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俗的語言解釋:費米悖論

2021-02-08 GEB之大成

任何一個人,在一個晴朗無月的晚上,在一個適合觀星的地方,抬頭望見滿天星星,總是會心有所想:

有些人被星空的壯美所感動,有些人被宇宙的遼闊所震驚,還有人像筆者一樣感到存在危機,然後腦洞大開一會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感受。而物理學家費米的感受是:

滿天星星的夜空看起來非常壯觀,但是我們只是在看看附近的地方罷了。在最適合觀星的夜晚,我們可以看到大約2500個恆星,這大概是銀河星裡恆星數量的一億分之一。這2500個恆星中的絕大多數都距離我們不到1000光年,大約是銀河系直徑的百分之一。所以我們看到的星空其實只是下圖中的紅圈那麼大的地方罷了:

當討論恆星和星系的時候,一個能挑逗幾乎所有人類神經的問題,就是:「地球之外是否還有智能生命存在?」讓我們用數字來討論這個問題。

雖然銀河系裡面有1000億-4000億個恆星,但是在可觀測的宇宙內有幾乎同樣數量的星系——對應每一個銀河系的恆星,就有一個巨大無比的星系。也就是說,可觀測宇宙內的恆星數量大概是在10^22到10^24之間,這個數字寫出來是這樣的:


據估計,地球上沙子的數量是7.5x10^18粒,也就是說:

科學界對於恆星中有多少是和太陽類似(大小、溫度、光度)的還沒有定論,通常的觀點是5%到20%。我們採用最保守的估計(5%),以及對於恆星數量估值的下限(10^22),那麼就是說有5x10^20個恆星是和太陽類似的。

而這些和太陽類似的恆星裡有多少是擁有一個和地球類似(允許液態水存在的溫度條件來支持類似地球生命)的行星的呢?這個科學界也沒定論,有些觀點認為這個比例高達50%,也有比較保守的研究認為應該在22%左右。結合前面採用的5%類太陽恆星的假設,就是說宇宙中有至少1%的恆星,擁有一個類似地球的行星,也就是說存在10^20個類似地球的行星。

也就是說

下次你去海邊玩得時候要記住這個數據喲。




再往後推算,我們就只能瞎矇了。假設經過數十億年的時間,這些類似地球的行星中,有1%出現了生命。再假設,那些出現了生命的行星中,有1%的行星上的生命的智能發展到了類似地球的程度。這就是說,可觀測宇宙中存在一百萬億個智能文明。

回到咱們銀河系,運用同樣的算法,和對於銀河系恆星數量估計的下限(1000億),我們可以算出來,銀河系裡可能有10億個類似地球的行星,和10萬個智能文明。

SETI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地外文明搜尋計劃) 是一個以收聽來自地外智能文明信號為目的的組織。如果銀河系裡存在10萬個智能文明,哪怕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對外發射無線電波或者雷射束或者其它聯繫信號,SETI的衛星陣列應該會收到各種各樣的信號。

這個時候,問題來了:

這還不是最奇怪的地方。我們的太陽是個很年輕的恆星,也就是說存在著年紀比地球大很多的類地行星,理論上來說他們的文明程度應該遠比我們發達。我們的地球是45.4億年,假設我們把地球和一個80億年的行星X對比。

如果行星X的經歷和地球類似的話,他們的文明應該比我們領先34.6億年。

比我們領先一千年的文明所能帶給我們的震撼,可能就像我們現在的世界能給一個中世紀人的震撼一樣。一個比我們領先一百萬年的文明和我們的差距,可能和我們與大猩猩的差距那般。而行星X上那個比我們領先了34.6億年的文明會是怎樣呢?

