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W格式6大優勢,讓後期變得更簡單!

2021-02-13 長河攝影

你一定常常聽到許多攝影高手說,要用RAW格式進行拍攝,這樣對後期處理非常有利。這是因為RAW 格式照片具有極高的寬容度,也就是擁有極大的可調整範圍,充分利用其高寬容度的特性,通過恰當的後期處理,可以得到更加美觀的照片結果,甚至能夠將「廢片」處理為「大片」。

例如,下圖就是一幅典型的在大光比環境下拍攝的RAW 格式照片,其整體呈現出明顯的曝光不足問題,且整體的色彩也非常平淡。但是在使用後期處理軟體,分別對照片進行曝光和色彩等方面處理後,可以看出,二者存在極大的差異,處理後的照片曝光更加均衡,而且色彩也更為美觀。

上面兩張圖片可以讓我們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原本感覺灰濛濛的、存在嚴重曝光問題的照片,在經過後期軟體處理後,便有了飛躍性的改變,甚至能讓人驚呼:「這根本就不是同一張照片!」可見RAW 格式照片的優點,當然,凡事都有利弊,RAW 也存在其特有的缺點,下面以常見的JPG格式為例,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對比分析RAW格式的優點和缺點。

RAW 格式高寬容度的特點,這是源於它記錄了大量的原始數據,因此用戶可以在原始數據所記錄的範圍內做自由調整,實現照片的美化及校正處理。

例如,在曝光方面大多可以實現+2~-4範圍的調整,而在白平衡方面可以實現無限制的調整,部分RAW 格式處理軟體甚至提供了比相機更大的色溫調整範圍。

下圖為使用Nikon D4S 拍攝的RAW格式照片,由於相機設置的問題,導致照片嚴重的曝光不足。

在結合Camera Raw 和Photoshop軟體,對照片的曝光、色彩等方面進行大量後期處理後的效果,不僅將其調整為正常的曝光結果,同時還通過後期處理,強化了其明暗與色彩對比,使照片更具美感和視覺衝擊力,這都是需要RAW 格式強大的寬容度支持的。

對數碼照片來說,色彩深度表示儲存1像素的顏色所用的位數,它也稱為位/ 像素(bpp),色彩深度越高,可用的顏色就越多,顏色也就越細膩。

色彩深度是用「n 位顏色」(n-bit colour)來說明的,若色彩深度是n位,即有2n 種顏色選擇,而儲存每像素所用的位數就是n,例如JPG 格式支持8 位色彩深度,可顯示28 個級別的顏色,即256 個級別(0~255),共可以表示16777216 種顏色,而目前主流的RAW 格式往往支持14 位色彩深度,即無損RAW 格式,它可以顯示214 個級別,即16384 個級別(0~16384), 共可以表示4398046511104 種顏色。

通過上面的數據對比可以看出,14 位的RAW 格式可包含的顏色數量,要遠超過JPG 格式。若將一幅14 位的RAW 格式照片轉換為JPG 格式,則RAW 格式照片中平均262144 個顏色,將被壓縮為JPG 格式照片中的一個顏色。

從後期處理角度說,14 位的RAW 格式照片包含的細節明顯更多,通過恰當的後期處理,可以大幅提高畫質,相對的,JPG 格式由於包含的細節少,後期處理時有較大的局限性,因此無法與RAW 格式相提並論。當然,若不考慮後期處理方面的因素,僅憑肉眼觀察,RAW 格式與JPG 格式可以說擁有幾乎相同的視覺效果。

我們的公眾.號單反攝影技巧,搜索微.信dfsyjq即可,關.注後可以免費加入我們的交流群,一起討論攝影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相機廠商除了14 位的無損RAW 格式外,還提供了12 位的RAW 格式,它可以顯示212 個級別,即4096 個級別(0~4095), 共可以表示68719476736 種顏色,由於色彩深度要低於14 位的,因此也稱有損RAW 格式,但仍然大幅高於JPG 格式的16777216 種顏色。通常來說,拍攝12 位RAW就已經可以滿足日常和後期處理需求了,但專業攝影師為了追求極致的影像品質,往往會選擇使用14 位RAW 格式進行拍攝。

什麼是無損編修?

無損編修又稱無損處理、無損編輯,簡單來說就是「不對原始照片做破壞性處理」,其中的「破壞性」是指破壞照片原有的內容,例如永久改變照片的亮度、色彩等。例如,對於JPG 照片來說,使用Photoshop 中的「色相/ 飽和度」命令做調色處理,將紅色調整成為了黃色,那麼其中的紅色像素就發生了永久性的色彩變化,這就是破壞性調整。

為什麼需要無損編修?

