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了,還沒有能超越《臥虎藏龍》的武俠片

2021-02-22 北戴河桃罐頭廠電影修士會


 

說到《臥虎藏龍》,很多人有很多莫須有的理由將這部電影判〇星。

 

有的說動作戲太水太假,不看;

 

有的說演員口音出戲,不看;

 

還有的說這是拍給外國人看的,看了不是中國人。

 

今天就要講講《臥虎藏龍》到底是拍給誰看的。 

             

 

「江湖裡臥虎藏龍,人心裡又何嘗不是呢?」

 

李慕白說出這句點題臺詞的時候,整個故事到了起承轉合的「轉」,羅小虎被安排去武當山等消息,是「臥」,玉嬌龍逃婚出走,是「藏」。 

              

整部電影的「詩眼」在於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字,「藏」

 

藏,不是不在場的缺失,而是一種表現手法。類似於海明威的冰山理論,但李安妙在會製造衝突,讓人物心性的藏與顯轉化成衝突中的博弈遊戲

 

比如青冥劍失竊讓李慕白、俞秀蓮的姻緣生變。 

               

衝突越激烈,藏得越深。全片首當其衝的當然是玉嬌龍,追著玉嬌龍的打鬥軌跡,就能得到一幅「自由引導嬌龍」的寫意畫。

 

玉嬌龍與羅小虎整了一出野性的呼喚

 

李安為了影片的結構,把「臥虎」刪去了不少,導致羅小虎這個人物不太完整。而小虎和小龍的貼身肉搏也只為了論證兩點:

 

是玉嬌龍只憑本能衝動行事;

 

是嬌龍出徵,寸草不生。

 

             

她不是為了一把玉梳子,而是為了試試自己的身手。這種玩鬧的態度和固執的性格給她的悲劇性埋下了伏筆。

 

玉、俞諧音,一個去聲、一個陽平;一個反抗、一個保守。按照李安最初的設想,玉嬌龍和俞秀蓮就是同一個人的兩副面相。

 

俞秀蓮在玉嬌龍的年紀裡把自己獻祭給封建禮教,現在她又想獻祭另一個少女,把玉嬌龍押解回京。也就難怪玉嬌龍「說翻臉就翻臉」。 

               

這兩個女人打起來,快、準、狠。尤其是在鏢局,招招致命。

 

             

在這場打鬥裡,殺人不見血的青冥劍見了血,這是相剋的惡果。劍法即心法,這一回也暴露了玉嬌龍惡向膽邊生的危險勢頭。

 

玉嬌龍與李慕白是全片藏得最深的對手戲。 

               

武力值最高的兩個人過招,不是飛沙走石,而是蜻蜓點水一樣輕巧。這就是李安藏得輕巧,「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竹林追逐的設計有兩個作用,一是這場戲的節奏較慢,能緩和上一場鏢局打鬥的快節奏,整體看來就張弛有度,觀眾觀感不會太累;二是李安所說的,要表現「意亂情迷」

 

             

很多人都感受到竹林比劍的戲搖曳生姿、眉來眼去,仿佛調情,更像是「戲劍」

 

徐皓峰在《刀與星辰》裡說李安把竹林拍成了一張大床。其實大可不必把這場戲看得過於情色化。

 

李慕白是有欲的,尤其是第一次和玉嬌龍交鋒之後,半夜獨自月下舞劍,就是發洩。

 

             

而竹林戲更重在表現社會正統強行收編反抗異端,好比動物園管理員追捕一隻出逃的大獅子。如果玉嬌龍是個男的,這場戲同樣成立;而她是個女的,這場戲就多了一層情慾糾纏。

 

這一層纏綿就將李安的武俠世界與常規快意恩仇的武俠世界區別開了。曖昧(ambiguity)是印象派的浪漫,也是寫意畫的浪漫;這是燕卜遜強調的詩意,也是李安的詩意。

 

但不管怎麼野蠻兇狠、纏綿悱惻,每一次打鬥都以玉嬌龍的逃之夭夭告終。 

               

玉嬌龍嚮往江湖的自由,但江湖同樣有秩序和等級去適應和服從。罵李慕白是「老江湖」就是罵他這樣的秩序維護者剝奪了江湖的自由。 

               

玉嬌龍從大漠逃走、從京城逃走、從竹林逃走,但逃不等於自由,反而讓自己走向幻滅的絕路,最後在武當峰縱身一躍。

 

             

這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安排,有一種「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悲哀。

 

 

自由何為?

