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多小時飛機(幸虧飛機沒有誤點);再緊趕慢趕去取JR套票,趕日本時間15:15的火車。又是三個多小時的火車。注意,午飯只有飛機餐。滿以為火車上應該有吆喝叫賣的,好多吃的吧?可是,啥也沒有,連水也沒有。平時一天能喝兩壺水的我,這天愣是只喝了一杯水。白天最大的好處是,我間隔著打了三次瞌睡,算是彌補了這幾年,我睡不飽的遺憾。到了酒店,放下東西,餓的前胸貼後背的我們,直奔村上海膽,把海膽和鮮貝吃了個過癮。第一餐結束,滿意。
吃完了,那就逛吧。沒走幾個路口,正在為等下回來再進哪個店吃第二頓猶豫時候,函館的雨就那樣沒徵兆的落了下來,還越下越大。我們一邊往回跑,一邊中途走進不同的店避雨加「考察」:第一家店,類似現代版酒吧。第二家店,拉麵店,居然是自助拉麵店哎!可是它一人必須點一碗。第三家店那就很滿意啦!看來古人云「一波三折」是很有道理的。"
第三家是串串燒,自己動手燒串串。入店,只有兩撥人,一撥是兩個中年婦女,一撥是一位孤獨日本男人。來日本 ,我就發現女性抽菸真多。JR吸菸室,女人兩個兩個的在抽。這個燒烤店,對面兩女人,吃著吃著拿出一隻電子菸米西米西幾口…我暗自猜想,是不是日本女人比較有壓力?大男子主義的男人+做不完的家務?。我們慢慢細嚼慢咽吃著燒烤,我就拿出手機碼字。我們一行四個,個個拿著手機,相比對面談心的兩位女士,我們這個習慣真是不好。燒烤味道不咋地,但因為是宋老師拿毛筆的手做的,品質提升分分鐘。
第一天到函館,穿了羽絨服的我熱得背後冒火。期盼降溫的心情無與倫比的迫切。第二天一早起來,出門逛了一下,凍出來鼻涕,瞬間心情大好!那就穿街走巷找當地人的早餐吧?也許是我們眼光毒辣,瞅眼就找了一家最小最不起眼、且全是片甲字的小店。店裡就一對老夫妻,頭髮花白,老頭看著就是那樣的執拗。點好了面,老頭一碗一碗燒出來,我覺得口感偏鹹。我看著桌上有魷魚片末,那就拿起瓶子打開想倒一點到湯裡。老頭「哇哇」就叫起來!我還以為這不能吃?轉眼,他就拿一隻小碗幫我盛了一點出來。我猜吧,他怕片末受潮?影響別的客人食用?好吧,日本本地拉麵不咋地,到了中國的都是改良版吧?仿佛日本人更愛吃拌飯,無論早餐晚餐。面,不如咱中國的贊。
逛朝市、穿小巷、摘野果、登小山。又纜車到觀景臺,在山頂咖啡廳坐等夜景。明知道所謂的夜景,應該也就和咱們的錢塘江燈光秀啊、上海香港夜景異曲同工吧,那來都來了,就看一看吧。
結果在下山時候,排了長龍一樣的隊伍坐纜車,靠著對海膽的渴望,又步行二三十分鐘,來到村上。結果店裡也在排隊,海膽售磬。我們只好換了另外兩家海鮮店。第一家,吃海鮮鍋為特色,吃了個大半飽,又出來覓食;因為不吃海膽不死心,連接著又進了第二家。失之東隅 ,收之桑榆。第二家吃到了肉嘟嘟新鮮的扇貝,那肉感,是平時吃到的四倍吧。口感鮮甜,是真的有甜味哦!那麼,海膽就在第一晚的滿足後,成為絕味,這樣記憶著應該更美。下次去衝繩過海膽癮吧。連著吃兩餐,那是要很大的肚量的,經歷組織考驗,我們拍著肚子回賓館了,一天行程結束。
早上等吃麵的時間和下午咖啡廳發呆的時間。看著老頭老太佝僂忙碌的身影,想著我們老去的模樣;看著咖啡店裡貌似矯健的中年大叔,行走在餐廳食客之間,想著本可同行卻放鴿子的老友;看著別人帶的小朋友想著我可愛的小寶和備考的大寶……「想人生七十猶稀,百歲光陰,先過了三十。七十年間,十歲頑童,十載尪羸。五十年除分晝黑,剛分得一半兒白日」。人,慢慢老去,快樂也好,苦難也罷,這一遭,都請慢慢走好。
謝謝子西的美文分享,讀完好似我也去了一趟東瀛函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