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若僅作為提供網絡存儲空間的服務商,其用戶上傳了侵權視頻,平臺應按要求進行刪除等,但如果平臺對其進行推介等,那說明平臺明知,構成共同侵權
影院無疑迎來了復業以來的「救市」之作,截至8月31日21時,《八佰》票房已經突破20億元大關。
伴隨電影的火爆,《八佰》也沒能逃脫盜版問題的侵擾。儘管其出品方華誼兄弟透露,在電影上映期間,有50人的團隊與優酷、YouTube聯合起來,「幾十個人24小時不間斷地查盜版」,但盜版依舊猖獗。
早在點映期間,在網上就出現了《八佰》的「槍版」資源,而8月21日上映後不久,高清版資源也開始在網絡上傳播叫賣,電影上映至今,也被曝多起盜錄事件。
視頻平臺、網盤、BT網絡、社交網絡……影視劇盜版傳播渠道愈發多樣化,與此同時,國家對於影視侵權問題的打擊也在加劇,遊走在邊緣的資源網站、字幕組等又該如何守好法律紅線?
對於國內的動漫迷來說,「白嫖」的平臺又少了兩個,D站(嘀哩嘀哩)、第一彈相繼栽了跟頭。
7月10日,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侵犯著作權罪對D站創始人溫某某及其僱傭的3名員工批准逮捕。2015年至2019年間,溫某某購入www.dilidili.com,後在未經權利人許可的情況下,僱傭鄭某某、林某從其他動漫網站拷貝動漫資源至D站進行免費播放並提供下載,黃某則通過在D站上廣告招商牟取不法利益。截至案發,D站播放侵權動漫作品兩百餘部。
一個月後,據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網發布的消息,第一彈也步其後塵,負責人在內的22名員工被批准逮捕,其中16人涉嫌侵犯著作權罪,其餘6人涉嫌侵犯著作權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
自2019年開始,在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的情況下,第一彈APP擅自上傳大量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影視劇集,從中收取會員充值費及廣告費用,發布侵權視頻兩萬餘集,收取會員費992萬餘元,收取廣告費2426萬餘元,合計非法獲利3418萬餘元。
儘管不如B站、A站名聲大,但對於資深二次元粉來說,D站和第一彈都不會陌生。D站從2013年的無名小站發展至今,雖然因名字等相似性被指「碰瓷」B站,但不少曾被A站、B站下架的動漫資源在D站上卻都能找到;而2014年誕生曾一度提出「趕A超B」的第一彈作為ACG老牌社區,從2017年B站嚴打後,不少字幕組紛紛轉戰第一彈,第一彈也隨之轉型「追海外劇第一站」,其後甚至將字幕組免費上傳的資源「搬走」進行收費。
法治周末記者通過第三方企業信息查詢平臺天眼查搜索發現,自2019年以來,D站所屬的福州市嘀哩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彈所屬上海斯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都分別至少有兩起因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而被他人起訴。
儘管D站、第一彈看似所屬正規公司,也具有一定知名度,但未經授權進行影視資源分享,其實質上與泛濫的影視盜版資源網站並無不同。
2019年年初,國內「BT」第一站BT天堂站長袁某因侵犯著作權獲刑三年、被罰80萬元;同年三月,老牌資源網站胖鳥電影也因版權問題被關停,其站長亦被拘留。但如今記者在多家搜索平臺輸入「影視網」「影視在線觀看」等關鍵字,仍充斥著大量的盜版網站。
「沒有經過著作權人授權,網站或平臺自己搜集整合資源進行上傳,毫無疑問侵權。」河南德晟律師事務所主任向澤文介紹,此外,平臺若僅作為提供網絡存儲空間的服務商,其用戶上傳了侵權視頻,平臺應按要求進行刪除等,但如果平臺對其進行推介等,那說明平臺明知構成共同侵權,「若涉及牟利,到達一定程度的話,可能構成侵犯智慧財產權罪,需承擔刑事責任」。
除了平臺自身,對於不少視頻網站而言,用戶上傳的影視剪輯音頻、視頻及圖解等造成的侵權問題,也不容忽視。
2017年,以「×分鐘帶你看完電影」走紅的網紅博主谷阿莫,遭迪士尼等5家電影公司控告侵權,引發對於影視劇二次剪輯創作的法律爭議。而近日,法院相繼宣判的「圖解電影」和「聽電影」侵權案,無疑為影視解說侵權與合理使用劃定了邊界。
