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王家衛拍了一部沒有中國演員的電影,有我喜歡的好萊塢明星演員:裘德.洛,娜塔莉.波特曼。
影片的名字叫《藍莓之夜》,講了三段情感故事,傑瑞米(裘德.洛飾)和伊莉莎白(諾拉.瓊斯飾)的戀情,蘇.琳恩和阿尼的夫妻情,還有萊斯利(娜塔莉.波特曼飾)和父親的父女情。
列車的時間隱喻
電影裡,出現許多次,匆匆而去,匆匆而來的列車鏡頭。
它應該是表示時間的流逝,不管生活如何,有人離去,有人歸來,只是人心已變。
傑瑞裡的前女友丟下鑰匙走了,伊莉莎白的前男友再也不來拿鑰匙,蘇.琳恩不是當初的小女孩,阿尼成了酒鬼,萊斯利要逃脫父親的魔爪。
明信片的空間距離
伊莉莎白為了治癒失戀,奔走其他城市,然後給相識的傑瑞裡寫明信片,跟他訴說生活中,工作中的瑣事。
這種只有文字沒有聲音的表達,讓兩顆心緊緊相連,沒有爭吵,只有想念。
不管走了多久,多遠,有距離產生的美,有時間給予的考驗。
阿尼也想寫文字給蘇.琳恩,但是蘇.琳恩是他看得著,卻碰不著的妻子,他愛她,她膩了他。
他們沒有可以商量的空間了。
固定長鏡頭
王家衛用三個固定的長鏡頭,講了三個告別,鏡頭對著演員的頭部,好像是讓她們懺悔。
蘇.琳恩坐在街邊,講訴她與阿尼的相識相愛,到人天人兩隔。
傑瑞裡的前女友來到他的咖啡店門口,帶來一些無關痛癢的問候。
萊斯利絮絮叨叨的解釋著,她多麼的需要父親留下的車。
她們三人是否真的後悔,應該是沒有,她們只是表達暫時的悲傷,找個傾訴的對象,說出來,就過去了。
演員的演繹
裘德洛沒有迷人的眼神,不是翩翩公子,更不是梁朝偉,他只是一個小咖啡館的老闆,是一個看上喜歡藍莓派的女孩的小夥子。
諾拉.瓊斯沒有妖嬈的身段,沒有旗袍身影,更不是張曼玉,她是一個打多份工掙錢的普通女孩。
娜塔莉.波特曼也不是林嘉玲,戲裡戲外都跟裘德.洛沒有關係。
電影裡的人,隔著層玻璃,只看見模糊的身影,不真切。有些人來得莫名其妙,有些人消失得沒有原因。
紅色藍色
電影以紅色為主色調,紅色的裙子,紅色的車,紅色的沙發,紅色的燈光。
紅色代表積極樂觀,好像告訴我們,不管失去誰,都要積極面對,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其次是藍色,藍色的糕點,藍色的字體,藍色的裙子,藍色天空。
藍色代表永不言棄的精神,應該是告訴我們有些東西失去了就失去了,悲傷後悔沒用,哭過了,繼續微笑生活。
總的來說,這是一場完整的電影,從時間,空間,鏡頭,色彩的運用上,王家衛想一股腦兒的把他的電影語言,全部在一部電影裡表現出來。
想在英語的世界裡,賣一個好印象,但是故事主題沒有了重點,到底講的是親情,是愛情?
也許,他想要表達的很簡單,就是面對愛的人的離去,趕緊好好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