 

這是李安借玉嬌龍想問的問題。這是解讀《臥虎藏龍》的一種。

 

《臥虎藏龍》不像李安的其他電影那麼表意明晰,李安寫意的曖昧空間創造了大量的留白。所以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觀看《臥虎藏龍》的姿勢。

 

比如徐皓峰說這是一個男人尋歡的故事,桃廠編輯部另一個作者說這是一個女性覺醒的故事,都完全沒毛病。

               

一般武打片的動作戲都是導演交給動作指導說:「這裡有3分鐘的打戲,打吧。」完全沒有導演的設計,經常和故事本身脫節。

 

李安拍武戲,特地研究了大量武打拍攝的技藝,跟袁和平請教,親自設計每一場打戲的調度,包括動作、鏡頭焦點、換軸設計等等。 

       袁和平和李安

 

袁和平問過李安:「你到底要打還是要意境,是要跑遠路拍山水,還是要花時間打?錢就這麼多,到底你要什麼?」

 

在一部武戲幾乎佔去一半時間的電影裡,李安必須要調用武戲的肢體語言來傳達信息。李安對武戲的人文式理解一直延續到2007年的《色,戒》,他想要「床戲武拍」,但是欲望太強烈則無法寫意。

 

李安設計了寫意,這就是本事。

 

從竹林到懸崖的轉場,山水畫構圖動態,S走勢,宛轉飄逸

 

《臥虎藏龍》的拍攝難度不僅在於武打戲。

 

《臥虎藏龍》是「鐵-鶴系列」五部曲中的第四部,原著作者是南派武俠作家王度廬。挑起李安興致的不是俠士李慕白,而是玉嬌龍。玉嬌龍很野,搞不好就拍成了滋兒哇亂叫的小燕子(沒有說小燕子不好的意思)。 

               

人的天性與封建禮教背景的衝突已經是老梗了,比如《西廂記》《紅樓夢》。李安要深挖的是玉嬌龍身上的悲劇性

 

王度廬的小說50萬字,是有點囉嗦的悲情武俠,言情一級棒,武打招式含糊其辭。李安不僅要和袁和平一起設計武功,還要大刀闊斧地修改故事架構。 

       南派武俠代表作

 

比如劉泰保的故事線在原著中是穿針引線的作用,但是放到電影中顯得累贅,而且與《俠女》的故事重合度太高,刪掉。

 

            

 

又比如俞秀蓮這個角色,因為太中式了,臨開拍前都還在修改。 

               

李安確實聽從他的編劇兼好友詹姆斯的建議,做了很多西式化的妥協。李慕白臨死前對俞秀蓮肉麻的告白就是其中之一。 

               

最累的還是實地取景拍攝,從江蘇跑到新疆再跑到河北、安徽,一部電影下來都環遊全中國了。

 

章子怡當時只有19歲,哭著打電話給張藝謀說快要堅持不下去了。 

       鄭佩佩也感受到子怡的委屈了

 

子怡姐覺得累的另一個原因是李安對她能否勝任這個角色其實是懷疑的。一開始的選角是舒淇,但是舒淇的經紀人拒掉了這個角色。章子怡是舞蹈出身,用李安的話說就是「嬌滴滴」的,李安考慮了好幾個月才讓她進組。

 

李慕白一開始的選角是李連杰,然後是黎明,都拒了。周潤發是第三人選。 

               

周潤發當時還是現代殺手的戲路,李安要給他NG幾十次才能磨掉小馬哥的銳氣。 

               

另外還有演員口音的問題,發哥的普通話燙嘴程度不亞於渣渣輝。總之《臥虎藏龍》拍起來真的太tm難了,搞得李安都重新抽菸了。

 

看到這裡,🍑不禁要問,李安挖個大坑自己跳,圖啥呢?

