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立不立?

2020-09-03 樂悠潭

最近,一個數字,準確的說是一個年齡數字被不斷提起--三十。已經成為茶餘飯後,好友聚會上的談資。究其原因,大概是因為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和早前的網綜《乘風破浪的姐姐》的大獲成功產生的連帶效應,造就的話題吧。看了大概兩集「姐姐」,之所以看,其實是衝著陳松伶去的,多少帶著幾分對少年時光的顧盼。年少時曾是TVB的鐵粉,當時被《笑看風雲》裡的林貞烈,《天地男兒》裡的方巧蓉迷得神魂顛倒,以至於房間裡都貼滿了她的海報,真正的「夢中情人」。時過境遷,看著發福了的松松,除了唏噓便是對時間的恐懼,看來誰都逃不過歲月這把殺豬刀啊。


話題扯遠了,其實對節目中絕大部分的姐姐其實並沒有太大感覺,甚至有的只能說是妹妹,卻擠在姐姐堆兒裡,讓我這個年紀甚至更年長的人看了覺得有點發笑。節目組的定位很明確,必須是三十以上的年紀,在影視圈或者娛樂圈有一定經歷閱歷或者曾經輝煌過的女明星。其實理解節目組為了讓觀眾群體更大,節目有更大的寬容度,所以姐姐們的年齡跨度才如此之寬,有剛過三十的,還有已經「知天命」的,可以說涵蓋了至少三代觀眾。欄目的初衷不難看出,「三十而立」嘛,到了三十就可以安身立命獨擋一面了,就可以稱之為「姐姐」了。但究竟什麼是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其實這段話出自《論語》,孔子當年對於年齡階段的劃分是非常明確的。原文是這樣說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這段話其實是孔子對於自己一生的回顧。對於「而立」,歷代的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云:「古之學者耕且養,三年而通一藝,存其大體,玩經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而五經立也。」這裡說的立是學問,是說學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像我們現在說博士畢業了。南宋朱熹認為「三十而立」指的是立道。他借用程頤的觀點,解「立」為「能自立於斯道也」,並認為「三十而立,有以自立,則守之固而無所事志矣。」也就是說,三十歲的時候,對人生的道理了解得比較多了,能夠做什麼事情都符合道,這樣就比較容易實現志向。伯峻在《論語譯註》中也認為「三十而立」立的是禮。他對「三十而立」的解釋是:「三十歲,懂禮儀,說話做事都有把握。」



對於各家的理解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三十而立」逐漸演變成了三十歲要成家立業,安身立命,有穩定的工作,穩定的收入,穩定的感情。這句話成為了很多家長教育即將三十歲的子女的口頭禪。但是可以看看身邊的三十歲左右的朋友,即使滿足了上述的條件就真的立住了嗎?我覺得不盡然。就拿我本人來說,三十歲其實和十幾歲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按照長輩指引的方向去走,只不過是把原本的學校環境變成了工作環境和家庭環境,依然是按部就班,人云亦云,並沒有形成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承擔責任的能力,所以能說是而立嗎?聯想到最近看的電視劇《三十而已》,身邊大部分人(無論男女)都和裡面的鐘曉芹一樣,還是個沒有長大的孩子--「巨嬰」,雖然也成家了,獨自生活了,可並沒有立起來,還是活在父母的光環籠罩之下。直到她經歷離婚、事業上的挫折,才讓她成長了,變得堅強了,變得會獨立思考了。當然,電視劇裡的顧佳是生活中的強者,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她也並沒有經受過太大的挫折,真正經受了家庭的變故之後,才讓她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王漫妮亦是如此。所以我理解的「三十而立」不僅是時間概念,更是人生的歷練,人生的經歷。在某個年齡階段,要有生活的歷練,才能真正的成長,才能脫離原來的依賴心理,讓自己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有承擔責任的勇氣,我覺得這樣才是有了「立」的底氣。其實我覺得現在的社會,三十歲能夠有這樣的底氣是很難做到的,大部分三十歲的人還是個大孩子。孩子總有一天會長「大」,該經歷的也總會去經歷。

