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緯是北齊的第五位皇帝,也是一位亡國之君,他是齊武成帝高湛的次子,母親是胡皇后,高緯幼年時並沒有顯露出一個昏君的潛質,他愛好文學,天資聰穎而且長的非常帥氣,6歲時便被冊立為皇太子,9歲時便登基為帝,關於高緯登基還有一段有意思的插曲,公元565年3月,彗星出現,太史官利用此次天象之變,趁機向武成帝進言,聲稱此為除舊布新之象,當有新帝出現,武成帝高湛估計實在不想幹了,竟然一個月之後便派人持皇帝璽綬傳位給皇太子高緯,高緯就這樣因為一次普通的天象登上了皇位,高湛自封為太上皇,雖然已經禪位,但因高緯年齡太小,高湛仍然掌握著全部的軍國大事。
四年之後,武成帝駕崩,高緯開始獨掌大權,剛開始高緯的表現還算良好,武成帝駕崩之初,便下令大赦天下,凡有做官的人全部都各升一級,朝廷百官都升兩級,此外又下令講宮內密探和各地的百餘工技全部罷除,將所有年滿60歲的奴隸全部釋放,被流放的人也得以返回家鄉,高緯下令實施的種種政策頗得民心,其實高緯是一個頗有權謀和手段的皇帝,並非平庸無能之輩。
高緯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大赦天下,對臣下加官進爵,公元570年,皇子高恆出生,高緯宣布大赦天下,國內但凡是有官職的全部晉升四級,朝廷內外百官都各自晉升兩級。在高緯手下做官應該是幸福指數非常高的,對手下還是不錯的,公元571年,琅琊王高儼假傳聖旨,殺掉了數名朝廷大員,此事被高緯發現後,即刻處死了琅琊王高儼,然而僅僅幾個月之後,高緯又追封琅琊王高儼為楚皇帝。
不過高緯此人心胸狹隘,疑心非常重,尤其是對於蘭陵王高長恭,更是尤為忌憚,高長恭在軍中地位非常高,蘭陵王長相貌美,而且勇猛無比,曾以500軍士大敗北周,高緯知道堂哥戰績輝煌,尤其對他帶兵衝入敵陣的舉動又是疑懼又是敬佩,便在慶功宴上犯起了酸:你孤身入陣,萬一有點閃失可怎麼辦啊?蘭陵王高長恭一聽高緯如此靠譜,還主動關心自己,便十分感動地回了一句:國家的事就是家事,在戰場上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
芒山之捷,後主謂長恭曰:「入陣太深,失利悔無所及。」對曰:「家事親切,不覺遂然。」帝嫌其稱家事,遂忌之。
沒想到正是「家事」這兩個字害死自己,高緯一想國家大事是你的家事,那我又算得了什麼,由於高長恭能力強,地位高,高緯不僅不如高長恭長得帥,而且能力平平,資質一般,心中對高長恭十分妒忌,蘭陵王高長恭也意識到了自己一時失言,從此之後為人更加低調,但是即使這樣仍然沒有躲過高緯的殺戮,最終高長恭被高緯毒死。此外,高緯後期在政治上也非常荒唐。
宮掖婢皆封郡君,宮女寶衣玉食者五百餘人,一裙直萬匹,鏡臺直千金,競為變巧,朝衣夕弊。承武成之奢麗,以為帝王當然。乃更增益宮苑,造偃武修文臺,其嬪嬙諸宮中起鏡殿、寶殿、瑇瑁殿,丹青雕刻,妙極當時。又於晉陽起十二院,壯麗逾於鄴下。所愛不恆,數毀而又復。夜則以火照作,寒則以湯為泥,百工困窮,無時休息。鑿晉陽西山為大佛像,一夜燃油萬盆,光照宮內。又為胡昭儀起大慈寺,未成,改為穆皇后大寶林寺,窮極工巧,運石填泉,勞費億計,人牛死者不可勝紀。御馬則藉以氈罽,食物有十餘種,將合牝牡,則設青廬,具牢饌而親觀之。狗則飼以粱肉。馬及鷹犬乃有儀同、郡君之號,故有赤彪儀同、逍遙郡君、凌霄郡君,高思好書所謂「駮龍、逍遙」者也。
他有位愛妃叫馮小憐,曾經在群臣面前竟讓馮小憐脫去衣服,讓群臣共賞美色,蘭陵王死後,北周的軍事威脅解除,再加上北周皇帝勵精圖治,高緯昏庸亂國,便開始大舉進攻北齊,形勢危急,按理說皇帝在此時應該到陣前鼓舞三軍,奮勇殺敵,手下官員連演講詞都給高緯準備好了,還千叮嚀萬囑咐到了軍前一定要表情肅穆,能擠出幾滴眼淚更好。
可是高緯登臺演講,忽然忘詞了,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為了緩解尷尬的氣氛,高緯竟然在軍前哈哈大笑,三軍將士本來還有點保家衛國的情緒,結果高緯這一笑把將士們笑得不知所措,轉而異常氣憤,敵軍都打到家門口了,竟然還能開懷大笑,沒心沒肺和昏庸之主還保他做什麼呢?果然北齊一戰亡國。
斛律孝卿居中受委,帶甲以處分,請帝親勞,為帝撰辭,且曰宜慷慨流涕,感激人心。帝既出臨眾,將令之,不復記所受言,遂大笑,左右亦群咍,將士莫不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