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電影《八佰》——這才是打鬼子的真實故事

2020-11-18 騰訊網

抗日電影《八佰》泗陽華誼影業拍攝的電影,這是一部抗戰紀實電影,除了投入大量資金製作成了背景和特效外,影片自然少不了明星大腕 ,其目的都是為了渲染愛國主義情懷,讓群眾的內心達到同國軍將士相呼應的效果。

電影慣用地採用了開頭烘託式的說法,用烏鴉和屍體來說明戰爭的殘酷性。

該片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在淞滬會戰中,當國軍被打散了之後,就成了烏合之眾,對我出現了很多的逃兵,哪怕是槍決逃兵也沒有用,還是止不住隊伍的潰逃。

其實,國軍也是抗日的,很多國軍的士兵也是很有骨氣的人物。

那些無腦去醜化國軍的影視劇作品,其實,藝術手法也是低劣的,是完全不尊重歷史事實的。

這部電影包含了全民打鬼子的熱情,是不同時代的人民之間的相互呼應。

可惜,正如電影所闡述的主旨講的一樣,哪怕這一場戰鬥取得了再大的勝利,群眾的熱情總會退去,最終從群眾就會忘記這一場戰鬥。

影片的最後借國軍特使之口,表達了戰爭其實是為了政治服務,甚至就連文藝作品也是為了政治服務。

當然,戰爭和文藝作品也有為了市場和經濟服務的屬性。

可是,政治始終大於戰爭。尤其是在一國人的利益變得緊密,團結起來之後,所有的一切都服從於這個國家和他的領導核心了。

中國人打鬼子從不含糊,淞滬會戰中,一些有先見的中國軍人早就已經認識了全國地圖,認識到了上海在全國的位置的重要性,他們都誓死保衛南京,誓死捍衛中國的權益。

在影片中,中央軍的覺悟就是不一樣,讓中國的觀眾看到了有的國軍的軍官也是有信仰的人。只可惜,大部分的國軍軍官都選擇了隨大流,理想信念喪失,思想道德敗壞,在整個戰爭發生的時候,他們還顧著攫取自己的利益,最終,他們促使了國民黨徹底地從大陸脫離出去。

至於那些雜牌軍,他們根本就沒有大局觀念,因此,他們只想著保住自己的小命,他們在戰爭中的表現差強人意,雖然不可能提到扭轉戰局的作用,但是對戰局其實也起到了一定的主導作用。

在影片中,國軍的將士不斷互相提醒,自己身處絕境之中,他們很有可能就會死在那裡了,他們做好了最壞的打算,當然,除了喪氣的話以外,他們也會想各種方法來激勵士氣。

在淞滬會戰中,上海的四行倉庫的戰鬥非常激烈,在謝晉元將軍的領導下,四行倉庫足足堅守了四個晝夜。

在足足四個晝夜裡,謝晉元將軍率部消滅了敵方200多人,而己方僅僅損失了數十人,要知道在整個的上海淞滬會戰的戰場上,中國軍隊損失了30萬人,而日本軍隊僅僅損失了不到十萬人,戰損比最高的時候,甚至達到了5比1。

而在四行倉庫這一個戰損比反了過來,這吉這極大地提升了全國民眾抗日的信心,直到汪偽政府成立以前,國軍戰士大多是寧死不屈的。

在淞滬抗戰的四行倉庫的戰鬥的最終,謝晉元將軍還是得以安然無恙的從四行倉庫撤退到上海的租界。

可惜的是,英軍出爾反爾,並沒有讓謝晉元將軍率領的部隊借道滬西參加戰鬥,而是把謝晉元和他的部隊羈押關在了孤軍營裡。在軍營裡,謝晉元最終被四個貪生怕死的叛徒給刺殺了。

在日軍佔領了英法租界之後,孤軍營裡的士兵最終論為了日本人的苦力,他們並沒有能如願死在戰場上,而是死在了日軍的鞭笞之下。這些冤魂一定感到非常憋屈,早知道還不如死在當初就死在戰場上,最終卻為了日本人賣命,還討不到好處。

