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怪你》的角度看《浪姐》:為什麼你越討厭的人,越能留到最後

2020-12-22 蘊靈心理

今天《浪姐》第二次公演的淘汰名單出來了,並且在第一時間衝上了熱搜。

很多人為沈夢辰鳴不平,也覺得有實力的丁當不應該就這麼離開。

但是芒果超媒近日來暴漲的市值已經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沒有話題與爭議的綜藝是沒有價值的,而要創造話題,就必須在節目當中充分地製造矛盾。

就像《怪你過分美麗》這部劇裡於江對流量藝人林湘說的那句話「一個明星半年沒有話題,就等於自殺」一樣,如果站在資本角度來看待《浪姐》的淘汰名單,我們就不難發現一個真相:

真正對所有人都好的結果,並不一定是「公平」的,相反,如果離開能夠製造話題,引發觀眾的不滿和討論,那麼對於藝人和節目來說,也許才是雙贏的選擇。

1、丁當們的離開,是流量自然選擇的結果

如果仔細推敲《浪姐》邀請的30位姐姐的名單,我們就不難發現,在選擇參賽藝人的時候,節目組是頗費了一番心思的。

其中既有張雨綺、寧靜、黃聖依、伊能靜這樣自帶流量,能保證節目看點和爭議度的女明星,也有像海陸這樣雖然不紅、但卻能夠因為「被無視」以及情商低而為節目組帶一次熱搜的女藝人。

除此之外,還有因為搶位風波而被指責人設崩塌的王麗坤、因為「唱得太好」而被打了低分的丁當、因為好勝心太強與佛系隊員發生摩擦的藍盈瑩、因為「人狠話不多」而被贊的吳昕。

就連阿朵這樣話題度較低的女明星,也能在離開的時候,因為經紀人的「抱不平」而吸引大眾的目光。

這樣一一細數,我們就不難發現,《浪姐》之所以能爆火,就是因為充分利用了每一位姐姐身上的爭議點,如果本人不紅,那麼就充分利用節目組當中的人際交往衝突、團隊磨合衝突來製造話題。

而節目層層淘汰的過程,其實也是在熱度和實力之間不斷平衡的過程。

這樣來看,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海陸、王智、朱婧汐、陳松伶、許飛、劉芸幾個人會在第一次公演後就被淘汰了,因為從話題貢獻能力來看,她們都是比較弱的。

而丁當、鍾麗緹、阿朵緊隨其後被淘汰,也符合了這個流量自然選擇的定律。

無法吸引觀眾的注意、無法為節目增加關注度,那麼她們的商業價值自然也就比較低,此時節目組將她們淘汰,其實也是在「聚力」,讓那些更有話題度、更有看點的姐姐們,繼續碰撞出更多的火花,為這檔節目增值。

2、用沈夢辰的淘汰,來為節目製造反差和懸念

繼續沿著《怪你過分美麗》這部劇提供的資本角度來看《浪姐》,我們不難發現,「淘汰」這件事,其實就是一把製造話題的利器。

「淘汰誰?在什麼時候淘汰才最有價值?」應該是《浪姐》節目組製作人一直挖空心思思考的問題。

甚至連通過小道消息途徑流出的淘汰名單,也有可能是節目組為熱搜而埋下的伏筆。

這樣一來,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表現出色的沈夢辰會突然爆冷出局了。

因為如果按照「公平」的原則,淘汰表現不好的女明星,那麼節目組很有可能會贏得口碑,但同時也會輸了熱度。

相反的,在沈夢辰這一組表演的《Manta》成了很多人心中的「本場最佳」,並且還得到了杜華等人的肯定時,突然來一個劇情反轉,讓沈夢辰淘汰出局,那麼此時的沈夢辰,就會成為很多觀眾心裡的「意難平」,這樣一來,節目組也就能夠為後期的踢館賽做好鋪墊了。

3、為什麼你越討厭的人,越能留到最後?

