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電車電車電車 看電影雜誌
「港片已死」?
這個口號被網友們喊了好多年了。
但誰又想港片真的死去,大家都是恨鐵不成鋼的無聲吶喊呀。
每次有港片上映,還是滿懷希望地期待港片回歸。
專注講港味故事的邱禮濤被影迷們稱為「港片最後的堅守」。
他的每一部電影上映,都有人在問:
「這次會是港片的回歸嗎?」
[拆彈專家]、[洩密者]、[掃毒2]無一例外。
即將上映的[拆彈專家2]自然也逃不脫。
王晶導演這次給了一個答案。
王晶導演的答案是否也能成為我們的答案呢?
我們需要一個「港味濃度查詢」。
是否有「港味」似乎成了每一部港片的評判標準。
港片中的「港味」到底是什麼?
大衛・波德威爾在《香港電影的秘密》中對港片的評價是:
盡皆癲狂 ,儘是過火。
「港味」癲狂過火之味是怎麼調製成的?
這講究一個天時地利人和。
01
地 利
港片的「港味」離不開中國香港這座城市所特有的氣質。
很多電影中的港味靠的就是某些獨有的地標。
[重慶森林]裡的重慶大廈。
這裡人滿為患,住滿了來中國香港討生活的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走進重慶大廈似乎穿越到了南亞。
這對戴太陽鏡穿雨衣的林青霞來說正合適。
與中國香港格格不入的重慶大廈和她形成了一種默契。
重慶大廈給她賦予了區別於周遭的獨特氣質。
[古惑仔]裡的銅鑼灣。
銅鑼灣是一代人的青春。
這一代人甚至一輩子也沒機會去銅鑼灣,但只要提起,心中都會有些許回憶。
銅鑼灣和陳浩南、山雞、大天二這些名字緊緊的綁在了一起。
據陳小春回憶,[古惑仔]上映期間,少有人問津的午夜場,場場爆滿,每天晚上排長龍。
多少人為銅鑼灣扛把子瘋狂。
看盜版碟度日的年代,說起銅鑼灣和家後面的廣場一樣熟悉。
這是很多人最熟悉的「港味」。
[PTU]裡的廣東道。
夜深人靜的廣東道,機動部隊開始在街頭漫步。
街道冷峻陰暗的氣氛慢慢散發,癲狂過火在人的內心發酵。
人與街道早已混為一體,道德和法律也變得模糊。
九龍城寨這個地標更是將癲狂過火的氣質發揮到了極致。
不僅僅為不少像[黑社會]、[重案組]這樣的黑幫片提供了絕佳的拍攝地。
這個名副其實的「罪惡之城」更是啟發了賽博朋克。
拆彈題材註定了地標對電影的重要性。
[拆彈專家]第一部中,選擇了紅磡海底隧道。
這條隧道在中國香港的重要程度和北京地鐵一號線差不多。
這條封閉狹長的隧道更是激發了帶著1000斤炸藥的瘋子。
這次的「過火」會爆炸。
[拆彈專家2]對第一部進行了一個大升級。
這次選擇了兩千米長的青馬大橋和世界上最繁忙航空港之一的中國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兩個國際級的地標。
隨著地標的增大,爆炸範圍也隨之擴大。
電影中的爆炸手段從第一部中的C4直接升級為核彈,刺激精彩程度不知翻了幾個倍,場面的「過火」程度更讓人始料未及。
其中還穿插了各種槍戰、巷戰,把中國香港的城市空間也利用得淋漓盡致。
「地利」準備好了,當然少不了人和。
02
人 和
港片的癲狂過火,也誕生了一大批才華橫溢的演員,個個都是國際巨星級別。
[槍火]裡的任達華、吳鎮宇、張耀揚、林雪幾兄弟。
[縱橫四海]裡的周潤發、張國榮、鍾楚紅。
[新龍門客棧]裡的張曼玉、林青霞、梁家輝。
光是耳熟能詳的名字都能數到天亮。
也正是他們的面孔,讓我們留下了港片的記憶。
[拆彈專家]系列邱禮濤找來了劉德華。
劉德華的港片經典形象也不少。
[天若有情]裡的黑道小混混。
[整蠱專家]裡和周星馳的六親不認步伐更是成了我們經典的港片記憶。
在那個瘋狂拍片的年代,劉德華在1992年一年時間拍了14部電影。
一個月一部電影的拍片速度,不管在哪個國家也不可能實現。
但劉德華做到了,這種近乎癲狂的速度讓人目瞪口呆。