電影八佰可能是很多居民長久封鎖在家裡之後,第一次在電影院裡看到的新電影。因此,這部電影也創造了數十億票房的奇蹟,成為了當下最火熱的電影。

這部電影除了具備娛樂性,還更加具備教育的性質,那些愛國情懷不那麼強烈的觀眾都應該看一看這部電影,不要動不動就把愛國教育視為洗腦教育。

相關焦點

  • 《八佰》被質疑美化國軍,蹭民族主義熱度,其實抗日神劇才是元兇
    管虎執導的抗日題材電影《八佰》正在熱映中,從票房上來看,《八佰》的成績節節攀升,目前已經超過6億,顯示了抗戰題材在觀眾心中不可取代的地位。《八佰》而與此同時,《八佰》的口碑卻呈現出了兩極分化的態勢,這讓小編有些不解。
  • 抗日電影《八佰》——讓我們銘記那些抗戰中陣亡的英雄
    抗日電影《八佰》是華誼影業拍攝的電影,是一部抗戰紀實電影。除了投入大量資金製作成了背景和特效外,影片自然少不了明星大腕 。這部電影拍攝的目的是為了渲染愛國主義情懷,讓現代群眾的內心達到同國軍將士相呼應的效果,從而引起跨越時代的共鳴。
  • 電影《八佰》沒看夠?這兩部韓國抗日電影值得一看
    最近上映的《八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呢。 《八佰》這部電影大家的評價各有不同,但是不管電影本身好不好看,電影中講訴的這段歷史,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牢記但被日本傷害過的國家可不止一個,韓國就是其中之一,且多次被日本人所侵犯,這也就是大多數韓國人為什麼到現在都討厭日本人的原因。 所以在韓國,也有很多抗日的電影,有一些確實是韓國版的「抗日神劇」,但有一些確實是精品。所以小編就介紹兩部好看的韓國抗日電影,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 電影《八佰》,如願以償
    一方面,在《八佰》熱度鋪天蓋地之際,一個初二學生對它的涼薄,讓我竟像置身冬霧之中;另一方面,這也激起我親身去看一次《八佰》的念頭——自從我當初中生時看過那時候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電影,我心裡就落下了病,堅決不敢去看正兒八經地拍的抗日題材劇,因為只要正經拍,肯定是我們的人在小鬼子的淫威下慘絕人寰,我寧可不看,我寧可看那些還不算太顛狂的抗日神,多少能心中舒口氣,覺得我們其實也是那樣打過鬼子。
  • 電影《八佰》,展現了一場真實的戰爭
    電影院復工以來最火的電影非《八佰》莫屬,根據貓眼數據,《八佰》是影院復工以來首部票房破億的國產新片,是以淞滬會戰中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戰爭電影。截止至8月29號,電影總票房已突破8億。但又為了在即將召開的九國公約會議上爭取國際的支持,國民黨決定打一場「表演戰」給外國人看。而這場用人命堆出來的「表演戰」便是四行倉庫保衛戰,電影《八佰》則取材這場戰鬥。
  • 《八佰》就是部「抗日神劇」?到底什麼才是抗日神劇?
    原因是《八佰》之前因為種種問題,引起了無數的爭議。現在隨著電影的點映,可以說爭議更多了。比如這一條。於是乎,被有些人諷刺為電影是「抗日神劇」?那麼,《八佰》是不是抗日神劇呢?當唐藝昕飾演的童子軍楊慧敏渡河過來,電影這才進入了後半段,主角更換成謝晉元。
  • 過於真實!《八佰》裡的殘暴敵軍,是神劇神片裡弱雞鬼子沒法比的
    作為近期熱度最高的電影,《八佰》既有大量讚美之聲其中也不乏某些質疑的聲音先說爭議的問題,有人說電影和史實不相符,還有為當局開脫的嫌疑。其實在小編看來,本片在整體並沒有脫離史實的大框架,故事裡出現的謝晉元、陳樹生和楊惠敏等等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只是做出了一些合理的藝術化改編。還有很多人關心的孫元良,片子裡根本沒出現。
  • 電影《八佰》與其背後真實的「八百壯士」
    周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八佰》這部電影,說實話,很感動,特別是戰士排隊綁炸藥跳樓阻擊日軍和護國旗這兩段(很可惜都是影視創作),偵探君差點哭出來,整部電影看完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34;的真實歷史與電影《八佰》。
  • 看完《八佰》,不必二刷
    今晚迫不及待地,幾乎是跑步前進去影院,看了期待已久的《八佰》。相反的,是相對於淞滬會戰等慘烈戰役少有的勝利大捷,打得鬼子丟臉丟命士氣低落,打出了民族凝聚力提振了士氣,打出了中華抗日軍民的不朽功勳。而且在四天後,完成了阻擊任務的孤軍,雖然已經誓死戰鬥到底,但是因為軍令如山,不得不撤退,可那是在英軍和後備隊掩護下,在後方軍民歡呼迎接下從容完整的撤退,狠狠打了鬼子的臉,氣得松井石根暴跳如雷。
