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矮,晚長還是矮小症,3個方法迅速知道答案

2020-12-23 騰訊網

文丨鼓勵多順勢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關注轉發)

李冬(化名)最近發現女兒班上好幾個同學長個特別快,取經後對方神秘地告訴她:「長高的同學都打了生長激素。」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她帶女兒去醫院做了一系列檢查,報告出來後,醫生說女兒身高偏矮,照目前的身高狀況推算成年之後身高可能不到160 cm,如果對孩子身高不滿意,推薦注射生長激素幫助孩子長身高。

通常我們用生長激素去治療矮小症。但是,由於目前很多家長擔心孩子長不高。所以許多偏矮的孩子也開始注射生長激素。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打生長激素長個子靠譜嗎?我的孩子必須打嗎?有沒有副作用呢……

四川省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楊文青評論如果孩子只是單純身高偏矮,沒有生長激素缺乏的問題,則必須由專業醫師檢查評估後方可注射。同時他還提醒,需要在正規的醫療機構嚴格的評判後注射生長激素,使用過程中每三個月要按時複查,以便及時了解孩子生長使用狀況。

孩子長成大高個是每個家長的心願,然而受到孩子生長環境和家庭環境的影響,每個孩子生長發育的年齡略有不同,此時我們需要明確一個問題:「我孩子矮是真的矮嗎,究竟如何區分矮小症和長的比別的孩子晚呢」?

這裡有幾個簡單的判斷標準來幫助我們不盲目跟風,理性看待孩子身高問題。

1、一般來說,嬰幼兒0~3歲每年生長速度大概7cm,兒童期3~14歲每年生長速度大概4~5cm,青少年14~18歲每年生長速度大概5.5~6.5cm。簡而言之,如果孩子第二年的衣服比頭一年短了一截,那麼孩子的生長速度一般屬於正常範圍。

2、家長可以通過測量頭圍來判斷孩子的身高,頭大的孩子,身高一般也會比較高,但是頭圍的大小也不能超出醫生給出的標準,否則就要排除疾病的風險了。嬰兒的頭圍在30.4-37.9釐米之間是在標準內的,男女孩會有一定的差別。

3、還可以看孩子小腿和腳的長度,腿長的孩子一般長大後身高也會比較高。另外,腳掌大、手臂長的孩子身高也會高。一般孩子的身高大概是腳長的6.5倍到7.5倍。

如果孩子的身高範圍在上述範圍,骨密度也在正常值。而且,第二性特徵出現的較晚,比如女孩子14歲後未來初潮。男孩兒16周歲後睪丸未發育。說明孩子多半是晚長,家長不用過於擔心。相反,若生長速度過慢,我們就需要引起重視去醫院相關部門尋找原因,早日幹預治療,對症處理。如果不重視,可能會影響孩子之後身高。

如果孩子只是比其他孩子長的晚,那我們只需要從以下三方面推波助瀾,孩子長高個,不是夢想。

營養均衡

均衡的飲食可以促進骨骼發育,如果長期營養不良,尤其是重要的微量元素鈣、鐵、鋅的缺乏會影響長個。但如果營養過剩,孩子的肥胖會導致骨骼線閉合時間加快,生長空間被縮小,同樣也會影響長個子。

堅持運動

父母應陪伴和督促孩子堅持運動。運動和學習同樣重要,強健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學習。彈跳的運動尤其可以促進孩子長高,例如跳繩,籃球或羽毛球。蹦蹦跳跳能刺激骨骼生長,多在戶外曬太陽可以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和吸收。

研究數據表示經常運動的孩子比不運動的同齡孩子身高多4~8cm。因為經常運動的孩子人體骨骼組織的血液循環和各類營養元素的吸收會更快,是使得骨骼生長不斷加快從而長高。

優質的睡眠質量

孩子學習壓力越來越繁重,睡眠的時間越來越少。家長覺得孩子長時間的學習才能讓孩子一路領先,其實孩子長時間的高強度學習,會導致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效果其實並不好。想要孩子長高個,應該把握晚上11點至凌晨2點和早上5點至凌晨7點,生長激素分泌最高峰的兩個時間段。如果孩子長個的兩個最佳時間段在熟睡狀態,那麼孩子更容易長高個。