相關焦點

  • 孔子:三十立什麼、四十惑什麼、五十知什麼?
    編 / 國學君 圖 / 網絡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三十立什麼?四十惑什麼? 三十立什麼? 01. 立身 立身就是確立自己的品格和修養,它應包括:思想的修養,道德的涵養,能力的培養三個方面。自強是立身之本,別把自己的需求寄托在父母的資助上,寄托在別人的幫助上,那都是軟弱的表現。
  • 立立立
    「立立立」在孝義話中可以讀dǎ nēng neng,指「嬰幼兒在大人的保護下,初學站立動作」。
  • 秦始皇為什麼不立皇后?
    秦始皇是千古皇帝第一人,在位37年卻沒有立後,後世對此大惑不解。加上留存的史料稀少,又缺乏出土文物資料的佐證,以至於成為「千古之謎」。千古一帝秦始皇關於秦始皇為何不立皇后,後世多有推測,概括起來不外以下幾點。
  • 一百年前,中國最早的彩色照片,看完不只是震撼!
    (整理自頂尖圖)本平臺部分文章來源或改編自網際網路及其他公眾平臺,主要目的在於分享信息,讓更多人獲取需要的資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不確保文章的準確性,如有侵犯您的權益或版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在24小時內刪除!聯繫微信:jinanshibao1996
  • 無信則不立
    記得有位朋友在2013年向我借錢,我看她實在周轉不開,就 借給了她7000元錢。 後來她就再也不提向我還錢了 。我向她提還錢的事兒,她就左右推脫不提還錢的事兒。轉眼七年過去了,借給她救急的錢一直都是沒有還給我。前日,忽然她又打電話向我借錢,我果斷地拒絕了。 朋友間相互幫助是很正常的,但前提是你得守信用 。古語云,信則立,不信則破。
  • 讓flag長立不倒的秘訣
    現在是6月,2020年已經快過去一半了碼字替工今日看回在年初立下的flag完美闡釋了「無一倖存」的涵義而運營組的小夥伴們 每年的flag也是一成不變「立flag就是為了推倒的呀」(狗頭)「不是吧阿sir,該不會真的有人以為立flag能成功吧」
  • 玩盆景,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玩盆景,不破不立,大破大立!時間過得真快,不覺意間已經到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之日。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要立也要破,不破不立,大破大立。「破」和「立」,有時間的順序,先破後立。而「破」對應的是舊,「立」對應的是新。「不破不立,大破大立」的意思是「不破除某些舊的東西包括思想意識,就沒辦法建立某些新的東西。
  • ——玩盆景,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玩盆景,不破不立古籍《群芳譜》對立春解釋為:「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要立也要破,不破不立,大破大立。「破」和「立」,有時間的順序,先破後立。而「破」對應的是舊,「立」對應的是新。「不破不立,大破大立」的意思是「不破除某些舊的東西包括思想意識,就沒辦法建立某些新的東西。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要有破有立。
  • 無信而不立
    曾憑一句「金品質,立天下」聞名四海的金立手機,現在或許已經無法再立足天下,面臨「信用破產」。  從2018年12月至今,法院正式受理金立的破產清算申請已有2年,在這2年中,時不時地能看到金立的某一項財產進行司法拍賣的信息。
  • 中國人的「漢賊不兩立」
    在「評法批儒」時一度被踢進法家陣容、又因和另一個「偽法家」曹操「不兼容」被踢回來的「諸葛孔明老先生」,在版權可能存疑的《後出師表》中劈頭大喝「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這兩句恐怕是中國傳統「黑白邏輯」最形象、最貼切的概括。
  • 也說「民無信不立」
    其實,這是個老話題,炒冷飯歷來不討巧,但又總覺得有話說,就不妨炒一炒吧。
  • 千古一帝秦始皇,為何不立皇后?
    侵刪 但就是這樣一個傳奇的皇帝,他卻從來沒有立過皇后。這是為什麼呢? 侵刪 秦孝文王去世後,異人秦莊襄王登上王位,立嬴政為太子。
  • 立遺囑不吉利?莫讓觀念「誤」了事兒!
    立遺囑不吉利?莫讓觀念「誤」了事兒! 轉觀念預立遺囑,多子女家庭避糾紛「立遺囑不吉利
  • 又當又立什麼意思 又當又立是什麼梗含義解釋
    「又當又立」是什麼梗 ?又當又立」是什麼意思?又當又立的原話是又當婊子又立牌坊,簡而言之就是說得了便宜又賣乖的意思。  又當又立什麼意思?目前看到網絡上很多人都在刷這句話,不過看起來一般都是貶義哦,下面就具體的來看看吧!
  • 明朝大臣逼皇帝立太子,皇帝詔書一下,大臣再也不嚷著立太子了
    立儲是封建王朝的頭等大事,因而被稱作「國本」。明神宗朱翊鈞的皇后王氏無子,萬曆十年(1582年),宮女王氏生下神宗的長子朱常洛;四年後,貴妃鄭氏生下三子朱常洵。明朝立儲的遊戲規則是:立長不立幼。神宗卻有意挑戰規則,欲立朱常洵為太子,但文官集團堅決反對。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明神宗才一拖再拖,遲遲不願冊立皇太子。
  • 立焊
    操作規程編輯立焊示意圖立焊的操作規程是,使用的電流不要過大,略低於角焊電流,選擇焊條的大小要根據焊件的厚度而定。焊接時電弧不要太大,要短弧焊接。焊接方法,採取之字型或三角型焊接方法。如果是多層焊接,第一遍電流要小一些,以後的焊接要清理乾淨藥皮等雜物,減少夾渣或焊不透現象。具體操作還需要自己慢慢體會。
  • 唐太宗廢掉太子後,為何不立最能幹的李泰,卻立廢物李治為太子?
    有一次,有人向唐太宗打小報告,說朝中那些三品以上的大臣(魏徵,房玄齡等)對李泰不夠尊重,藉機中傷他們。李承乾被廢,重新立儲便成了唐朝的頭號大事。許多官員都支持立李泰為儲君,李泰也說,自己百年之後定會殺了自己的兒子,把皇位傳給弟弟李治,唐太宗於是私下應允立李泰為太子。
  • 三十而已,能「立」則「立」
    我想,他們之間都不是絕對的愛,或者絕對的不愛。也不是愛了這個,就不愛那個。只能說,人性有多複雜,愛就有多複雜。裡面有太多微妙的東西,甚至連當事人都搞不明白。也許我們只有從一個寬容的角度去看,才能好過一些。愛這東西,從來都是稀有物種,是所有人都稀罕的寶貝。既然是寶貝,那麼我們當然只能暫時保管它了。既然是個寶貝,當然也不止我們自己稀罕,自己愛了。
  • 立flag不就是為了打臉嗎?
    立下減肥目標時,為的是追男神。倒了flag,是因為怕吃苦,動搖了,就說服自己我不追男神了,我要盡興而為。 大家先別急著笑哦,敢問在座的各位,難道你曾經立下的flag統統實現了嗎? 大家都愛開玩笑說,立flag就是為了打臉的啊!畢竟沒幾個人能真的做到啊!!人生已經如此艱難,何必要把自己逼那麼緊啊!!!
  • 《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
    ,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解讀論語第323天)日經第660篇(季氏第十六)經典原文: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獨則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陳亢問伯魚:「你在老師那裡聽到過什麼特別的教誨嗎?」伯魚回答說:「沒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