 

是這樣的。李安早在1980年代就讀過王度廬,當時就認定自己必須要拍。

 

畢竟古龍也說:「到了我生命中某一個階段中,我忽然發現我最喜愛的武俠小說作家竟然是王度廬。」 

               

在好萊塢連拍了三部英語電影之後,《理智與情感》《冰風暴》《與魔鬼共騎》,李安覺得自己的電影感成熟了,同時覺得自己是時候回歸傳統題材,支稜起來。

 

李安想講一個傳統的故事,講給全人類聽。

 

 

作為一部影視經典,《臥虎藏龍》是影史裡程碑級別的作品。

 

這部電影成本1700萬美元,北美票房1.28億美元,最終票房2.14億美元,創下了外語電影的北美票房紀錄。去年的奧斯卡爆款《寄生蟲》北美票房也不過5000多萬美元。 

               

在小布希任期內,奧斯卡把最佳外語片頒給了一部華語電影,絕對說得上是奇蹟。《臥虎藏龍》一共有10項奧斯卡提名,獲獎4項。

 

             

經此一役,20歲的章子怡變成國際章;譚盾譜得一部古典樂章衝出亞洲;李玟作為華人歌手穿著旗袍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唱歌就是華夏文化輸出的高光時刻

 

 

英語世界的知識分子聚集地《衛報》都把《臥虎藏龍》列入千禧年必看清單。 

       衛報百佳只有三部華語片

 

再看看電影本身,如徐皓峰指出的,過去武俠拍輕功大都仰拍,李安用俯拍,是一大創新。《邪不壓正》就採用這種拍法。             

        

整體來看,《新龍門客棧》裡削骨的驚悚讓徐克武俠自立門派,相比起來,李安悠遠飄逸的武俠則又創了一派,而且更難模仿、超越。 

       真的有被徐老怪嚇到

        《臥虎藏龍》最後一鏡

 

所謂「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李安拍這部電影真正做到了謹守老子的這條箴言。

 

就像盛唐時期只有一個詩仙李白,千禧年以來也只有一部《臥虎藏龍》。

 

以後再有人瞎逼逼《臥虎藏龍》是出口專供,你就大膽甩一句:「《臥虎藏龍》是我看過最牛逼的武俠電影。」

你敢說不是嗎?