卡爾達肖夫指數,根據一個文明所能夠利用的能源數量,來量度文明層次。它的指標有三個類別:

I型文明:有能力使用所在行星的全部能源。人類還沒有達到I型文明,按照卡爾薩根的算法,人類可以算作0.7型文明。

II型文明:有能力使用母恆星的全部能量。我們還沒有辦法理解這樣的事情要怎樣才能做到,但是人類還是儘量使用想像力來考慮這個問題的,一種可能是戴森球,這是包圍母恆星的巨大球形結構,它可以捕獲大部分或者全部的恆星能量輸出。


III型文明把前面兩張都甩在了後面,她能夠動用相當於整個銀河系那麼多的能源當然,這一型的文明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不過別忘了,前面的行星X上的文明可是有34億年的時間慢慢發展的。如果行星X上的文明和我們類似,並且成功生存到了III型的話,他們可能已經掌握了星際旅行的方法,甚至開始對整個星系的殖民了。

對於星際殖民的方法,有一種假想,就是創造一種能夠航行到別的行星的機器,然後用利用新行星上的材料花500年左右的時間自我複製,然後將兩個複製品送向下一個目標,即使用比光速慢的多的速度航行,這個模式也能用375萬年的時間完成整個星系的殖民。當計量單位是10億年的時候,375萬年不過是一眨眼而已。


回到我們我們之前的推算,如果銀河系裡1%的智能文明成功的達到了具有星際殖民能力的III型文明的話,光銀河系就應該有至少1000個III型文明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這些文明的存在應該很容易被留意到才對。

但是我們至今為止

什麼都沒看到

什麼都沒聽到

也從來沒有接觸過他們中的任何一個

這就是費米悖論





讀到這邊你大概了解什麼是費米悖論了,下面是對於費米悖論的一點解釋,關係到人類的生死存亡,有點繞腦子,如果讀不懂不需要勉強。




費米悖論沒有答案,我們至今只能提供可能的解釋而已。問十個科學家,你會得到十個不同的答案。回想一下人類曾經爭論地球是圓的還是平的,地球繞著太陽轉還是太陽繞著地球轉,閃電是宙斯造成的,等等。這些想法在現在看來很好笑,但是我們現在對於費米悖論的解釋大概也就是這個程度。

討論最多的解釋能夠分成兩大類,第一類認為根本不存在II型或者III型文明,第二類認為存在II型或III型文明,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我們觀測不到她們。

第一類解釋並不存在II型和III型的文明

第一類解釋的人認為既然數字推算出來那麼多高等文明,那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使得高等文明不愛對外交流,總是有例外的。哪怕99.99%的高等文明都不和外面接觸,剩下0.01%的總會奇葩一點,而我們就會意識到他們的存在。

所以第一類解釋認為不存在非常發達的高等文明。但是數字推算顯示光是銀河系就有數千個可能的高等文明,也就是說肯定有別的因素在幹擾高等文明的出現。

這個因素就是大過濾器

大過濾器理論認為,在生命出現前到III型文明出現的過程中,有一堵幾乎所有生命都會撞上的牆,這面牆是漫長的演化過程中一個極端困難甚至不可能跨過的階段,這個階段就是大過濾器。


如果大過濾器理論是正確的,那麼問題的關鍵就是「大過濾器究竟發生在什麼階段?」對於人類的命運來說,這個問題是很重要的。根據大過濾器可能出現的三個不同階段,我們有三種可能:我們是稀有物種,我們是第一批,或者我們有大麻煩了。



1.我們是稀有物種

有一種可能是我們已經躍過了大過濾器階段,也就是說什麼發展到我們這個階段是非常少見的。下圖展示了兩個物種躍過了大過濾器,而我們是其中之一。


這種情況可以解釋為什麼沒有III型文明,但是它同樣表明我們是極少數發展到這個階段的物種,我們很有希望。當然,從表面來看,這就好像500年前的人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樣狂妄,不過有些科學家管這個叫觀測選擇效應,也就是說不管是哪個文明在考慮到自己很特殊的這個問題,這個文明本身就是演化的倖存者,所以不管他們是真的稀有還是假的稀有,他們的思路和結論都會是一樣的。所以說,我們是稀有物種至少是有一定可能的。

既然我們很特別,那麼我們究竟哪裡特別呢?我們在演化過程中跨過的哪一步是絕大多數親們都沒能跨過的呢?

