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長城》作者許仁龍:繪民族情懷,展大國氣度

2021-01-18 湖南在線

2017年新年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國環球電視網)和網際網路,發表了二〇一七年新年賀詞。這也是習近平第四次發表新年賀詞。

細心的觀眾發現,一幅名為《萬裡長城》的國畫,連續四年出現在習主席的新年賀詞鏡頭中。而這幅畫的作者,正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湖南畫家許仁龍。

許仁龍作品:人民大會堂接待大廳國畫《萬裡長城》

<<< 夢緣長城,揮毫大國情懷

許仁龍這個名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或許覺得有些陌生,但提起他的作品幾乎無人不曉。國家領導人會見外賓的人民大會堂接待大廳懸掛的巨幅國畫《萬裡長城》,就是這位湖南籍畫家的傑作;習近平主席發表新年祝詞時,背景牆上的《萬裡長城》裝飾畫,原作者也是他。

「萬裡長城萬裡長,長城內外是故鄉」。生活在長城內外的中國人,對長城都有一種崇高的嚮往和肅然的敬畏,這就是連綿不斷的長城情懷、家國情懷。不斷地走長城、看長城、畫長城,是許仁龍作為一個畫家的情懷。

在許仁龍的繪畫作品中,首次以長城為主題的創作是在1986年。當時擔任中央美院附中副校長的他,帶學生們到北京密雲縣古北口鎮的長城寫生,住在長城腳下的大車店裡,當時畫了許多長城的速寫,並創作了一幅《長城懷古》的國畫。

真正對長城產生濃厚興趣和感情,則是在1991年。許仁龍回憶,這年他辭去了美院附中副校長的職務,一身輕地滿懷創作激情奔向山西省河曲縣的黃河邊寫生。他靜立在黃河邊那些長城烽燧的遺蹟上,思緒萬千。隨後兩個多月間,他反覆沿著河岸獨自行走,一邊看、一邊畫、一邊想。許仁龍對長城,由敬畏變為摯愛。

2002年,許仁龍被邀請為人民大會堂接待大廳創作巨幅中國畫《萬裡長城》。他運用自己的重彩畫技術,把唐代的重彩技法和宋、元、明、清的水墨功夫融合起來,畫面上貼了幾千張純金、銀箔,再在上面施以水墨和礦物質顏料,使國畫奇蹟般地產生出了油畫效果。

《萬裡長城》在人民大會堂掛出後,獲得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得到國家領導人的喜愛,贏得國際友人的讚賞。圖案還被印在有習近平主席親筆籤名,向各國領導人寄發的新年賀卡上。業內專家和權威人士稱讚作品元氣淋漓,具有輝煌崇高的意境,展現了中華文化崇高宏闊的民族形象與雄壯威嚴的大國氣度。

<<< 尺幅萬裡,展示中國風骨

萬裡長城作為文化遺產、精神坐標、經典符號,出現在「國家名片」上的頻率和次數稱得上是「之最」,而全景式展示這一雄偉建築的郵票卻是零。當《長江》、《黃河》長卷郵票相繼問世之後,發行《長城》長卷郵票就成為擺在中國郵政面前刻不容緩的緊要問題。

和前兩套長卷票一樣,《長城》郵票屬於大題材,應當大製作,需要大手筆。郵票印製局領導和專家對此特別慎重,進行了充分調研並傾聽多方意見。研究長城的專家、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極力推薦許仁龍,設計《長城》郵票非其莫屬。

由於郵票採用雕刻版印製,《長城》較《長江》《黃河》在工藝上又提升了一步,而對郵票設計與印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所花費的精力與心血,是當年畫人民大會堂《萬裡長城》的五六倍。」許仁龍說。

為了將每段長城完美地「塞」進單枚25×60毫米極為有限的空間內,許仁龍在構圖時,節奏必須要規劃清晰,還要掌握好長城的起承轉合點。在創作郵票時,原畫一般都是郵票實際尺寸的8倍,但這次長城郵票,直接放大至12倍,原作更是長達6.48米,「光是作畫的案子就有7米多」,這又額外增加了創作難度。

為了更客觀全面地展現長城之美,許仁龍用了兩個月重走長城獲取最新靈感。從遼寧丹東虎山長城到甘肅嘉峪關,行程數千公裡,橫跨9個省、市、自治區,對長城進行實地考察,現場畫了100多張寫生稿。