無論是專業的攝影師,還是攝影愛好者,對照片的後期處理往往不可能一次性調整到位,即可能在處理過程中進行反覆的調整,或在初步處理完成後,隔一段時間再觀察處理結果,可能又會發現不滿意的地方,然後再次進行調整。此時,若是採用傳統的有損處理方式,原始照片會被破壞,修改時又會做更多的破壞性調整,如調亮後又調暗,之後再調亮等,這會大幅降低照片的質量。

如前所述,RAW 格式照片在處理時只是調用原始數據,因此具有先天的無損處理的特性,可以將調整參數單獨保存起來,並隨時對其進行修改,從而提高修改時的工作效率,且不會對原始照片產生任何破壞性的調整。

下圖所示為RAW 格式的原始照片。

下面第一張圖是通過改變照片中的顏色,並大幅提高照片對比度及色彩飽和度得到的效果,此後又基於此效果修改出其它圖所示的效果。

這就需要RAW 格式的高寬容度及無損調整的特性做支撐才能現實,若是JPG格式,在處理完第一幅圖的效果後,照片的高光和暗部都有細節損失,黃色樹葉也產生了較多的色彩淤積,此時就難以實現後面幾幅圖的效果了。

可以看出,以上每個方案都有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在亮度、顏色及色彩飽和度等方面,都有極大的差異,但由於RAW 擁有極高的寬容度且無損調整的特性,無論是在原始照片基礎上調整,還是基於某個效果再調整另一個效果,都可以輕鬆實現,而不會對原始照片產生破壞。

JPG 格式是國際通用的工業標準格式,也是WEB 標準格式文件之一,幾乎所有的計算機系統和圖像處理軟體都支持JPG 格式文件,這也是數位相機中最常見的輸出格式之一,因此對於文件的處理與共享來說,JPG格式非常方便, 無論是專業的Photoshop、Lightroom 等軟體,還是以方便、快捷為主打功能的美圖秀秀等軟體,甚至是眾多的手機APP,都可以良好地支持JPG 格式。

對於RAW 格式,前面已經說過,大部分廠家都發布了各自專用的RAW 格式,而每種格式都需要專用的軟體對其進行處理或讀取,如尼康公司的捕影工匠、佳能公司的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 等。

雖然目前主流的第三方RAW 格式處理軟體, 如Camera Raw、Lightroom 及CaptrueOne 等都兼容各廠家的RAW 格式,但由於第三方軟體無法取得廠家RAW 格式文件的核心算法,因此可能存在讀取和處理效果上不如原廠軟體的問題。

另外,由於各相機廠家在發布新機型時,往往會對RAW 格式的核心算法做一定的改動,第三方軟體可能會出現無法打開新相機所拍攝的RAW格式照片等問題,因此需要第三方軟體公司及時發布支持補丁,用戶也要更新補丁後才可以處理。

在光線不充分、使用了高ISO 感光度或長時間曝光時,照片較容易產生噪點,此外,在後期處理時,若大幅提高照片的曝光,尤其是在提亮曝光不足的照片時,也容易產生噪點,此問題也是無法利用RAW 格式的優勢進行修復的,但從處理流程上來說,RAW 格式仍然比JPG 格式有優勢。

具體來說,以相機中的高ISO 降噪功能為例,假設採用默認的參數進行拍攝,那麼從拍攝到最終完成降噪處理,JPG 格式照片的基本流程為:「原始照片—機內降噪—生成JPG格式照片—後期降噪處理—再次生成JPG 格式照片」。而RAW 格式照片的基本流程為:「原始照片—後期降噪處理—生成JPG 格式照片」。

這裡所說的大小是指其佔用的磁碟空間。如前所述,RAW 格式保存了大量的原始數據,因此照片比較大,以尼康D750 相機為例,它擁有2430 萬有效像素,在以RAW 格式保存時,可以達到60~100M,而以最高質量的JPG 格式拍攝,只有15~20M。對比可以看出,RAW格式的大小要遠高於JPG 格式。好在目前大容量存儲卡價格不高,使得照片在存儲方面基本不存在問題,因此出於後期處理需要方面的考慮,建議儘量以RAW 格式進行拍攝。

版權聲明:以上圖片文字來自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即可刪除。

長河攝影網

一個攝影愛好者的交流平臺,

宗旨:

普及攝影,發現美好,傳播正能量,

陶冶情操,結朋識友,快樂攝影,攝影快樂!

