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失千萬!人才吸引力不足!河南和鄭州崛起之路的最大絆腳石

2020-12-27 樂居網鄭州

2020年11月6日,河南省教育廳發布了《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報名工作答記者問》,在答問中,出現了一條讓人苦笑不得的內容:

圈重點!

維護教育公平,防範省外「高考移民」!可說起教育不公平,誰能不提一下我們大河南呢?

消息一出,便有網友調侃:「跑到河南考試,是怕自己考上大學嗎?」

自嘲之餘,作為土生土長的河南人,還要去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河南能改變這樣的現狀嗎?

「地獄河南」?我們也不想!

2020年,全國高考人數為1071萬,河南省參加高考的總人數是115.8萬,佔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的10.81%,河南高考也因此被戲稱為「地獄模式」。

近幾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前十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2015年起,河南省的高考報名人數就一直穩定在全國第一。按理說,如此龐大的報考群體,應該分配更多的教育資源才對,提高本科上線率,平衡教育資源的公平。但是從2020年全國各省份的本科一批上線率來看,河南省的上線率竟然排在了全國倒數第二。

2020年高考,河南的分數線奇高,但看到錄取率,又是出奇得可憐。211高校錄取率為4.15%,985高校錄取率為1.14%。

高考人數的激增,帶來的後果是高分上不了名校,以至於出現今年考了700分也上不了清華北大的情況。今年河南的高分考生數還創造了歷史最高,滿分750分,僅理科600分以上的便達到4萬多人,然而考600分以上卻還不能保證進入一個好一點的大學。這也難免被網友調侃「全國無論哪個省的考生沒有喝上七八瓶二鍋頭,是絕對不會選擇在河南報考」。

所有的數據和調侃都指向一個現實的問題:河南的教育資源嚴重不足,既留不住本地人才,也吸引不來外省人才。只出不進,談何發展!

筆者在外省求學期間,也遇到過一些河南本地的老鄉同學,每當問起大家畢業後去哪裡工作時,超過三分之二的人都不會選擇回到河南。在他們看來,雖然河南的省會鄭州正在飛速的發展,但不足之處還是很明顯的,例如平均薪資和房價不成正比、科技產業不足,很多大廠都沒有在河南設部、僅有一個211大學競爭力大等等。相比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以及成熟的二線城市,留在河南並不利於自身的發展。並且,談到河南可怕的分數線,他們也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經歷一次!

為什麼要「逃離」河南?

河南的「劣勢」,從教育資源層面就體現的十分明顯了。除此之外,《2020中國統計年鑑》顯示,勞動年齡人口佔比最低的10個省份分別是貴州、山東、湖南、河南、安徽、新疆、四川、重慶、西藏和廣西。主要都是中西部地區省份,其中不乏人口大省、勞動力資源豐富的省份,比如湖南、河南、安徽、四川等。而中西部這些人口大省,流出的都是青年勞動力,導致了勞動力人口佔比下降,這一佔比的高低也反映經濟發展水平。

從2018年戶籍人口、常住人口統計數據來看,河南人口淨流出達到1301萬人,也是目前唯一一個人口淨流出超過千萬大關的省份。

造成河南人口瘋狂流出的原因,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因為省會鄭州早年的發展並不具有競爭力。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地區率先設立了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發區以及沿海港口城市,經濟實現迅猛發展,鄭州等中部城市則被遠遠甩在後面。

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鄭州GDP總量僅有20.3億元,在內地城市中排第34。1990年到21世紀初,鄭州GDP總量均在30名上下徘徊,經濟實力還是不夠強,因此其影響力就無法輻射地域廣袤的大河南。

直到2006年國務院提出《關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2013年成立當時全國唯一一個國家級空港經濟試驗區、2016年獲批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鄭州才得以實現飛速發展,逐步超越了濟南、煙臺、溫州、佛山、泉州、福州、瀋陽、大連、石家莊等城市。

雖然經濟慢慢發展起來了,但在高新產業或科教文衛方面,鄭州與其他人口流入大市廣州、深圳、杭州、成都、西安等相比就遜色了不少。

究其原因,與鄭州是一座以工業為主的城市少不了關係。2000年,鄭州第二產業佔比達到49.2%,2010年更是高達56.7%,到了2015年仍有49.5%。它的幾大主導產業,如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製造、生物醫藥、鋁及鋁精深加工、現代食品製造,對於年輕人和高技術人才的吸引力,遠不及網際網路信息、現代金融、文化創意等產業。