<<< 方寸之間成就「國家名片」

「要用中國的繪畫語言體現中國精神的魂魄與風骨!」從接受郵票設計任務起,許仁龍就有這樣的想法。和西洋畫不同,《長城》採用了中國畫中的散點透視法。運用這種方法,畫家可以根據需要,移動著觀察被畫物體。「只有這樣才能在方寸之間展現長城各個節點的風貌。」許仁龍說。

「下筆不猶豫,如黃河之水,一瀉千裡,一鼓作氣,此氣勢也。」許仁龍還將中國書法的骨法用筆運用到郵票設計之中,強有力地把長城的風骨勾勒出來了。此外,《長城》郵票圖稿部分採用了重彩山水畫表現手法,顏料是中國地道的礦物質和植物顏料。

「以最小的面積表現最大的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長城》特種郵票九枚連印,圖案猶如一條巨龍橫空出世,神採飛揚。整個畫面立體效果明顯,層次細膩,既融入了時代特徵,給人以縱深感,又映現出深遠厚重的歷史滄桑感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尺幅萬裡,《長城》郵票真正把長城「挺立起來」了,把長城畫活了,把長城的精髓表現出來了,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骨、中國氣派。

在中國美術業界,都說畫大山水難,畫山水長卷更難,其實畫長城長卷難上加難,因為這個主題被世人和業界熟得不能再熟,愛的日益深入,無論是誰涉足,都要面對業界的眾難群疑和賞識者的眾口難調。可許仁龍先生卻硬是知難而進,因難見巧,把萬裡長城長卷濃縮進《長城》特種郵票。

2016年8月20日,中國郵政將發行許仁龍《長城》特種郵票。該郵票長卷由九枚郵票連成,長度為57釐米,是世界最長郵票。此前,他從未設計過郵票,第一次動筆就是「國家名片」的最長卷。

<<< 學於湖湘,40餘年鄉音未改

「我的成長離不開故鄉對我的培養,離不開湖湘文化對我的薰陶。」今年62歲的許仁龍在接受採訪時說。家住湘潭齊白石紀念館附近的許仁龍自幼喜歡畫畫、寫字,從小就夢想成為一名畫家。

1970年初中畢業後,許仁龍進入湘潭電器廠學電焊、做宣傳工作。業餘時間和志同道合的工友一起進行素描速寫。工人、工廠、風景等成了許仁龍筆下的速寫對象。

憑著一股子拼勁和對美術的熱愛,業餘繪畫的許仁龍在工廠小有名氣。許仁龍希望能進入美術學院進行系統學習。

1973年,許仁龍的機會來了。

「當年中央美術學院來湖南招生,全國只有39個名額。」許仁龍說,由於名額有限,還有眾多專業科班學員同臺競技,許仁龍不抱任何希望。幸運的是,許仁龍的素描速寫作品打動了前來招生的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主任李琦。幾經周折,1974年3月,許仁龍終於收到了中央美院錄取通知書。經過4年系統學習,1978年他畢業並留校任教,成為僅有的4名留校教員之一。

自1974年進京,許仁龍離開家鄉湘潭已有43年。可他依舊鄉音未改,「這麼多年了,改不了!」

【許仁龍口述】:魂系長城

在我的繪畫作品中,首次以長城為題材的是一九八六年。那還是我帶學生們到北京密雲縣古北口鎮的殘長城寫生,住在長城腳下的大車店裡,當時畫了許多長城的速寫,並創作了一幅《長城懷古》的國畫。

我真正對長城產生濃厚興趣和感情,是一九九一年。那年我辭去了美院附中副校長的職務,一身輕地奔向山西省河曲縣的黃河邊寫生。北方的四月,樹木和小草還綠的正嫩,黃河兩岸一片蒼茫。河岸邊峻峭的絕壁上,延綿散落著許多或大或小、或圓或方的黃土墩,雖是斷壁殘垣,卻仿佛剛下疆場的得勝壯士相互攙扶,靜靜面朝著黃河北岸廣袤的內蒙古高原。那是一段長城,一群烽火臺,一脈綿延千載的戰爭與和平?在河曲縣寫生的兩個多月中,我反覆沿著河岸獨自行走,邊看、邊畫、邊想。牧羊的老鄉告訴我,那一片塬上是古戰場,傳說這裡曾是激烈戰鬥的沙場??原來河曲、保德、偏關是山西忻州地區與內蒙古接壤的邊塞軍城。