有人評價《浪姐》這檔節目,是——一集一個「全網黑」。

「全網黑」這件事雖然對藝人來說有好有壞,但對於節目組來說,卻是不可多得的爆點。

比如說第一期因為讓位事件而被黑的王麗坤、因為公主病而被罵上熱搜的黃聖依;第二期因為野心太強而惹哭吳昕的藍盈瑩;因為拉踩梅豔芳和隊友而被罵的伊能靜等等。

這幾位姐姐們身上雖然有很多讓大眾無法接受甚至討厭的點,但她們卻能夠在一次又一次的角逐當中成為贏家。

這是因為負面新聞的傳播效應,要遠遠超過正面新聞。

而一個節目和藝人如果全是好評,沒有任何可以被吐槽的點,那麼基本上只能一直持續不溫不火的宿命。

這就像我們平常看劇的時候,都巴不得反派能夠快點下線一樣,但如果反派真的下線了,男女主人公從此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了一起,這劇還會有人看嗎?

有時候我們常常忽視了,那些被我們忽視的反派,其實正是我們把一部劇追到最後的理由。

就像現在《浪姐》裡面爭議最多的伊能靜、黃聖依、藍盈瑩等人一樣,她們不也是我們把浪姐一直追下去的理由嗎?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你越討厭的人,就越是能留到最後」這個問題了。

結束語:

《怪你過分美麗》裡於江的資本視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解讀《浪姐》的新角度,也許這個角度不盡然正確,但是從這個角度出發,卻能理解很多我們原來理解不了的現象,比如說:

