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現在的小朋友,動不動就是蒼老師蒼老師的。我們這代人血氣方剛的年代,沒有蒼老師,什麼老師也沒有,電影裡有幾個接吻的鏡頭就蠻刺激了。蒼老師的生日是1983年11月11日,中國人的購物狂歡節,「雙十一」。在日本,11月11日叫「Pocky」節,也就是光棍節。蒼老師在這一天出生,似乎老天註定要讓她承擔一定的使命:給光棍們帶來愉悅。她做到了嗎?一定程度上,應該是做到了吧。
今年11月11日蒼老師發的新浪微博
蒼老師的表演,是「壓箱底」級別的,一般只能一兩個人關起門來悄悄看,傳播的介質是錄像帶。我們年輕時,港臺文化大行其道,我們看到的表演是李麗珍、葉玉卿、翁虹、邱淑貞、任達華、徐錦江、曹查理、吳啟華……這些演員的表演,出現在一種叫「三級片」的藝術類型中,雖然不是老少鹹宜,但上得大銀幕,或搞笑,或驚悚,或情色,或恐怖……在那個年代,有一位藝人顯得特別突出:葉子楣。
葉子楣在電影中的表演
第一次看到葉子楣,是在胡慧中、馮淬帆主演的《霸王花》系列中,當時葉子楣初出茅廬,卻已有巨星風範,一舉手一投足,滿滿的昂揚。查了資料,葉子楣六十年代出生,八十年代二十來歲步入影壇,到九十年代淡出江湖,還不到三十歲。她在演藝圈的活躍期不到十年。但就是這十年光景,三十來部影片,「葉子楣」把自己的名字演成了一種象徵,一種個「盡皆過火、盡皆癲狂」年代的標誌性人物。在我看來,與其說葉子楣是豔星,倒不如說她是個諧星。因為她的形象太鮮明了,只要她出現,就一定是突出上圍,而且是誇張到極點的那種。但她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即「只脫不露」。後來她曾為「胸器」投買保險,更是讓自己的形象定格。在那個壓抑的年代,葉子楣不是「宅男」幻想的對象,她是一個符號,一個誇張到一定程度的符號。
葉子楣演唱《堆積情感》
港臺藝人「演而優則歌」的很多,影帝影后如周潤發、梁朝偉、張曼玉、張栢芝……都曾經出過唱片。葉子楣的同行葉玉卿、翁虹等都唱過不少歌,這個以後有機會慢慢談。葉子楣1992年在臺灣出過一張唱片,名字就叫:《十分坦白》,副標題:真情,沒有尺度限制。唱片由EMI百代發行,請來齊秦作為製作人,應該算是大製作。但葉子楣的演唱才華不要說和專業歌手,即使和葉玉卿比,都有差距,這張國語專輯市場反應平平,後來她也沒再出唱片。
葉子楣《十分坦白》
《十分坦白》中的十首歌,幾乎沒有傳唱度。如果以挑剔的眼光來看,葉子楣的歌聲也是很普通的,聲線普通,嗓音普通,節奏感也普通。這張唱片只能算是一次失敗的嘗試。但如今回頭再聽,有些歌還是有些意思的,比如這首:《誰都有一段過去》。
「你的過去,有人提起,不像現在的你……我的過去,也不美麗,沒有什麼不能向你細說從頭……」簡單的旋律,簡單的演繹。當年聽到這樣的歌,完全沒有任何感覺。如今二十幾年過去了,葉子楣已經成為一代人遙遠的過去。回頭再聽,竟對這位沒有唱出道的歌手、對這張沒有賣出幾張的唱片刮目相看起來。一個可以坦率承認自己「我的過去也不美麗」的人是可愛的。她只是把自己體態特徵進行了一定的誇張,和比她小十幾二十歲的蒼老師相比,她太保守也太矜持。她只是用自己拙劣的表演映照出世人的可笑,用自己的身體告訴人們:世界上任何東西,但凡到了誇張的地步,就會顯得很好笑。
最近我還寫了
夢蝶
魯迅不穿棉毛褲,你呢?
為一個沒名沒姓的12月3日留幾個字
我好恨吶……
街坊消失的速度比人的思緒更快
同心路上同濟裡
九十年代的虹口
豬肉一斤多少錢?
高陽路的新與舊
黃凱芹,生日快樂!
常州人瞿秋白寫的上海說唱和他住過的南市紫霞路
「陰」與「火」
「麵包西施」與漕寶路軼事
大劇院裡的雷射筆
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老周望野眼」
感謝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