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荒誕之君,一生之中做盡了荒唐的事情。他荒誕的程度可以達到什麼地步呢?在上朝的時候,他都要把自己喜愛的女人帶著,把她抱在自己的懷中;當自己懷中的女人不高興了的時候,就不顧接下來朝中大臣還有多少事情要匯報,直接退朝去陪自己的女人。在敵人的大軍壓境的時候,並沒有過多的去在意,而是想著怎麼樣才能讓妃子高興。這個荒誕的暴君,就是在南北朝時期,那個北齊後主——高緯。
「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
晚唐的詩人李商隱曾經給這位荒淫無度的暴君高緯寫過這樣的一首詩。而這首詩之中詳細體現了高緯因為沉迷於他的寵妃馮小憐的溫柔鄉而不顧江山,甚至於連命都不要了的程度。在這之後也有了「玉體橫陳」這一歷史典故;敵人的軍隊達到都城的時候,高緯還渾然不覺。後來高緯被北周軍隊抓住,不久就被以「謀反」罪名給處死了,這時的高緯才21歲。
雖然高緯年僅21歲就被北周給處死了,但是他可是足足的在北齊做了12年的皇帝。不知道是北齊這個王朝的皇室家族有什麼「遺傳特 徵」,歷史上很多的暴君都出自這個朝代。高緯可是深深地得到了先帝們的「精髓」,不僅做盡了那些荒誕可笑的昏君之事,而且親手把自己的國家拱手相讓。一個皇帝之所以可以成為一個大暴君,自然是他的骨子裡擁有那種殘忍的本性;他曾經毫無理由地直接殺掉了一群人,把人殺掉之後,還把他們的臉拿刀給剝下來仔細觀看。這件事情但凡腦子裡有點人性都幹不出來,可見他的暴虐程度。
高緯這皇帝經常會做一些讓我們這些思維正常的人感到十分奇怪的事情。就好像他是一個還沒有長大的孩子一樣;他要求那些大臣們在皇家園林裡面蓋了一座村子,模擬那些平民們的生活,自己混入其中當起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這都算是高緯這一生做過最「仁慈」的事情了;他有一隻鷹,高緯十分的喜愛這隻鷹。為了讓這隻鷹有充足的營養,他每天都要用活的狗肉餵這隻鷹。這麼多年,光是狗就死去了很多很多。
作為一個皇帝,當然應該是每天日理萬機,關心國家的各種事情。而高緯這皇帝竟然還得到了一個「無憂無慮的皇帝」的稱號;提起這個稱號,就要說到高緯這輩子除了喜歡美人之外的另外一個愛好——音樂。高緯雖然不是一個合格的國君,但在音律方面高緯還是比較有研究的;「別人家」的皇帝可能是主職皇帝,副業詩詞歌賦,可這個高緯卻是「音樂家兼職起了皇帝」。他沒事就喜歡自彈自唱,自己在歌曲裡面填詞,高興的時候還要讓旁邊的侍從們一起跟著打節拍。這可能真的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皇家樂隊的「主唱」是皇帝本人的朝代了。
相對於這些,高緯的大肆無度使用國庫財產、肆無忌憚的開銷,都變成了「小事情」。當時的北齊可能是歷史上下人們待遇最好的朝代了,就連一個地位低下、普普通通的宮女的裙子都要非常非常的貴,價格差不多等同於一萬匹布料的錢,更別提她們所需要的胭脂等化妝錢了。宮女都這般奢侈,皇帝自然更加的鋪張;為了修建一個大佛,高緯徵集了很多老百姓為自己幹活,不讓他們歇息,晝夜不停地趕工,甚至到了冬天也不停手;冬天的時候因為建築材料全部被凍住了,為了趕工期,高緯竟然拿出大筆的錢款用熱湯水來給材料解凍。這場面可想而知是多麼的壯觀。
說了這麼多,可不要忘記了前面提到過的那個妃子馮小憐。這個馮小憐是哪裡冒出來的呢?這就得提到高緯的三位皇后了,這三位皇后可是互相不對付,經常互相爭風吃醋。其中一位姓穆的皇后十分不得寵,經常受到另外兩位的打壓,她終日以淚洗面。她有一個侍女,從小就在皇宮裡伺候她,名叫馮小憐;穆皇后某一天突然注意到了這個侍女,她聚精會神地看著馮小憐,發現她已經是一個風度翩翩的大姑娘了。穆皇后咬了咬牙,將馮小憐好好打扮了一番之後將她獻給了那個好色的皇帝高緯,雖然可能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但為了可以讓其他兩位皇后吃癟,穆皇后只能這麼做了。
這個馮小憐年輕貌美,風情萬種,一下子就把高緯迷得動彈不得。之後的高緯每天與馮小憐膩在一起,就連每天上朝的時候,他都會把馮小憐帶著一起來。而且這個高緯還知道「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把馮小憐擺在一張非常奢華的桌子上面,穿得十分暴露,做一些誘惑力十足的撩人心弦的動作給那些大臣將軍們觀看。當然這些都是收費的,每一次「觀看」都要上千兩的黃金來支付;這也是典故「玉體橫陳」的由來。
馮小憐在高緯心中的地位也可以由下面這件事情看出;在北齊都城被破,高緯逃往鄴城之後,他的母親過來了,高緯眼睛都不抬一下;可是馮小憐過來時,高緯竟然率領著侍從在十裡以外的地方就開始迎接。後來北齊亡國了,高緯這個暴君結束了他的統治生涯,淪為階下囚。可他滿腦子想的還是馮小憐,高緯向北周皇帝乞求自己的妃子。這件事情後來不少被文人墨客們書寫成詩,用來批鬥高緯好色而親手送葬了自己江山的事情,同時也指責那個「紅顏禍水」的馮小憐。
因為高緯的荒淫無度,殺人成性。最後被後周皇帝處以用非常辣的辣椒塞滿嘴巴,讓高緯活活辣死的悲慘下場。
高緯死後,馮小憐也是十分的想念高緯,他們倆的感情頗深,可惜一代紅顏最終也難逃被賜死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