↘︎↘︎↘︎

相關焦點

  • 推薦5部巔峰武俠片,最後一部無人能超越
    之前都是推薦的國外的電影,今天推薦幾部我們自己的巔峰武俠片吧,最後一部無人能超越!1.《新流星蝴蝶劍電影》由麥當傑執導,梁朝偉、楊紫瓊、甄子丹、王祖賢等主演的古裝動作電影,於1993年1月16日在香港上映。
  • 想當年|《臥虎藏龍》20年:江湖有夢,夢不由人
    20年過去,當年初出茅廬的「玉嬌龍」都早成「一代宗師」,半「退隱」著沉浸於相夫教子的家庭世界,而這部電影依然高居華語電影的巔峰高位,無論從立意審美,製作水準,以及所產生的影響力,這20年來都幾乎沒有電影能夠與之媲美。
  • 近五年,豆瓣評分僅次於《臥虎藏龍》的武俠片,別說你沒看過
    宋佳在電影中扮演廖凡的妻子,2016年她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華鼎獎中國最佳女主角。《臥虎藏龍》評分也不過8.3分。在此之後,《師父》的評分力壓《一代宗師》,很多影迷眼裡,最好的武俠片就是它了。高分武俠片有很多,比如《新龍門客棧》、《笑傲江湖》、《東邪西毒》等等,但是近五年間,能上8分的武俠片,應該只有這一部。
  • 李安20年後再談《臥虎藏龍》
    正因為如此,我沒有意識到我正在把一部b級電影升級為a級電影。你應該瘋狂,瘋狂。我在打磨一些真正受限和精煉的東西。」「我沒能做我想做的事。」他笑著補充道。「事實證明,我可以做一點自己想做的事,但主要是(袁)做設計,我選擇適合電影的東西。我會說,『我喜歡這個,我不喜歡那個,這個不適合這個角色。』通常,他們並不在乎,看起來好的,他們就去做。所以他也會被束縛住。」儘管如此,李仍然非常尊重袁和平和他的團隊,並在這些年後仍然敬畏他們的技術。
  • 西方人最喜歡的武俠片,李安用《臥虎藏龍》,抓住了西方人的眼球
    西方人最喜歡的武俠片,李安用《臥虎藏龍》,抓住了西方人的眼球要說武俠片,我們絕對不陌生,這是我們整個中國特有的一部電影,因為太有中國特色了,很多武俠片,西方人也許並不買帳。不過也有例外,之前張藝謀的《英雄》就在西方大賣。
  • 臥虎藏龍2:紐西蘭取景,老外編劇,英文口型,還是東方武俠片嗎?
    就連李安自己也曾明確表示《臥虎藏龍2》與自己沒有關係:「這和我已經沒什麼關係了,只是祝他們拍攝順利。」 一部連原版導演都不承認的續集,卻還一定要和《臥虎藏龍》扯上關係,我能想到的最大的浪漫,恐怕也就只有利益了。
  • 有人說,它是繼《臥虎藏龍》之後最好的武俠片,是這樣嗎?
    前有《精武風雲》和《盜夢空間》的夾擊,後有《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的圍堵,2010年9月28日上映的《劍雨》顯得很是被動,畢竟,要想從大片雲集的檔期能脫穎而出,是需要很大的實力的,不僅僅是故事,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夠給觀眾提供足夠的吸引力?
  • 楊紫瓊主演,上映時罵聲一片,卻是繼《臥虎藏龍》後最好的武俠片
    提起武俠片,你會想到什麼?是執劍走江湖的快意恩仇,還是纏綿悱惻的愛恨糾纏。從金庸、古龍書中的江湖到李安、徐克電影中的江湖,從《少林寺》、《黃飛鴻》、《新龍門客棧》再到《 臥虎藏龍 》。看完吳宇森表示,很久沒有看到一部武俠片會那樣細緻地將江湖人物普通人的一面呈現出。於是馬上下決心製作這部作品,吳宇森也成為了影片的總導演和監製。
  • 20年後回頭看,《臥虎藏龍》為《色,戒》埋下了重重矛盾
    2001年《臥虎藏龍》一舉獲得多個國際大獎,尤其在最有商業市場號召力的好萊塢大放異彩,給當時的華語片市場一劑強心針, 可以說它改變了整個華語電影的概念。那是一個最好的年代,從那個時代開始華語電影圈就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 《臥虎藏龍》公映20周年,依舊有人罵它是爛片
    前天是《臥虎藏龍》公映20周年的日子。有人在朋友圈說起這部電影。​作為一名影評人,我對電影很有表達欲。看到有人這樣吐槽《臥虎藏龍》,我有話說。,無法讓我相信,李力持劉鎮偉能有拍好《臥虎藏龍》的能力。俞秀蓮的性格安分守己,能夠接受社會倫理規範的人能擁抱北京城。我們在影片中也能看到,俞秀蓮能夠壓抑自己對李慕白的感情。兩個彼此相愛的人,都深受社會倫理的束縛。
  • 《臥虎藏龍》20歲了:為什麼臥虎藏龍能獲奧斯卡的大獎?
    二十年後,我們仍然沒有看到一部亞洲女性主導的動作電影像《臥虎藏龍》那樣具有革命性。《臥虎藏龍》於2000年12月8日上映,講述了一個秘密訓練的中國女戰士偷取傳奇大師的神劍的故事。2020年9月是《臥虎藏龍》上映20周年紀念日,發行了新版限量版4K超高清藍光(4K UHD藍光)。它仍然是一部與眾不同的電影。這部在中國拍攝、用普通話拍攝的國際合拍片仍然輕鬆地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非英語電影。這部耗資1700萬美元的電影在北美獲得了1.281億美元的票房。
