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裡的10個經典成語,經典有哲理,多讀必受益!

2021-03-05 開車讀書

《戰國策》裡的10個經典成語,經典有哲理,多讀必受益。

1. 漆身吞炭

出自《戰國策·趙策一》:「豫讓又漆身為厲,滅須去眉,自刑以變其容。……又吞炭為啞,變其音。」豫讓將炭火塗在身上,毀滅他的眉毛,改變自己的容貌。又將炭火吞了下去,使其聲音變得沙啞,使得別人認不出自己。這個成語常用來比喻捨棄自己的生命,去回報知己。

2. 危於累卵

出自《戰國策·趙策一》:「君之立於天下,危於累卵。」現在國家被您治理的,就像那累疊起來的雞蛋一樣危險。形容危急到了極點。

3. 四分五裂

出自《戰國策·魏策一》:「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這邊是所謂四分五裂的形式所在啊。指國家、團體不完整的狀況。

4. 同甘共苦

出自《戰國策·燕策一》:「燕王吊死問生,與百姓同其甘苦。」燕昭王悼念死者,慰問生者的時候,回合人們一同品嘗甘甜的東西和苦的東西。

5. 食不甘味

出自《戰國策·楚策一》:「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我經常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安穩,吃東西的時候也覺得沒有味道,心像懸掛的旗子一樣搖晃不定,沒有一時一刻得到安穩。

6. 南轅北轍

出自《戰國策·魏策四》:「今者臣來,見人於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我這次從外地趕來,看見一個人在太行山下坐在一輛馬車上往北而去,卻告訴我說:「我要到楚國去。」……他的這些條件再好,但把目標搞錯了,也只能是越走離楚國越遠。

7. 不遺餘力

出自《戰國策·趙策三》:「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必以倦而歸也。』」秦國這次攻打我國,出動全部力量來作戰,肯定是想消滅我國軍隊才肯走的。

8. 羽毛未豐

出自《戰國策·秦策一》:「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秦王說:「羽毛還沒有豐滿的小鳥,是不能夠展翅高飛的。」

9. 道不拾遺

出自《戰國策·秦策一》:「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諸侯畏懼。」一年後,道路上沒有人會拾取他人遺失的東西,人民也不會隨意取得非分的財物,國家兵力變得十分強大,諸侯國都會畏懼。道不拾遺指人民生活富裕,民風淳樸。

10. 前倨後恭

出自《戰國策·秦策一》:「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後卑也。』」蘇秦的嫂子,趴在地上,很規矩的拜了四下,向蘇秦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蘇秦說:「嫂子為什麼之前對我如此傲慢,現在又對我這樣謙卑呢?」