有一種可能是大過濾器發生在生命起源的最初——生命的起源本就是非常稀有的。這種可能是有道理的,因為地球生命花了將近十億年才出現,而我們試圖在實驗室裡重複這個過程從來沒成功過。如果這就是大過濾器的真相的話,那不只表明沒有別的智能生命的存在,可能連別的生命都不存在。

另一種可能,大過濾器是從簡單的原核細胞到複雜的真核細胞的跳躍。原核細胞出現後,它們花了二十億年才演化成真核細胞。如果這是大過濾器的真相的話,那說明宇宙裡到處都有原核細胞,單也僅此而已了。

當然還有其它的可能,有人甚至認為我們經歷的比較近的演化是大過濾器。雖然從大猩猩到人類的演化看上不不是那麼神奇,但是心理學家Steven Pinker認為物種的演化不一定是朝上發展的:演化不是為了目的而發生的,它就是發生了,它只是利用對於一個特定生態環境下最合適的一種適應。地球上的演化只產生了一次技術智能(人類)可能說明自然選擇造成這種結果本就是罕見的。

大部分的演化跳躍不能算作大過濾器,任何一個可能的大過濾器都必須是十億分之一的事情,只有在各種機緣巧合的堆疊下才會發生——所以從單細胞到多細胞不能算,因為光在地球上這個過程就獨自發生了46次。同樣的,如果我們在火星上發現一個真核細胞的化石的話,那原核細胞到真核細胞的跳躍也不能算,同理原核細胞之前的事件也不能算——既然能在地球和火星上都發生,那就不能算十億分之一了。

如果我們真的很稀有,那可能是因為一個僥倖的生物事件,也可能是因為地球殊異假說(Rare Earth Hypothesis)——雖然有很多類似地球的行星,但是地球上的特有環境(包括與太陽系之間的特定關聯和與月亮的關聯),或者其它關於地球的種種,是非常適合生命存在的。

2.我們是第一批

對於相信第一類解釋的人來說,如果大過濾器不是發生在過去,那麼我們的僅存的希望就是宇宙是直到最近才變得適合智能生命發展的。這樣的話,我們和其它物種都還在朝超級智能的方向發展,超級智能只是暫時還沒發生罷了。我們湊齊是第一批可能成為超級智能文明的物種之一。


一個例子就是很常見的伽馬射線暴,我們能從遠方的星系中觀測到。就好像地球花了幾億年才平息了火山爆發和隕石撞擊,很可能之前的宇宙都是充滿了這種災難,比如會時不時出現的會焚燒所有東西的伽馬射線暴,這使得生命難以發展過特定的階段。現在我們可能正處在天文生物相變階段,所以這可能是生命第一次能不被打擾的發展這麼長時間。

3. 我們有大麻煩了(大過濾器就在我們前面)

如果我們既不是稀有,又不是第一批的,那麼第一類解釋的唯一可能就是大過濾器會出現在我們的未來。也就是說生命常常能夠進化到我們這個階段,但是有一些因素阻止絕大多數生命繼續發展到更高等的文明——人類不太可能是特例。一個可能的大過濾器是經常出現的自然災變。比如上面提到的伽馬射線暴,不過伽馬射線暴還沒完,說不定哪天地球生命就突然被滅絕了。另一種可能是智能文明到達一定的技術水平後不可避免的把自己毀滅了。


這就是為什麼牛津哲學家Nick Bostrom認為:「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即使我們在火星上發現簡單的生命也將是災難性的信號,因為這將大大減低我們已經越過大過濾器的這種可能性,如果我們在火星發現複雜生命的化石,那將是人類歷史上最糟糕的新聞,因為這說明大過濾器幾乎肯定會發生在我們的未來——這將導致物種的毀滅。」Bostrom認為在費米悖論這個事情上,「夜空的沉默是金。」

第二類解釋II型和III型智能文明是存在的,因為一些原因我們還沒和他們取得聯繫

第二類解釋拋棄了我們是稀有的或者我們是第一批這種觀點,他們認同平庸原理,也就是說除非有證據能夠證明,不然人類、地球、太陽系、銀河系,都沒什麼特別的。他們也不把高等智能存在的證據的缺失等同於高等智能的不存在——我們對於非地信號的搜索只有達到100光年的範圍而已,是銀河系直徑的千分之一。以下是十種常見的第二類解釋:

可能1:超級智能可能已經造訪過地球,但是那時候我們還不在。智能人(sentient humans)只存在了5萬年左右,算不上什麼。如果和外星智能的接觸發生在人類之前,那發生了什麼我們無從得知——有記錄的人類歷史只有5500年,在那之前就算發生了什麼牛逼的接觸也沒有辦法流傳下來。

