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中心設在鄭州大學,生產基地設在楓楊園區,實現雙方優勢資源的有效銜接。」高新區楓楊園區與鄭州大學科創資源對接會日前在鄭州大學舉辦。現場楓楊園區三家企業與鄭大三個學院的三名教授「喜結良緣」。鄭州大學副校長屈凌波、省科技廳成果轉化處處長程豔、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宏偉、高新區楓楊園區運營中心主任肖惠中等參加了當天的活動。 記者孫慶輝高新時報方寶嶺
【現場】
楓楊園區與鄭大三個項目籤約
據介紹,作為河南唯一一所「211」「雙一流」建設的大學,鄭州大學擁有非常豐富的創新資源,擁有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高水平科研平臺和高質量的技術成果。而鄭州高新區具有肥沃的創新土壤。聚集了一批優質的創新企業主體,具有強勁的產業創新需求。
高新區楓楊園區運營中心組建於2018年7月,該中心是服務轄區經濟發展、產業培育、科技創新的機構,為此,自2019年7月份以來,園區工作人員走進鄭大開展了一系列梳理對接活動,取得了初步成果。
當天鄭州大學電子材料與系統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教授楊瀟楠與鄭州賽福特電子設備有限公司,鄭州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劉德平與鄭州容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羅忠濤與河南陽光防水科技有限公司三家學院、三名教授、三家企業強強牽手,現場進行了籤約。
【展望】
企業需求與科創資源轉化對接更便捷
肖惠中在對接會這樣介紹:「全面梳理對接科創資源、系統化的構建創業創新生態成了園區的重要任務之一,自2019年7月份以來,園區工作人員在鄭州大學的支持下,走進學校18個院系、80多個科研平臺,全面開展資源梳理工作,進行了一系列梳理對接活動。此次三名教授和園區的企業喜結良緣,是階段性成果,也是轄區內各類資源要素正在融合交匯迸發新動能的嶄新開始。」
據了解,目前園區共有企業10696家分屬21個產業鏈。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近300家,高新技術企業259家,科技雛鷹企業78家,科技瞪羚企業7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31家,河南省「科技小巨人」企業29家。涵蓋了以傳感器和北鬥應用等為代表的物聯網相關產業、以軟體服務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相關行業、以遊戲動漫為代表的文化創意產業三大主導產業鏈,集聚了漢威電子、威科姆、新開普等一批掌握行業核心技術、發展潛力巨大的公司。
同時,園區集聚了鄭州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河南工業大學等高校;還有國家級研發機構18個,河南省重大新型研發機構1家(信大產業技術研究院),省級研發機構162個,以企業為主建的研發中心(實驗室)65家。擁有頂尖人才、地方級領軍人才、地方突出貢獻人才等高端人才共113名。
(文章來源:鄭州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