一個開始。當濃烈的風雨過去,一切歸於平靜。每個生命生來不同,來自不同的胚胎與子宮,從落地起長成不一樣的故事,如今面對一個畢生的課題:彼此要各自存在,彼此要活在一起。但我們意識到生命中死的必然,曾經賦予生命的東西會反之成為摧毀生命的東西,但它的傾覆和出生一樣,同樣是熱烈美麗的,最後還是會回歸到生命和愛最初的靜謐神聖,然後又一次醞釀下一個新的輪迴。我們又都終歸是時間之流中被動的弱者,無論什麼都會變成泥土的。這是生長,死亡,生長永不停息的過程。
我們在人生當中,經歷所有的孤獨,偶然和循環。當我們討論個體時,其實你是社會關係中的個體。所以我們還是要回到個體本身,靠近自己,這樣來得的東西比較真實。也能更深入的思考自己。然後把它作為一個行為或生活來嘗試,是一個體驗,而不是一個結果,去關注過程的藝術性和生活的藝術性,進而回到個體本身,回到關懷中,理解生命,進而理解藝術。
▲Egg City展覽現場
▲Egg City 影像裝置 1分3秒 2014
▲男·女 影像 1分52秒 2015
▲兩個美淇 影像 28秒循環播放 2015
▼我們仨 (文件略大 建議在wifi下打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藝術家簡歷-嶽明慧
1990年生於河北秦皇島,現居天津
2008——2012天津美術學院影像藝術系
2013年至今天津美術學院綜合藝術係數碼媒體方向
展覽
2015 第三屆亞洲青年藝術家提名展,今日美術館,北京
2015 大藝時代全國原創插畫大賽展,智慧山藝術中心,天津
2015 第二屆南京國際美術展,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南京
2015 樓上樓下,元典美術館,北京
2015 中國優秀藝術家作品邀請展,188當代藝術中心,上海
2015 B3+BEIJING 動態影像展——嘿嘿,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
2015 城中之城「為了蔚藍的未來」 環保藝術季,考拉藝術空間,天津
2015 ON SPACE第五回展,ONSPACE藝術空間,北京
2015天津美術學院研究生中期匯報展,天津美術學院美術館,天津
2015 再生空間計劃,三口藝術項目第二回展,天津
2015 舉個慄子——在藝起十一人聯展,君美術館,北京
2015 融•隱——女性的微觀世界八人聯展,君美術館,北京
2014 中澳都市空隙項目DISPLACEMENT作品展,天津美術學院版畫展廳,天津
2014 臺灣藝大•天津美院兩校教授交流美展,臺灣藝術大學美術館,臺灣
2014 第五屆青年美術節展覽,天津美術館,天津
2014 「相反•本性」展覽,BTTI國際藝術交流中心,天津
2013 亞洲聯盟超越設計展,天津,臺灣,韓國,日本
2013 第四屆全國插畫藝術展,關山月美術館,深圳
---
註:【藝術家工作室】我的創作自述
選自《畫廊》雜誌2015年11月刊
撰文:嶽明慧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點擊右上角按鈕把文章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更多藝術資訊請關注《畫廊》雜誌!
畫廊雜誌官方微信號:gallerymagazine
畫廊雜誌官方網站:www.53-gallery.com
畫廊雜誌官方微博(新浪):@畫廊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