可能2:銀河系已經被殖民了,我們只是生活在一個荒蕪的角落裡而已。就好像歐洲國家殖民了美洲很久之後,加拿大北邊的因紐特部落才知道這個事情。高等物種的城市化可能已經在周圍幾個恆星系發生了,這些相鄰的恆星系已經被殖民並且有交流,那專程跑到懸臂的一個莫名的角落(太陽系所在)實在沒什麼意義。

可能3:對於高等物種來說,物理殖民是個很落後的概念。還記不記得前面提到的II型文明能建造的戴森球?有了那麼多的能源,他們完全可以給自己建造一個完美的生存環境。或者他們有很先進的辦法來減少對資源的需求,從而沒有理由離開自己生活的烏託邦去探索冰冷、空白、未開化的宇宙。

一個更高等的文明可能把物質世界看做很原始的存在。當他們戰勝了自身的生理,然後把大腦上傳到虛擬實境的永恆天堂之後,生活在物質世界就好像我們看待原始物種生活在暗無天日的深海中一樣無趣。

可能4:存在著很有攻擊性的文明,絕大部分智能生命都好自為之,不向外廣播自己的位置。也就是大家熟悉的黑暗森林理論,這也可以拿來解釋為什麼SETI生命信號都收不到。這同樣表明向外發送信號的人類圖森破,拿衣服。現在有關於METI(Messaging to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主動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的討論,大部分人認為不應該做這個事情。霍金認為如果外星人造訪我們,結果就會像哥倫布登陸美洲一樣,對於美洲土著來說結果很糟糕。甚至是相信高等文明裡面好人多的卡爾薩根也認為METI是很不明智很不成熟的,「初到新地方的小孩應該安靜的傾聽很久,耐心學習,然後再對著那未知的森林發聲。」

可能5:只存在一個高等智能生命——一個超級捕食者,一個比其他文明都要發達很多的文明,他們會消滅所有發展到了一定程度的文明。這是個很糟糕的可能性。消滅所有新生文明是很沒有效率浪費資源的,很多新生文明自己就把自己玩死了,但是當一個文明越過了一定階段後,超級文明就開始行動了。對於超級文明來說,一個新生的智能物種會像病毒一樣成長和傳播。這個理論表明第一個達成超級文明的種族會長贏下去,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收不到任何信號。

可能6:其實有很多活動和信號存在,只是我們的技術太原始,聽到的都是錯的東西。就好像我們走進一個現代化辦公樓,然後打開一個對講機,然後因為大家都是用手機和電腦的,所以你的對講機什麼都聽不到,然後得出辦公樓是空的這個結論。也可能如卡爾薩根所說,我們的大腦運作速度遠遠快過或者遠遠慢過別的文明,例如對方說一句你好要花12年,那我們接收到那個通訊的時候聽上去就是白噪音罷了。

可能7:我們已經和其它只能生命接觸了,但是政府不讓我們知道。這是個傻逼理論,列在這裡純粹是因為有很多人談。

可能8:高等文明知道我們的存在,並且在觀測我們,就像觀測動物園的動物一樣。也就是說高等文明們存在於一個管制嚴格的星系,而地球是一個受保護的「國家公園」的一部分,對於這個「動物園」裡面的我們,其他文明都要遵守一個「只能看不能摸」的規定。我們沒有辦法注意到觀測者,因為如果一個遠比我們聰明的物種想要觀測我們,他們應該能很輕易的不讓我們察覺到。就好像星際迷航裡面的最高指導原則(Prime Directive)一樣,超級智能生物不可以和人類這樣的低等物種進行直接接觸,直到人類發展到了一定程度為止。

可能9:高等文明已經在我們身邊了,但是我們太原始,以至於無法接觸他們。物理學家加來道雄有這麼個比喻:「比如說在森林中間有一座螞蟻山,螞蟻山旁邊正在建造一條十車道的高速公路,螞蟻會明白十車道高速公路是什麼嗎?螞蟻會明白建造高速公路的技術,和建造公路的物種的意圖嗎?」