歡迎關注【長河攝影網】官微                                                                     

相關焦點

  • RAW格式有多重要? 6大優勢讓後期變得更簡單
    在結合Camera Raw 和Photoshop軟體,對照片的曝光、色彩等方面進行大量後期處理後的效果,不僅將其調整為正常的曝光結果,同時還通過後期處理,強化了其明暗與色彩對比,使照片更具美感和視覺衝擊力,這都是需要RAW
  • RAW格式讓後期變得更簡單
    在結合Camera Raw 和Photoshop軟體,對照片的曝光、色彩等方面進行大量後期處理後的效果,不僅將其調整為正常的曝光結果,同時還通過後期處理,強化了其明暗與色彩對比,使照片更具美感和視覺衝擊力,這都是需要RAW
  • 什麼是RAW格式,通過對比告訴你拍RAW還是JPG?
    RAW是未經處理、也未經壓縮的格式,可以把RAW概念化為「原始圖像編碼數據」或更形象稱為「數字底片」。以上一段文字如果看不懂,那通俗地說就是相機拍照時,就開始記錄光信息,把光信息保存下來變成照片時,有兩種保存格式,一種就是JPG格式,另一種是RAW格式。JPG是對光信息有壓縮損失的,RAW就是無損的(或輕微損失)。
  • RAW格式6大優勢,你知道麼?
    在結合Camera Raw 和Photoshop軟體,對照片的曝光、色彩等方面進行大量後期處理後的效果,不僅將其調整為正常的曝光結果,同時還通過後期處理,強化了其明暗與色彩對比,使照片更具美感和視覺衝擊力,這都是需要RAW
  • 【賞析】RAW格式6大優勢,你知道麼?
    ▼在結合Camera Raw 和Photoshop軟體,對照片的曝光、色彩等方面進行大量後期處理後的效果,不僅將其調整為正常的曝光結果,同時還通過後期處理,強化了其明暗與色彩對比,使照片更具美感和視覺衝擊力,這都是需要RAW
  • RAW格式好在哪兒,怎麼處理?一文讓你搞懂RAW(文後附Camera raw下載及安裝方法)
    當然如果不考慮後期處理方面的因素,僅憑肉眼觀察,RAW 格式與JPG 格式可以說擁有幾乎相同的視覺效果。➤什麼是無損編修?無損編修又稱無損處理、無損編輯,簡單來說就是「不對原始照片做破壞性處理」,其中的「破壞性」是指破壞照片原有的內容,例如永久改變照片的亮度、色彩等。
  • 單反入門:raw和jpg格式的區別和特點
    raw格式不是圖像格式,不能用圖片編輯軟體直接編輯,只能用專門的軟進行處理,RAW是相機的CCD或CMOS在將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原始數據的記錄,單純地記錄了數位相機內部沒有進行任何處理的圖像數據,將其存儲下來。RAW是未經處理、也未經壓縮的格式,可以把RAW概念化為「原始圖像編碼數據」或更形象的稱為「數碼底片」。
  • 手機拍大片,RAW格式很重要!
    JPEG和RAW格式的區別,飛俠用這個例子來說明:如果你是一名木匠,你要製作一個工藝品,你有二種原料。一個是筷子,一個是原木。請問,你會選擇哪個?我想沒有人會選擇筷子,因為它沒有足夠的空間給你施展。筷子,就是JPEG 格式,而原木,就是RAW格式。
  • 【攝影后期】RAW格式 讓你的照片起死回生
    我們將欠曝的RAW格式照片在Adobe Camera RAW中進行優化,讓照片的細節和層次清晰可見,並消除圖像的噪點,就能得到上圖。 今天,小編先來給大家講講如何拍攝與初步潤色RAW格式照片。1 正確地拍攝RAW格式照片。
  • RAW轉JPG格式圖文教程
  • iPhone拍的RAW格式與JPEG格式照片差別有多大?
    很多 JPEG 格式的照片都有嚴重的白平衡缺少,而如果我們想要在後期繼續打磨片,RAW 格式的照片毫無疑問可以為我們打下更好的修圖基礎,儘管 JPEG 格式的照片也可以通過後期編輯變得很棒,但是,底子畢竟不一樣,接下來,我們可以看一下用 iPhone 6s 拍攝的,JPEG 格式照片與 RAW 格式照片的對比圖。
  • RAW到底是什麼鬼,為何要用RAW格式拍攝