為什麼你越討厭的人,越能留到最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你越討厭她們,她們就越不被淘汰?
    ,如果站在資本角度來看待《浪姐》的淘汰名單,我們就不難發現一個真相:真正對所有人都好的結果,並不一定是「公平」的,相反,如果離開能夠製造話題,引發觀眾的不滿和討論,那麼對於藝人和節目來說,也許才是雙贏的選擇。
  • 為什麼你越優秀,越容易被人討厭?看完這3點原因後,你就明白了
    你身邊的圈子是什麼樣的人,你大概就是這樣的人,因此,大部分人在選擇同伴時,都喜歡與自己同層次、同品味、三觀一致的人結伴而行,目的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無奈的是,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卻出現這樣的現象:當你慢慢超越了圈子裡的人時,他們並不是想變得更好而努力往上向你靠攏,而是開始慢慢三五成群地排擠你、遠離你、甚至會詆毀你。
  • 【來吐槽吧】為什麼《火影》後期讓人越看越沉重?岸本的腦迴路看不懂
    最近阿東和朋友聊天聊到火影,朋友感慨最近重溫一遍火影,雖然結局還是圓滿的,但是越看到後面越覺得心情沉重,也不知道為什麼。
  • 人越長大越要明白,能陪你到最後的人,只有你自己
    妻子要離婚時對徐伊萬說:「你為什麼要鍥而不捨地改造我呢?都這麼多年了,你難道還沒有意識到我不是你想像的那個人嗎?」,同樣的話,徐伊萬也說給了母親聽,因為他實在是受不了母親的掌控。很多家庭裡,父母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孩子,操心孩子,不管是寵溺還是操控,都不是健康的親子關係。
  • 為什麼恐怖片越恐怖你越想看?是刺激嗎?
    恐怖故事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但其實這些人並不是全什麼都不害怕才去看恐怖片。恰恰相反,很多人看了恐怖片感到很害怕,但就是控制不住地想看。那麼為什麼恐怖片越恐怖,你卻越想看呢?在我們知道恐怖片中的故事情節是假的時候,我們在看完後會感嘆一句:「這幸好不是真的」,也就是看完後的如釋重負。因此,人們在安全機制下受到的驚嚇,實際上可解讀為是一種興奮的表現。說了那麼多,估計有小夥伴還是不明白為什麼愛看恐怖片的人越恐怖越想看呢?原因很簡單,那是因為刺激,因為快樂。
  • 《三十而已》顧佳越看越讓人討厭
    近乎是所有女人都想到達的高點,漂亮、智慧、能力、分寸感,無所不能,配得上用一切美好的詞語來形容她,簡直是新時代女性的典範。在越往後看,就會越覺得沒勁,想棄劇,看不下去了。現實中真有這樣的女人嗎?曾經在文章裡寫道,兩個人談戀愛,如果因為對方太過優秀,讓你長期感到很有壓力,那麼這種愛註定是不對等的,這種不對等愛,即使最後走到一起,也會讓人很累。這種不對等,讓人感到累的愛不要也罷。都說林有有是心機女,這樣說也不過分。
  • 從《王牌》到《浪姐》,有代表作的許飛,因什麼讓你討厭?
    似乎從《王牌對王牌》和尚雯婕開撕的事件之後,大多數人都開始討厭許飛。說她情商低、不考慮別人感受、為了火不擇手段。在看到《乘風破浪的姐姐》裡面安靜、不溫不火的許飛時,又問:「你怎麼不懟人了?」許飛真的那麼令人討厭嗎?
  • 電視劇中越往後看越讓人反感的這些角色,你討厭的是哪一位?
    每一部電視劇都有討人喜愛的角色,不過也有讓人反感的角色,有些角色越到後期越讓人著迷,而有些角色越到後期越讓人反感。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往日裡觀看的那些電視劇,越往後看越讓人反感的角色吧。《宮心計》裡的劉三好,她這個人設就很接近於聖母瑪利亞了,姚金鈴有這樣一個「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好閨蜜也是壓力山大,有這樣一個「活雷鋒」的閨蜜,顯得自己非常的陰暗狠毒,估計很多人都會受不了
  • 《浪姐》臨近總決賽:殊不知,她才是那個笑到最後的人
    在我看來,在眾多姐姐中,雖然張萌已經被淘汰,且沒有被復活,但她卻是笑到最後的那個人。為什麼這麼說呢?我認為有以下3點原因:1、從初衷來講,張萌坦言,她想認識更多人,為以後拍戲做人脈積累外界很多人都猜測,眾多姐姐之所以來參加這個節目,就是想趁此機會,翻紅。畢竟娛樂圈的競爭異常激烈,類似浪姐這樣的機會,對於30+的姐姐們來說,很難得。但張萌為什麼來參加浪姐這個節目,在開播時,全國人民就都知道了。
  • 《九州天空城2》:像雲沐陽這樣的男人為什麼越看越討厭!