  • 臥虎藏龍20年李安憶竹林戲:最貴演員吊半空我冷汗直流
    由知名導演李安執導的武俠影片臥虎藏龍於2000年上映,一舉摘下當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等四項大獎,不僅為西方開啟一道與中華文化交流的大門,更引領武俠電影在西方世界的潮流;如今臥虎藏龍上映屆滿20周年,美聯社特地向人在臺灣的李安致電專訪。
  • 《刺客聶隱娘》美則美矣,但依然是沒有「俠」的武俠片
    然而我沒有看到「俠」。也就是說,《刺客聶隱娘》是典型的,甚至是最好的「侯孝賢」,但不是一部「武俠片」。當我們在說「武俠片」的時候,我們在談論的顯然是一種電影類型:就像日本的武士片、印度的歌舞片,武俠片是中國電影貢獻給世界的、最有認知度的「類型電影」。
  • 袁和平執導"臥虎藏龍2":這是一部"武俠牛仔化"的大片
    袁和平坦言,拍電影只能用心,不用去思考十六年前或十六年後觀眾怎麼看,而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電影基調,「到底它是一個東方武俠,還是一個西方武俠?」   接拍因為緣分   從自己導演的經典作品如《醉拳》、《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再到參與動作指導的好萊塢大片《黑客帝國》、《殺死比爾》、《臥虎藏龍》等,袁和平被譽為「天下第一武指」。
  • 香港第一動作女星楊紫瓊十大動作經典,《臥虎藏龍》無法超越
    【楊紫瓊十大動作經典,《臥虎藏龍》無法超越】1992年,梁家輝林青霞張曼玉甄子丹主演的《新龍門客棧》橫空出世,成為新派武俠第一經典;1993年,張國榮林青霞主演的《白髮魔女傳》劍走偏鋒,主打浪漫唯美愛情,成為香港武俠另一座豐碑。看過這些電影的觀眾都讚嘆不已,也珍愛多年,不過很少人知道,電影幕後的一些故事。
  • 《臥虎藏龍2》西方化? 把武俠「牛仔化」是不得已
    忘記前作,滿意「冰湖大戰」   袁和平這個名字,可以說是「中國武俠」和「中國功夫」的一道標杆,在《臥虎藏龍》《黑客帝國》《一代宗師》《精武英雄》《功夫》《霍元甲》等觀眾耳熟能詳的動作影片裡,均有他的身影,所以當他接拍《臥虎藏龍2》的消息傳出後,業內並沒有太多質疑之聲。
  • 袁和平:傳統武俠片會永遠存在
    1945年出生於廣州,自幼跟隨父親習武,有香港「第一武指」之稱。自1970年任《瘋狂殺手》武術指導而進入導演領域後,袁和平為香港功夫片的創新和變化做出許多貢獻,曾獲得過第37屆和第42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動作設計、第24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第20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等。代表作品:《黃飛鴻》《黑客帝國》《臥虎藏龍》《醉拳》《蘇乞兒》等。
  • 武俠片解讀之《劍雨》導演:蘇照彬;主演:楊紫瓊、王學圻
    曾經有一段時間流行將武俠片和動作片中的場景分為「文戲」和「武戲」兩種,其實就是這種劇情和動作脫節所導致的觀眾趣味的反映。從這個意義上來說,2001年由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確實是對中國武俠片的一次革命性改進。
  • 《臥虎藏龍》是中國武俠電影唯一的遮羞布
    但不可否認,電影要表達的內容並沒有根本性的變革。但世界上有三個類型的影片具有非常鮮明的特徵,又有異曲同工之妙,即美國的西部片,日本的武士片,以及中國的武俠片。美國西部片的主人公往往自身就是法外狂徒,同時又是正義的執行者;武士片裡面的主人公作為武士,幾乎都經歷過人生磨難,對活著或死亡有深刻的領悟,傳達一種社會形態。
  • 西方影評人眼中的《臥虎藏龍》是什麼樣子的?
    對於許多英語觀眾來說,《臥虎藏龍》是傳統武俠片的入門指南,而這種類型往往被棄置給狂熱的崇拜者,他們經常流連於胡金銓、徐克和邵氏兄弟的經典作品展,或者大量收藏這些作品的配音版錄像帶。一部傳統的電影並不會完全停下動作戲來闡釋玉嬌龍至為關鍵的動機,但這就是《臥虎藏龍》比單純的模仿作品更為深刻的原因。即使有袁和平的助力,李安也不希望超越電影的武術前輩,或者像之後張藝謀令人眼花繚亂的《英雄》和《十面埋伏》那樣,但影片在青年和中年人的愛情故事裡流露出浪漫的底蘊,將情感的衝擊力帶到凌空打鬥的場景裡。