而除了鄭州以外,河南省內直到2019年才擁有了另一個GDP過5000億元的城市洛陽,河南顯然也早已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開始舉全省之力發展鄭州,希望以此帶動省內其他城市的發展。

2010年,河南引進富士康落戶鄭州;

2013年,鄭州拿下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2016年,獲批國家中心城市;

2017年,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最大片區落戶鄭州;

2019年,鄭州放寬落戶條件,租房也能落戶……

在省內其他城市發展都比較平庸的現狀下,鄭州的崛起無疑對省內人口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最近10年,雖然河南整體人口外流規模仍然很大,但鄭州常住人口增量卻一直維持在全國前十。當然,面臨著1000多萬的外流人口,河南以及鄭州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補短板,鄭州在行動!

鄭州當前取得的進步有目共睹,但短板也一直很明顯。鄭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與科研投入雙墊底。

根據2019年統計各城市高新技術企業,鄭州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048個,在數量上遠低於武漢、長沙等中部城市。正如2019年鄭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所說,「科技創新能力不強,企業研發投入比例不高,科技成果轉化有待加強,高端創新人才、創新團隊仍然偏少」仍是當前鄭州面臨的嚴峻現實。

但最近幾年,河南正在舉全省之力,託舉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發展格局方面,鄭州將形成「一廊、兩翼、四區、多點」的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空間格局。

「一廊」 就是黃河科創走廊,將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鄭州片區(高新區)、金水科教園區、鄭東新區中原科技城、智慧島、鯤鵬軟體小鎮等串聯起來打造沿黃科創帶。

「兩翼」 就是圍繞高新區、CCD北部片區打造科創西翼,圍繞鄭東新區中原科技城打造科創東翼。

「四區」 就是發揮航空港區、鄭東新區、高新區、經開區四個開發區的重要平臺作用。

「多點」 就是依託規劃的32個城市核心板塊,謀劃建設一批特色創新創意平臺和街區。

中原科技城位於鄭州北龍湖北岸,是今年熱度最高的片區,自年初龍湖北規劃大修改,重新定位之後,中原科技城終於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以智慧島為中心、以龍湖北部片區為核心示範區、以科學谷(鯤鵬軟體小鎮)為拓展區,整合中原科技城功能定位和空間布局,形成「一體兩翼」整體布局,旨在打造創新人才高度集中、創新要素高度融合、創新活動高度活躍的全市新舊動能轉換發動機、中原地區科技創新策源地和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目前已有中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華為軟體開發雲創新中心、軟通智慧區域總部、南威集團區域總部、文思海輝華中區域總部、拓維信息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區域總部等項目達成入駐協議。定位CCD(城市中央文化區)的常西湖新區也出臺了科創規劃,與中原科技城形成一東一西的兩翼格局。

總結

對於各片區和項目來說,所有產業發展的核心都是人,而科創產業需要的是科創人才。在城市「搶人大戰」中,鄭州不惜血本,購房補貼+直接送錢,成效顯著。

在2019年的人口淨流入榜單種排名第9

說起鄭州的人才匱乏的原因,大多人把責任拋給高校科研力量薄弱,但這是歷史遺留問題,短期內很難改善。如果只是埋怨並沒有行動,那麼對鄭州的發展是沒有任何幫助的。面對當下的城市現狀,最重要的是去找到城市發展的內生動力,去激發新的活力與生產力。加大加強「搶人」政策的實施,積極引入各省人才。同時也要完善城市的建設,改善營商環境,這樣才有利於把人才留下。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合理把控鄭州的房價,過高的房價以及不穩定的房地產市場都會對人才的城市選擇造成影響,同時對於那些選擇留在鄭州的人才,我們更應保障他們的安居樂業。

【樂居好房雙12,百億補貼動真格】

文章來源:樂居買房

優質內容推薦

土拍快訊|建業3.7億拿下惠濟區一地!市場成交丨三連漲!鄭州新房銷量進入年終衝刺?通車倒計時!鄭州地鐵3號線、4號線再霸熱搜,月底載客試運行!