    新手們通常都會聽到這樣的建議:要使用RAW格式來拍攝。那麼RAW格式和JPEG格式的照片有何差別,它的優勢又是什麼呢?
  • 原來camera raw濾鏡還有這些黑科技技巧!
    下面就開始今天的講解,首先來簡單介紹一下camera raw:簡單說camera raw濾鏡只是Photoshop中的一個插件。camera  raw濾鏡其實就是lightroom,兩者功能幾乎是差不多的,比起lightroom小曼還是更喜歡Photoshop中的camera  raw濾鏡,因為修圖不可能只是調色,小曼主要是利用camera  raw進行調色的,但是在照片後期過程中不免還有其它的修飾,這樣一來Photoshop在照片後期中肯定比lightroom強大很多,但是lightroom也憑著它強大的照片管理功能深受很多攝影師喜愛
  • 照片的JPG格式與RAW格式差距有多大?對比一下令人驚愕
    圖一RAW格式數據文件的特點是文件大,例如2400萬像素的照片是24.3M(這個值不是固定的,與照片包含的色彩等信息量有關),將這個文件導出為TIFF格式文件為137M,導出為JPG這兩張照片湖岸上的細節非常明顯,左邊JPG格式暗光處後期提亮後細節幾乎全部丟失,但RAW格式提亮陰影之後卻較好地保留了細節,如果在電腦中放大到100%看更加明顯。這是不是說JPG格式壓縮後就幾乎到了不可用的地步,當然不是。
  • 4K紀錄片Blackmagic RAW格式的拍攝及後期製作流程都在這裡了
    下面,文章就將以一次紀實性4K紀錄片拍攝的全過程為例,介紹Blackmagic RAW格式的拍攝與後期製作!劃重點:實際操作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及對應的解決方案也會有分享!Blackmagic RAW是一款更智能的格式,為用戶們提供了令人震撼的圖像、驚人的性能、跨平臺支持以及免費開發人員SDK。
  • 攝影,為什麼要堅持使用Raw格式
    尤其在數字後期盛行的如今,不僅在前期能近乎無限次的嘗試,更能利用後期技術錦上添花。能保存原始信息,沒有經任何圖像處理的RAW格式文件變成為專業攝影師們最佳的夥伴。而更常見的JPG檔則相反,相機在獲取相片數據後,便會根據相機內置的算法來調較曝光、顏色和對比等,加上一定程度的壓縮,導致JPEG格式文件在後期時有更大的限制。
  • 【原創】攝影師該拍raw還是jpg,一篇讀懂不再困惑
    關於raw格式和jpg格式raw:拍攝時的底片,我們可以後期去調整各種各樣的參數,是原始圖像文件,是沒經過圖像處理的原文件,記錄相機拍攝到的信息,大數據包;jpg:是後期後的照片,後期過程體現在:我們相機設置的色溫、照片風格等等;
  • 5D3 RAW的達文西後期流程,HOMEBOY Cine Studio特供
    正如小編在此之前所說,使用魔燈固件拍RAW,在拍攝階段其實沒有太多的煩惱,只是在後期處理的時候流程稍許有些繁瑣。如果用達文西流程來處理 DNG 格式的 RAW 的話,相對會簡單一些,但是在製作代理文件和調色套原底的時候,還是有不少技巧的。許多朋友在實戰過程中也卡在了這一塊。既然在Photoshop裡可以在LOG色彩空間處理相機的RAW素材。
  • 【器材控】RAW格式 讓你的照片起死回生
    我們將欠曝的RAW格式照片在Adobe Camera RAW中進行優化,讓照片的細節和層次清晰可見,並消除圖像的噪點,就能得到上圖。今天,小編先來給大家講講如何拍攝與初步潤色RAW格式照片。1 正確地拍攝RAW格式照片。
  • 4K紀錄片Blackmagic RAW格式的拍攝及後期製作流程都在這裡了
    今天小編就將以一次紀實性4K紀錄片拍攝的全過程為例,介紹Blackmagic RAW格式的拍攝與後期製作!劃重點:實際操作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及對應的解決方案也會有分享!Blackmagic RAW是一款更智能的格式,為用戶們提供了令人震撼的圖像、驚人的性能、跨平臺支持以及免費開發人員S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