  • 推薦《八佰》《風聲》等十大抗日電影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心情更是沉痛,接下來讓小編懷著沉痛的心情為大家盤點十大經典抗日電影。1.《風聲》擁有波譎雲詭的情節,奢靡考究的布景,絢麗而懷舊的色調,漂亮炫目的攝影,以及乾脆利落行雲流水的剪輯。鮮血、殘肢、斷頭,伴隨著美到讓人難以呼吸的山川河流,都讓本片成為抗日電影中的經典力作。6.《大捷》對國軍的雜亂、內訌、退縮與分歧等有所涉及,臨時招募的士兵紀律渙散,還有的像糟蹋婦女未遂,好容易隊伍想撤退回家,突遭襲擊到全軍覆沒,都拍得很真實殘酷,《人民的名義》周梅森編寫力作,讓人敬佩!
  • 推薦《八佰》《風聲》等十大抗日電影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心情更是沉痛,接下來讓小編懷著沉痛的心情為大家盤點十大經典抗日電影。1.鮮血、殘肢、斷頭,伴隨著美到讓人難以呼吸的山川河流,都讓本片成為抗日電影中的經典力作。6.《鬼子來了》本片雖然展示和集中誇大了其愚昧、麻木、奴性的一面,反映了侵略者的殘忍和狠毒,姜文導演一反中國電影傳統的敘述和鋪墊方式,異常坦率直接,充滿力量與激情,體現了人性的複雜與多面性,黑白攝影也很棒。
  • 八佰徹底給抗日神劇一記重拳,不可玷汙歷史
    由於現在大量的抗日神劇出現,都是現在很多剛出生的孩子都認為戰爭是十分簡單的,甚至把戰爭的殘忍性當成是過家家看待,但其實戰爭是十分殘酷的,只有很少的電影能夠真正表現戰爭的真實寫真。其中八佰就是一部十分好的影片,他是根據真實事件所改編的,它能全方位的體現出戰爭的殘酷性。
  • 《八佰》被稱為抗日神劇?具備太多抗日神劇的邏輯跟場景
    《八佰》是由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執導,杜淳,歐豪,張譯等主演的戰爭題材影片,豆瓣評分7.7,在2020年8月21號的時候與中國內地上映。
  • 影評丨《八佰》好電影的特色之一,是絕對真實
    不能否認華誼公司可能有經營問題,但《八佰》絕對是一部好片子。《八佰》上映首日票房即突破1.42億,首周票房隨即突破8.01億,累積票房更是高達30.8億。超越《我不是藥神》已成必然。在剛過疫情期的這個時候有這樣的成績,足以可見《八佰》的優秀程度。不僅如此,不少觀眾也從黑轉粉。他們當初認定的圈錢之作,最終打了臉。
  • 讓《八佰》、《團長》來掃清那些抗日神劇的「蠹蟲」
    這幾天可能大家一打開頭條,刷屏率最高的就是電影《八佰》的宣傳以及大家對電影的褒獎,不管是是從電影的劇情還是到演員的實力以及導演對電影的演繹技巧和手法,一眼所及的大部分都是非常高的評價,看來這部劇將有可能會成為今年最好的一部電影,不管是票房還是口碑。
  • 借電影《八佰》來聊聊臺灣的那些抗日神劇
    新近又有一部抗戰電影《八佰》在國內上映,不得不說以抗日戰爭為背景的抗日劇屬於主旋律範疇,題材穩妥,有相對穩定的收視率。比如《抗日奇俠》裡面的手撕鬼子,網友吐槽以為是撕魷魚片嗎比如《箭在弦上》裡面的抗日同盟射箭隊女運動員徐二航被鬼子輪姦後突然爆發,原地竄到半空,褲子自動穿好,幾十秒間把二三十個日偽軍全部射死,譜寫了一段壯麗的英雄篇章。網友神評論,你是打通了任督二脈了嗎?
  • 抗日神劇真騙人,這才是真實的鬼子,圖3鬼子摟著的女孩令人心酸
    抗日神劇中塑造的日本鬼子形象我們都已經熟知,但真實的日本鬼子是什麼樣子呢?一組真實的鬼子老照片告訴我們,真正的鬼子是一幫畜生,沒有人性,無惡不作的魔鬼。 圖為一群鬼子在拿著指揮刀軍官的帶領下,在坦克的掩護下,在機槍的壓制下,準備衝鋒。
  • 《八佰》背後真實的歷史,比電影更讓人動容
    周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八佰》這部電影,說實話,很感動,特別是戰士排隊綁炸藥跳樓阻擊日軍和護國旗這兩段(很可惜都是影視創作),偵探君差點哭出來,整部電影看完有些意猶未盡的感覺。;是非功過,由後人評說"(大概這個意思,原話不記得了),偵探君今天就講一下"八百壯士"的真實歷史與電影《八佰》。
  • 從電影《八佰》看抗日影片
    近期影片《八佰》在國內熱映。該片是華誼兄弟的7億投資大作,由著名導演管虎指導,演員杜淳、張譯、歐豪加盟,號稱國內第一部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影片。為了真實再現歷史場景,製片方重新建造蘇州河等場景,並讓演員進行數月軍事訓練。影片戰爭場景真實感極強,有軍事版《南京,南京》之稱。
  • 三個角度解析《八佰》,看看為什麼那麼真實
    最近《八佰》熱映,證明越來越多的人願意了解中華民族的這段歷史。正如總書記所說,我們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以史為鑑,珍視和平。大概這就是我們認識這段歷史最好的註腳。先來看看影片中的小鬼子。侵華日軍最多時也不過兩百萬,但卻給中國帶來了非常深重的災難,小鬼子哪來那麼大能耐,《八佰》刻畫出了鬼子逼真的形象,也讓人感受到了鬼子的真實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