劉德華在[拆彈專家2]的演技可謂全程在線,年近六十的他依然奉獻了大量高難度動作戲更是讓人折服。
[拆彈專家2]還找來劉青雲,相比劉德華的瘋狂拍片,劉青雲則是過火的表演。
顏值不算出眾的他靠演技在中國香港影壇佔了半邊天。
他出演的不少偏執狂瘋子讓人印象深刻,也正是這些角色磨礪了他的演技。
[神探]裡割耳朵的警察,[暗花]裡用保齡球裝頭的殺手。
他的「過火」表演為角色注入靈魂。
他的出場就已經自帶「港味」。
邱禮濤用劉青雲加上劉德華的「雙一劉」組合打算把「港味」徹底留下來。
這對組合想必大家不會陌生。
杜琪峯導演的[暗戰]中兩人精湛的演技讓人折服。
劉德華的女裝想必大家印象深刻吧
棋逢對手卻又惺惺相惜,兩人那種默契程度換個人來演都是不可能達到的。
這對中國香港警匪片的巔峰組合,將在[拆彈專家2]裡延續。
延續下來的還有濃濃的「港味」。
沒有絕對的壞人也沒有絕對的好人。
阿Sir和大佬都有情有義,又心狠手辣。
這是「港味」的一大特色。
[無間道]裡的劉健明/陳永仁兩兄弟一直被大家津津樂道。
[拆彈專家2]中劉德華飾演的潘乘風將這個傳統流傳了下來。
亦正亦邪,失憶後的他更是陷入兩難。
真相慢慢撥開的同時也不斷讓觀眾思考好人變壞的原因究竟為何?
03
天 時
地利人和都佔全了,只差天時。
「港味」裡的天時是時間。
在港片的黃金年代,電影產業風生水起,港片更是風靡全球。
八十年代的中國香港電影,總產值甚至達到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好萊塢。(源自維基百科)
看電影成了大家每天和吃飯睡覺同等重要的事,不管什麼電影,影院裡都擠滿了觀眾。
80年代人山人海的中國香港電影院
在這樣的環境中拍電影,不用擔心票房,自由的環境給了更多創作者動力和激情。
成龍、吳宇森的動作電影甚至影響了好萊塢動作電影的走向。
[紅番區]
[諜影重重3]
對於港片來說,那是一個瘋狂的年代。
杜琪峯19天拍出[槍火]。
200多位明星參演的[豪門盛宴]只拍了4天。
邱禮濤更是33年執導了超過80部電影。
從1987年[靚妹正傳]開始,到現在從影33年,平均每年都要拍2-3部電影。
這樣旺盛的創造力在電影史上也沒有幾個導演能企及。
也是中國香港導演中唯一一個到現在還能堅持每年拍2部以上電影的導演。
邱禮濤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
邱禮濤對電影的痴迷到了癲狂的程度。
「港味」可以說是印在他骨子裡的。
但邱禮濤有不同的看法。
他在採訪中提到,80年代那樣的黃金時代應該永遠不可能再回去了,但是每個時期都有好電影,只要觀眾喜歡看就是好的年代。
在邱禮濤看來,只要電影還有得拍,港片就不會消失,黃金年代就不會消失。
拍[拆彈專家2]的邱禮濤就秉承著這樣的信念,不拘泥於港片情懷。
把現在當作黃金年代去拍攝,全力去拍攝一部適合這個時代、觀眾喜歡的好電影。
他在不斷摸索屬於時代的好電影,他也看得到如何去拍好電影。
在[拆彈專家]中,觀眾喜歡的是扣緊腳趾的拆彈時刻。
[掃毒2]中,遊歷於黑白兩道的角色設置讓人津津樂道。
到了[拆彈專家2],可說是將[拆彈專家]與[掃毒2]中最精華的部分吸收,再翻倍呈現給觀眾。
不僅僅有火爆的爆炸場面,還有出乎意料的劇情反轉。
「雙一劉」的演技自不用說,倪妮的演技也在線。
加上邱禮濤刻在骨子裡的「港味」。
這樣的[拆彈專家2]或許會成為今年最好的國產電影。
邱禮濤將打造屬於他自己的黃金年代。
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拆彈專家2],「港味」濃度已經到位。
「港片已死」的流言是否能止於此,需要大家共同見證。
盡皆癲狂,儘是過火,盡情期待。
原標題:《這種你愛了20年的電影,能不能支稜起來就看他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