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7 月,電視劇《三十而已》一經播出就收穫極大熱度,作為這部現象級爆款劇中最為出圈的反面角色「林有有」,更是被冠上了「教科書級綠茶」的頭銜,一度引起眾怒,上了多次熱搜,被群體討伐。
林有有的扮演者張月坦白說,「在接戲前,導演就有給我打過預防針,說這個角色可能會引起一些討論,但是我也沒有想到這個角色會引起這麼多的關注。」《三十而已》在熱播的時候,張月並沒有追劇,就連知道這個角色大爆了也是身邊工作人員告訴她之後,她才開始關注。
活在當下是一種自我修養
「事後也有去回看當時自己演的一些 cut,比如林有有吃許幻山冰淇淋的那一場戲,我當時心裡還挺平和的?或許可能是因為也知道了後續的情節發展,加上是自己演的角色,所以並不會有太大的情緒波動。」
說起自己對林有有這個角色的感覺時,張月顯得相當理性,「角色飽滿的一大原因是其並不是非黑即白,林有有其實在愛情裡相當勇敢,只是方式和愛的人她都選錯了,使得兩敗俱傷。」
張月將林有有的大爆更多歸結於角色出彩本身,而非她自己的演繹。對於熱度,她看得很淡:生活依舊照常運轉,出街的時候偶爾也會被人認出來,沒有人會因為「林有有」而對她拋雞蛋,「其實不會像別人以為的那樣,如果說最大的感受就是來找我的工作機會變多了。」
她並非演戲科班出生,和表演結緣也純屬陰差陽錯。雖然從小就有藝術天分的她一路從北京舞蹈學院附中升到北京舞蹈學院就讀音樂劇專業,但張月坦白說自己從來都沒有成為明星的夢想。
她評價自己為「專注於活在當下」的這一類人,談及夢想或是追求的時候也總是回答得都很務實,「這些事兒對我而言似乎都太寬大,我還是想先把眼前的事兒做好。」
張月大學就開始兼職授課,與歌舞接觸良久後心覺疲乏,在臨近畢業前想做一個轉向的操作,或許出於骨子裡本身就有探索欲,她決心嘗試別的行業:比如穿著正裝,在高檔辦公室裡踩著高跟鞋的白領,「就像《穿普拉達的女王》裡安妮·海瑟薇一樣,我去了銀行開始做行政工作,但工作內容遠不是我所期望的樣子,後來當時《天生是優我》正在在招募,我的經紀人找到了我。」
演員有時候也會嘴笨
機緣巧合下,張月踏入這個圈子三年了。
在堅持演戲這件事兒上,張月一直很篤定,「演戲使我快樂,每接到一個不同的角色,開始挑戰一段新的旅程都會讓我很開心。而我對演戲之路的期望就是能夠成為一個被大部分人所認可的演員。」
今年下半年,她參加了《演員請就位》,身處爾冬陞的戰隊,在決賽九強中位列第一。最多人討論的是她在《舞臺姐妹 2020》裡飾演的小悅,一襲紅裙在水中和馬蘇鬥舞的樣子讓人印象深刻,越來越多人開始知道並且記住她的名字。
這好像是淡化「林有有」標籤的一個開始。在節目裡張月表示對「林有有」的標籤實際並不排斥,她接受這種看似並不正向的熱度,但還是提前把微博評論給關閉了。談到本人和角色之間的關係,她似乎並沒有刻意將兩者劃出明顯的分界,「大家認識我演的角色,我肯定會開心,如果能記住我這個人我會更開心,因為這都是對我表演的肯定。」
談及這一整年,張月的描述很是樸實:幸運、努力、前進,她對今年的所有一切都很是滿意。參加《演員請就位》這個節目尤甚,直面觀眾演戲這件事兒,她是第一次做,但好在結果並不賴,「我還認識了很多朋友,哥哥姐姐們,還有像老父親一樣的爾導。」
節目裡有一幕是爾冬陞用老父親一樣的口吻評價張月「嘴笨」的時候,她因感動而落淚。張月說自己在熒幕上和私底下是有差距的,又或者是自己慢熱的個性總會讓人誤以為是「文靜」,又甚至說是有些「冷」。
但她的內心卻並非如此,就像某次彩排時,她與組員討論得熱火朝天,讓爾導都不禁發出「耳朵受不了」的吐槽一樣。她也有瘋的,毫不在乎的,冒著熱氣的一面,平時生活裡她把將這一部分自己寄托在表演裡,又或者請再多給她一些時間。
✍️ 1月刊填空題:
· 如果要介紹自己,我會說我是演員張月。
· 我的年終總結是幸運的一年,勿忘初心。
· 我的新年願望是每天開心,元氣滿滿。
· 2020 年,我生活中發生的最大的改變是被更多人知道了。
· 公眾面前的我和私下的我的相似度為 50% 吧。
· 得到公眾的視線的感覺是沒什麼感覺。
· 上一個覺得快樂的時刻是不用管體重,大吃大喝的時候。
· 上一個覺得難過的時刻是《三十而已》播出時很多人不分角色對我進行非議時。
· 我最喜歡別人對我的評價是是個好演員,好藝人,我最不喜歡別人對我的評價是張月她不行。
· 造三個句子,有一句是假話,不用告訴我哪一句是假話。今天天氣很好;我吃了一頓大餐,吃的很開心;昨晚我夢到了蠟筆小新,他說我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