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韓劇以《Kill me Heal me》的七重人格分裂極致開場,這劇又叫「論如何逼死其他男主」——讓後面的小夥伴們還能怎麼癲狂地玩耍?
註定了這是一個不走尋常路,以各種奇葩大亂鬥的名義談戀愛的韓劇的一年:
人格分裂談戀愛、吸血鬼談戀愛、黑幫醫生談戀愛、雙胞胎換身談戀愛、鬼附身談戀愛,醜女談戀愛,一邊減肥一邊戀愛,一邊懷舊一邊戀愛……
不談戀愛是不行的,因為韓劇可是女生的A片啊,它的第一功能就是負責輸出少女心。
這是一個重口味的時代,主角沒點毛病或者特異功能什麼的,都不好意思談戀愛了。
這是一個著急的時代,戀愛談的太慢,顯然是會被嫌棄的。
所謂韓劇第八集定律,即第八集男女主一定會發生第一次接吻,在今年也被打破,主角們前四集之內就已經親上了。
這是一個「只給你一分鐘打動我」的時代,造成不少開局口碑不錯的韓劇,追到了結尾,讓觀眾很尷尬:「What the fuck?就醬?」
比如吸血鬼醫生《Blood》和雙胞胎換身《學校2015》。
可喜可賀的是,00後高顏值的韓國童星們都不負眾望地開始談戀愛了,撒花。《擁日之月》少年幫幾乎全員上線,南柱赫、陸星材、金所炫、金裕貞、呂珍九、金賽綸……
青春的肉體承包了今年韓劇的半壁屏幕。
這種情況下,35歲的金素妍依舊堅強地「陷入純情」,也是滿拼的。
還是金喜善、崔智友、李東健識趣,乖乖接受了「憤怒媽媽」、「super爸爸」的角色成長。
雖然金喜善依舊在劇中硬拗出了18歲造型,崔智友代表了仍心有不甘的家庭主婦要重過一次20歲人生。
呃,只能說,保養得有多好,夢想就能有多大。
傳統電視臺裡,MBC和KBS今年表現更年輕化趨勢,針對年輕觀眾群,操作了一波諸如《Kill me Heal me》、《她很漂亮》《學校2015》、《製作人》的熱劇。
當然,這裡說的「熱」,除了韓國收視率,更多是參考國內韓劇粉的喜好,就像《朝5晚9》在日本本地的收視率並沒有它在國內被捧的那麼誇張一樣。
有線電視臺已經陸續在形成自己的獨立出品風格,不僅僅只有已經擁有大量「腦殘粉」的tvN——只要是tvN的劇就是品質保證。
OCN也值得關注,它的出品定位是做硬漢劇。從前兩年的《特殊案件專案組TEN》、《壞傢伙》開始,到《特殊失蹤專案組M》、《看見鬼的刑警處容》,部部懸疑,打鬥戲滿滿;好不容易出了部《我的美麗新娘》也要強調是「動作愛情劇」。
此外還有JTBC,首部災難題材劇《D-day》相當美劇範,而反非法裁員話題的《錐子》,簡直就是韓國版《半澤直樹》。
不只是我們拍網劇,韓劇今年網絡劇也是井噴。
韓國網絡劇賣相上幾乎和電視劇沒有差別,只是時長短段子碎而已,大多10分鐘一集,也有一兩分鐘的手機劇,通常會有一兩個明星咖主演或客串,翻拍漫畫IP的居多。
今年最紅的網劇,毫無疑問就是年初的《我的鄰居是EXO》,和年底的日韓合拍網劇《Secret Message》,男女主演可是BIGBANG的崔勝鉉和上野樹裡啊。2015年初一道限外令,海外劇不能在國內同步播出,無論對視頻網站還是韓劇粉來說,都是一個大打擊。
這件事告訴我們,掌握一門外語很重要。
甚至連韓劇本身都受到了影響,為了能在中國播出,他們居然都願意不邊拍邊播了,拍完成片再播,比如李英愛的回歸之作《師任堂,the Herstory》和備受關注的宋慧喬、宋鍾基的《太陽的後裔》,都只能期待2016檔。
OK,終於到大家期待已久的推薦環節了。
「地球上看劇最多的周二」,吐血選出30部今年最應該看的韓劇。
小夥伴們趕緊收藏起來,有空慢慢補檔,今年過年再也不用擔心劇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