所以也許不是我們接收不到行星X發來的信號,而是我們根本不能理解行星X的生物是啥、想做什麼。我們和對方的差距太遠,就算對方想要給我們點指導,也會像教螞蟻造高速公路一樣沒有意義。

這可能是對於「既然有那麼多III型文明,為什麼他們還沒跟我們聯繫」這個問題的回答,當西班牙殖民者皮薩羅來到秘魯的時候,他有沒有停下來試圖和螞蟻山上的螞蟻交流?他有沒有幫助螞蟻?他有沒有對螞蟻動武而延誤他原本的使命?還是說,螞蟻山上的螞蟻,和皮薩羅完全、徹底、永遠沒有關係?

可能10:我們對於現實的理解是完全錯誤的。有很多種可能性導致我們對於所有一切的想法都是錯的。宇宙可能只是個投影,或者我們就是外星人,而只是被投放在地球做實驗小白鼠的。甚至我們和黑客帝國裡面一樣,只是活在電腦的模擬現實中,而程式設計師忘了寫其它物種的代碼。



在我們繼續很可能無果的對非地智能的搜索過程中,我不知道該支持什麼。實話說,不管我們是宇宙中唯一的智能生命,還是我們不是唯一,都感覺怪怪的。不管是哪種情況,都很神奇。

除去科幻的要素,費米悖論讓人很謙卑。不是尋常的「我就是微不足道的短暫存在」這種感覺,而是在一種更私人的謙卑。當筆者花費幾個小時研究這個課題,然後看到我們人類中最優秀的科學家給出的看似異想天開的理論、不斷改變自己的立場、和同僚觀點完全不符等等,提醒我未來的人們會看我們的笑話,就好像我們看把星星當作天堂底盤的古人的笑話一樣。

而對於II型和III型文明的討論,更是對我們物種自尊的打擊。地球上,我們是快樂的山大王,是地球食物鏈的頂端。在這個氣泡中我們沒有對手,也沒有外人來評價我們,我們很難感受到作為一種低等物種的感覺。但是筆者寫作時候研究II型和III型文明,感覺人類的力量和驕傲實在是有點滑稽。

但是考慮到我一向覺得人類是荒蕪的宇宙的一個角落中一塊小石頭上的孤兒,能夠感受到這種「原來我們沒有那麼聰明」的謙卑感,和我們現在的很多認知都是錯誤的這種可能性,相比之下也不是太糟了。至少這打開了一個可能——雖然僅僅是個可能——故事遠比我們知道的要大得多。