相關焦點

  • 經濟強市10年人口版圖:合肥等新一線城市崛起 北京人才高端化
    同時,2009年GDP排名27、29、31和41位的南通、西安、福州和合肥市,則在2019年上升到23、24、22和21位。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經濟發展的差異帶動了人口的變化,儘管兩者變動並不完全同步。2009年,僅有6座城市:重慶、上海、北京、成都、天津和廣州的人口超過千萬,但這一數據在2019年實現翻番,達到12座。
  • 經濟強市10年人口版圖:合肥等新一線城市崛起,珠三角4市成「人口...
    同時,2009年GDP排名27、29、31和41位的南通、西安、福州和合肥市,則在2019年上升到23、24、22和21位。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經濟發展的差異帶動了人口的變化,儘管兩者變動並不完全同步。2009年,僅有6座城市:重慶、上海、北京、成都、天津和廣州的人口超過千萬,但這一數據在2019年實現翻番,達到12座。
  • 跨入「萬億俱樂部」的鄭州 引來代表委員議論和點讚
    原標題:常住人口破千萬、GDP破萬億……跨入「萬億俱樂部」的鄭州,引來代表委員議論和點讚鄭州要以國際一流城市為標杆河南商報記者 王喬琪 楊桂芳 首席記者 李興佳 高瞻展 陳詩昂在河南省兩會召開前夕,鄭州經濟總量首破萬億大關。
  • 經濟強市10年人口版圖:合肥等新一線城市崛起 珠三角4市成贏家
    同時,2009年GDP排名27、29、31和41位的南通、西安、福州和合肥市,則在2019年上升到23、24、22和21位。21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經濟發展的差異帶動了人口的變化,儘管兩者變動並不完全同步。2009年,僅有6座城市:重慶、上海、北京、成都、天津和廣州的人口超過千萬,但這一數據在2019年實現翻番,達到12座。
  • 常住人口超千萬,城鎮化率近75%,鄭州離大都市還有多遠?
    自從國家發改委復函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後,鄭州的發展成果與位次一直是人們所關心的問題。常住人口兩年超過千萬,是否意味著鄭州坐穩了「國家中心城市」的交椅?74.6%的城鎮化率,在國家中心城市中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 選擇鄭州大學讀研,感受「中原崛起」的大氣場
    鄭州大學,簡稱鄭大,英文簡稱為ZZU。或許在外地人眼裡並不靠前,可在河南人眼裡,這就是河南第一名校。河南人口眾多,原來卻只有一所211大學,這就是鄭州大學。假如論校區面積,鄭州大學在全國能排進前10名的位置。
  • 杭州之後,誰是下一座千萬人口城市?
    千萬人口和萬億GDP,中國城市競爭中兩大經久不衰的話題。隨著佛山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門檻,中國城市「萬億GDP俱樂部」由16城擴容至17城。同期,中國「千萬人口俱樂部」也納入了最新會員——2019年人口增量突破50萬的杭州,俱樂部陣容由此擴充至16城。
  • 桔子財經丨2019年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濟南是怎樣做到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近日,恆大研究院和智聯招聘聯合推出《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報告。在這個報告中,濟南人才吸引力位列全國第8,超過蘇州、武漢、重慶、天津、鄭州、青島、長沙等城市。濟南為什麼拿下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而這再次證明,實施強省會戰略勢在必行。
  • 從光谷人才外流到鄭州,武漢能看到什麼
    從光谷人才外流到鄭州,武漢能看到什麼?一種觀點認為,武漢在湖北一家獨大,光谷在武漢一家獨強,這導致武漢房價高企,市內各區發展不均,光谷集中太多資源,對武漢整體發展弊大於利……武漢光谷對此觀點不敢苟同,光谷和其它區不同,如青山完全靠政策,而光谷至少是半市場化,並且光谷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還不是武漢的,只是省託管給武漢市管理的;武漢市想往北發展,湖北省想向東發展