孩子的身高父母遺傳因素佔絕大部分原因。同時,我們也可以運用以上三個方面進行後天培養,這樣孩子的長高個不是問題。

關注我,我們一起升級打怪,做更好的媽媽。

相關焦點

  • 育兒園丨孩子不長個 當心患了矮小症
    擅長普通兒內科危重症、小兒神經系統、新生兒疾病、矮小症、性早熟及兒科疑難雜症的診治。骨齡超了,孩子長個的機率變小張玉珏主任在門診時接診了年齡14歲、身高只有133cm的女孩茵茵。茵茵雖然身高比較矮,但第二性徵已經非常明顯。
  • 孩子矮小是「晚長」?專家:可能性小 再不重視就晚了(視頻)
    3歲到青春期之前,孩子的身高進入平臺期,生長速度會稍微慢下來一點,平均每年5到7公分。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第二個生長高峰期,生長速度又為8到10公分,這個階段男孩可能會稍微長一點,女孩稍微短一點,青春期一般是三年或三年半。家長了解規律後便可以初步評判下,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
  • 孩子不長個?別拿「晚長」做賭注
    「孩子不長個子,或許等等就長了!」孩子身高發育慢,不少家長往往錯過了幹預孩子身高的最佳時機。12月19日,海南日報健康融媒工作室欄目《大醫精講》推出健康科普系列直播第五期《孩子不長個,別拿「晚長」做賭注》,邀請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遺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黃曉燕線上直播,為大家答疑解惑。
  • 樂活課堂|孩子不長個?別拿「晚長」做賭注
    12月19日,海南日報健康融媒工作室欄目《大醫精講》推出健康科普系列直播第五期《孩子不長個,別拿「晚長」做賭注》,邀請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遺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黃曉燕線上直播,為大家答疑解惑。如何判斷兒童矮小症——這類孩子要警惕生活中,家長們都非常關注孩子的身高,但並不了解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也不知道如何給孩子提供均衡營養。那麼,兒童矮小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病症?又該如何界定和判斷的呢?
  • 關注矮小症 別讓孩子長大埋怨您
    隨著年齡的增長,媽媽開始擔心了,妞妞在幼兒園裡比同齡的大多數孩子都低,隔壁的王姥姥說:「沒事兒,我們妞妞這叫晚長,沒問題的」。今年,妞妞上小學一年級了,兒童節排練節目的時候,妞妞總是最矮的那一個。回到家裡,妞妞告訴媽媽,她想要穿高跟鞋跳舞,媽媽這才意識到,孩子的身高已經影響到了她的自信心,決定帶孩子找專家看一看。
  • 孩子有這3個特徵暗示「身高矮」,再等幾年也長不高,別期待了!
    不知道各位媽媽是不是像我一樣,看見生活中或者電視上個子高的人不免心生羨慕,那個大長腿啊,要是我家孩子以後能長這麼長的腿就好了。哎,寶媽們還真別光說羨慕,其實自己家孩子的身高信號早在孩子身上表現出來了,家長一定不要錯過這個信號,否則,孩子再等幾年也長不高!
  • 爸爸媽媽身高矮,孩子就真的就長不高嗎?
    我和孩子爸爸身高都矮,害怕遺傳給孩子,擔心身高會給孩子以後造成影響。但是孩子現在8歲了,沒想到身高還是不出意外的隨了我倆。孩子媽媽向醫生描述著。★ 父母的身高究竟對孩子有何影響?★ 家族性矮小的孩子真的就無法長高嗎?★ 想讓孩子長到理想身高,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
  • 突破遺傳的身高 再高10釐米 個子矮怎麼增高長高方法
    若是小的時候長高已經明顯很慢的,一定要帶去醫院測試一下骨密度,若是發現是矮小症,那麼必須及時治療。如果是長得很快,那麼就要警惕是不是性早熟,也是要去看看醫生,免得現在長高了,以後就不長了!因為有的人,骨骺閉合的很慢(比大數人晚閉合)骨骺是啥?大腿和小腿中呈長管狀的骨頭叫長骨,長骨兩端膨大部分就叫骨骺,決定你能否再長高。人的身高構成中,下肢長骨生長情況佔主導地位:骨骺上的軟骨細胞不斷生長,使得長骨不斷長長,進而人體長高。
  • 孩子個子不高是問題嗎?正常偏矮孩子家長該如何做?
    尤其是孩子的身高受到每一位家長的關係。  孩子現在的身高是否正常?  可能家長們都有感覺,孩子身高生長並不是勻速的,年齡越小增長越快。1歲以內的孩子生長最快,新生兒出生時身長平均為50cm,生後第一年身長增長最快,約為25cm,其中前3個月約增長12cm。第二年生長速度減慢,約10cm左右,也就是2歲時孩子身長約85cm。
  • 《小巨人運動會》:5歲確診矮小症的男孩,通過運動一年長高16cm