許仁龍作品:黃山日出圖

我靜立在黃河邊這些長城烽燧的遺蹟上,身側是那放眼無際的墩、堡、臺和城牆,遙想當年楊家將、穆桂英掛帥抗擊敵寇的傳奇故事,戰鼓擂動旌旗漫捲,仿佛身臨其境。我走在空曠的古戰場上,如血殘陽、長城殘垣、老樹昏鴉,直似把我帶回「古來徵戰幾人回」的壯懷激烈中去。

我靜坐在河曲樓子營的羅圈堡城牆山,遠眺天邊,遙想當年在這裡的戍邊將士,千裡迢迢從中原來、從湖廣來、從蘇杭來,離別妻兒老母,在這裡昂揚地站立和戰鬥著,好像一片片傲立的大樹。這些好男兒伴著長城成長、成熟、成材,鑄就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剛強脊骨,歌吟著英雄的史詩。

許仁龍作品:黃河滄桑圖

從此,我對長城,由敬畏變為摯愛。自那以後的十多年中,每年我都要到長城沿線來寫生,來朝聖,來淨化心靈。由於多年來對長城的熱愛和學習,二〇〇二年我應邀為人民大會堂接待大廳,創作了巨幅中國畫《萬裡長城》。這幅作品的出現,獲得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得到國家領導人的喜愛,贏得國際友人的讚賞。

許仁龍作品:夔門激流

【名家談許仁龍】

李近朱(郵票界權威專家):九枚《長城》特種郵票的長卷形態,本質上講,這是對中華民族千年歷史的一次回望,是對中華民族魂魄與精神的一次感知,是對長城這個民族風骨的一次淨心入魂的深刻體驗。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是藝術上一個創新的挑戰。

潘公凱(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國務院新聞辦《中國網》專欄作家):畫家許仁龍的山水畫吸收了宋人山水的渾厚雄奇,融入了明清和近代山水畫的筆墨程式,同時積極接受西方寫實繪畫觀念與技法的影響,以寬屏幕式的大構圖表現高山大河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觀,顯現出雄渾激昂的民族精神。

邵大箴(中國美術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央美院美術史系教授):許仁龍君是一位誠懇、勤奮、執著和謙虛的藝術家,是一位盡心盡責的好教師。他在美術教學和創作崗位上奮鬥30餘年,做出了出色的成績,不僅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哺育了許多少年才俊,而且創作了不少優秀的繪畫和書法作品,特別是在建築廳堂大型繪畫的創作上,成績突出,貢獻卓越。

【藝術家簡介】

1954年生於湖南湘潭市,1978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國畫研究室主任,齊白石紀念館特聘畫師,中國詞賦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東方佛教藝術研究會副會長。許仁龍長期潛心研究傳統,堅持到大自然中寫生,淡泊名利。在中國山水畫的創新和繼承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靳尚誼教授評價許仁龍是「大師水平」。著名畫家李琦教授評價許仁龍是「開派畫家,給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畫壇開了一條新路」。著名畫家錢紹武教授評價「許仁龍是我們國家自己培養的新一代大師」。著名畫家蔣採萍教授評價「許仁龍是中國重彩山水畫的一面旗幟」。

(新湖南客戶端 綜合整理)