相關焦點

  • 有關「費米悖論」5種科學解釋,空間被禁制,地球人無法突破瓶頸
    有關「費米悖論」5種科學解釋,空間被禁制,地球人無法突破瓶頸?費米悖論由著名物理學家費米於1950年提出的一個提問,該提問看似只是一句簡單的疑問句,但卻打破了常規,在大概率事件中,整個宇宙之中,除了人類文明之外,是否真實的存在其他文明?
  • 費米悖論能否解釋人類在宇宙中是否是孤獨的?
    少年時代的天才物理學家恩裡科·費米發明了原子反應堆,引發了第一次可控核連鎖反應,並於193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僅僅12年後,他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與同事共進午餐時,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問題:「外星人都去哪兒了?」我們的星系由4000億顆恆星組成。
  • 三體:黑暗森林與費米悖論,歌者給出了比羅輯更深層的解釋
    指數是數學中的魔鬼,假如海中有一個肉眼看不到的細菌,半小時分裂一次,只要有滿足的養料,幾天之內它的後代就能填滿地球上全部的海洋——羅輯在《三體》中,漆黑森林規律被認為是對「費米悖論」最有力的答覆。漆黑森林規律無休止的戰役和整理,不僅有用操控了文明的數量,更有用操控了每一個文明的種群數量和脹大速度。一起,由於懼怕被衝擊和整理,各個文明不得不想方設法地隱藏自己,所以人類一向沒有發現除三體之外的外星文明。
  • 用通俗的語言來解釋「費米悖論」
    這 2500 個恆星中的絕大多數都距離我們不到 1000 光年,大約是銀河系直徑的百分之一。所以我們看到的星空其實只是下圖中的紅圈那麼大的地方罷了:如果行星 X 上的文明和我們類似,並且成功生存到了 III 型的話,他們可能已經掌握了星際旅行的方法,甚至開始對整個星系的殖民了。對於星際殖民的方法,有一種假想,就是創造一種能夠航行到別的行星的機器,然後用利用新行星上的材料花 500 年左右的時間自我複製,然後將兩個複製品送向下一個目標,即使用比光速慢的多的速度航行,這個模式也能用 375 萬年的時間完成整個星系的殖民。
  • 思考費米悖論,或許我們真的是宇宙中的「獨苗」
    這一事實與費米悖論的每一種解釋都不相符(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很大,但為什麼我們沒有聽到他們的聲音?)費米悖論最直接的答案是物理挑戰。星際旅行雖然困難,但並非不可能。我們已經用兩個獨立的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完成了這一壯舉,雖然前往另一個恆星系統比前往月球要複雜得多,但它們本質上是不同規模的相同問題。
  • 費米悖論到底講的是什麼?它認可了外星生命的存在,會被證實嗎?
    引言:在人類眾多學科的發展中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難題,例如數學上的哥德巴赫猜想、天文學上的費米悖論。很多朋友在社交平臺上聽過費米悖論這幾個字,但不知道它具體是什麼意思,那費米悖論到底講的是什麼?它表達了對外星生命的態度,會被證實嗎?
  • 費米悖論:簡單說明外星生命存不存在的問題,只說明沒定論!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費米悖論。(文章最後有我個人對文章重點的總結,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後面看總結。)外星人一直是人們所好奇的一個部分,特別像我這種好奇心滿滿的人,非常關注關於外星人的消息。網絡上各種視頻和文章都不間斷地為大家揭露著各種外星人和UFO的真相,然而官方卻從未公布和正面回應外星人的消息,也就9月的時候美國突然公布了三段UFO的視頻。
  • 什麼是費米悖論?為何有人覺得它「可怕」?它真預示人類結局嗎?
    在人類探索,宇宙的過程中出現了數位傑出的科學家,這些科學家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物質財富,比如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以及費米提出的費米悖論
  • 費米悖論給你最震撼的解答
    對於星際殖民的方法,有一種假想,就是創造一種能夠航行到別的行星的機器,然後用利用新行星上的材料花 500 年左右的時間自我複製,然後將兩個複製品送向下一個目標,即使用比光速慢的多的速度航行,這個模式也能用 375 萬年的時間完成整個星系的殖民。當計量單位是 10 億年的時候,375 萬年不過是一眨眼而已。
  • 費米悖論告訴你
    費米悖論告訴你!人類文明存在至今似乎進展得一切順利,除了世界上人類之間因為利益發動的戰爭之外,地球依舊是一片和平的景象!人類過著日常的生活、機器在無人看守下依舊運轉自如、汽車在路面上行駛,飛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等等,這仿佛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是否太過於「安靜」?而「安靜」的背後總會發生點什麼!世間萬物都存在「生老病死」,「時間」並沒有限制性,但是卻擁有一種緊迫感!