    「文/豆包奶奶育兒經(歡迎個人分享、轉載)」 據相關部門統計,中國兒童矮小症的發病率為3%左右。 在這個「恐矮時代」,不少家長都會擔心自己孩子長不高,尤其是家有兒子的父母,現實生活也證明了:身高確實很重要!在相親市場上和就業時,不難看到,硬性要求中出現「175+」「180+」這樣的字眼。
  • 孩子身高比同齡人矮?對照兒童身高標準表,速來自查
    然而在中國孩子生長發育過程中,很多家長犯了不該犯的錯誤:90%的家長選擇盲目等待或者相信「孩子晚長」而錯過幹預機會;90%以上孩子家長對挑食、偏食、愛吃零食的習慣,置之不理;87%的家長沒有監測孩子身高,孩子生長發育緩慢也不知道;71%的家長還放縱孩子晚睡……// 出現以下四大信號,家長該帶孩子去醫院做身材矮小檢查了
  • 您孩子身高達標了麼?10歲身高看著和一年級差不多高
    我國對兒童身高管理知識的普及遠遠不夠:據統計:87%的家長沒有監測孩子身高的習慣,孩子身高出現異常不能及時發現;,65%的家長在孩子身高偏矮時認為是偏食、營養不夠導致,會盲目吃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所謂增高藥品或用品」,甚至給孩子吃滋補品;
  • 震驚劉翔的「小巨人」,一年長高16cm:矮小症也可以逆襲
    身高確實是父母很關注的問題,當兩個同齡的孩子在一起,總是會被家長拉著比一比高矮。當孩子的身高低於同齡人時,腦袋裡會冒出無數個疑問:是運動少了?營養沒跟上?難不成得了矮小症?其實並不是所有的矮小,都是病症。如果家族性遺傳的身高偏低,父母都矮,孩子的身高自然不會太突出。
  • 杭州14歲男孩急哭,身高恐難超155釐米!別再以為孩子只是「晚長」
    但家裡老人反對,都說男孩子發育晚,到十七八歲還能『竄個子』,所以孩子從小個矮也沒重視,哪裡想到現在發育都結束了,這下孩子一輩子都要怨我們做父母的呀!」媽媽無比懊悔地說。在診室中,小張同學也一直迫切地追問,希望徐醫生想想辦法為他治療。但萬分惋惜的徐芳也感到有些無能為力:一旦骨骺線閉合,人體就不會再長高了。
  • 補鈣就能讓孩子長身高?家長您別太天真!
    補鈣就能讓孩子長身高?家長您別太天真! 在中國「補鈣」觀念早已深入人心,一說到幫孩子長高的問題,家長們可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孩子補鈣。鈣對於兒童骨骼發育和身高增長確實重要,但孩子個矮,補鈣就能實現追趕生長快快長高嗎?
  • 父母1米7,孩子卻只有1米5?身高不只靠遺傳,做好管理很關鍵!
    令人擔憂的是,家長們卻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多數家長對孩子目前身高持滿意態度,還有一些家長,即使意識到孩子目前偏矮,卻從未將其放在心上,或者只是覺得應該給孩子多補充點營養,但補什麼、怎麼吃卻無從下手。更多的家長,覺得孩子矮只是暫時的,是晚長,將來肯定能追上。兒童保健專家蔣競雄老師就表示:這些都是大大的誤區!
  • 長高必須知道的 個子矮怎麼增高長高方法
    孩子到底能長多高?怎麼預測孩子的未來身高呢?理想的身高,能讓孩子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擁有更多的選擇!因此,專家提醒家長:矮小也是病!只要孩子身高每年增長不到5cm,就必須進行幹預!在人類大腦的中部有個非常重要的器官——腦垂體,它是內分泌的司令部,生長激素就是由腦垂體分泌出來的一種蛋白質類物質。其主要的作用地點就在長骨,通過刺激長骨末端的軟骨細胞來促進長骨變長,使孩子們身高增長。人的身高,主要是由長骨的增長來體現的,長骨的最終長度決定了成年後的身高。
  • 闢謠|孩子可以長高的謠言你信了嗎?別毀了孩子身高
    導讀:俗話說得好:「一高遮百醜」,近期看到有視頻錄製採訪節目,話題就是,你會選擇1.6米的帥哥做男朋友,還是會選擇1.8米的醜男做男朋友。讓人比較詫異的是,三分之二的人選的都是1.8米的做男朋友。所以,通過這個小實驗,我們就可以發現的問題,身高是多麼重要。
  • ...孩子遲遲不長個!家長一定不能忽略這些事,在成長過程中哪些孩子...
    別把矮小,當成晚長身高是衡量兒童生長發育狀況的核心指標。隨著家長對兒童身高的關注,骨齡檢測走進了家長的視野,也成為醫生評估兒童生長發育狀況最重要且簡便易行的一項工具。
  • 直播回顧:走出孩子生長發育誤區-矮小症的防治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趙心培 東營報導  2020年12月25日9:30大眾網直播間邀請到了山東省立醫院集團東營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王淑萍主任做客《健康面對面》欄目,與網友分享兒童矮小症防治的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