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劇綜藝海外走紅帶火中國零食,還有人專門代購?

2020-12-23 嘻翻

話說中國這兩年的古裝劇和小甜劇在東南亞國家真的挺火的,不僅讓一批年輕演員收穫海外迷妹,還順帶把中國零食給帶火了。

近日,馬來西亞的著名媒體報導,由於疫情的爆發導致很多人無法出國,所以更加懷念國外的零食,而這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中日韓三國的零食,就其原因,主要就是文化輸出的影響。特別是隨著中國零食在電視劇和綜藝裡被吹捧,藝人們所吃的東西,所喝的飲料,都會受到關注。在一家叫Uni-Mart的食品超市裡,原本中國零食在店裡只有10%左右,而現在已經佔比70%之高。

老闆表示,除了文化影響外,中國零食比較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品種多樣百花齊放,常常推陳出新。能夠適應從年輕人到年紀較長者的需求。不像韓國零食較為單一且貴。

農夫山泉系的飲品很多

經常看網劇的人應該都知道某些零食品牌會通過各種場景和穿插廣告強行植入(就是那個什麼鼠、那個什麼鋪子你們懂的),這一開始讓很多外國觀眾不適應,但最後還是慘遭洗腦,忍不住想要試試看。另外,一些微博和小紅書上流行的新晉網紅零食也吸引了很多人代購(是的,他們也玩中國的app)。

而在youtube上,也有不少國外網友會親自測試各類中國零食。

說實話,中國現在的各種網紅零食層出不窮,他們吃的好多零食我都沒聽說過。我最近的最愛是蜂蜜話梅和焦糖瓜子,你們呢?

對中國文化傳播感興趣的朋友趕快關注我哦~

本文為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謝謝!!

