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寧波市城管局聚焦民生實事,積極探索智慧停車新模式,多舉措破解城市「停車難」困境,不斷提升市民群眾停車的便捷度和獲得感。
持續挖掘道路停車泊位資源。按照「規範設置、嚴加管理」原則,逐步擴大道路泊位收費區域範圍。目前,全大市已設道路停車泊位77000個,其中收費泊位18037個、免費泊位58963個(含潮汐車位2211個)。同時,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要求,組織人員對160餘個老舊小區周邊道路、人行道等符合機動車停車泊位施劃條件的區域進行充分排摸,會同市公安交警部門、市治堵辦等相關職能部門,就緩解停車難停車亂等方面多次進行專題商議。此外,研究制定《老舊小區周邊道路潮汐車位設置試點實施方案》,並會同公安交警部門做好方案的有序推進。年初,因疫情防控需要及時出臺便民惠民舉措,中心城區5009個道路收費停車泊位實行免費停車,緩解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帶來的「停車難」問題。
推廣應用「甬城泊車」智慧停車平臺。為避免重複建設、資源浪費,按照「四統一分」的原則,建設我市統一的智慧停車平臺,加強城市停車泊位管理,做到道路泊位和公共停車場(庫)數據信息的監測分析,實現全市範圍內通停通付,降低建設和運營成本。今年4月23日,市級智慧停車平臺「甬城泊車」先後完成軟體開發、升級改造、支付功能研發、接口標準制定、運營中心搭建等工作,順利上線試運行。截至11月19日,平臺總用戶數已達75萬餘個,共產生停車業務735萬餘條,停車收入1241萬餘元。泊位周轉率分別為江北區平均10.36、東部新城10.15、鄞州區3.14、奉化區1.79、餘姚6.17、鎮海區7.59。
積極開展道路停車泊位接入。按照《推進城市停車管理服務模式改革工作方案》相關要求,積極做好與各區智慧停車工作的協調推進,截至11月底,全大市範圍內的江北區、鄞州區、北侖區、東部新城、奉化區、餘姚市、鎮海區啟用,累計接入道路收費泊位及公共停車場泊位共2.1萬餘個,目前正逐步向其他各區縣(市)覆蓋。
推進停車場信息聯網。擴大智慧停車誘導範圍,實行經營性停車場備案年檢制,各經營性停車場、公共停車場按《寧波市停車場信息系統聯網管理規定(試行)》實時、準確上傳停車數據。目前,由主管部門經過數據審核及系統上傳確認,已有510家停車場共14.7萬餘個泊位信息上傳至寧波市停車場信息系統,並通過APP、微信公眾號及網站發布實時餘位及誘導信息,促使全市停車場利用效率得到穩步提高,公眾出行服務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開展停車收費差別化管理。根據《關於進一步規範城市道路機動車停放服務收費管理的指導意見》,建立分時段、分區域的差異化收費標準,通過停車收費的槓桿作用和調節作用,實現道路停車泊位與公共停車場收費差異化,小區周邊與商業區域等不同地段收費差異化,機場、火車站、醫院等重要站點與普通區域收費差異化,對老舊小區夜間停車難區域,設置潮汐停車位,實行錯峰停車,適當降低夜間停車收費價格,進一步提高停車泊位周轉率。
探索多樣化的停車服務模式。研究制定《機關單位共享車位試點方案》,下步將針對試點工作開展情況與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進行對接,將閒置車位共享於民,進而更好地樹立政府單位和事業單位親民的良好形象。同時,研究制定《寧波市個人信用分停車場景應用試點實施方案》,對已接入市級智慧停車平臺「甬城泊車」的道路收費泊位及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停車場實行個人信用分的應用試點,向信用狀況良好的市民提供停車優惠措施。(寧波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城市管理局) 供稿 編輯 朱宇心)
【來源: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