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芬·博阿爾內, 原名瑪利·羅絲·約瑟芙·塔契·德·拉·帕熱利,拿破崙的第一任皇后,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第一位皇后。出生於當時的法屬西印度群島的馬提尼克島。
和拿破崙於1809年離婚。死於巴黎附近的馬爾梅松堡。
她的一生,也可謂是精彩非常。身為寡婦的她卻讓拿破崙一生難忘。
她不是一般女人,她是在法國革命時因美麗而被免於賜死,並以美貌、才智及極佳的交際手腕成為巴黎社交界的名女人,她風流但不浪蕩,她全心全意幫助拿破崙但卻算不上忠貞。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約瑟芬。
與拿破崙的相識
約瑟芬·博阿爾內比拿破崙大6歲,當時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其中一個孩子是後來的拿破崙三世之母),也是一名寡婦。那時候的拿破崙還沒有成名,也不富有。他剛剛從外面打完仗回來,打仗回來的唯一遺憾是一身的疥癬。
為了防止頭上也長癬,他剃了個光頭,但是約瑟芬一眼就相中了拿破崙這個潛力股。
她讓12歲的兒子去見拿破崙,約瑟芬12歲的兒子遵照她的吩咐,請求拿破崙歸還士兵收繳的他父親的佩劍,他父親是在恐怖時期被羅伯斯庇爾處死的一名共和黨將官。
拿破崙允準了孩子的請求,那孩子含淚接過佩劍並親吻了這件遺物。
第二天,約瑟芬前來向他致謝,並傾吐了自己的愛慕之情。約瑟芬的美貌、純潔和善良也深深地打動了拿破崙。
拿破崙相信,同這位年輕寡婦結合對於他的幸福有重大關係;對於他實現壯志將是強有力的支持。認識僅三個月,他們便舉行了婚禮。
新婚後兩天,拿破崙重返義大利前線,指揮缺乏訓練、武器很差的法國軍隊打敗了強大的奧地利軍隊,威震全歐,名傳世界。
被迫離婚
她與拿破崙之間一直沒有子女,被認為已失去生育能力。
約瑟芬與拿破崙結合的最大不幸是沒有孩子,拿破崙一心想的是稱霸歐洲,並有兒子繼承他的基業,1804年他被參議院敕令尊為皇帝後,這一想法更明顯化了。
1810年1月10日,拿破崙和約瑟芬離婚,但是拿破崙給予了約瑟芬一系列優待,保留了她皇后的尊號。
雖然最終他還是和她離了婚,但他這樣做只是因為他需要一個兒子,而約瑟芬不能使他如願。和約瑟芬離婚使拿破崙傷心至極,當他在離婚書上簽字時,竟忍不住哭了起來。
離婚後的第三天,他坐在皇宮裡,凝視著天空,閉門沉思,拒絕接見任何人,也無心做任何事情。
他們離婚後不久,拿破崙迎娶了奧地利的 瑪麗·路易絲。
離婚後,約瑟芬一直居住在馬爾梅松寢宮,拿破崙經常看望她,但她的精神一直處在抑鬱中。雖然拿破崙一生中先後有過好幾個女人,但只有約瑟芬真正佔據著他的心。約瑟芬死後,拿破崙在她的墳前痛哭不已,他說:"約瑟芬是我最親愛的人,至少她不會拋棄我。"拿破崙在臨終時,嘴裡還念著約瑟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