 你若喜歡,點擊閱讀原文購買

相關焦點

  • 《戰國策》中的10句經典語錄,經典犀利,醒悟人生!
    《戰國策》又稱《國策》,是一部著名的國別體史學著作,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遊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戰國策》中的10句經典語錄,經典犀利,醒悟人生!1. 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出自《戰國策·秦策》。
  • 陶淵明最有哲理的一首詩,6句就有4句經典,最後5個字受益終生
    李白崇拜陶淵明,他說:「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他和陶淵明一樣,有著歸去來的瀟灑;王維視陶淵明為偶像,他說:「陶潛任天真,其性頗耽酒」,他覺得陶潛的天真如酒一樣醇香;歐陽修更是誇張,他說:「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在他眼中,陶淵明在東晉無人能敵;蘇軾推崇陶淵明的詩,他說:」吾與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他只嘆陶淵明存作太少,根本讀不夠。
  • 幽默、智慧、勵志、哲理,經典成語故事,帶孩子重溫連環畫的魅力
    我結合自己多年的閱讀指導經驗,建議不妨從閱讀經典成語故事連環畫入手,主要有以下五點好處。第一,秀外慧中,有利於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小人書、連環畫曾經是一代人的記憶,具有吸引孩子眼球的神奇魔力。第三,歷史經典,省去了內容甄別的煩惱。選書一直是家長的一大煩惱,而每年出版的新書數以萬計,各種推薦書單更是令人眼花繚亂。而中華經典成語故事,是經過歷史沉澱積累的精華,隨便一個都是家喻戶曉。要讀就讀經典,經典成語故事,更是融幽默、智慧、勵志、哲理於一身,何樂而不讀呢!
  • 來自《戰國策》的成語,個個經典,值得收藏學習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記載了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各國之事,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約有240年的歷史。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遊說之士的政治主張和言行策略,也可說是遊說之士的實戰演習手冊。
  • 《百年孤獨》15句經典語錄,殘酷又哲理,父母讀給孩子聽受益終身
    ——《百年孤獨》這一段是《百年孤獨》的開篇,也是這本書流傳較廣的一段,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百年孤獨》這本書比較難讀難懂,人名更是眼花繚亂,很多人讀了幾頁就讀不下去了,便導致只記得開篇這一段。但是這本書除了主人公的名字很難記之外,也是一部不錯的魔幻主義小說。從小到大,從大到老。
  • 歪歪兔童書館:《把成語用起來:一讀就會用的分類成語故事》
    該書共10冊,包括500個成語故事、8000多個成語,基本上涵蓋了中小學階段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成語。可以說從小學到高中,擁有這樣一套內容豐富、設計精美的成語故事書,就可以滿足各個階段學習成語的需求。該書在成語故事的選擇上,兼顧可讀性和實用性。
  • 《笑讀成語》家有小學生一定要讀!
    這套《笑讀成語》獲得了非常多孩子的喜愛和家長的認可,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出發,設計內容簡明扼要,高效激發了孩子對成語的熱情!▼點擊下面連結跳轉京東APP購買▼比如「二桃殺三士」這個成語,先給孩子講了與這個成語相關的歷史故事,吸引孩子的興趣。其實,中國的成語都是典有所出,大部分成語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故事背後也含有一定的道理,而把這些講給孩子聽,遠比要孩子單純背成語要好得多!
  • 受益造句和解釋_受益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受益(shòu yì),動詞。近義詞有:得利。反義詞有:受害。 受益參考例句: 1、爸爸告訴我要誠實,我頓然覺得是受益無窮。 2、法律普及人人參與,和-諧長寧個個受益。 3、聽君一席話,我受益匪淺啊。 4、見義勇為中受益人補救義務研究。
  • 《離騷》裡的10條經典句子,富含哲理,百讀不厭
    《離騷》裡的10條經典句子,富含哲理,百讀不厭。1. 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出自戰國·楚·屈原《離騷》。斑駁是指不同顏色錯雜,而陸離指色彩繁雜的樣子。此句即「光怪陸離」的由來,形容顏色紛繁雜亂。2.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 寒假讀經典:《漫畫趣讀36計》,讓孩子get古人經典智慧
    雖然年紀不大,但說起話來,邏輯清晰,思辨力超強,並有超出同齡人的思考深度和廣度。這一切與她平時愛讀哲學類、歷史類書籍分不開,尤其是傳統國學經典,不僅能大大提升孩子的文化素養,更能讓孩子博古通今,培養辯證思維、積累寫作素材。
  • 暑期讀經典 | 《易水歌》:我們並非壯士,也必有壯士的胸懷
    在詩裡表現雄壯的情緒之難,在於令人心悅誠服,而不在囂張誇大;在能表現出那暫時感情的後面蘊藏著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時的衝動。大約悲壯之辭往往易於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難於辨別真偽,於是字裡行間不但欺騙了別人,而且也欺騙了自己。許多一時興高採烈的作品,事後自己讀起來也覺得索然無味,正是那表現欺騙了自己的緣故。
  • 喜歡好高騖遠的人,請謹記李四光語錄中8個字,受益一生,很經典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也是喜歡好高騖遠的人,喜歡追求不切實際的人,請謹記李四光語錄中8個字,受益一生,很經典!文字如下:好高騖遠。古語說得好:「行遠自邇,登高自卑。」——李四光
  • 老子《道德經》中的成語,各個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學會受用無窮
    我國古代哲學經典《道德經》又名《老子》,是春秋時期哲學家老子所著,全書根據版本的不同,字數有很大出入,總的說來在5000字上下。《老子》中共包含成語100多個。雖然只有5000字,但該書字字珠璣,句句哲理。有些句子後來形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據統計,大約我們常用的成語出自道德經的有100多個。包括:功成身退、暴風驟雨、虛懷若谷、受寵若驚、紫氣東來、自知之明、知足常樂等等。《老子》中成語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思想。
  • 《易經》裡最經典的智慧話語,讀後醍醐灌頂,一讀再讀
    因此,小編從中挑選了最經典的6句話,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此外,在漢語中,有近乎200餘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裡的10個成語,一起領略古老而深沉的智慧。
  • 《平凡的世界》中值得品味的10句經典語錄,寫盡了人生哲理
    這裡面的句子,句句寫盡了人生哲理,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10句:1. 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向來默默無聞,喧譁不止的永遠是自視高貴的一群2. 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
  • 「喝西北風」居然是成語?!央視知名主持人「翻車了」
    短短幾個字的成語,包含著歷史、典故、哲理,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化的結晶。它們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無處不在。有時候隨口一說,就是成語,但是這背後的文化內涵,我們是否知道呢?在孩子的學習中,成語也是語文學習的重點,經常出現在考卷中。對孩子的寫作,口語表達,也都有非常大的影響,用的好就是畫龍點睛。但如果使用不當的話......
  • 經典成語取名字,出自成語有內涵的寶寶名字,好聽好記!
    中國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國的成語基本都有歷史典故,所以用作人名時不僅很有文化底蘊,還富有內涵。從古至今,家長給寶寶取名時就喜歡借鑑成語和國學經典。就算在當今社會,用成語取名也絲毫不落伍,反而顯得大氣雅致。當然用成語取名不是機械的照搬,更多的是靈活的運用,也不要拘泥於成語的意思,要有自己的見解和思考。
  • 《道德經》中經典的十句話,讓你讀懂中國式智慧,終生受益
    《道德經》是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相傳為老子所著,其中蘊含的哲理簡單而意味深遠,其中最經典的十句話更是蘊含了中國式的生存智慧,領悟透了並在實踐中踐行的話,受益終身!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 劉安《淮南子》之中的經典名句,富含人生哲理,不讀一遍太可惜
    暫且不論生平功過,劉安在文學方面的成就還是極高的,他與賓客共同編纂的《淮南子》乃是一部極富哲理內涵的著作。即便是在現代,仍然能從中找到許多值得借鑑的內容。2、人舉其疵則怨人,鑑見其醜則善覽。出自漢·劉安《淮南子·詮言訓》。
  • 學霸筆記|備考120個高頻考查文言實詞經典例析
    120個高頻考查文言實詞經典例析1.愛 成語助記:愛屋及烏 愛莫能助 記住經典歸納義項(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韓愈《師說》)(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宮賦》)(3)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賈誼《過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