相關焦點

  • 萬裡長城中國福——新時代大國文化的傳承與綻放
    福文化是中華億萬人民的精神寄託,為每個中華兒女所認同和推崇,是維繫各民族間手足情感,團結各階層,推動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前行的最強有力的文化紐帶。福文化生生不息,超越了民族、宗教、社會、地域、時空等範疇。可以說,福文化是對中華民族影響最遠、影響最廣的民族主流核心文化,民族文化明珠、民族文化之根和世界珍貴的非質物文化遺產。
  • 《萬裡長城永不倒》兩個版本,葉振棠和徐小明哪個更合適
    電視劇主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也隨著霍元甲的迷蹤拳紅遍了大江南北,霍元甲、陳真的名字也隨著慷慨激昂的主題曲旋律成為無數人的英雄偶像。電視劇主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港版由葉振棠演唱,而大陸觀眾收看到的引進版本的世紀演唱者是徐小明先生,同時,徐小明先生也是電視劇《大俠霍元甲》的武術指導。那麼,葉振棠和徐小明的版本哪個跟豪邁更激動人心呢?
  • 湘潭市中心醫院紀念建院120周年書畫作品展開展
    經過數月的精心籌備和策劃,以「景仰生命、惠濟百姓」為主題的紀念湘潭市中心醫院建院120周年書畫作品展,於12月12日在湘潭市中心醫院北院區順利開展。市政協主席周放良宣布活動開幕。老領導周巧藝、宋厚源、楊建傑、李光泉,副市長傅軍,湖南江濱機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金銘,市政協副主席曾建平,胡振湘、劉良廷、周佩珞、熊兆偉,市政協秘書長成秋興,市委副秘書長吉朝發,市政府副秘書長董湘瑞,市醫保局局長陳智勇,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副書記趙文著,知名書畫家許仁龍,楊靜,許服民,羅劍波,譚鼎石,市中心醫院領導夏紅、王錫榜、羅敏、劉燦英、唐新橋等出席活動。
  • 單日票房紀錄刷新,民族情懷VS民族情懷,《奪冠》不只是靠煽情
    在大國形式下,觀影人們在電影院巨幕前油然而生的民族情懷,是改變了新冠疫情的關鍵,也是真正的影視行業的「救市」關鍵。所以當《奪冠》上映首日宣布破了《八佰》創下的單日票房紀錄的時候,我們可以從容的說一句:毫不意外。
  • 「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開展
    2020年8月5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既是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也是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的又一重要展覽。
  • 湖南湘潭市中心醫院紀念建院120周年書畫作品展開展
    湖南江濱機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金銘,市政協副主席曾建平,胡振湘、劉良廷、周佩珞、熊兆偉,市政協秘書長成秋興,市委副秘書長吉朝發,市政府副秘書長董湘瑞,市醫保局局長陳智勇,市衛生健康委黨委副書記趙文著,知名書畫家許仁龍,楊靜,許服民,羅劍波,譚鼎石,市中心醫院領導夏紅、王錫榜、羅敏、劉燦英、唐新橋等出席活動。據了解,湘潭市中心醫院建立於1900年。
  • 務必唱響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
    電影《八佰》正是從人性出發,既描繪了投身戰爭中英勇無畏的戰士,也刻畫了怕死畏戰的普通人,凝結著偉大的民族大義與家國情懷。這是一種久違的家國情懷和抗爭意識,凝聚了中國軍民齊心抵抗外辱的共同情緒,無不令現場的觀影群眾慷慨激昂。近些天來,《八佰》兩極化的評論,讓人大跌眼鏡。但是我們也看到,更多的評論是正能量的,是站在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角度出發的。
  • 《葉問1-4》:武者的民族情懷是呼醒世人覺悟的一劑良藥
    不料卻意外捲入了一場美國軍方力量和華人武館之間的紛爭,帶有民族歧視的美國軍官與葉問之間展開一場終極之戰,葉問不僅為永春正名,為中國武術正名,也為中國人正名。毫無疑問,葉問四部曲在拍攝手法、動作設計、故事情節上,確有雷同之處。然而這只是表象,藝術作品的終極目的是感化心靈,而葉問功夫系列作品的成功之處,我認為它從某種意義上,喚醒了世人的民族精神。
  • 《大國情懷》謳歌中國精神與中國貢獻
    中國的經驗,與中國的精神,已載滿機倉越洋過海……」這是《大國情懷》的歌詞。該歌曲由知名詞作家李玉龍作詞;香港著名作曲家張家誠作曲;知名演員、歌手張偉明演唱。酷狗音樂、QQ音樂等音樂平臺上線。參演電影有《花季少女》、《義戰》,執導的電影有《一念之間》,代表歌曲《不懂愛》、《大國情懷》等。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億萬中華兒女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堅韌不拔、頑強奮戰,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抗疫加油。歌曲《大國情懷》告訴世界一個真相:不是「中國病毒」而是「中國幫助」;不是「中國傳染」而是「中國貢獻」。
  • 大國崛起的密碼,《為什麼是中國》解讀強大身後的民族自信