  • 人類的存在並不是唯一的,讓費米悖論告訴你,宇宙深處有多可怕
    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三大猜想之一的:費米悖論。 費米悖論,顧名思義就是由費米這個科學家提出來的,不過他並不是有意提的,他是順口提的,但他卻不知道這一個猜想
  • 費米悖論告訴你答案!開腦洞文!
    讓我們用數字來討論這個問題。雖然銀河系裡面有 1000 億 -4000 億個恆星,但是在可觀測的宇宙內有幾乎同樣數量的星系——對應每一個銀河系的恆星,就有一個巨大無比的星系。對於星際殖民的方法,有一種假想,就是創造一種能夠航行到別的行星的機器,然後用利用新行星上的材料花 500 年左右的時間自我複製,然後將兩個複製品送向下一個目標,即使用比光速慢的多的速度航行,這個模式也能用 375 萬年的時間完成整個星系的殖民。當計量單位是 10 億年的時候,375 萬年不過是一眨眼而已。
  • 白馬非馬,非費米液體—非—費米液體|量子多體中的吶喊與彷徨之二
    這麼一來,人們就可以用處理量子力學單體問題的方法來處理具有阿伏伽德羅常數多個電子的金屬,得到對其基本性質的理解。比如朗道費米液體理論就成功解釋了為什麼在低溫下,金屬的電阻滿足ρ~T2的關係;金屬的靜態磁化率χ~N(F) 是一個和溫度無關但是和費米面上態密度有關的常數;金屬的比熱滿足C~T 的關係等等性質。這些性質在很多金屬材料的實驗中都等到了證實,更讓人深信朗道費米液體理論的正確性和權威性。
  • 通常無法用常規邏輯解釋的9個現實悖論
    但是,同樣存在的悖論是使我們經受考驗的那些難題,因為它們的處理方式似乎更像是一個迷宮,將我們帶到了問題的根源。而今天,傑瑞就將為你介紹,通常無法用常規邏輯解釋的9個現實悖論。1、烏鴉悖論它也被稱為「否認悖論」,由哲學家卡爾·亨佩爾提出。其目的是證明當事件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理論中定義的事件同時發生時,我們對這一理論的信心就會增強。
  • 費米悖論是什麼,悖論可能答案又是什麼
    費米悖論是以義大利裔美國物理學家恩裡科·費米(Enrico Fermi)的名字命名的,費米悖論簡單說就是宇宙那麼大,理論上有很多外星人,但人類卻從沒有外星人存在的切實證據。費米費米悖論的詳細條件包括以下幾條:1、銀河系中有數十億顆類似於太陽的恆星。
  • 悖論造句和解釋_悖論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悖論(bèi lùn)。荒謬的、自相矛盾的說話、論斷等。[《社會科學戰線》1978年第3期:「在日常生活與科學活動中,我們往往會遇到一些自相矛盾的論斷或談話,這些論斷與談話往往被人所忽視,或者被人所玩弄和利用作為詭辯的工具,這些就是悖論。」]
  • 十大燒腦悖論之祖父悖論!科學家給出三種解釋,你能理解幾個?
    十大燒腦悖論之祖父悖論!科學家給出三種解釋,你能理解幾個?人類對穿越時空這一話題討論甚多,其中最著名的理論就是祖父悖論。相信很多小夥伴都聽過關於祖父悖論這一觀點,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祖父悖論講述的是,現在的你有穿越時空的能力,你回到你祖父年前的時候,設定你的目的是殺死自己年輕時的祖父,當年輕的祖父被殺死時,你的父親自然而然不會出生,沒有父親,現在的你自然也不會出生,更不可能存在如今的你回到過去殺死自己祖父的場景。假如祖父當然一切按照原來的順序發展,祖父生下了父親,父親生下了你,而你現在掌握了穿越時空的能力,你並且回到了過去殺死了自己的祖父,那麼你還活著嗎?
  • 22億年前地底文明曾統治地球,智慧或超人類,恰恰應驗費米悖論
    這樣的想法,早就不是第一次在地球上出現,50年前,科學家費米就提出轟動當時科學家的費米悖論,那就是說,地球在宇宙中就是非常普通的星球,在這樣的星球上都有生命的出現,完全就是有很大可能性看到其它星球上也有大量生命的出現
  • 追烏龜(阿基裡斯悖論)
    在他和烏龜的競賽中,他速度為烏龜十倍,烏龜在前面100米跑,他在後面追,但他不可能追上烏龜。因為在競賽中,追者首先必須到達被追者的出發點,當阿基裡斯追到100米時,烏龜已經又向前爬了10米,於是,一個新的起點產生了;阿基裡斯必須繼續追,而當他追到烏龜爬的這10米時,烏龜又已經向前爬了1米,阿基裡斯只能再追向那個1米。
  • 薛丁格的貓是什麼意思比喻什麼 薛丁格的貓通俗解釋
    薛丁格說:按照量子力學的解釋,箱中之貓處於「死-活疊加態」——既死了又活著。要等到打開箱子看貓一眼才決定其生死。  即原子核處於衰變與不衰變的疊加狀態,那麼貓就處於死於活的疊加狀態。這使量子力學的微觀不確定性變為宏觀不確定性,微觀的混沌變為宏觀的荒謬——貓要麼死了,要麼活著,兩者必居其一,不可能同時既死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