相關焦點

  • 繼辣條之後,又一中國零食走紅歐美,老外到底多愛浪味仙?
    大家都知道,長期以來,中國的美食在世界上都是獨樹一幟的存在,是真正的美食之邦。而中國的零食也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存在。因為中國人的口味和外國人不同,中國人無論什麼都有自己的調味方式,之前辣條和老乾媽之類的就在歐美走紅。繼辣條之後,又一中國零食走紅歐美,老外到底多愛浪味仙?
  • 淘寶海外代購的刑事風險
    尤其是有兩個留學生朋友的,更是時不時就能看到許多代購廣告,有人說,中國的留學生十個有八個都做代購了,縱然是戲謔之言,但足見個人海外代購早已不是稀奇之事,而是公民日常生活中稀鬆平常的現象。另一種就是個人出國購買帶回來後再賣給訂購人或其他國內消費者。這種模式才是本文欲探討的——淘寶海外代購即個人代購。在這種模式下,存在三方主體,出賣人、代購人(名義買方)和實際買方。
  • 如何做海外代購生意(海外代購怎麼掙錢)
    ,還有的人一聽說我要去香港了,就叫順便幫助我去賣點什麼,這一種叫人情代購,因為是朋友,去收他的錢也不太好,搞得心累,無力吐槽。如果你人在在國外,比如在韓國這一個地方,你本身就有這一個地理位置的優勢,那麼你可以順便,做一下海外代購的生意,也是不錯的,像那一些留學生,出國留學都要花錢,做一下兼職,額外賺點快塊。
  • 代購驚人月收入被曝光!在義大利幫人代購要小心,中國海關緝私人員已發出警告!
    對很多海外華人來說,回國時幫親友帶一些奢侈品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還有不少華人從事代購生意,將奢侈品「人肉」背回國。
  • 中國電視劇在海外火了!哪些劇最受歡迎?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電視劇在海外播出受到廣泛歡迎
  • 個人海外代購蕭殺:逝去的美好時光
    《2018-2019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已達到9.1萬億元,用戶規模超1億。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2020年這一規模將會達到12.7萬億。 海外代購群體中選擇堅持的不僅僅是於麗。每天上午10點,西安,艾蘭會準時往朋友圈發一條代購信息。
  • 你朋友圈的那些海外代購,可能都是「戲精」!
    從嬰兒奶粉、化妝品到奢侈品包包……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代購「海淘」國外好貨。然而,代購併不簡單。近日,上海破獲一起海外代購詐騙案。這名「英國留學生」從未去過英國,發國外讀書照片、曬帶貨小視頻,居然都是演的!去年10月,在上海讀大學的阿芳,通過同學推薦,在微信上加了「海外代購」小陳。
  • 中國電視劇海外實力「圈粉」
    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劇《外交風雲》發行至北美、非洲、印尼等國家和地區,並即將通過網絡平臺登陸26個國家;優秀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陸續上線海外多地……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電視劇走向海外,憑實力「圈粉」。
  • 海外代購「涼涼」國貨愈發受寵
    「受疫情影響,我們代購現在很難從海外進貨,加上現在國貨越來越受歡迎,一些同行已經轉行賣國貨了,我現在也在找國貨的進貨渠道呢。」一冷一熱背後,是國人消費觀念的悄然改變。王珺說,以前她是非代購不買,現在寶寶吃伊利金領冠她覺得也「很香」。「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消費者在海外代購量大幅下降。」有海外媒體報導稱,正是這種變化,令澳大利亞諸多品牌受到衝擊,30%的代購專賣店倒閉,嬰兒奶粉出現滯銷。廈門姑娘劉婷婷,兩年前到澳大利亞留學,和很多同學一樣,代購是她「養活」自己的主要營生。「幫助國內消費者在澳大利亞購買奶粉、保健品、化妝品等,基本上能賺夠生活費。」
  • 中國電視劇在海外受歡迎
    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電視劇在海外播出受到廣泛歡迎。在東南亞,緬語配音版《紅樓夢》《西遊記》《婚姻保衛戰》等電視劇相繼在緬甸各電視臺播出,很多緬甸觀眾成為中國電視劇的「鐵粉」。寮國MV電視臺目前播放的影視劇中,大約有65%來自中國,吸引了上百萬觀眾收看。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泰國電視臺播出的中國電視劇數量達100多部。
  • 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海外「逆代購」呼喚中國品牌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寧夏華圖發布: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海外「逆代購」呼喚中國品牌,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2021年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2021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備考之面試熱點:海外「逆代購」呼喚中國品牌由寧夏華圖教育整理髮布,更多備考資料可訪問寧夏華圖 事業單位考試備考資料頁獲取。 》》》》點擊預約:2021寧夏事業單位公告《《《《《
  • 海外紀聞:中國電視劇在海外受歡迎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近年來,越來越多中國電視劇在海外播出受到廣泛歡迎。在東南亞,緬語配音版《紅樓夢》《西遊記》《婚姻保衛戰》等電視劇相繼在緬甸各電視臺播出,很多緬甸觀眾成為中國電視劇的「鐵粉」。寮國MV電視臺目前播放的影視劇中,大約有65%來自中國,吸引了上百萬觀眾收看。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泰國電視臺播出的中國電視劇數量達100多部。
  • 歪果仁代購「中國製造」月入10萬!麻將機、自行車……太受歡迎了
    華輿訊 據歐洲時報「英倫圈」報導 疫情之前,海外華人和留學生估計都有幫國內的親戚朋友「代購」的經歷。大到家用電器,小到服裝食品,有些人已經把「海淘代購」發展成了副業,賺點零花錢。從疫情爆發開始,中英兩國都進入了不同程度的封城模式。
  • 一部10年前的中國電視劇突然走紅伊拉克......
    隨著「國慶檔」的來臨,為國慶獻禮的幾部中國電影也吸引了不少外媒的關注。
  • ...中國特色平價零食遠銷海外,讓海外消費者也能嘗到中國味道...
    2020-12-02 22:53:19來源:FX168 【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隨著物流的不斷發展,中國特色平價零食遠銷海外
  • 代購歇了直郵慢了 線上「進口貨」哪來的? 揭開海外代購真面目
    (受訪者供圖)半島記者 王好不久前,北京一位代購人員因頻繁在朋友圈曬往返韓國掃貨的行程,被鄰居以違反防疫隔離規定舉報,警方調查後未發現其出入境記錄。這一「防疫」式「打假」的報導一出,引發網友對於海外代購造假的關注。半島記者調查發現,受疫情影響,海外的代購群體減緩甚至暫停了代購業務,同時物流也受到衝擊,海外直購時間也長了。
  • 《一剪梅》海外走紅,詮釋中國文化魅力
    回顧這首歌在海外爆火的路徑:一開始是演員「蛋哥」在短視頻平臺上傳了一段自拍視頻。他在雪地裡轉了一圈,哼唱著「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在國內,這條魔性視頻獲得了超過320萬的點擊量。後來,視頻被網友上傳到海外平臺,引發了海外網友的模仿狂潮。
  • 海外代購面臨轉型,天貓國際成為品牌主戰場
    相信大家都有過海外代購的經歷,拎著大包小包趕飛機,或是到處尋找代購朋友,當年火及一時的代購,在今年尤為艱難,長期遊走於灰色地帶的人肉代購大部分已經離場,曾經的輝煌,已是逝去的美好。在2020年海外代購被迫面臨轉型升級之時,有人轉戰其他代購城市,當然也有人選擇跨境電商平臺,知舟認為選擇跨境電商的朋友最後過的都不差。其實,這樣的選擇也並非無跡可尋,背靠大樹好乘涼。據《2018-2019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個人代購僅佔25.2%,各大跨境電商平臺佔比高達66.4%。
  • 再見,海外代購!打敗他們的神秘力量來自國內!
    市內免稅店,正在幹掉海外代購!中國海外代購人群的戰鬥力有多強?他們僅靠著將海外的包包、奶粉、馬桶等商品肩挑手扛地運回中國,就生生造出了一個萬億規模的行業。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件事的意義到底有多大,這麼說吧,這是中國免稅店歷史上最具顛覆意義的變革:國家給王府井集團這樣的非國有資本發放免稅店經營牌照了,免稅店在今後遍地開花將成為常態。
  • 中國代購「拯救」韓國免稅店
    隨著整體中國免稅市場(離島免稅、市內免稅、口岸免稅)和跨境電商(零關稅)的逐步發展,關於代購的話題,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韓國代購是否會繼續盛行?海南代購是否會取代韓國代購?這裡,DFE援引《城市金融報》的一篇報導,供大家閱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