  • 桔子財經丨2019年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看濟南是怎樣做到的!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 近日,恆大研究院和智聯招聘聯合推出《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報告。在這個報告中,濟南人才吸引力位列全國第8,超過蘇州、武漢、重慶、天津、鄭州、青島、長沙等一眾直轄市和新一線城市。濟南憑什麼拿下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
  • 洛陽人口外流跟鄭州有關?鄭州:這鍋我不背
    洛陽人口的流出跟鄭州有關?鄭州:這鍋我不背。有網友分析洛陽的人口流出與鄭州的崛起和自身的產業轉型慢有很大關係,未來這種趨勢怕是難以改變,即使開啟洛陽都市圈建設,沒有大的新的產業支撐,一切都是枉然。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沒有產業和就業,周邊的汝州孟州義馬就算離得近也會跑到鄭州或者南方去,包括本市下轄的伊川汝陽嵩縣偃師等。
  • 鄭州啥時候也能拍《裝臺》?
    現在優秀的網際網路資本集中在北上廣深和杭州,高薪職位對優質青年人才的吸引力自然更大,順帶的經濟繁榮和樓市火爆。 君不見,這幾年「人才戰略」力度最大的就是上述鄭州、西安、武漢……,這些新一線城市不惜重金下了血本招攬人才,為了啥?
  • 數看2020人才吸引力報告——IT網際網路仍是最受歡迎領域
    最新發布的脈脈《人才吸引力報告2020》報告顯示,IT網際網路行業仍是最大人才流入行業,深圳成為年度人才淨流入最多城市。       IT網際網路最受歡迎     根據報告數據顯示,IT網際網路仍然是一個薪酬福利頗高,且年輕人擁有諸多成長機會的行業,更多的人仍有更多的人對大廠抱有美好憧憬。
  • 西安:若河南也是近4千萬人的單核省份,我不認為鄭州會做得更好
    西安:若河南也是近4千萬人的單核省份,我不認為鄭州會做得更好!一種觀點認為,鄭州原本全面落後於西安,但現在,鄭州經濟遠在西安之上,其它軟實力相比較過去,鄭州也有了不錯的進步。
  • 中西部「七小龍」崛起:武漢、成都、重慶、西安、合肥、長沙、鄭州逐鹿
    在此期間,武漢、成都、重慶、西安、合肥、長沙、鄭州等七座中西部城市的表現尤為突出,值得我們重點關注。01中西部「七小龍」的崛起?而河南、湖南和安徽,均為中西部人口大省,長期以來扮演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輸出人口的角色。伴隨著中國新一輪經濟趨勢的到來,各自打造各省的區域中心城市,也是勢在必行的任務。
  • 在江浙滬打拼的他們幫河南老家出點子
    備戰考研那段時間,她曾在鄭州生活了半年多,對於老家的發展,梁佳星也很關注。對標上海,梁佳星表示,她希望鄭州的公共運輸能再便捷點。「上海的有十多條,出行很方便,鄭州現在一共才三條地鐵線,鄭州人口多,交通出行方面可以再加加速。」  此外,梁佳星還建議,鄭州可以多引進一些網際網路等當下熱門的、發展前景好的「高精尖」企業。
  • 北方拿得出手的城市:西安、鄭州、青島、濟南,誰是未來?
    西安這座城市最大的特點是有活力、有人氣。走在西安大街小巷,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多,大唐不夜城人流湧動,夜夜不眠。西安地鐵僅161公裡,但日平均客流量高達240萬人次,在北方僅次於北京。 21世紀什麼最寶貴?人!2017年西安開放大學生落戶以來,短短三年吸引了100萬本科以上人才,給西安注入了強勁動力。
  • 給河南考生報喜了,1所「王炸級」985將落戶鄭州,幸福來敲門!
    給河南考生報喜了,1所「王炸級」985將落戶鄭州,幸福來敲門河南是人口大省,考生的數量在全國也遙遙領先,河南大學的數量不多,985也沒有,211大學也是河南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師範大學的幾所,雙一流大學只有河大、鄭大兩所,如此河南考生想要考上好大學,所付出的努力自然要比別人更多。
  • 四川一市,常住人口僅48萬,人口流失率已達29%
    四川資陽經濟發展不理想,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房價不高,每平方米只有5000多,但人口流失非常嚴重。在短短的十年時間裡,有一百萬人外流。這個城市是資陽。作為四川中部的一個重要城市,資陽離它很近。按照常理,離成都經濟圈近一點應該不壞。不過,這裡不是很好。很多年輕人對資陽並不樂觀,去外地尋找更好的未來。因此,資陽的未來發展引起了人們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