因用戶在B站私自上傳了《我不是藥神》電影的全片音頻,網站運營方上海寬娛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被優酷訴至法院。2020年6月,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認為B站構成幫助侵權,應賠償優酷6.5萬元。
法院審理認為,著作權法保護的是獨創性的表達,只要使用了作品具有獨創性表達的部分,均在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的控制範圍之內。涉案音頻系電影作品的完整伴音,該伴音是電影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包含了導演、錄音、剪輯等多環節創作活動的成果,屬於電影獨創性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訴行為構成了對電影作品「伴音+畫面」這一傳統傳播形式的實質性替代,且未經許可使用完整伴音,必然會對相關電影的利益造成實質性損害。
此外,用戶上傳時間在涉案電影經院線上映後還未正式登陸優酷網之前,正值涉案電影的熱播期,根據行業慣例和一般認知,權利人一般也不會允許個人用戶將其作品上傳分享到網絡上,供公眾在線播放觀看。寬娛公司應明知涉案音頻為未經許可提供,且應當能知曉該音頻在其網站傳播,卻未盡相應注意義務,構成幫助侵權。
2020年7月,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結一起關於《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的「圖解電影」信息網絡傳播權案件,維持一審判決,判蜀黍科技公司賠償優酷經濟損失3萬元,這也是全國首例「圖解電影」侵權案。
蜀黍科技公司運營的「圖解電影」APP和「圖解電影」網站,為一款在線圖文電影解說平臺,通過將影視作品製作成網絡圖片集的方式,在自己的平臺上向廣大網友傳播。法院認為,涉案網絡圖片集截取了涉案劇集中的382幅畫面,系涉案劇集中具有獨創性表達的內容,能夠反映劇集的完整內容,構成提供作品的行為,且通過網絡在線方式,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時間和地點獲得涉案圖片集,已侵犯優酷對於上述兩部劇集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用戶上傳影視作品完整的音頻,毫無疑問構成侵權。但若是上傳圖解或剪輯視頻的話,則要視情況而言。」向澤文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如果圖解或剪輯內容到達一定程度,破壞了作品完整性或歪曲了作品的話,就可能涉及侵犯作品的完整權及改編權,平臺應要求用戶進行刪除等。
對於熱衷海外影視劇的觀眾來說,想要同步追劇,等不及視頻平臺買下版權引進,或不被「閹割」的完整版,通過各大影視字幕組尋找並下載或觀看影視作品,已成為慣用的手段之一。
「民間字幕組早期都是愛好者『為愛發電』,並不盈利,直接從海外或相關網站扒片源、漫畫等,基本沒有授權。」愛看韓劇、泰劇的李淳(化名)也曾因為愛好接觸過字幕組,為了安全,不少字幕組只放外掛字幕檔,並寫上「僅供交流學習,禁止商用,請於24小時內刪除」的聲明,後來,隨著部分專精某一劇種領域的字幕組「越做越大」,「字幕組間也會比拼速度、翻譯度、便捷性,會直接分享壓制好字幕的影視劇資源等,有的甚至建立自己的資源站,也會接廣告貼片盈利」。
誕生於灰色地帶的字幕組,隨著發展部分開始爭取獲得授權進行翻譯,但基本一直陷在侵權的泥淖。
2014年11月,射手網、人人影視相繼宣布關站,人人影視2017年復出後,雖開始嘗試與正版視頻平臺合作進行商翻,但也沒有完全擺脫侵權困擾。復出後不久,人人影視PRO的IOS版就因涉版權問題被舉報下架;2019年8月,人人影視因出售3000元至25000元不等含有大量影視資源的「退役硬碟」而引發侵權爭議,後叫停出售。2019年年底,鼠繪漢化組、聖城家園等漢化字幕組相繼被查封。
對於字幕組未經授權進行「漢化」,在向澤文看來,如果個人用於學習而進行翻譯、分享,且沒有進行牟利,則不一定構成侵權;如果成熟的字幕組分享完整的帶字母影視視頻等,則還是構成侵權,若還以此牟利,達到一定金額,還可能需負刑事責任。
「其實字幕組也知道有侵權問題,但是不少觀眾確實有資源需求。」李淳坦言。
「在保護著作權人權益的同時,還要兼顧大眾的需求,可以通過影片權利人與字幕組進行官方合作,將翻譯權委託給字幕組,對成品進行收費。」向澤文建議通過這種方式來促進交流,實現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