    大國工匠們創造了數不勝數讓全世界驚訝的奇蹟。面對從建國之後物資匱乏的時代,到現如今的大國形態,不禁讓人疑問,究竟是什麼讓中國在發展中獲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這一切要從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過程中去尋找,在一代代為中國崛起而奮鬥的人當中去尋找。從歷史上來看,中華民族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在於內部力量的整合凝聚,而不是靠外部勢力的幫助。
  • 萬裡長城永不倒
    該劇生動地描繪了清末著名武術家霍元甲富有傳奇的色彩的一生,特別是他以民族大義為重,致力於中華武術界的團結,在民族危亡、列強入侵的時代,他縱橫大江南北,以自己高超的武藝屢次戰勝外國武師、力士,為民爭氣、為國雪恥,大大激發了中華兒女的民族自信心和愛國主義熱情
  • 「童心繪愛」慶六一主題繪畫展開幕啦~
    「童心繪愛」慶六一主題繪畫展開幕啦~ 2020-06-01 0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新版《大俠霍元甲》,聽到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旋律時的感慨
    不錯,這就是我們熟悉的黃元申版《大俠霍元甲》的主題曲《萬裡長城永不倒》。隨著「睜開眼吧,小心看吧」的歌唱,劇中英氣逼人的霍元甲開始在每一集的片頭打出迷蹤拳亮相。歌曲旋律優美激昂,填詞不僅很好地與曲子融為一體,而且很好地與劇情結合起來,更重要的是《萬裡長城永不倒》很好地激勵了國人,真是一首很有凝聚力的愛國歌曲。歌曲填詞內容寫道:歷來強盜要侵略中華,最終必定有去無回送掉性命。
  • 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小學生觀後感作文:不負大國情懷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焦點新聞>正文紀念志願軍抗美援朝70周年小學生觀後感作文:不負大國情懷 2020-10-27 10:23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大俠霍元甲》片頭曲不輸《萬裡長城永不倒》,於毅演唱的超燃!
    關於這部劇的劇情和演員的演技,小編在這裡就不多提了, 因為看了很多類似的文章了,想必各位朋友早已經看膩了評論,因為畢竟是一部翻拍劇,不管是演員的演技,還是編劇塑造故事的能力都難免會和舊版拿來做一番比較,其實小編認為一部電視劇無所謂好壞,也不存在演員是否尬演的問題,能夠讓你產生共鳴,有深深地代入感,讓你看著過癮的就是一部好劇,這部新版的《大俠霍元甲》小編反正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人物有血有肉,家國情懷更強烈
  • 《大俠霍元甲》片頭曲不輸《萬裡長城永不倒》,於毅演唱的超燃
    關於這部劇的劇情和演員的演技,小編在這裡就不多提了, 因為看了很多類似的文章了,想必各位朋友早已經看膩了評論,因為畢竟是一部翻拍劇,不管是演員的演技,還是編劇塑造故事的能力都難免會和舊版拿來做一番比較,其實小編認為一部電視劇無所謂好壞,也不存在演員是否尬演的問題,能夠讓你產生共鳴,有深深地代入感,讓你看著過癮的就是一部好劇,這部新版的《大俠霍元甲》小編反正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人物有血有肉,家國情懷更強烈
  • 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國內最大規模浮世繪藝術大展登陸...
    他提到的三位大師——喜多川歌麿、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是浮世繪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稱為「浮世繪三傑」。  今天,他們的作品齊聚外灘壹號,亮相「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這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規模、最全的浮世繪藝術大展,140餘幅經典原作基本涵蓋各個時期的名家名作,系統梳理了浮世繪的發展脈絡。
  • 萬裡長城|中國人的驕傲The Great Wall
    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它是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它是中國民族的象徵。萬裡長城以其奔騰起伏的身影點綴著中華大地的錦繡河山。地理位置:長城是中國古代為防禦北方民族侵擾而修建的一項浩大軍事工程。它位於中國北部,東起河北省渤海灣的山海關,西至甘肅省的嘉峪關,橫穿河北、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7個省、市、自治區。中國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總長度21196.18千米,也被稱作「萬裡長城」。
  • 「妙筆童心 繪夢楊浦」 2020年楊浦區學生暑期書畫作品展
    「妙筆童心 繪夢楊浦」 2020年楊浦區學生暑期書畫作品展 2020-08-11 09: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戰狼》到《八佰》,電影行業能否延續大國崛起的愛國情懷?
    除了向死而生的家國情懷,更多的是戳中淚點、讓人共情至深的感人時刻。 同時,《八佰》也喚起人們緬懷過去,找回淡忘的民族認知。 有學者做過統計,到 1919 年底,《 申報 》上出現「中華民族」這個詞的概率,平均每年不到 4 次;而到了七七事變後的1938年,這個詞一下漲到一年 183條, 1939年達到37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