    ,而且英氣,加上性格善良,給人感覺很暖。但是越往後看,四斤對雲沐陽就越不喜歡。為什麼呢?那就是因為雲沐陽這個形象太像現代所謂的「中央空調」,對誰都很暖那種中央空調。對所有人暖不叫暖,只對一個人暖才是真的暖。剛開始,基於雲沐陽和杜纖音顏值,倒也不是特別討厭,畢竟顏值即正義。
  • 張雨綺小姐姐真的是越看越美,80歲之約準了準了,粉你到80+
    張雨綺小姐姐真的是越看越美,80歲之約準了準了,粉你到80+張雨綺小姐姐真的是越看越美,80歲之約準了準了,粉你到80+張雨綺小姐姐真的是越看越美,80歲之約準了準了,粉你到80+張雨綺小姐姐真的是越看越美,80歲之約準了準了,粉你到80+張雨綺小姐姐真的是越看越美,80歲之約準了準了
  • 冷靜下來,用這部小眾電影,解讀「浪姐」背後的運作玄機
    再來對比著看「浪姐」。節目越到尾聲,氣氛越沒什麼可調節的,規則姐姐們都懂了;話題點也不再重要,觀眾群體已經形成了。所以,最後成團的,除了自己都一臉懵逼、沒做任何準備的黃齡、鬱可唯,其他幾位均來自技術擔當和人氣擔當。
  • 乘風破浪的藍盈瑩:從首場第一到決賽墊底,為什麼越努力越失敗?
    不過隨著節目的進行,藍盈瑩就像一隻高開低走的股票,比任何人都努力的她,無論是訓練時長,還是現場表現,從來不輸任何人,雖然憑藉這檔節目她也小火了一把,很多朋友認為她敗給了運氣,就是沒有觀眾緣,但有句話說得好,百因必有果,你會發現這種越努力越失敗的現象,不僅是綜藝,還有職場、商場、考試等等場景,都會出現這種現象,也許你也經歷過,這種結局總會讓自己崩潰到懷疑人生,為什麼會這樣呢?
  • 為什麼越迷人的越危險,為什麼愛會讓人變殘缺?
    作者|霹靂嬌娃不矯情某短視頻平臺捧紅了許多冷門歌曲,從當初的不聞不知變成了如今的廣為天下知,其中有一首歌,在短暫的15秒內讓男女老少都朗朗上口:為什麼越迷人的越危險,為什麼愛會讓人變殘缺?So,霹靂姐想問:你的愛真的變殘缺了嗎?你遇到的迷人都是危險嗎?1.殘不殘缺還是取決於個人內心情感總有些人覺得自己「愛」得不該,正如同,「愛了」覺得虧了;「不愛」又眼紅他人,我暫且不想管你值不值得,我想稱呼你為「矯情怪」。這個世界的愛有太多方式了,有愛得死去活來的,有愛得不聞不問的,你算哪一種呢?
  • 看浪姐,誰認真誰輸
    看浪姐,誰認真誰輸文|三九作者簡介:愛看電影,日常搬磚,梅雪風老師的小粉絲。對於《浪姐》來說,紅的姐姐也好,黑紅的姐姐也罷,能上熱搜的,就是好姐姐。一個小作精虞書欣都能帶火《青春有你2》,還愁一身是戲的女明星們沒人看?《浪姐》能這麼理直氣壯地以姐姐們的撕X大戲作為賣點,就是拿捏準了觀眾們看好戲的惡趣味。
  • 為什麼《浪姐》裡的藍盈瑩越努力,越沒有觀眾緣?
    單看她的面孔,很難撐起野心二字,所以微博熱議討論的是好勝心,氣場配不上flag。好的影視作品就能讓觀眾記住你、喜歡你。有好的作品支撐,人設其實沒麼重要,因為那麼多人關注你,觀眾、記者、路人都會不自覺地想要給你貼標籤、立人設,你躲都躲不掉。能撐起野心二字,又有作品傍身的人物,請參考章子怡。
  • 綜藝「頂流」浪姐為什麼沒能做到更好?
    但問題是,你不太能從正式節目裡看到導演組的「意識」:究竟為什麼要做這個節目?設定這樣的情境,想要挖掘的是什麼東西?總導演吳夢知在第一期的文案裡用「三十而勵」「三十而立」「三十而驪」點明了30+的意義,但另一條線——成團與選團,一直沒被說清。
  • 不看完整節目,光看《浪姐》的網評的我,都看到了什麼?
    有人會問說:「那你自己不先看一次,光聽別人說,如何做評斷哪個是對的呢?」首先,很多情況其實不是對或錯的問題,不同角度就有不同的對錯定義,我更多是站在欣賞的角度,如同看一幅畫,不同心情、不同時間、不同閱歷,就可能看出不同的意義。
  • 《浪姐》:伊能靜是小媽,寧靜被罵大哥,節目到最後還要翻車?
    顧名思義,給人以媽媽的感覺,似長輩一樣的悉心教導,無時無刻的感性和關愛。從字面上來看,這應該是個誇人的詞語,但到了噴子們口中,便是止不住的嘲諷意味,為伊能靜冠上這樣的名頭,也跟她節目中的表現密不可分。一開始,所有觀眾還是為伊能靜的媽媽式關愛打CALL的,但節目越到後面就有點翻車了。
  • 為什麼你越努力越沒錢?有錢人根本不用努力!真相讓人難過
    有錢的人不是最努力的」做題目,其實正是要說的兩個問題,一個是越辛苦努力的人越沒錢花,一個是有錢人不是最努力的,甚至不用努力。為什麼這麼說,分兩個部分一一道來。首先第一個問題,越努力的人反而沒錢花?先聲明一下,我不是要否認努力,該努力還是要努力的。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份發布過一份報告,它是這樣劃分收入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