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難是許多城市都存在的「痼疾」,而城市醫院停車難問題尤重。如何打破空間的局限性滿足日益增長的停車需求?日前,市五院攜手轄區職能部門、合肥城泊將一塊閒置邊角地改造成了智慧停車場,為醫院就診車輛停放提供了「新解決方案」。
這是一次提升城市品質的嘗試,也是一項文明創建的結果。城市細微改變的背後蘊含了宜居惠民、社會進步、秩序井然等實實在在的內容,記者從市五院獲悉,此處停車場還將作為共享停車試點從而提高資源使用效率,讓市民進一步加深對城市的認同度和歸屬感。
【另闢蹊徑】
城市亂荒地變身智慧停車場
過去常來市五院就診的患者之間有一句戲言:來這看病別開車,「找停車位比掛專家號還難。」與市內其他醫院相比,位於裕溪路附近的市五院交通位置格外「擁擠」——醫院四周均為老舊小區,僅一條支路直通裕溪路;臨近紅旗建材市場和高架橋上橋口,往來車流量大。
面對日益劇增的就診停車需求,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開闢新地建設停車場?針對這個難題,第五人民醫院、城管、交警、城東街道多方協調後將破題的目光投向了醫院旁邊一處「閒置邊角料」地塊。「這原本是鋼西生活區北側一處廢棄工廠,常年無人看管垃圾成堆,對此周邊居民整改意願較強。」記者從城管局了解到,在文明城市建設過程中,廢棄地已成為城市美化的阻礙因素,「變廢為寶,不僅考驗著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同時也將助力城市提品提質。」
「將廢棄空地改造成醫院停車場,此舉可改善周邊居民的生活環境,還能解決就診市民停車難題。」在與地塊歸屬方合肥創和集團協商後,市五院在今年6月將這塊亂荒地塊的建設工程「交付」於合肥城泊。
【有序管理】
醫院出場通行效率提高了92.5%
雜亂無章的野草和垃圾被清理妥當,白色停車線將空間有序規劃,一輛輛私家車整齊停放互不幹擾……時隔五個月,這個曾經飽受詬病的文明死角華麗「轉身」為智慧停車場。「現在看病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擔心無處停車。」市五院二期停車場投放使用後,不僅就診市民連連稱讚,連周圍居民也對環境大改善而豎起了大拇指。這一變化的背後,既有市五院、城管、交警、街道以及多方的科學決策,也有合肥城泊精細管理久久為功的付出。
「前期,我們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調研,同時對項目現場實地勘測,會同多方商討建設方案。整個停車區域的打造上,我們根據該地塊現狀、環境整治要求和區域停車實際困難,因地制宜規劃思路,設計停車場建設方案。」記者從合肥城泊獲悉,市五院二期停車場與一期停車場建設「遙相呼應一氣呵成」,「二期停車場建設之前,我們歷時兩個月為第五人民醫院內部停車場打通微循環。新型智慧化停車場的投入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醫院車位的正常供給,進一步緩解就診停車矛盾。」
目前,市五院一期與二期停車場共增加了近300個車位。在合肥城泊的精細化運營管理下,該院出場通行效率提高了92.5%,車位擁堵現象得到有效緩解。
【精細謀劃】
即將在此處開展共享停車試點
整潔優美的人居環境是重要的民生福祉,也是文明城市形象的直觀體現。增加區域的車位供給,緩解醫院停車難問題,建設完成後的五院二期停車場無疑成為城市小街小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過去在解決醫院停車難題上,大多採用的是鼓勵綠色出行、建立體車庫等手段。此次,市五院二期停車場的「誕生」則是另闢蹊徑。「可以說,它為解決區域停車難題提供了一個鮮活的經典案例。」據合肥城泊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合肥城泊將把推進停車資源高效利用作為破解醫院附近停車難題的重要著力點,「高效利用邊角空閒地塊潛能挖掘,盤活閒置停車資源,讓市民放心停車、安心就診。」
值得一提的是,合肥城泊正同院方一道謀劃在此處開展共享停車試點,第五人民醫院片區停車場有望在閒時為鋼西生活區等周邊老舊小區提供停車服務,「利用錯峰時段,讓一處停車位最大地發揮資源利用率,同時滿足周邊居民夜間停車和醫院就診日間停放的雙重需求從而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